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記》語文教案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登泰山記》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登泰山記》語文教案

《登泰山記》語文教案1

【素養目標】

語言建構:積累文中重點文言實詞的含義。

審美鑑賞:品味文章的精彩語言,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

思維發展:分析文中景物描寫所運用的表達技巧及其藝術效果。

文化傳承:背誦全文;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課時安排】三課時

【知識儲備】

一、題目註解

泰山崛起於華北大平原東側的齊魯古國,東臨煙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的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縱覽東部沿海廣大區域的地理形勢,泰山突兀挺拔雄偉壯麗踞高臨下,成爲萬里原野上的“東天一柱”。歷代封建帝王都把泰山當作神的化身,常常登山封禪建廟塑神。泰山因而成爲遊覽的聖地,歷代文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記遊作品,姚鼐的《登泰山記》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作者名片

姚鼐(1731——1815)清散文家。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人稱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主張文章必須以“考據”、“詞章”爲手段,以闡揚儒家的“義理”,並以陽剛、陰柔區別文章的風格。爲“桐城派”主要作家。與方苞、劉大櫆並稱“桐城三祖”。

三、背景視窗

這篇山水遊記,敘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文章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象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能喚起人們對泰山的嚮往,使人們感受祖國山河的無限壯美。

【重點梳理】

泰山之陽——陽: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爲陽,這裏指泰山的南面。其陰——陰: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這裏指泰山的北面。乘風雪——乘:趁,這裏有“冒着”的意思。長城之限——限:界限,這裏指城牆。遂至山巔——巔:頂峯,顛峯。半山居霧——居:停留。戊申晦——晦:陰曆每月最後一天。極天雲一線——極:盡,盡頭。絳皓駁色——駁:雜,錯雜。盡漫失——漫失:模糊、缺損。

僻不當道者——僻:偏僻。明燭天南——燭:名詞作動詞用,照

【整體感知】

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文章每一段的主要內容和你的閱讀初感受。

【文本賞析】

1.作者是從何地動身?登山的方位在何處?簡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觀之景。

2.第二段作者詳寫登山的過程,精讀,說出作者的登山路線,寫景特點。

3.文章通過景物變化寫泰山頂上的日出,是按照什麼順序寫景物變化的?描寫了怎樣的勝景?

作者抓住了泰山日出的什麼特點?怎樣進行描繪的?

【限時檢測】

(一)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泰山記》中,作者先後用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頂時剎那間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登泰山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寫出了登泰山時天氣的惡劣以及路途的艱辛。

3.在《登泰山記》中,作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三句用很少的筆墨給我們勾畫出一幅泰山夕照圖,寫出了泰山的安詳、明媚,以及肅穆中有溫柔飄逸美的特殊風韻。

4.在《登泰山記》中,作者寫自己在泰山頂上觀日出,“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對天氣的描寫與前文“迷霧冰滑”照應,再次突顯了天氣的惡劣。

5.在《登泰山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了在泰山頂上看到太陽將出時的景色,奇幻無比,爲下文寫日出的壯觀景色作了襯托。

(二)文言現象

通假字

1.其級七千有餘()

2.少圜()

詞類活用

1.汶水西流()2.濟水東流()

3.崖限當道者()4.道少半()

一詞多義

當:1.當其南北分者()2.崖限當道者()

3.僻不當道者()

餘:1.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2.其級七千有餘()

以:1.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2.餘始循以入()

3.回視日觀以西峯()

限:1.越長城之限()2.崖限當道者()

道:1.道皆砌石爲磴()2.道少半()

有:1.其級七千有餘()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及:1.今所經中嶺及山巔()2.及既上()

3.皆不及往()

雲:1.世皆謂之天門雲()2.亭東自足下皆雲漫()

日:1.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2.或得日,或否()

3.是日()

漫:1.亭東自足下皆雲漫()2.其遠古刻盡漫滅()

特殊句式

1.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

2.酈道元所謂環水也。/餘所不至也。

3.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

4.與知府朱孝純子穎由南麓登。/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皆不及往。/觀道中石刻。

5.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6.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

7.復循西谷

【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遊大龍湫記戴名世

距樂清六十里,有村曰芙蓉,倚天而濱海。餘以歲辛已四月三十日,由芙蓉逾丹芳嶺,至能仁寺。坐少頃,出寺門裏許,有泉曰燕尾泉。水自大龍湫來,爲錦溪。錦溪之水至此從巨石落下,成小瀑布。石中高而旁低,水分左右下,若燕尾然。循錦溪而行,凡三四里,有峯屹立溪水中,旁無所倚,高數百丈,兩股如蟹螯,望之若剪刀然,曰剪刀峯。至峯下行百餘步,又變爲石帆,張於空中,曰一帆峯。又行百餘步,又變爲石柱,孤撐雲表,曰天柱峯。左右皆石壁峭削,詭狀殊態,不可勝數。

又行百餘步,徑窮路轉,得大龍湫,爲天下第一奇觀。水自雁湖合諸溪澗,會成巨淵,淵深黑不可測。其側有石檻,中作凹,水從凹中瀉下,望之若懸布,隨風作態,遠近斜正,變幻不一:或如珠,或如毬,如驟雨,如雲,如煙,如霧;或飄轉而中斷,或左右分散而落,或直下如注,或屈如婉蜒。下爲深潭,觀者每立於潭外,相去數十步,水忽轉舞向人,灑衣裾間,皆沾溼。忽大注如雷,忽爲風所遏,盤溪橫而不下。蓋其石壁高五千尺,水懸空下,距石約一二尺許,流數丈,輒已勢遠而力弱,飄飄濛濛,形狀頓異。他處瀑布皆沿崖直走,無此變態也。潭之外有亭,曰忘歸亭;其側有亭,曰觀不足亭。而龍湫右側絕壁,曰連雲障,障上有風洞,每洞口木葉飛舞,則大風疾作。

又有小龍湫,在東谷靈巖寺。水自石城諸溪澗來,會於霞障之右,從巖上飛流而下,高三幹尺,半沿崖,半懸流,變態稍不及大龍湫。而其下稍西,水涌出石罅,直上指二尺許,形如立劍,望之光明瑩潔而搖動,亦奇觀也。

相傳大龍湫上數裏,復有上龍湫,飛流懸瀉,亦數百丈,與大龍湫相似。昔有白雲,雲外二僧居之,地僻無人跡,今不知其處矣。

餘性好山水,而既遊雁蕩,觀大龍湫,御風,恍惚仙去。今追而記之,不能詳也。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循錦溪而行循:沿着B.不可勝數勝:超過

C.相去數十步去:距離D.形狀頓異頓:立刻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倚天而濱海B.忽爲風所遏

C.蓋其石壁高五千尺D.會於霞障之右

3.以下句子中,全部屬於描寫大龍湫瀑布的`形態的一組是

①水分左右下,若燕尾然②望之若懸布,隨風作態

③忽大注如雷,忽爲風所遏④水懸空下,距石約一二尺許

⑤從巖上飛流而下,高三千尺⑥乘雲御風,恍惚仙去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④D.③④⑤

4.下列對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一段根據遊蹤先後介紹了燕尾泉、錦溪、剪刀峯、一帆峯和天柱峯。

B.作者認爲大龍湫是天下第一奇觀,主要原因在於它的瀑布形態豐富多變。

C.文章除了正面描寫,還運用鋪墊、襯托和側面描寫來突出大龍湫變幻多姿的形態。

D.文章先敘述描寫,後抒情議論,表達了作者寄情山水、遠離塵世的人生追求。

5.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餘以歲辛巳四月二十日,由芙蓉逾丹芳嶺,至能仁寺。(3分)

(2)他處瀑布皆沿崖直走,無此變態也。(3分)

登泰山記答案:

1.示例:

第一段: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

第二段:敘述從京師來到泰山、偕友登山的經過以及所見之景

第三段:寫山頂看日出的過程,描繪泰山日出前後的優美景色

第四段:返記泰山的人文景觀

第五段:補記泰山的自然景觀

文章緊緊圍繞作者的遊蹤進行,敘述了偕友入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能喚起我們對泰山的嚮往,感覺到祖國山河的壯美。

2.作者從泰安動身,西南麓(日觀峯之南)登山。

第一天:從南麓循中谷入山,經天門,越中嶺,再循西谷達到極頂,其時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觀峯日觀亭觀日出,然後參觀名勝古蹟,最後補記泰山極頂的景物特點。

3.先寫:京師--泰安,點明時間和節令。

再寫:山麓--山頂。

路程:四十五里(遠)

石級:七千有餘(高)

路線:中谷--西谷--山巔(險)

最後頂景: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壯闊、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徠如畫(雄渾、下)半山居霧若帶然(高峻)--(遠--近)

4.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寫了日出前、日出時和日出後的不同景色,展現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變化的換面。

日出前: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

日出時: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

日出後;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色彩點染--絢麗壯美

文言現象

古今異義

1.至於泰安(至於,古義:到,到達;今義:表示另提一事)

2.是月丁未(是,古義:這,此;今義:常用作判斷詞)

3.復循西谷(復,古義:再,又;今義:往復,重複)

4.戊申晦(晦,古義: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今義:昏暗,夜晚)

5.多平方(平方,古義:方方整整的,指山石;今義:數學名詞)

通假字

1.其級七千有餘(“有”通“又”,用來連接整數和零數)

2.少圜(“圜”通“圓”,圓形的,指山石)

詞類活用

1.汶水西流(西:名詞作狀語,向西)

2.濟水東流(東:名詞作狀語,向東)

3.崖限當道者(限:名詞作狀語,像門檻一樣)

4.道少半(道:名詞作動詞,走,走路)

一詞多義

當:

1.當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詞)

2.崖限當道者(擋住,動詞)

3.僻不當道者(面對,動詞)

餘:

1.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我,代詞)

餘始循以入(同上)

餘所不至也(同上)

2.其級七千有餘(幾,表示整數後不定的零數,數詞)

以:

1.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在……的時候)

2.餘始循以入(同“而”,表順承,連詞)

3.回視日觀以西峯(連接方位名詞,用法同現代漢語,連詞)

限:

1.越長城之限(界限,名詞)

2.崖限當道者(門檻,名詞)

道:

1.道皆砌石爲磴(路,名詞)

道有天門、崖限當道者、道中迷霧冰滑、觀道中石刻、僻不當道者(同上)

2.道少半(走,走路,動詞)

有:

1.其級七千有餘(通“又”,用來連接整數和零數)

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有,與“無”相對,動詞)

道有天門、下有紅光、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同上)

及:

1.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和,連詞)

2.及既上(等到,介詞)

3.皆不及往(趕得上,動詞)

雲:

1.世皆謂之天門雲(語氣助詞,表示不大肯定的語氣)

2.亭東自足下皆雲漫(雲霧,名詞)

日:

1.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太陽,名詞)

2.或得日,或否(陽光,名詞)

3.是日(天,名詞)

漫:

1.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瀰漫,佈滿,動詞)

2.其遠古刻盡漫滅(磨滅,動詞)

居:

1.半山居霧若帶然(停留)

乘:

1.自京師乘風雪(冒着)

或:

1.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有的)

極:

1.極天雲一線異色(盡頭)

視:

1.回視日觀以西峯(看)

坐:

1.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與“站”相對)

始:

1.餘始循以入(開始)

判斷句

1.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以上兩句用固定格式“……者,……也”表示判斷。判斷句)

2.酈道元所謂環水也。/餘所不至也。(以上兩句用句末語氣詞“也”表示判斷,主語“此”省略。判斷句)

3.此東海也。(用句末語氣詞“也”表示判斷。判斷句)

4.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用副詞“皆”表示判斷,“皆”相當於“都是”。判斷句)

定語後置句

5.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崖限當道者”一句中,“限當道”爲“崖”的定語。定語後置句)

省略句

6.與知府朱孝純子穎由南麓登。/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皆不及往。/觀道中石刻。

(以上四句均省略主語代詞“餘”)

7.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後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語:雪。“蒼山”前面省略謂語:見)

8.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後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語:石刻。後一分句爲判斷句,主語是“石刻”,謂語是“自唐顯慶以來”)

9.生石罅(“生”前面省略主語:樹。“生”後面省略介詞“於”,“於”相當於“在”)

10.復循西谷(“西谷”後面省略謂語:走)

11.餘始循以入(“循”後面省略賓語代詞“之”,“之”代“環水”)

12.中谷繞泰安城下(“中谷”後面省略賓語代詞“之”,“之”代“水”)

1.B(盡)3.C(①寫的是錦溪小瀑布,⑤寫的是小龍湫,⑥寫的是作者的感受)

4.D(“議論”“遠離塵世的人生追求”有誤。)

5.(1)我在辛巳年四月二十日,從芙蓉村越過丹芳嶺,到達能仁寺。

(2)其他地方的瀑布都沿着懸崖直流,沒有這種變化的形態。

《登泰山記》語文教案2

教學目的

一、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積累一定的文言實詞,進而疏解文意。

二、指導學生理清本文思路,體會描景特點。

三、指導學生欣賞精彩的寫景片段,品位形象而優美的語言,學習寫作方法。

教學設想

一、安排兩課時教學。

二、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朗讀環節,知道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理清思路。

三、利用預習的效果教學,重點突出一些疑難字、詞、句,採用課堂討論的方式解決,教師適當點撥。

四、結合練習一的回答,達到教學目的二、三,應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利用電視或電腦錄放泰山風光與雄姿,並請去過泰山的同學說說自己是怎樣登泰山的。那麼古人是怎樣登泰山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姚鼐的《登泰山記》

二、作者介紹(投影)

《登泰山記》選自《惜抱軒詩文集》,作者姚鼐,字姬傳,一字夢谷,清代桐城人,傑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軒而被人稱爲“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軒全集》,他所選編的《古文辭類纂》在近代是一部家傳戶誦的文章總集。

桐城派: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散文流派創始於方苞,經劉大櫆、姚鼐的發展,形成完整的理論,三人並稱“桐城三祖”,姚鼐被稱爲領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張,講究義理、考據、詞章三者兼長,注重內容和形式的關係。寫景散文尤有獨特成就。

三、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1、教師範讀課文,提示學生注意朗讀節奏,依據節奏推知句意。

2、默讀全文,要求學生參閱註釋,理解文章大意,並提出自己難以理解的詞句,教師點撥,學生討論,揣度詞義,並將重點詞語形成板書。

泰山之陽——陽: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爲陽,這裏指泰山的南面。

其陰——陰: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這裏指泰山的北面。

乘風雪——乘:趁,這裏有“冒着”的意思。

長城之限——限:界限,這裏指城牆。

遂至山巔——巔:頂峯,顛峯。

半山居霧——居:停留。

戊申晦——晦:陰曆每月最後一天。

極天雲一線——極:盡,盡頭。

絳皓駁色——駁:雜,錯雜。

盡漫失——漫失:模糊、缺損。

僻不當道者——僻:偏僻。

明燭天南——燭:名詞作動詞用,照。

3、指導學生準確理解課文內容,畫出作者登山線路圖,進行比較,看誰畫得準確。

四、整體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內容要點是什麼?學生髮言、明確;

第一段: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峯——日觀峯。

第二段:記述登山經過,着力敘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巔後所見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

第四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

第五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

2、討論:作者是從何地動身?登山的方位在何處?簡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觀之景。

明確:作者從泰安動身,西南麓(日觀峯之南)登山。

第一天:從南麓循中谷入山,經天門,越中嶺,再循西谷達到極頂,其時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觀峯日觀亭觀日出,然後參觀名勝古蹟,最後補記泰山極頂的景物特點。

3、思路(板書)

交代泰山位置——記述登山過程——描繪日出美景——返記人文景觀——補寫自然景觀。循序漸進,一線貫穿

綜觀全篇,文章緊緊圍繞作者的遊蹤進行,敘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能喚起我們對泰山的嚮往,感覺到祖國山河的壯美。

五、佈置作業

1、鞏固重點字詞,完成練習二。

2、背誦課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準確寫出登山路徑的?如何精彩描繪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領略了泰山的高峻、雄偉,那麼作者是如何登上這“五嶽獨尊”,遊是如何精彩地描繪險峯之上那“無限風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討論:1、第二段作者詳寫登山的過程,精讀,說出作者的登山路線,寫景特點。

明確:(板書)

先寫:京師——泰安,點明時間和節令。

再寫:山麓——山頂。

路程:四十五里(遠)

石級:七千有餘(高)

路線:中谷——西谷——山巔(險)

最後頂景: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壯闊、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徠如畫(雄渾、下)半山居霧若帶然(高峻)——(遠——近)

2、文章通過景物變化寫泰山頂上的日出,是按照什麼順序寫景物變化的?描寫了怎樣的勝景?

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寫了日出前、日出時和日出後的不同景色,展現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變化的換面。(板書)

日出前: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

日出時: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

日出後;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色彩點染——絢麗壯美

3、全班齊讀第三段,體會寫法特點和感情。

總結:通過描寫山頂所見景觀和日出勝景,表達出作者的喜悅心情,抒發了熱愛祖國山河,讚美祖國山河的強烈感情。

4、找出文中幾處使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體會特點和作用。

明確:

(1)“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這是初登山頂時剎那間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說青山負白雪,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用語新穎、傳神。進而說蒼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着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這是在山頂上遠望和俯視所得的畫面。作者縱目遠眺,夕陽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着的雲霧好像飄帶一般,使人感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

(3)“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這一比喻寫出了西海諸峯的特點,更顯出日觀峯的雄峻,且賦予山峯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動。

三)、寫作特點

討論、交流、舉例分析。

明確:

1、章法嚴明,剪裁得當。

2、善於抓住景物特徵,巧妙進行烘托。

3、用筆簡潔,詞語精當。

4、句式多變,用此靈活傳神。

歸納總結;

本文無論從清晰的思路,還是簡潔明淨的語言,亦或是色彩鮮明、生動的描景,都可見桐城派古文家錘鍊語言的功力,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四)、齊背課文,進一步體會以上特點。

五)、佈置作業

1、熟練背誦課文。

2、完成練習一(3)

3、寫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體生動地寫出景物特徵。

本文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材(人教版)教案系列叢書《語文第二冊教案》,本文署名馬彥英。

附:

桐城派

中國清代散文流派。創始人方苞。繼承發展者雖衆,影響最大的主要是劉大櫆和姚鼐。因方、劉、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稱桐城派,時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論,以義法爲中心,逐步豐富發展,成爲一個體系。方苞謂“義”,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內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義經法緯之說,是要求文章內容和形式統一,古文當以“雅潔”爲尚,反對俚俗和繁蕪。劉大櫆發展了方苞關於“法”的理論,進一步探求散文的藝術性,提出了“因聲求氣”說。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強調“義理、考證、文章”三者合一。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爲“闡道翼教”而作;文風上簡明達意,條理清晰,清真雅正,頗具特色。方苞的《獄中雜記》、《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記》等,都是代表作品。桐城派在清代文壇上影響極大。對矯正明末清初的文風,促進散文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方苞(1668~1749)

中國清代散文家。字鳳九,一字靈皋,號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進士。五十年,被牽連進戴名世《南山集》案入獄。赦出後隸漢軍旗籍,入直南書房。累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曾寫《獄中雜記》,揭露當時司法制度的黑暗與殘酷,具有現實意義。他是桐城派散文的創始人。提倡寫古文要重“義法”,重“清真雅正”。他在行文時始終以此爲宗旨,文章寫得雅潔精練,沒有支蔓蕪雜的毛病,開創清代古文的新風貌。方苞尊奉程朱理學和唐宋散文,因而發表很多文章反對黃宗羲、顏元的反程朱理學的思想,在當時影響極大。著有《望溪先生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集外文補遺》2卷。

劉大櫆(1698~1779)

中國清代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號海峯。安徽桐城人。桐城派散文代表作家之一。他極重文的神氣。在佈局謀篇、行文寫作上喜歡鋪張排比。辭藻氣勢,較方苞、姚鼐爲盛,而雅潔淡遠則不如。在描寫山水、刻畫景物的文章中,又以篇幅長大、描繪詳盡取勝。代表作有《觀化》、《息爭》、《焚書辨》、《書荊軻傳後》、《黃山記》等。著作有《海峯先生集》16卷,《論文偶記》1卷。

《海峯先生詩文集》書影

姚鼐(1732~1815)

中國清代散文家。字姬傳,一字夢偲,室名惜抱軒,人稱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進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東、湖南鄉試考官,會試同考官。主持梅花、紫陽諸書院講席共40年。姚鼐繼承方苞、劉大櫆、姚範的古文之學,成爲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他繼承方苞的義法論和劉大櫆的聲氣論,在理論上又有所發展。①提倡義理、考證、文章三者的合一以“相濟”。②總結文章的“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爲八大要素。③概括文章的陽剛、陰柔兩大類的風格,認爲兩者不能偏廢。姚鼐的文章與歐陽修、曾鞏相近,簡潔清淡,紆徐要渺,雍容和易,一如其人,在桐城派諸家中,最富有情韻。實際上是偏於“陰柔”之美。他的議論文如《伍子胥論》、《李斯論》,序跋如《老子章義序》、《海愚詩抄序》,書信如《答翁學士書》,記傳如《登泰山記》,都可看出他的風格。其缺點是氣力不能健舉,規模不夠闊大,缺少現實內容。他的詩清拔淡遠,尤工近體,但爲文名所掩。著有《惜抱軒全集》88卷,所輯文總集《古文辭類纂》,世以爲精當,流傳很廣。

《登泰山記》語文教案3

〔設計說明〕

文言文教學是高一語文教學的難點,學生學起來感到困難,學習興趣受到影響。而對文言文的濃厚興趣恰恰是學好文言文的基礎和保證。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是文言文教學的重要課題,更是文言文自讀課文教學的重要課題。本設計就是想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在愉快的氛圍中讀懂課文,在讀懂課文的過程中提高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設計提要〕

本設計根據各段的特點,採用不同的方法:第一段:畫圖法第二段:導遊法第三段:描述法第四、五段:法第六段:講解法

 〔實施步驟〕

一、預習

1.通讀課文,藉助註釋和工具書,初步讀懂課文。

2.在課文疑難處打上記號。

3.初步理清作者的遊覽路線。

二、學習第一段

每大組推舉一名代表上臺,根據第一段內容在黑板上畫出詳圖。

畫完後比一比,哪一組的代表畫得最好。

各組的學生都可以爲本組上臺的代表幫助和意見

〖說明本段有“陰”“陽”“東”“西”“南北”等表方位的詞,有“汶水”“濟水”“谷”“古長城”“日觀峯”等表示地點的詞,如果能準確畫出詳細示意圖,就說明這一段讀懂了,示意圖上出現的問題也正是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多個示意圖一比較,孰好孰差,誰對誰錯,也就清楚了,教師再適時點撥,問題也就解決了,學習興趣也激發起來了。

三、學習第二段

每兩人一小組,分好工:一人根據第二段內容畫出作者的登山路線圖,另一人根據登山路線圖寫出遊覽導遊詞,二人必須緊密配合。

完成後,每大組抽一個小組上臺演示:一人畫一人講(邊畫邊講)。教師根據情況作些提示或指導,最後講評。

〖說明此段是重點段,有敘述有描寫,難點較多。畫登山路線圖着重熟悉作者所經過的地方:京師(起點)、齊河、長清、泰山西北谷、長城之限、泰安、泰山南麓、中谷、中嶺、西谷、泰山巔、東谷、天門(終點);導遊詞着重解決登山時間、行走距離、登山情況、途中所見,以及適當的聯想和想象。這種方法,不僅能使學生讀懂、讀通,而且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消除學文言文的畏難情緒。

四、學習第三段

要求學生根據第三段的描寫,聯繫自己在生活中看到過的日出的情景,分別描述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後的景象。抽2-3人發言,其他同學對發言同學的發言作出評論,教師作。

〖說明此段是寫得最好、描寫最精彩的一段,但作爲文言文,今人讀來稍嫌簡略,加上學生這方面的經驗不夠,所以學生難以真正領會作者筆法的高超,通過聯想和想象,調動學生在這方面的生活積累,既能加深對原文的理解,又有利於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聯想、想象能力。

五、學習第四、五段

要求學生從第四段中摘錄出表現泰山人文景觀的詞語;從第五段中找出泰山“三多三少三無”的自然景觀。

〖說明這兩段沒什麼難點,不難讀懂,但關係到遊人對泰山的總體印象,不能忽視,用法做一個.,能使學生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留下較深的印象,。

六、學習第六段

教師介紹“桐城派”代表人物、文學成就及其藝術特徵和風格,重點介紹作者姚鼐。

〖說明有關作家生平創作及重要文學流派的知識是學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的,也是學生感興趣的。

 七、朗讀並背誦課文,體會抓住特徵巧妙烘托和語言簡潔生動的特色。

〖說明的藝術特色非常突出,在反覆朗讀和背誦中,教師稍加點撥,學生即可體會得到,不需過多講解。

八、完成課後練習第二題。

〖說明可適當補充一些文言詞彙和文言句式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