淺談語文教學中語感能力的培養

 什麼是語感?語感就是對語言文學的一種敏銳的感知。即一聽就明,一說就清,一讀就懂,一寫就通。不需要進行分析,而能直接領悟。因而它所運用的不是分析思維,而是直覺;它不是一種自覺的能力,而是一種不自覺的能力。呂叔湘先生說,語感是個總的名稱。“裏邊包含語義感,就是對詞語的意義和色彩的敏感;包括語法感,就是對一種語法現像是正常還是特殊,幾種語法格式之間的相同相異等的敏感;當然還包括語音感。”【①】語感能力強的學生,聽課一聽就懂,說話和作文都有條理,通順,暢達,讀課文能把作者的語調,語氣恰當的表達出來,而語感能力弱的學生,聽課聽不明白,說話連不成句,作文則病句連篇,讀課文不是磕磕巴巴,就是添字漏字,語調語氣更談不到了。這種想在考試中就更明顯了。語感強的學生能迅速、準確地理解題意,而語感弱的學生不是半天看不懂題意,就是錯誤的理解了題意。總之,語感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着聽、說、讀、寫各項技能的發揮,是語文教學必須解決的一個根本問題。

淺談語文教學中語感能力的培養

葉聖陶先生說:“文字語言的訓練,我以爲最緊要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於語文的敏銳的感覺。”【②】呂叔湘先生說:“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③】“一個學生的語感強了,他在理解和表達方面都會不斷進步”。【④】因爲語感不僅是對語文表層意義的感知,而且是對語文隱含意義的感知。語感能力強的學生能通過直接感知與言語行爲主體進行心靈的交流與感應。

那麼,如何訓練和培養學生的預感能力呢?

第一、語文老師要以課本作爲訓練和培養學生語感能力的依據。作爲語文老師,就是要指點啓發學生運用魔都、朗讀、比較、分析等方法領悟課文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領悟作者在文章中所傾注的感情,而不只是讓學生知道這個字怎麼念,那個詞是什麼意思,或是這是什麼修辭方法,那是什麼說明方法等等。語文老師應恰當地運用語文課本訓練來培養學生的預感能力。

第二、語文老師要以加強語感實踐爲突破口。語感實踐要聽、說、讀、寫和語感分析五個方面入手。

(一)聽和說相互依存,相互爲用。要連聽,就得有人說或讀。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老師應當精心設計說和讀,讓學生能聽出重音、停頓、聲調、語序等方面的變化所帶來的語義或情感色彩的變化。說話時的重音不同,所表達的意思也往往不同。如“今年教師節,我校老師就有十二人受表彰。”這句話,把重音放在“就”字上,意思是“太少了”;把重音放在“十二人”三個字上,意思是“真不少”。說話時停頓的地方不同,表達的意思也不同。如“你說不過他也得說”,在“說”字後面停頓,意思是“你和他兩個都得說”;在“他”字後面停頓,意思是“你無論如何都得說”。說話時聲調不同,意思也會不同。如“她長得美”這句話,用陳述語氣調來說,是贊人貌美;用疑問語調來說,意思就完全變了。

(二)讀和寫指的是運用文字的技能技巧。讀,主要是朗讀。朗讀是訓練和培養語感的重要手段。會讀,而且要讀得好,是有語感的表現,而且能使別人產生語感;不會讀,是沒有語感的表現,也不能使別人產生語感。朗讀時要注意語音、語義的停頓,語調、語氣的處理和詞語的感情色彩。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時刻注意學生的朗讀和教師本身的範讀,抓住文學作品的形象和語氣,對學生進行語感訓練和培養,只有準確的.再現作者的語調和語氣,才能使學生真切的領略作者的情感呵挺會作品的意境。聽、說、讀是手段,最終爲寫服務。在寫作文時,要求學生在充分構思的基礎上,邊寫邊讀,寫完之後再認真讀幾遍,不順口的地方再加以修改,指導讀起來順口,聽起來好懂。

(三)進行恰當的語感分析。語文教師應當充分運用課後練習之“揣摩運用”,推敲遣詞造句、佈局謀篇的巧妙所在,並進行動口動手的練習,培養學生的語感分析能力。

1、分析詞語的感情色彩。由於寫作是作者的心境不同,有時貶詞褒用,也有時褒詞貶用,這就要求學生要連上下文加以辨別。如《我的老師》一文中“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觀擦覺……”“狡猾”本是貶義詞,在這裏貶詞褒用,它形象的表現了一個淘氣孩子對老師的深刻理解和愛戴。2、分析副詞的表達效果。

教師可以通過比較的方法加深理解,體恢復詞的意義和語氣。如:下邊加點的詞語能不能去掉?去掉後表達的意思有何不同?例:“分了東西可不能忘本”“可”字表示強調,去掉了就表現不出郭全海對農民羣衆耐心教育、語重心長的特點了。3、分析關聯詞的作用。有助於學生加深對句子與句子之間關係的理解,並進而保握住多重複句的層次或句羣的層次與中心句。4、分析標點符號的作用。標點符號往往具有語言文字難以替代的作用,標點符號不同,語調和語氣都會不同,表達的感情也就不一樣。5、分析語言環境。理解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確定意義,有些詞不只是義項,或不止一種用法;有的次屬於特殊用法,我們要根據上下文來確定他們的含義。如“一竿子插到底”中的“到底”表示“盡頭、到終點”。“這項改革到底成功了”中的“到底”表示經過種種變化以後最終實現的情況。“這到底是什麼幻景呢”用在問句裏表示深究。“到底還是年輕人乾淨大!”表示畢竟。6、分析語法現象和語法格式。如一般次序和特殊次序,意思相同而語氣不同的各種句式,主謂句和非主謂句等等。通過比較它們的語氣、語調、語義的異同,培養學生對各種語法現象和語法各項的感受能力。7、分析病句的特點。分析產生病句的原因和修改法方法,培養學生對各種病句的敏感能力。

總之,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利用情文並茂、繪聲繪色的文章或文學作品,對學生進行語感訓練和培養。“不能把傳授語言知識當做語文⑤教學的最終目的,而要把語文知識當做 語文教學的蹤跡目的。把語文知識當做深化、強化學生對課文的言語的感應、領略的武器,使之服務於預感的培養”。【⑤】

注:①③④《學習語法和培養語感--呂淑湘》

②《葉聖陶論創作寫作漫談》

⑤王尚文:《語文教學的錯位現象》

 

鮑招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