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教師要具備什麼素質

        中國教育報     2002-09-06     陳岱雲 

素質教育教師要具備什麼素質

 

教師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正如《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的那樣:“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也指出:“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那麼,素質教育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什麼要求呢?這正是燕國材先生在《素質教育概論》(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一書中重點探討的問題。 

在本書中,燕國材先生從幾個古今命題談起,引用了古今中外思想家、學者對教師的職業性質、角色、地位、教育作用的論述,對教師素質提出了具體要求。 

教師的社會角色要求教師有四個角色,第一是教書育人的角色,教師是人類知識的傳授者,言傳身教的教育者;第二是行政管理的角色,要求教師是學生集體的領導者,課堂紀律的管理者,教學過程的組織者;第三是心理導向的角色,要求教師是人際關係的協調者,心理衛生的工作者;第四是自我定向的角色,要求教師是孜孜不倦的學習者。 

燕先生論述了教師的角色定位後,強調了教師必須具備的.一些素質: 

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更新知識結構,善用教學策略,具有應變能力和創新精神。只有這樣,教師纔能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只能由人來建樹”。只有用教師的高素質才能培養學生的高素質,正如俗話所說“名師出高徒”。燕國材先生在《素質教育概論》中有這樣的比喻:“教師要有一桶牛奶的高業務素質,才能使學生形成一杯水的業務素質”。 

其次,職業理想是教師獻身於教育工作的根本動力。事業心、責任感和積極性是教師的職業理想,亦即平常所說的師德,只有這樣,纔會有強烈的衝動、願望、使命感、責任感。教育機智是觀察的敏銳性、思維的靈活性與意志的果斷性三位一體的結合。它不單純是智力與教育能力,按照心理與行爲的一般關係看,教育機智是相應的教育技巧的內部基礎,而教育技巧乃是相應的教育機智的外部表現。教育機智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素質。正如俄國19世紀民主主義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教師缺少了所謂的教育機智,無論他怎樣研究教育理論,永遠也不能成爲一個優秀的實踐的教師"。教育機智是教師長期教育經驗積累的結果。一個不忠於教育事業,不熱愛教育對象的教師,不可能獲得此種重要素質。 

第三,教師要有教育反思。教育反思指教師對自己的修養與實踐能力進行自我檢查。通過教育反思認識自己,發現自己,客觀評價自己,從而樹立自信。自信使人自強,使人的潛能、才華得以發揮。 

第四,教師要有合作精神,發揮榜樣作用。當今社會的顯著特徵就是競爭基礎上的合作,合作基礎上的競爭,這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來源。因此教師必須善於與人合作,協調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對學生施加影響。教師必須加強自我修養,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各方面素質得到高度發展,富有一定的人格魅力、教育威信,才能足以作爲榜樣,而成爲學生模仿學習的對象。 

《素質教育概論》對教師提出了既富有時代氣息,又合乎科學精神的一系列要求,努力達到這些要求,有助於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培養出合乎時代發展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