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學設計[四年級]

作爲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學設計[四年級],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學設計[四年級]

教材解讀

本文講述了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幼時即善於思考、冷靜推斷的故事: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和一些小朋友出去遊玩。他們看見路邊有一棵李樹,結了很多李子,枝條都被壓彎了。那些小朋友爭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動。有人問他爲什麼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這樹長在大路邊,還有這麼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來一嘗,果然是苦的。“道旁苦李”這個成語就出於此文,也叫“道邊苦李”。

課文雖然簡短,但描寫十分生動。如,“競走取之”寫出了衆孩童爭先恐後摘李子的場面;“唯戎不動”寫出了王戎的冷靜,與衆孩童的行爲形成鮮明對比;“此必苦李”中的“必”,表現出王戎的自信。

課文中有些詞語的意思與現代漢語意思相近。如“諸”是“衆”的意思,“競”指“爭着”,“必”是“一定”的意思。有些詞語的意思與現代漢語差別比較大。如,“走”在文言文中常指“奔跑”。

課文配有一幅插圖,畫了因結滿果子而低垂的李樹枝,有助於學生圖文對照理解“李樹多子折枝”的意思。

教學目標

1.認識“戎、諸”等3個生字,會寫“戎、嘗”等5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結合註釋理解課文內容,並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

4.能解釋“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明確單元主題,讀懂課題

今天來學習24課,學課文前,先看這一單元的導語。

1.ppt出示導語,明確單元主題:歷史傳說故事(學生自讀——教師指讀)

2.生讀學習要求。

小結:就讓我們帶着這些學習要求走入本單元的學習。本單元一共有3篇課文,今天我們先來學習這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伸出手來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3.板書課題:“戎”既是會認的字,也是會寫的字,這個字的斜鉤書寫要把握好弧度,寫得挺拔舒展,兩個撇畫要寫出區別,一個是豎撇,一個是斜撇。“戎”這個字由兩部分組成:“戈”指的是長柄兵器,“十”指的是上戰場時所穿的盔甲,合起來表示爭鬥、戰爭的`意思。(指讀——齊讀)

同學們在本子上認認真真書寫“戎”字。(書寫時,坐姿端正)

4.王戎不取道旁李,李是指的什麼?(李子)

5.你對王戎有哪些理解?(生介紹)

6.你是怎麼知道的?

小結:查資料,是我們學習文言文的一種好方法。(板書查資料)

【設計意圖:從課題入手,讓學生說說題意,回顧已有的學習方法。】

二、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讀準字音。

本文講的是關於王戎的什麼故事?請同學們擺好讀書姿勢,自己讀一讀這篇文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開始。(指讀2人)

生:折枝。(折是個多音字,它有三個讀音,分別是:[shé] [zhé] [zhē],在這裏指李樹上的李子太多了,把枝頭都給壓彎了,所以讀[zhé])

小結:剛纔兩位同學字音讀得都很準確,我們不但要把字音讀準確,而且還要讀出節奏來。

2.讀出節奏。

(1)(課件出示帶有分隔符號的文章)同學們能不能像老師這樣再來讀一讀?注意讀的時候要聲斷氣不斷,氣相連。(師範讀——指讀——齊讀)

小結:對於文言文,注意朗讀的節奏,就能讀出文中的韻味來。

(2)這裏還隱藏着兩個會認的生字,誰發現了?分別是:諸、競。

(3)你能用“諸”組個詞嗎?(諸位,諸多)

(4)那麼“諸”是什麼意思?很多,許多的意思。

(5)那麼“諸小兒”就是很多小孩兒,許多小孩兒。

(6)還有一個會認的生字是“競”。藉助註釋說一說“競”是什麼意思?(爭着)

(7)“競”還是一個會寫的字。上面是個站立的立,下面是一個兄弟的兄,注意中間這個部件是一個口字。伸出手來和老師一起寫一遍。

【設計意圖:通過隨文識字的形式,落實本課要求會認的生字和會寫的生字。】

三、讀懂課文,理解文意

對於文言文,我們不僅要讀出節奏,還要讀懂字義。

1.先看第一句,我讀,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 ]

(1)誰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生說。

(2)“嘗”這個字,你是怎麼知道它的意思?

生:根據語文書中的註釋知道的。

小結:藉助註釋也是理解文言文的一種好辦法。(板書:藉助註釋)

2.第二句,誰來說一說?

[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 ]

(1)出文中插圖。你看到了什麼?(指生說)

用文中的話來說,這就是——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

(2)那麼折枝的意思就是:壓彎了枝頭。

(3)誰能完整地說一說第二句的意思。

生說:看見路邊李樹上結出了很多李子,都壓彎了枝頭,許多小孩都爭着跑過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去摘李子。

小結:我們不但可以藉助註釋,還可以藉助插圖來理解句子的意思。(板書:藉助插圖)

3.第三句

[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 ]

(1)有人問王戎,你爲什麼不去摘李子?王戎是怎麼回答的?(指名說——齊說)

生: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

4.第四句

[取之信然。 ]

生:摘下來嚐了嚐,果然是苦的。

5.落實朗讀:大家都理解了文章的意思,誰能帶着你的理解再來讀一讀。(指讀——齊讀)

【設計意圖: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已有學習經驗的基礎上,更要讀準節奏,讀懂意思。以讀爲本,在讀中感知,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本能力,能幫助學生感知文本中的人物形象,體會思想情感。】

四、小組討論

文中有一個字,反覆出現了三次,是哪個字?(指生說)“之”,在文言文中經常出現,它往往用來指代某種事物。“之”,在本文中出現了三次,但指代的意義卻有所不同,他們各自指什麼。

1.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要求(ppt出示):

(1)請同學們聯繫上下文,在小組內展開討論,“之”在文中各指的是什麼?

(2)組內的1、2、3號同學一人選擇一句,說“之”的意思,4號同學總結,“之”在三句中意思是否一樣。

[①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

②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

③取之信然。 ]

2.小組彙報。

教師相機指導:第一句“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中的“之”,指的是:李子。剩下兩句中的哪一句的“之”也是指李子?(第三句“取之信然”中的“之”。)

3.好,那我們重點來看看第2句“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中的“之”指的是什麼?

(1)(師創設情境)看見路邊的樹結出了這麼多的李子,並且把枝頭都壓彎了,許多小孩子和王戎的表現是不一樣的,許多小孩都爭着跑過去摘下李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動,作爲王戎的小夥伴,你會怎麼問?(你爲什麼不去摘李子?)

(2)“之”指的就是王戎不去摘李子這件事。(指生說)

(3)王戎爲什麼不去摘李子?他是怎麼回答的?(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

(4)誰來說一說爲什麼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聯繫生活實際進行想一想。(生回答)

(5)由此,你看到了這是一個怎樣的王戎?(生回答)

善於觀察善於思考聰慧有主見(教師相機板書學生說的關鍵詞)

(6)人們根據王戎推測路邊李子一定是苦李、還延伸出一個成語,指生說。

道旁苦李,也叫:道邊苦李。[板書成語:道旁苦李(道邊苦李)]

(7)王戎7歲的時候就這麼聰慧,善於思考,像這樣的孩子你還聯想到了誰?(生說)

小結:同學們說的這幾位都是善於思考的人,聽得出同學們很會思考。

(8)你從這個故事中讀懂了什麼道理?(生說)

小結:就像同學們所說,在生活中,我們也要養成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根據現象學會推理,學會判斷的好習慣。

【設計意圖:“之”是本文的重點,理解“之”在不同句子當中的意思,是難點。教師立足於對文本原意的尊重,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與文中的人物對話,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學生在思辨中激活思維,理解“之”在文中的不同含義。文本所蘊含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也會隨之內化爲學生的自覺意識,潤物細無聲地移植到學生的生活實踐,從而實現從知到行,達到立德樹人的目標。】

四、根據理解,背誦課文

1.給出提示詞,看着提示語背誦。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 ,嘗與 遊。

看道邊李樹 ,諸兒 取之,唯戎 。

人問 ,答曰:“樹在 ,此必 。”

取 ,信 。

2.提示詞全部去掉,背誦課文

五、根據理解,用自己的話講故事

1.自己放開聲音說一說這個故事。

2.小組內,分好角色,互相說一說這個故事。(王戎諸小兒別人敘述者)

3.找兩個小組代表上講臺說一說。其他組同學可以進行評價,老師補充評價。

【設計意圖:課後第二題要求學生結合註釋講故事,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學生不僅要將文言詞彙轉化爲現代語言,還要結合故事情節,按照一定的順序,想象人物說的話,揣摩人物的內心講故事,進而提高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落實本單元的語文要素。】

六、認識人物,拓展閱讀:出示文言文《孔融讓梨》

1.看着手裏的拓展資料,請你根據本節課所學到的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藉助註釋,藉助插圖等方法,自己說一說孔融這個故事。

2.指生簡要地複述這則文言文故事的內容。

七、推薦相關書目:《世說新語》

類似這樣的故事在這本書中有很多,全文有一千多則文言文,全是有趣的小故事,主要記載了一些名人名士的言行故事,請同學們課下找來讀一讀。

【設計意圖:葉聖陶先生說:“教材無非只是個例子。”學完課文以後,老師推薦學生讀整本書,從而使學生能夠達到知識遷移和技巧的運用,擴大學生的閱讀面。】

教學反思:這堂課能夠有效落實本文的教學目標和本單元的語文訓練要素,朗讀有層次,指導有提升,能夠看到學生的發展。不足之處:探討第二個“之”時,前兩個小組的彙報結果是一樣的,當第三個小組再彙報時,依舊是同樣的。面對這種情況,我採取的方式是:爲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帶入式地與文中人物對話,從而理解“之”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還有一種好的做法是:當前兩個小組學生出現相同彙報時,教師可以帶領全班學生回到原文,聯繫上下文多讀讀,再找第三組學生彙報,就可以避免學生平行發展。這是我在今後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