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劉景文優秀的教學設計

篇一:贈劉景文教學設計

贈劉景文優秀的教學設計

4、《古詩兩首》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讚美之情。

3、培養積累、背誦古詩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背誦古詩。

2、難點:“橙、橘、斜”的識記;“楓”的書寫;古詩的理解。

三、教學主要方法:自主識字、情境感悟

四、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投影儀

五、課時安排: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贈劉景文》

學習目標:

1、會認“菊、殘、君、橙、橘、徑”6個生字,會寫“首、劉、枝、記”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讚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

一、課前預習

1.試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

2、把我會認的字加上拼音讀一讀。

3、自制生字卡片去掉拼音認讀

4、通過讀感悟本課寫的是什麼季節的詩。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認讀生字。不會讀的指讀。

2、誰能把這首古詩正確流利的賭一次呢?

3、師生評價

三、談話導入:

1、現在是什麼季節?喜歡秋天嗎?你能用一些詞句來說說你所看到秋天的景色嗎?

2、從你們的話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歡秋天,古人也很喜歡秋天,他們常常吟詩作詞來讚美秋天。

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描寫秋天美麗景色的古詩《,贈劉景文》.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兩次。

3、介紹詩人及寫詩的背景:

這首詩的作者是蘇軾,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別人又叫他蘇東坡。一天,他和朋友們聚會,

其中一個叫劉景文的與他很談得來。蘇軾喝着酒,非常高興,就寫了這首詩送給劉景文,所以題目就叫《贈

劉景文》課件1學生再讀課題。

三、初讀古詩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正確、流利。

2、同桌相互聽一聽,看看他讀得對嗎?

3、反饋:

指名讀(誰願意把這首詩讀給大家聽一聽?)

四、學習生字:

1.默讀,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

2、出示生字,指明讀,齊讀, 1

3、你用什麼方法記住它們的?

學生說說識記生字的方法

4.詞語練習課件3

五、書寫指導

1、出示要寫的字:首、劉、枝、記、於、楓

2、學生認讀

3、讓學生觀察,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什麼。

4、教師指導書寫五、細讀品味

1、朗讀這首詩(誰能大聲地再來讀讀?——大家再自信地讀給自己聽聽——齊讀)課件4

2、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所以讀詩光讀還不行,還要邊讀邊想,看看詩中描繪了哪些

景物?

3、反饋:(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教學)課件5

(1)荷盡

課件6:爲了幫助大家讀得更好,進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師給你看這兩幅圖。

讓學生說說哪幅圖寫出了詩意,並說說理由。(理解“盡、擎雨蓋”)

討論:荷花凋謝了,荷葉枯萎了,詩人爲什麼還要寫這裏?

指導朗讀:那你能通過朗讀把荷花池的美麗表達出來嗎?(個別讀——女生讀——齊讀,教

師隨機評價:真好啊!真是看了還想看。)

(2)菊殘課件7

出示圖片,說圖意,理解“菊殘、傲霜枝”。

秋風中,菊枝仍精神抖擻地挺立着,你想對它說什麼?

(3)橙黃橘綠

讀了這幾個字,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課件8

4、蘇軾看到的秋天就這些景物嗎?發揮你的想象,幫詩人說說他看到卻沒有寫出來的景色。

學生交流——一起觀賞這些美景——學生說感受:秋天真是一個的季節!

5、引出詩句:看來秋天的美景纔不止這二十八個字呢!怪不得詩人說:“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

黃橘綠時。”你現在明白這兩句詩的意思了嗎?學生說詩意,悟詩情,教師板書:愛秋天。

6、齊讀古詩:現在再來讀這首古詩,相信你頭腦中的這幅畫會更美。帶着對秋天的讚美語氣來齊讀

這首詩。

六、熟讀背誦

1、說說方法:這麼美的詩你想不想把它背出來?你有什麼方法告訴大家?

2、熟讀背誦。

第二課時

《山 行》

教學目標:

1、瞭解詩句的含義,把握詩文基調,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做到熟能成誦。

2、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一、複習鞏固

1、認讀上節課的字詞。

2、背誦第一首古詩

二、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看到了一個美麗的'秋天,它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季節,收穫的季

節。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首描寫秋天的古詩(板書:《山行》)。課件12

2、釋題:在山上行走。

3、簡介作者: 杜牧字牧之,唐代詩人

三、嘗試學習、讀詩明意。

1、自由朗讀。

2、請生朗讀,互相評價。

(二)學習第一句。

1、先運用不同手段突破“遠上”、“斜”、“寒山”這三個難懂詞的意思。(“遠上”:用“聯繫

實際,展開想象”法。“斜”:用“簡筆畫演示”法。“寒山”:用學生“介紹”法。)

2、指導學生串講句意。注意調整說話順序。

3、總結學習方法:“先解字詞,再串句意。”

(三)學習第二句。

1、指導學生看圖啓發想象,出示訓練:“幾戶人家在白雲______的地方”來突破“生處”

這個難點。並結合講解“生處”的寫法。(設計意圖:這個詞最容易寫錯。在教學中教師要特

別注意與“深”區分。)

2、讓學生試着自己串講前兩句句意,教師點撥糾正。

(四)”自學三、四句。

1、課件3以畫爲媒,加深理解。

2、釋意:停下來欣賞這楓林的景色,那火紅的楓葉比江南二月的花還要紅。課件

(3)結合插圖,你能試着說說全詩的意思嗎?課件

四、誦讀詩句,體驗美感。

2、風景這麼美,語句這麼美,怎樣才能讀得美呢?讓學生再來讀讀看,獲取體驗。 3 (1)帶着讚美與熱愛的感情去讀。(2) 劃分節奏、讀出節奏感。

4、多種形式,反覆誦讀。

五、課外拓展,豐富積累。

讓學生讀讀這兩首和秋天有關的古詩,簡單談談自己知道了什麼?

【板書設計】

山 行

遠 上 寒 山 石 徑 斜,

白 雲 生 處 有 人 家。

停 車 坐 愛 楓 林 晚,

霜 葉 紅 於 二 月 花

作業設計:課件17

填空:

山行

寒,

停 ,

霜 。

教學反思

篇二:贈劉景文教學設計

4、古詩兩首

《贈劉景文》

一、談話導入:

1、現在是什麼季節?喜歡秋天嗎?你能用一些詞句來說說你所看到秋天的景色嗎?

2、從你們的話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歡秋天,古人也很喜歡秋天,他們常常吟詩作詞來讚美秋天。

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描寫秋天美麗景色的古詩——《贈劉景文》(出示詩人、題目):知道這首詩是誰送給誰的嗎?(學習生字:贈、劉。)

3、介紹詩人及寫詩的背景:

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人。爲“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別人又叫他蘇東坡。一天,他和朋友們聚會,其中一個叫劉景文的與他很談得來。蘇軾喝着酒,非常高興,就寫了這首詩送給劉景文,所以題目就叫《贈劉景文》。(學生接讀,提醒注意後鼻音)

二、初讀古詩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正確、流利。

2、指名讀,誰願意把這首詩讀給大家聽一聽?

評價:聽了他的朗讀,你有什麼評價?

3、教師範讀,讀時要求學生在該停頓的地方用斜線做上標記。

贈/劉景文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正是/橙黃/橘綠時。

4、指名讀生詞:劉景文、擎雨蓋、傲霜枝、君須記、菊殘、橙黃、橘綠。

5、引出生字教學:課件出示“我會認”中的生字,指讀。

劉 菊 殘 君 橙 橘

(1)教師正音後學生齊讀(“君”讀JUN,不讀Jin。“橙”是後鼻音。“菊,橘”讀音相同。

(2)你用什麼方法記住它們的?

(3)學生說說識記生字的方法。後生字卡片抽讀。

4、朗讀這首詩(誰能大聲地再來讀讀?——大家再自信地讀給自己聽聽——齊讀)

三、細讀品味

1、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所以讀詩光讀還不行,還要邊讀邊想,看看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荷、菊、橙、橘)

2、反饋:(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教學)

(1)荷盡

A出示2幅圖片:爲了幫助大家讀得更好,進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師給你看這兩幅圖。

B 讓學生說說哪幅圖寫出了詩意,並說說理由。

[理解荷盡:荷花凋謝; 擎雨蓋:指荷葉。(結合圖片理解)]

C 討論:荷花凋謝了,荷葉枯萎了,詩人爲什麼還要寫這裏?

D 指導朗讀:那你能通過朗讀把荷花池的美麗表達出來嗎?(個別讀—齊讀,教師隨機評價:真好啊!真是看了還想看。)

(2)菊殘

出示圖片,說圖意,理解“菊殘、傲霜枝”(傲霜枝:指荷花的花枝廳裏在寒風中) 秋風中,菊枝仍精神抖擻地挺立着,你想對它說什麼?

(3)橙黃橘綠

讀了這幾個字,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出示圖片

3、蘇軾看到的秋天就這些景物嗎?發揮你的想象,幫詩人說說他看到卻沒有寫出來的景色。

學生交流——一起觀賞這些美景——學生說感受:秋天真是一個的季節!

4、引出詩句:看來秋天的美景纔不止這二十八個字呢!怪不得詩人說:“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你現在明白這兩句詩的意思了嗎?

5、學生試着說詩意,悟詩情。

6、齊讀古詩:現在再來讀這首古詩,相信你頭腦中的這幅畫會更美。帶着對秋天的讚美語氣來齊讀這首詩。

四、熟讀背誦

1、說說方法:這麼美的詩你想不想把它背出來?你有什麼方法告訴大家? 2、熟讀背誦。

五、書寫指導

1、出示要寫的字:首、劉、枝、記。學生邊認讀邊觀察。

2、說說識記方法

3、重點指導書寫“首”字

4、學生書寫,師巡迴指導

六、交流已經積累的描寫秋天美景的詩

《山行》

一、複習導入

1、背誦《贈劉景文》。

2、聽寫生字;抽讀要求會認的生字。

二、歸納學法

1、還記得上節課我們是怎樣學習《贈劉景文》的嗎?

2、教師小結後板書:知詩人、解詩題、讀詩句、明詩意、悟詩情、誦詩句。

3、本節課,我們將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二首古詩。

三、學習《山行》

鼓勵同學們當“小老師”,自主帶領同學們學習。

1、知詩人。

誰能通過課前的資料收集,給大家介紹作者?

杜牧:我國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長安)人。他的詩豪放、曠達、俊逸。其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後人稱杜甫爲“老杜”,稱杜牧爲“小杜”。

2、解詩題。“山行”是什麼意思呢?

山行:在山中行走.

3、讀詩句。

(1)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2)教師範讀、畫出停頓,再齊讀。

4、明詩意。

(1)詞語點撥

寒山:深秋季節的山)石徑斜:石子的小路,彎彎曲曲 白雲生處:山中白雲飄起的地方坐:因爲

晚:指深秋 霜葉:指楓葉二月花:二月春天的花

(2)《山行》描寫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點撥要點:這首詩寫的是深秋季節的景色,從詩中“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就能看出。

(3)如果此時此刻你也與詩人一起來到了山腳下。哪些景物映入了你的眼簾? (小結,並隨機板書:遠景:寒山、石徑、白雲、人家;

近景:楓林晚、霜葉紅。)

5、悟詩情。

(1)生邊看圖邊朗讀,從圖中感悟詩意

(2)聽錄音,生邊聽邊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3)師描繪詩意,生邊聽邊想象

擡頭遠望,有一條石頭小路盤旋而上,順着這條路再一直往上看去,還能看見一縷縷白雲後面隱隱約約住着幾戶人家,因爲喜愛這深秋楓林的景色,我不由得停下車來,仔細地欣賞。啊,經過霜打的楓樹葉,紅得比早春二月的花兒還要鮮豔。

(4)當我們看到這秋天傍晚的美景。看到這火紅的楓葉,也許我們也會與詩人一起情不自禁地讚道??(引讀全詩、嘗試背誦。)

四、學習生字

1、出示“於、楓”兩個字,指名說字形特點及識記方法。(“楓”字的“木”字旁的捺變成點 )

2、範寫。

3、學生描紅,臨寫。

五、拓展活動

把自己課外學的古詩背給同組同學昕,還可以教同組同學背一首自己課外學的古詩。

板書設計:

山 行

遠景:寒山、石徑、白雲、人家 近景:楓林晚。霜葉紅

篇三:5《贈劉景文》教學設計

《贈劉景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劉、菊、殘、君、橙、橘、”6個生字,會寫“首、劉、枝、記”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從荷枯、菊敗、橙黃、橘綠中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讚美之情和對朋友的敬佩。

3、學習古詩新唱,培養積累、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劉”。

2、多元吟誦,練習背誦。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田字格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課題:

師:同學們,在前面的幾篇課文裏,我們感受到了秋天的多姿多彩,我們認識到了秋天的美麗。你們知道,在古代詩人的眼中,秋天又是怎樣的景色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與秋天有關的《古詩兩首》。(相機板書)

2、生讀課題(齊讀)(指名讀)。

3、書寫“首”字。

二、教學《贈劉景文》

(一)故事鋪墊,理解課題。

1、師:同學們想聽故事嗎?好,豎起耳朵聽喲!古時候,有一個人叫劉景文,他是一個有學問、不怕困難的人。當時他已經50多歲了,可是卻沒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他整天悶悶不樂,心情很不

好。他的好朋友蘇軾就邀劉景文到他家裏做客,他們一邊喝酒一邊聊天,蘇軾很想幫劉景文樹立信心。於是,便寫了一首詩送給劉景文,希望劉景文能找回自信,取得成功。這首詩的題目就叫《贈劉景文》。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書寫“劉”字。

(二)圖文結合,畫中會意。

1、自由讀課文

師:非常好,下面請同學們把書打開,自由地把這首詩讀一讀。(出示要求把字讀準確。遇到不認識的字讀一讀下面的拼音。)

2、師: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那你們知道這首古詩前兩句寫了秋天的哪些景色?(課件出示這兩句詩)( 指名說,板書:荷菊)

3、師:同學們的回答真棒,來,我們先來欣賞幾幅圖。

4、“荷”字的教學。

①出示荷花荷葉圖

師:同學們,圖上畫了什麼?

師:看到這麼美的荷花,讓我想起了一首小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②老師一邊描述一邊出示荷葉乾枯圖(重疊在荷花荷葉圖上) 師: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秋天來了,你們看荷花變得怎樣了? 師:看到這幅圖你會想到哪句詩?

理解:擎雨蓋

③反覆讀:荷盡已無擎雨蓋。

5、“菊”字的教學。

①出示菊花圖。

師:秋天來了,菊花開了,多美的菊花呀,天氣一天比一天涼了,早上還看得見霜呢。出示菊殘圖(重疊在菊花圖上),你們看這菊花怎樣了?

②理解“傲霜枝”。

師:當我們感覺到天氣冷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會怎樣?

師:那你們看看:菊花的花枝,光着身子卻依然挺立着,這是一株什麼樣的菊花呀?

師:看到這幅圖你會想到哪句詩?

③反覆讀“菊殘猶有傲霜枝”。

④對比朗讀。

⑤書寫“枝”字。

6、教學“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①師:我們跟着詩人再一路走一路看,你會發現秋天還有更美的景色在前面呢。

②出示橙黃橘綠圖。

師:除了橙子、橘子,還有哪些果實也是在秋天成熟的?這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這就是秋天的美呀!(板書:橙橘秋之美) 所以詩人蘇軾怎麼說?指名回答,齊讀詩句。

③書寫“記”字。

【設計意圖】本課在教學生字時,相信學生能夠獨立識字,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最習慣的方法認識漢字,並提供平臺讓孩子當小老師。而且遵循語文識字的基本規律,通過圖片幫助孩子直觀理解詞意,迅速解開質疑,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三)讀中悟情,多元吟誦。

師:同學們雖然理解了詩意,可還沒有讀出詩的節奏,讀出詩的韻味。下面老師教你們讀古詩的一個方法,好嗎?

1、教師範讀。

2、學生自由體會讀。

3、個人比賽讀。

4、男女生比賽讀。

5、齊讀。

6、指導背誦。

7、多元吟誦,古詩新唱。

(四)拓展延伸,美在秋天。

(五)書寫生字:首 劉 枝 記

1、師: 同學們,蘇軾把這首詩送給了劉景文,我們現在就來寫一寫詩中的這四個生字。

(寫字之前要注意寫字的姿勢,做到:頭正身直腳放平,五指執筆筆桿正,一寸一尺和一拳。每個生字寫2次,爭取第2個比第1個寫得好。)

2、集體評價。

三、全文總結

四、板書設計

4、古詩兩首

贈劉景文

荷 菊

秋之美

橙 橘山 行

教材簡介:

杜牧的《山行》是蘇教版語文第五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寫的是詩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時所看到的深秋時節的楓林景色,描繪了一幅由“寒山”、“石徑”、“白雲”、“楓林”等構成的山林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在這首詩中,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鍊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我們可以在觀賞勝於二月春花的火紅楓葉的同時,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機。所

以這是一首秋的讚歌,能夠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進大自然的願望。

目標預設: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會背誦。

2、理解詩的意思,瞭解秋天紅葉的特點,體會詩人熱愛秋天、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感情。

3、體會詩人豐富的想象,感受詩歌美的意境。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美的意境。

教學難點:體會詩美的意境,獲得審美的愉悅。

設計理念:古詩是一種美的教育和情感的薰陶,它必須建立在每個學生獨特的心靈體驗上,尊重學生自身的知識構建。古詩文化博大精深,貴在積累,教給學生一些古詩學習的基本方法,使他們能在課外遷移運用,在更廣泛的學習天地中,豐富自身的文化積澱。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麗、充滿生氣的秋景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鍊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所以學習這首詩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並體會作者的情感。各種形式的朗讀是學習古詩的好方法。

導航策略:

一、背誦古詩,激發興趣。

1、你喜歡讀古詩,背古詩嗎?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用最凝練、簡潔的語言表達出詩一般的境界。四季皆入詩,四季皆入畫,你能從你瞭解的古詩中找出描寫四季的詩來背一背嗎?

(師根據學生背誦情況及時鼓勵,激發學生背誦的興趣)

2、(多媒體出示:連綿的羣山,滿山火紅的楓葉)同學們,說說你看到的景象。

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馬車,順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讓他流連忘返,他情不自禁揮毫寫下了這首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