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發憤寫史記教案

作爲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司馬遷發憤寫史記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教案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教案 篇1

教材簡介: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漢代史官司馬遷在遭受殘酷的刑罰之後,不忘父親囑託,忍辱負重,耗費18年時間寫成輝煌鉅著《史記》的事。由於內容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學生在閱讀時難以產生主動的情感體驗。這篇文章要表達的中心非常明確,語言也較淺顯,五年級的學生閱讀基本無障礙,容易滿足於對文章概意淺層的瞭解,而不去往更深處研讀,體會文字文字背後深層次的含義。

目標預設: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兩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在理解、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感受司馬遷牢記父親囑託、忍辱負重、發憤著書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領悟司馬遷受宮刑後悲憤交加的心情。在理解、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感受司馬遷牢記父親囑託、忍辱負重、發憤著書的精神。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一千個讀者就是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就是閱讀。小學語文教育最終的目的是讓童心迴歸生活,讓生活陶冶人格,讓人格昇華內涵。怎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在閱讀中享受語文的美呢?我在設計《司馬遷發憤寫〈史記〉》時,嘗試着讓學生走進人物內心,入情入境,讀出真感情,讀出文字背後的含義。

設計思路:

重視朗讀,在多樣的訓練中培養與提高學生的語感;有機融合聽、說、讀、寫,紮實進行雙基訓練;在研讀中借鑑作者的表達方式,注重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情境,引導學生入情入境。針對學生對文本的質疑,抓住課文的重點段落,在一次一次的朗讀中層層推進,達到感情的高潮。

教學過程:

一、理解課題 初步感知

1、你知道司馬遷嗎?交流資料。

板書《史記》,你知道這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嗎?交流資料。

板書:發憤。課題中有一個詞是“發憤”,課前有沒有誰查過工具書?“發憤”是什麼意思?(振作起來,努力地去做。)比較“發憤”和“發奮”。

2、司馬遷在發憤寫《史記》之前就已經開始寫《史記》了嗎?司馬遷既然已經寫了《史記》,作者爲什麼要強調“發憤”寫《史記》呢?這就是我們本節課要着重解決的問題。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後借用課文的內容具體地說說在課文中“發憤”是什麼意思?指什麼事情?

預設答案1:面對橫禍、挫折、苦難,他沒有沉淪下去,消沉下去,而是選擇了忍辱負重,堅強地活下去,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了《史記》的寫作,最終完成了這部輝煌的鉅著,這就是發憤;

預設答案2:司馬遷受了酷刑之後,本來痛不欲生,萬念俱灰,幾次想血濺牆頭,了此殘生,可爲了完成父親的遺願,爲了寫完《史記》,他化悲憤爲力量,把恥辱埋在心底,十幾年如一日地堅持寫作,這就是發憤。

二、介紹《史記》

1、(出示圖片)是流傳千古的明史鉅著——《史記》。關於它,課文第四自然段是這樣介紹的。

出示:司馬遷發憤寫作,用了整整13年時間,終於完成了一部52萬字的輝煌鉅著——《史記》。這部全無古人的著作,幾乎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寫成的。

教師補充資料:《史記》是我國第一部以人爲中心、分章介紹的通史,也是我國第一部規模宏大的傳記文學鉅著。它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東漢漢武帝后期的史實,全書52萬字,時間跨度長達3000年左右。(電腦播放“史記的歷史價值”)

2、指導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史記》的價值。

3、這是文章中很重要的句子。我們要善於抓住重點詞,發現問題。由“發憤寫作”這個詞語(顯示紅色),你想到了什麼?生交流:司馬遷爲什麼發憤寫作?怎麼發憤寫作的?

三、一用第四自然段,扣“發憤寫作”,學習體會司馬遷爲什麼會發憤寫《史記》?是什麼原因、什麼力量讓他忍辱負重地活下去,並堅持寫完52萬字的輝煌鉅著《史記》?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是什麼原因、什麼力量讓他忍辱負重地活下去,並堅持寫完52萬字的輝煌鉅著《史記》?把有關的句子劃下來。在讀懂的基礎上,把每一個原因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出來,寫在課文旁邊。(準備好的,同桌之間可以練着說一說,要說得有理有據。)

2、現在我們開始全班交流。交流時注意了,先讀一讀你劃的句子,再概括地說。

▲出示:“司馬遷出生在……心裏十分激動。”

生交流:因爲司馬遷從小聽着英雄故事長大,他也要成爲一名英雄,也要建功立業,成就一番事業,所以他想“我一定要……!我一定要……”或所以他要發憤寫作。

生交流:因爲司馬遷從小聽着英雄故事長大,他想我的遭遇跟英雄們比算不了什麼?我也要像他們那樣堅強、勇敢地活下去,並有所作爲。所以他……

教師評價:古人在逆境中能站立起來,我也要有堅強的毅力;因爲他要向英雄學習,不能向困難低頭;英雄們的遭遇跟我一樣坎坷,他們能堅持住,我也要能挺住。)因爲古人、英雄們在逆境中發憤圖強的故事鞭策着他,激勵着他,所以他想“……”。

電腦出示第四自然段:出示:司馬遷發憤寫作,用了整整13年時間,終於完成了一部52萬字的輝煌鉅著——《史記》。這部全無古人的著作,幾乎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寫成的。齊讀

過渡:還有什麼原因?

出示:“受父親的影響……、歷史資料。”

生交流:因爲司馬遷受父親的影響,喜歡歷史,也有編寫史書的志向,併爲此已做了大量的`準備。所以他——

生交流:因爲司馬遷四處遊歷,邊考察邊研究,積累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如果停止編寫,前面所有的努力都會白費。所以司馬遷要發憤寫作,要堅持下去。

教師介紹:司馬遷從十歲起就努力讀書,可以說是滿腹經綸,才華橫溢,如果放棄編寫《史記》,真是太可惜了,所以他要堅持下去。所以他——

電腦出示第四自然段:出示:司馬遷發憤寫作,用了整整13年時間,終於完成了一部52萬字的輝煌鉅著——《史記》。這部全無古人的著作,幾乎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寫成的。齊讀

(談得好,接下去交流,還有什麼原因?)

出示:“司馬談臨終之時,……史書哇!”

生交流:因爲他要完成父親的遺願,完成父親臨終時的囑咐,所以他要發憤編寫《史記》。

教師評價:正因爲父親的臨終囑託時時提醒着他,所以他想——

電腦出示第四自然段:出示:司馬遷發憤寫作,用了整整13年時間,終於完成了一部52萬字的輝煌鉅著——《史記》。這部全無古人的著作,幾乎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寫成的。齊讀

(還有什麼原因誰來交流?)

電腦出示——“他想:人總是要死的,有的重於泰山,……我一定要寫完這部史書!”

相機理解飛來橫禍

電腦出示補充材料: 酷刑就是宮刑,又稱腐刑,這是因爲,對受害者來說,不但肉體痛苦,而且心靈受辱,受刑者從此斷子絕孫。一般人在受宮刑以後,因創口極易感染中風,若要保全一命,一般要留在似蠶室一般的密室中,在不見風與陽光的環境裏蹲上百日,創口才能癒合。這在十分重視子嗣(sì)和後世香火的封建社會,確實是十分嚴酷的處罰。此外,宮刑還有摧殘受刑者的身體與精神的目的,使受刑者終生受辱,生不如死。司馬遷後來在《報任安書》中這樣描述:我遭受了這場災禍,爲人恥笑,污辱了祖先,又有什麼臉面再去謁拜父母的墳墓呢!每天愁腸反覆迴轉,在家裏恍恍忽忽,若有所失,外出不知道自己要到哪去。每當想到這種恥辱,就汗流浹背,沾溼衣裳。自己簡直就是個宦官,連深山岩穴之中都沒有自己的藏身之處!共4頁,當前第2頁1234

快速閱讀後交流感受

出示“司馬遷悲憤交加,幾次想血濺牆頭,了此殘生。”讀出司馬遷的悲痛和憤慨。

過渡:但後來司馬遷的想法是“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寫完這部史書!”司馬遷的內心爲什麼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

生交流:因爲他不想死得比鴻毛還輕,他想死得比泰山還要重,死得有價值,所以他要發憤寫《史記》。

師引導:這幾句話你都讀懂了,概括得也好,你真了不起!其他同學有沒有讀懂呢?理解泰山和鴻毛。(泰山:古人把泰山當作最高的山,當作高山的代表。常用來比喻極敬仰的人或極爲重大的事;鴻毛:輕微,不足道)現在透過司馬遷的這段話你能不能想到他要怎麼樣?他要做什麼?

生交流:他要死得比泰山還要重大,還要有價值;他要成就一番事業,他要有所作爲,他要給後人留下點什麼;他要建功立業,他要活出生命的價值;他要活下去,他要寫完《史記》,而且決心很大。

3師配樂:司馬遷,黃河的水養育了他,英雄的故事鞭策着他,父親臨終囑託時時提醒着他,要建功立業,活出生命的價值的信念牢牢地支撐着他,所以他要發憤寫作。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這段話,電腦出示,他想:“人總是要死的,有的重於泰山,有的輕於鴻毛。我如果就這樣死了,不是比鴻毛還輕嗎?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寫完這部史書!”

導讀:女同學,請讀出一個對天發誓的司馬遷——男同學,請讀出一個把屈辱埋在心裏暗暗下決心的司馬遷——全體同學,請讀出一個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司馬遷——

過渡:司馬遷用自己的行動作出了最好的回答——電腦出示插圖和“想到這裏,他盡力……隸字。

電腦出示第四自然段:出示:司馬遷發憤寫作,用了整整13年時間,終於完成了一部52萬字的輝煌鉅著——《史記》。這部全無古人的著作,幾乎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寫成的。齊讀

四、一用第四自然段,扣“發憤寫作”,學習體會司馬遷他是怎樣發憤寫《史記》的?

1、關於司馬遷是怎樣編寫《史記》的?課文中還有一處寫到了,是這樣一句話電腦出示, “司馬遷牢記父親的囑託,每天忙着研讀歷史文獻,整理父親……資料。”指名讀。

2、引導:整整13年發憤寫作,可文中寫得太簡略了,留給我們想象的空間太大了,下面就請同學們展開豐富的想象,在下面選擇一組畫面,想象描述司馬遷是怎樣發憤寫作的。寫好的,自己練着讀,讀出司馬遷的堅強,讀出我們對他的深深敬佩之情。

清晨,涼氣襲人,當人們 ,他已經 。

中午,烈日當空,當人們 ,他仍然 。

晚上,月黑風高,當人們 ,他依然 。

也許這是一個大雪紛飛的晚上, 。

也許這天司馬遷累倒在病牀上, 。

也許 。

整整13年,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整整2600年間的歷史在編寫的過程中,不允許自己出現哪怕一丁點的失誤。這需要多大的毅力,這需要多麼的堅強,這需要怎樣的才華和信念去支撐!再讀這一句。(課文最後一句)

3、讓我們捧起書帶着感動和激動之情讀讀課文的最後一段。

電腦出示第四自然段:出示:司馬遷發憤寫作,用了整整13年時間,終於完成了一部52萬字的輝煌鉅著——《史記》。這部全無古人的著作,幾乎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寫成的。齊讀

五、總結全文

1、同學們,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一位歷史偉人,他叫——生接:司馬遷。師:瞭解了一部輝煌鉅著,叫做——生接:《史記》。老師相信在學習的過程中,司馬遷的形象一定已在你心中悄然立起,而且越來越豐滿、厚重。《史記》這部書也變得不再那麼遙遠、陌生,(出示書)能不能請你談談此時你對司馬遷和《史記》嶄新的認識和了解?

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曾經這樣讚揚《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電腦出示)(史書中最好的,沒有韻的詩歌)可見這部《史記》的史學和文學價值是多麼高。

2、同學們,老師想用這樣一段話與大家共勉。(電腦出示)

苦難給一般人帶來的是嘆息、傷心、沉淪,但對於生活的強者來說,苦難是一筆財富,讓我們堅強地面對苦難,笑對人生,執著追求,活出自己生命的價值。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 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3. 練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4. 在理解、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感受司馬遷牢記父親囑託、忍辱負重、發憤著書的精神。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能體現中心的詞句,通過誦讀來感悟,內化語言。

教學準備

投影片、掛圖

教學時

三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誰知道《史記》這部書。《易記》是我們歷史上一部偉大的著作,它總結了中華民族三千年的發展史,開創了我國紀傳體史書的體例。作者曾廣泛查閱並實地調查了大量史料和事件,記述了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情況及帝王、公侯、將相和其他重要人物的事蹟,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也是一部優秀的史傳文學作品的彙編。被奉爲封建時代歷史著作的典範。

2.誰知道司馬遷。

3.司馬遷爲什麼有寫成《史記》這部輝煌鉅著呢?

板書:20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

4.你看了課題想知道哪些問題?

二、初讀指導

1.自讀課文,要求:

讀準字音,劃出生字及新詞

查字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意思新詞的。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檢查:

指名讀生字,然後找出生字所在的詞。

理解新詞:

講述:把道理或事情講出來。

記載:把事情寫下來。

蒐集:到處尋找並聚集在一起。

研讀:鑽研並閱讀。

飛來橫禍:意外到來的禍患。

發憤:決心努力。

專心致志:致:盡,極;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會神。

三、理清層次

1、默讀課文,思考:

⑴司馬遷爲什麼要寫發憤寫《史記》?

⑵他是在什麼情況下“發憤”寫作的?

⑶他又是怎樣“發憤”寫作的?

⑷結果怎樣?

2、對照上述問題,找出相關的自然段,並歸納段意。

3、交流:

第一段:(第1、2節):父親對司馬遷的影響和臨終時的囑託。

第二段:(第3節):講一場飛來橫禍降臨到司馬遷的頭上但司馬遷忍辱負重堅持寫書。

第三段:(第4節):講司馬遷用畢生的心血寫成了輝煌鉅著——《史記》。

4、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四、指導書寫生字

老師示範:遷 嘯 廷 獄 刑 泰

學生描紅,老師巡迴,交流學生描得好的。

五、作業

1、抄寫詞語

2、多音字組詞

3、朗讀課文

第二教時

一、複習

1、齊讀課題。提問,我們昨天圍繞課題提了哪些問題?

(司馬遷爲什麼要發憤寫《史記》?怎樣發憤寫《史記》?)

2、下面我們帶着問題來學課文。

二、講讀第一段

1、自由讀,想一想:這段主要寫了什麼?

2、找出寫“父親對司馬遷的影響”的句子讀一讀。

(父親司馬談是……立志編寫一部史書,記載從黃帝到漢武2600年間的歷史。)

3、受父親的影響司馬遷怎麼做的?

(努力讀書……、四處遊歷、廣交朋友……)

、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後兩句子。將兩句句子並作一句,用什麼關聯詞,怎樣連接?(不但……還……)

4小結:由司馬遷的求知過程,我們可以聯想到陸游的千古名句:紙上得來的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5、過渡:父親的影響在司馬遷成長曆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特別是父親臨終時“淚流滿面”的囑託,更對司馬遷完成《史記》的寫作起着重大的作用。引讀父親叮囑司馬遷的話。

6、再出示投影片。指名讀,齊讀(相機範讀)“我死後,朝廷會讓你繼任我的官職,你千萬不要忘記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書啊!”

7、過渡:當司馬遷司馬遷專心致志寫作的時候,飛來一場什麼橫禍?

三、精讀第二段。

1、自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正當司馬遷專心致寫作的時候,飛來一場什麼橫禍?

2、討論:

①聯繫上下文理解:飛來橫禍(意外到來的禍患)

②這場飛來橫禍是怎樣降臨的?指名讀相應的句段。

③齊讀

④什麼是酷刑?(十分殘酷的刑罰)

3、受酷刑以後司馬遷開始是怎麼想的?後來又是怎麼想的,是怎麼做的?請大家用“—”劃出寫想的句子?用“~~”劃出寫怎麼做的句子。

4、交流:

a、出示“司馬遷悲憤交加,幾次想血濺牆頭,了此殘生。但想到《史記》還沒有完成,便打消了這個念頭。……我一定要寫完這部史書!”

b、理解:血濺牆頭,了此殘生。

c、他爲什麼想血濺牆頭,了此殘生?

(司馬遷所受的酷刑是最野蠻的腐開,這對當時被視爲奇恥大辱,他的身心遭到極大殘害,所以……)

d、他爲什麼打消了這個念頭?

(他想到《史記》還沒有完成,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e、逐句理解“人總是要死的,有的重於泰山,有的輕於鴻毛。我如果這樣死了,不是比鴻毛還輕嗎?”

“有的重於泰山”指有的人的死有價值,在有生之年可以幹出一番事業;“有的輕於鴻毛”指有的人的死,是爲了自己的私利沒有價值,沒有意義就比鴻毛還輕。

把“我如果這樣死了,不是比鴻毛還輕嗎?”改成陳述句。

小結:司馬遷的想到的正體現了他的人生價值觀:有生之年幹一番事業,就比泰山重,有價值:如果爲自己的私利奔忙,就比鴻毛輕,無價值。於此他纔打消了“了此殘生”的這個念頭。)

f、感情朗讀。

g、他是怎麼做的?投影片出示有關句子。

(他……重又攤開光潔平滑的竹簡,在上面寫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隸字)“個人的恥辱、痛苦”指什麼?

h、指導朗讀,體會他事業高於一切、把個人的恥辱痛苦置之度外的可貴品質。

5、齊讀第二段。

6、過渡:司馬遷這樣忍辱負重的發憤努力結果怎麼樣呢?我們一起來看最後一段。

四、講讀第三段

1、出示這一段,指名朗讀,思考:爲什麼說《史記》是司馬遷用生命寫成的?

2、討論:(突出“18”、“60”、“52萬”等具體數字以及“整整”、“終於”、“前無古人”、“耗盡”、“畢生”、“生命”等詞語。)

3、朗讀。

4、感情朗讀最後一段。

5小結:同學們我們從司馬遷發憤寫《史記》的經過中,我們感受到了他那忍辱負重、發憤著作的精神。

五、作業

1. 感情朗讀課文

2. 課後第四題。

板書:司馬遷發憤寫《史記》

飛來橫禍--忍辱負重--輝煌鉅著

第三教時

一、複習

1. 聽寫詞語

2. “發憤”是什麼意思?司馬遷是怎樣發憤寫成《史記》的?

二、複述課文

1、指名朗讀課文。

2、說說課文的段落大意。

3、同桌互相複述

(要求學生複述儘量採用書上的詞語和句式,不強調“用自己的話複述”)

4、指名複述,並評價。

三、總結課文

1、司馬遷是怎樣“發憤”寫作的?

2、故事什麼地方使你最受感動?

3、齊讀課文。

四、佈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複述課文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教案 篇3

一、名言導入,引出“發憤”

1、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齊讀這句名言。

2、談話:你知道是誰說的嗎?(司馬遷)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可以用課文《司馬遷發憤寫〈史記〉》中的的一句話來解釋,誰能找出來讀一讀?

3、你認爲司馬遷是“重於泰山”還是“輕於鴻毛”呢?爲什麼?(因爲他耗盡畢生心血,忍辱負重,完成了史學鉅著——《史記》)

二、精讀課文,品悟“發憤”

1、學習第一自然段(小小少年時的夢想)

(1)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年少時的司馬遷有什麼夢想?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夢想呢?板書:夢想

(2)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師生交流:年少時他心中漲涌着什麼夢想?引導學生從以下三方面閱讀交流討論:

英雄故事的影響(一二句)——司馬遷出生在黃河的龍門。黃河被稱爲我們母親河,中華民族的悠久文明在這裏衍生。鄉親們講述的英雄故事讓年少的司馬遷如癡如醉,激動不已。(想象:想一想鄉親們會講什麼故事呢?小司馬遷會怎麼想呢?)。

引導說話:聽到《大禹治水》故事,司馬遷想……聽到《孔子周遊列國》的故事,司馬遷想……聽到《倉頡造字》的故事,司馬遷想……

父親的薰陶影響——父親立志編寫一部歷時3000 多年的史書

自身的刻苦努力——他自己做了什麼呢?(讀書、遊歷、交友)有什麼收穫呢?

(3)總結:同學們說得非常深刻,讓我們感受到司馬遷從小就對歷史具有濃厚的興趣,而且也爲之付出了努力。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父親臨終時的囑託)

(1)過渡:司馬遷自小就對歷史感興趣,積累了一定的史學知識。我們再來讀一讀父親臨終時的囑託,你能體會到什麼呢?

(2)讀父親的話,體會父親的心情

讀出父親的一份悔恨;讀出父親的一份遺憾;他淚流滿面的帶着悔恨,帶着遺憾。一遍一遍地讀出感情?

(3)體會司馬遷的心情。思考:司馬遷想到了什麼呢?他有沒有答應?是怎樣的表情或者語言?表演一下。

(4)體會司馬遷的“發憤”——牢記、每天忙着

3、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飛來橫禍時的執着)

過渡:爲了年少的夢想,爲了對父親的一句承諾,就在司馬遷義無反顧地編寫史書,向偉大的史家之路邁進時,一場飛來橫禍降臨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想想他遇到了什麼?

(1)提問:橫的讀音hèng,查字典理解字義。這飛來的橫禍指的是什麼?

(2)師簡介酷刑:酷刑叫“宮刑”“腐刑”,是宮中太監所受的刑罰。在當時被視作奇恥大辱。

(3)出示司馬遷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我整天精神恍惚,我再也沒有臉面去到墳前盡孝,再也沒有勇氣走上街頭,我夜不能寐,經常從惡夢中驚醒,我簡直生不如死,因爲他失去了男人的尊嚴,與那些半人半妖的太監爲伍了,你們能明白嗎?”

朗讀這句話,引說體會:所以他——悲憤交加;所以他想——血濺牆頭;所以他要——了此殘生

(4)痛苦、恥辱的煎熬,是生是死?他該怎麼辦呢?——這是司馬遷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換位思考:在司馬遷看來爲什麼而死就輕於鴻毛——擺脫個人的恥辱和痛苦而死。鴻毛指什麼?在司馬遷看來爲什麼而死就重於泰山——心中裝着責任,爲了有價值的事而死。泰山指什麼?

(4)朗讀司馬遷的話,抓住兩個“一定”體會司馬遷的堅定和執着。

(5)看圖畫,讀課文,創設情境,想象描述。

老師朗讀:“他盡力剋制自己,把個人的恥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攤開光潔平滑的竹簡,在上面寫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隸字。”

4、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耗盡生命後的成功)

(1)齊讀,想一想,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文中列舉的數字能說明什麼?(整整13年時間, 52萬字)

(2)什麼叫前無古人?

老師質問:在此之前,有沒有人用13年時間寫一部書?

在此之前,有沒有一部書記錄了2600年的歷史?

在此之前,有沒有人像司馬遷一樣,寫出52萬字的史書?

是啊!沒有,從來沒有!這就是——前無古人!

(3)齊讀最後一段

三、全課小結,拓展“發憤”

1、同學們,通過對課文的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司馬遷發憤寫史記的過程,現在我們想想 “發憤”是什麼?聯繫課文內容說一說。

2、還有那些發憤的人和事呢?(談遷寫《國榷》、諾貝爾、阿炳……)

板書設計:

12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

忍辱負重

發憤著書 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