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課《風來了》教學反思

身爲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課《風來了》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課《風來了》教學反思

美術課《風來了》教學反思1

本節課是二年級上冊一節造型表現課,教學目標是:

1、瞭解春、夏、秋、冬風的不同特點。

2、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創意和繪畫,來表現風吹來時事物的變化及特徵,感受不同的風帶來的快樂、興奮、緊張、害怕的心情。

3、通過學習創作,激發學生的科學分析精神,及感受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本節活動完成了教學目標,整個活動中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的活動興趣很高,每個同學都積極的參與了活動。體現了學生爲主體,教師爲引導的特點。在“感受風”的環節中孩子們發現了可以用身體的各個器官去體驗和感受風的存在。在風來了這一環節通過遊戲孩子們瞭解到了風這一自然現象與人類和動植物的密切關係,激發了他們熱愛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通過本次活動我感受到了我爲學生們提供的繪畫的時間不是很夠。如果再把繪畫時間延長一下,學生作品的效果會更好,這樣孩子們會更進一步感受到風的強弱體會也會更加深刻。所以以後我會努力爲每一節課做充分的準備,把握好課堂上學情變化。還有我的教學語言應該再精練一些會更好。

美術課《風來了》教學反思2

“體驗、探索、想象、表現”是我上這節課的設想,學生們通過體驗風來了的感覺,激發出學習興趣。低年級學生年齡不大,閱歷淺,見識少,有時侯不知道該怎麼樣表現風來了的情景,如果只是簡單的放任自流,任由繪畫,多數孩子會模仿書本上的繪畫題材,應該不會取得理想的效果。這時,就要向他們提供豐富的資料,使他們的大腦接受有益的刺激,從而增強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這種途徑和資料包括:圖片,風扇、範畫等,從看、聽等多方面去挖掘他們的繪畫表現題材。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它是科學研究的實在因素。”學生是最富於幻想的。我鼓勵孩子自己回憶並說說風來時的物體飄動的情景;風的大小和物體飄動幅度的不同;表現不同的風的線條;風來時人們的動作、神態與平時有什麼不同;人們身上衣物、頭髮的飄動;雨傘被風吹翻等……我耐心地傾聽,充分地肯定,“人最本質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老師一句讚賞的話就能使孩子信心倍增。

我還讓學生自由探討,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的題材和角度,嘗試探索用多種方法表現風來時的情景,感受風來時所帶來的樂趣,從而使他們在創造過程中變得更富有創造力。

美術課《風來了》教學反思3

教學中,我讓學生步步深入,“體驗、探索、想象、表現”是我上這節課的設想,從感官的直觀感受到記憶的挖掘,最後得以體現學生的自主意識,整個過程主要環節安排較爲合理,環環相扣。

課堂上我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爲學生再現了風來時事物的變化,通過看、聽、說、畫的結合,建立起清晰的主觀感受,爲教學提供了有效的服務,體現了新式課堂的特點。

通過用線來表現風,可以畫出風的不同姿態:飄動、旋轉;及速度和方向,使學生體會風的不同變化。通過畫面色彩的渲染,使作品更加生動吸引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創設新的教學的境界。有如下幾個問題值得思考:

1、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關注部分繪畫基礎和語言表達能力稍弱的學生,讓他們也能得到相應的發展,從而增強自信心和逐步提高對美術的學習興趣;

2、要讓學生不僅在課堂上學有所得

3、鼓勵學生對畫面的`構圖、情節構思大膽創新,大膽發揮形成自己獨特的畫面風格。

神奇的大自然變幻無窮,我們每天和它在一起,細細地體味着陽光、冰雪、風雨帶來的溫暖、涼爽與舒適。本課以生活中學生常常遇到的風爲內容題材,讓學生回憶各種各樣的風颳起時所見到的情景與不同的感受,並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風的形狀是看不見又摸不着的,怎樣表現風來了呢?這便是教學中要解決的學習問題。我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用線來表現風,可以畫出風的不同變化,使學生體會風的形態。

爲了便於學生進入學習活動,安排有小訓練,即陳列吊燈、衣架上晾的褲裝、柳條等圖樣,提出問題:你能想像出大風吹過來時,它們會有什麼變化嗎?說一說,試着畫一畫。穿插其中的小訓練對於觸動學生的感知,增強其體驗、感悟的能力,發展想像和表現力有着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這堂課之中也有許多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多多的指導,提出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