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農村初中的作文教學

       從事語文教學,每每會有這樣的經歷,一提上作文課,就有學生大叫:“老師,能不能不上作文課哦,我寫不好。”有時在辦公室,也會聽到其他老師感慨:這作文咋那麼難改哦!一句話,作文難學,學生牴觸;作文難教,老師難爲。鑑於此,筆者結合十餘年的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經歷,就作文教學淺談一二,以共勉。

淺談農村初中的作文教學

一、指導閱讀,培養寫作興趣

   農村學生,除了課本上的知識,閱讀課外書籍的渠道非常有限,閱讀時間非常少。一方面,因經濟或其它原因,家長少有爲孩子購買課外書籍;另一方面,因成績考覈或忙於其它事務,教師少有時間讓學生閱讀課外文章。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就要轉變一下教學重心,重點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每週讓學生去圖書室借閱一本老師推薦的課外書籍,適時交流學習;每週專門設立一節閱讀課,老師在課堂上予以指導,讓學生做讀書筆記,寫讀後感,或者讓學生探討、交流。這樣,學生閱讀的渠道增加了,閱讀的時間也大大增加,視野拓展,寫作的興趣也濃厚起來。

二、融入生活,就地挖掘素材

   寫作源於生活,善能把身邊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寫出來,這就是一篇作文。當然,對於農村學生,學習生活相對單調,但不管怎樣,只要用心去觀察,寫作素材也是很多的。在上完《春》那篇優美的散文後,我帶着學生們走出室外,去欣賞校園景色,觀察學校佈局和植被特徵,讓他們也試着描寫美麗的校園,通過現場體悟,學生們描繪景物的文章大有起色。在上完《吆喝》這一課後,我讓孩子們到集鎮上認真聆聽街上不同類型的吆喝聲,並仔細觀察吆喝人的`情態以及聽衆的反應。通過反覆揣摩,學生們逐漸能夠把吆喝人的情態惟妙惟肖的描繪出來,讓我也大開眼見。所以,只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一切美麗皆在眼前;只有用心去感悟生活、融入生活,就能描繪出生活的美。

三、藉助多媒體,激發寫作慾望

   農村學生,常年生活在偏遠地區,少與外界接觸,對新鮮事物倍感新奇,特別是對以多媒體爲手段的現代化教學方式,他們既好奇又渴望,十分投入。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常常藉助一些媒體手段,激發他們的專注度、參與度。例如在指導學生如何抓住人物外貌特徵時,我下載了一些學生們非常喜歡的明星圖片,讓他們認真觀察這些明星的外貌特徵--喜、笑、怒、憂等,然後描繪下來;反之,我以語言描述的方式,把一些明星的外貌特徵形容出來,讓學生猜猜是哪位明星。如此一來,學生們上作文課的興趣大大增加,其上課的參與度比上常規課高出了很多,也很好地激發了他們寫作的慾望。

四、善減負擔,評改多樣化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語文老師爲如何評改作文發愁。其實,在作文評改這個環節上,老師們沒有必要一定大包大攬、親力親爲。老師辛苦了不說,學生也就看看評語,作用不大。在這個問題上,我對學生們的作文全批全改的時候很少,一般是採取“老師指導--學生參與--全體學生互動”的方式進行,既發揮了老師的引導作用,又增強了學生們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和互補性。具體說來,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挑選一批作文水平相對較高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對其他學生的作文進行評改,培養鍛鍊這部分學生髮現別人優點和修改完善的能力;二是突出針對性,實行面批面改,有利於學生詳盡知道自己作文的優點和存在的不足;三是共同參與互評互改,將典型的作文用幻燈片展示出來,與學生們提出不同的想法、意見,共同評改,共同提高。這樣,寫作模式拓展,優缺點互補,學生的寫作興趣進一步提高,能力也自然得到提升。

作文教學,實質上就是沒有聲音的語言教學。首先,它需要興趣的積累;其次,它需要素材的厚重;第三,它需要邏輯的組織。前兩者,是學生參與的表現;後者,是學生行動的結晶。所以,上好作文課,貴在激發學生興趣,拓展學生視野,讓他們願意把自己的見、聞、思、感表達出來,如此,作文教學,成也!

 

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