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高三焦慮症(網友來稿)

四川省蒼溪實驗中學校 羅國中

進入高三之後,學生已經感覺到了來自各方面沉重的壓力,不少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跟不上加快的學習節奏,出現了比較普遍的高三焦慮症。具體表現有萎靡不振、抑鬱自卑、焦急煩躁、注意力不集中,成績下滑,恐學、厭學、甚至輟學現象。教師應從哪些方面作好防範工作呢?

一、營造恰當的學習氛圍。一到高三,有的教室早早的在黑板前貼上了“高考倒計時”,學生一擡頭就看到了,用心很好,希望爭分奪秒,可學生髮覺時間一天天地在減少,而不懂的內容似乎越來越多(已知的知識是圓內,未知的知識是圓外;當已知的知識越多,就會感覺到未知的東西也越來越多),自然就慌亂起來;還有的教室後壁上貼滿了各種各樣的考試題、花花綠綠的考試信息,似乎讓學生抽空能去閱讀閱讀,可事實是對鋪天蓋地的信息、資料,學生已經完全無所適從了。事實表明:過度緊張的環境不利於人的成長。因而,教室的佈置要簡潔明快。可以有恰當的奮鬥目標,積極向上的名人名言,有針對性的複習專欄;同學之間可以找對手,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學習風氣,而不是獨處一隅、相互保守。這一點很重要,因爲老師的精力畢竟有限,不可能做到人人每一個問題都兼顧到,而同學之間恰可以彌補這一不足,比如相互抽查,抽查者既可以強化該知識點,被抽查者還可以發現自己的問題,同時改變了孤獨封閉的心境,也改善了同學之間的關係,自然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真是好處多多啊。

二、給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皮革馬利翁效應告訴人們,權威性的謊言+教師的態度=學生自信心的發展+學生積極自覺的行動。從教學實踐我們也發現教師的積極評價和良好期望會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向好的方向發展,教師對學生的低期望會使學生自暴自棄,造成惡性循環。一方面要肯定地告訴學生,他們的任課老師都是有足夠水平和富有教學經驗的。要把教師取得的教學成果充分地介紹給學生,要把近年來畢業生所取得的優異成績充分地介紹給學生,使學生對自己的老師和學校有充分的信任、自豪。如此,就會爲教師的期望轉變爲學生的自信和行動創造良好的條件,在這樣的氛圍中,教師的權感性謊言就會轉變成爲學生客觀的現實。給每個學生一個恰當的預期目標,還要通過各種途徑有意無意地使學生感到:老師對自己充滿了期望,包括實現預期目標的期望,克服某種目前存在問題的期望。要使學生感到,我完全有條件實現老師的期望,實現自己的理想。

三、要讓學生樹立信心。很多學生看到在同一個班級中,有的同學進步很大,而自己似乎還有太多的東西沒有掌握,太多的題還無從下手,考試的名次在下滑,就認定自己不行,慌亂起來,其結果是越來越糟。這時就要作好疏導工作。有一位補習生,我發現她情緒低落,便詢問她。她沮喪極了,她說她已經沒有希望了,這一年看來要白補了。並舉例說,英語短文改錯,每次纔對三四個,而在這上面她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我問她過去對幾個,她說不太穩定,最多也是三四個,一二個時候多一些。我說你認爲你努了力,有沒有效果呢,她點頭承認了,我進一步開導她,才一兩個月,就這一知識點你已有成效了,還有那麼多的時間,你認爲不會進步了嗎。她又露出了笑容。我還告訴了她一些樹立信心的`方法,要有計劃的安排每天的事,不要貪多,每天掌握清一小點知識,日積月累就是很多了,要學會作筆記,會的東西用藍筆,不會的東西用紅筆,自己複習時,重在紅筆上花功夫,會了之後,就將它作上符號,你會發現你會的越來越多,不會的越來越少,你自然會出現一種踏實感了。

四、深入每個學生的內心,觸動他們的心靈動力。教育專家指出:真正教育好學生要從學生內心世界入手,在心靈的交流中喚醒每個學生內心深處的向善的本質。高三工作的確複雜艱鉅,但班主任和所有任課教師不僅要花功夫研究考綱、研究教材、評定學生成績,還要深入學生內心。每個學生每月都應有老師與之座談,都應有老師給予其個人的肯定、鼓勵與情感關懷,包括他們的吃穿用,讓他們有“家”的感覺。

五、教給學生一些調節心理的方法。告訴學生當發現自己的情緒處於緊張時,可聽聽音樂或作深呼吸;碰到難題做不出而信心受挫時可默唸:我行、我行、我行;不搞疲勞戰術,每天應有足夠的時間休息;每次考試重點應放在試卷分析上,發現問題上,而不要糾纏自己的分數,要拿得起,放得下。

另外還要告訴他們科學合理的飲食,如加強營養,應大量攝取像菠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

少食、多餐等等;給家長必要的輔導幫助,如讓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宜施加過多的壓力,要正確看待考試的分數等等。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