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鳥》教學設計範文

一、教學要求:

《灰椋鳥》教學設計範文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五自然段。

2.學會4個生字。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

3.能找出描寫灰椋鳥歸林情景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對課文語言的感悟,感受灰椋鳥歸林時和入林後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愛鳥的感情。

三、學情分析: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時安排:

2教時

第一教時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4個生字。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

3.能夠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初步感受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能夠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作者愛鳥的感情。

三、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復備內容

一、課件聲像導入課堂課前課件展示徐秀娟及其丹頂鶴的圖片,並播放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

1.上課問好後,提問學生是否知道這首歌,是否知道爲救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而犧牲在黃海灘塗的姑娘徐秀娟。

2.教師講述:這是一位愛鳥的姑娘,她17歲那年隨父親在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當臨時工,僅用三天時間就識別了所有鶴的生年、編號,把不同年月、不同種類、不同脾性的鶴兒分類圍圈起來。1986年,她剛從東北林業大學深造結束,就接到鹽城自然保護區的聘請,到這裏開展越冬地鶴類馴養繁殖與研究工作。僅僅一年之後,這位來自東北的姑娘失蹤了,她爲了救護失蹤的丹頂鶴黎明沉入河底,永遠地失蹤了……但是,她對丹頂鶴的關愛,對鳥類的熱愛以及無私的自我犧牲精神卻永留人們心田,這首《一個真實的故事》就悽婉地訴說着一位化鶴歸來的美麗精靈……

3.導入課文:就是這位徐秀娟,在鹽城工作期間,創作了一篇優美的散文《灰椋鳥》,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文章。徐秀娟對鳥類的熱愛盡在其間。

二、設疑對話初讀課文

1.解題感知灰椋鳥的樣子:同學們有沒有聽說過會說話的鳥兒?八哥,就屬於椋鳥的一種,椋,古書中所講的一種木質堅硬的樹,叫椋子木,所以用木字旁。在我們鹽城呢,多的是灰椋鳥,大家知道,爲什麼叫灰椋鳥呢?你從哪兒知道的?給大家讀一讀,大家集體讀,(課件展示)這就是灰椋鳥的……(樣子)

2.感受灰椋鳥的愛叫:這種椋鳥會不會說話?但它也有一個跟嘴巴有關的突出的特點,大家知道不?能不能把它愛叫的句子找出來給大家讀一讀?(課件出示相關語句)同學們集體讀一讀。

3.設疑提示文章重點:現在老師有一個疑問,想請大家給老師解決一下,既然灰椋鳥灰不溜秋黑乎乎的,有什麼寫頭?如果一下子還有困難,不妨……(作讀書狀)這時候採用默讀的方式比較好,靜思默想其義自現。(歸林壯觀,入林熱鬧)那些內容描寫了壯觀和熱鬧的場面?(課件出示相關語句,引導觀察和集體朗讀,注意相機爲橢、棲、喧進行正音、辨形)

4.提問:現在,能不能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注意要簡潔。思考一下再回答。

三、理清明暗兩條線索

1.分段:讀到這個份上,大家知道課文可以分爲幾段?每一段主要寫了什麼?

2.尋找心理線:作者喜愛灰椋鳥嗎?是啊,老師多問了,不喜歡會寫嗎?那麼,課文中有沒有明顯的詞語寫出了作者對灰椋鳥感情的變化?(有什麼好看的呢?再也忍不住了,果然,情不自禁地歡呼)

四、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

1.本課的成語

2.本課生字詞;

3.本課多音字。

五、佈置作業

1.默寫本課生字詞;

2.熟讀課文;

3.你最喜歡哪些寫鳥的句子?先抄下來,再說說你爲什麼喜歡這些句子。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五自然段。

2.學會4個生字。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

3.能找出描寫灰椋鳥歸林情景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

通過對課文語言的感悟,感受灰椋鳥歸林時和入林後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愛鳥的感情。

三、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復備內容

一、由問題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1.灰椋鳥尖尖的嘴,灰灰的背,遠遠望去黑乎乎的,有什麼好看的?

2.可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了關於灰椋鳥的電視錄像,就再也忍不住了,決定親自去看一看。

3.作者到底看了什麼錄像,我們無法看到,本節課我們就和作者一起去看一看灰椋鳥。

二、視聽結合,感受灰椋鳥的壯觀和溫馨

1.讀第四自然段,你看到的灰椋鳥是如何歸林的?

2.投影出示第一句:一開始還是一小羣一小羣地飛過來,盤旋着,陸續投入刺槐林。

①抓“盤旋”(動作比劃);

②將“投入”改爲“飛入”進行比較,突出灰椋鳥歸林的急切,以及刺槐林在灰椋鳥心

中就像是母親,家一樣。

③讀出這種感受。

3、投影出示第二句:沒有幾分鐘,“大部隊”便排空而至,老遠就聽到它們的叫聲。

①大部隊指什麼?瞭解雙引號的用法。

②由“大部隊”想到什麼?體會排空而至的.壯觀和氣勢。

4.投影出示第三句:它們大都是整羣整羣地列隊飛行。有的排成數百米長的長隊,有

的圍成一個巨大的橢圓形,一批一批,浩浩蕩蕩地從我們頭頂飛過。

①由抽象到形象來感受數百米長的長隊和一個巨大的橢圓形。

②拓展還有的……

5.讀讀上面的三句話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形容此時的感受。

6.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7.你們還聽到什麼呢?

8.投影出示四、五兩句話,理解傾訴(說出心裏話),讀讀這兩句話,此時你的感受還僅僅是壯觀嗎?

9.讀出你們此時的感受。

10。指導有感情背誦

①提出比賽要求,生練;

②比賽,教者有感情背誦。

③生練習背誦。

三、捕捉美麗鏡頭,感受作者的喜愛之情

1.過渡:夕陽漸漸西沉,天上的鳥越來越少,而灰椋鳥卻不願過早地安眠,它們在林中嬉戲,如果此時的你手中有一部攝影機,你會拍些什麼呢?

2.結合學生回答出示:

看,這幾隻剛剛落在枝頭上,那幾只又馬上撲棱棱地飛起。它們的羽毛全變成金紅色的了,多麼像穿上盛裝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①和第一自然段中的灰椋鳥進行比較:尖尖的嘴,灰灰的背,遠遠望去黑乎乎的灰椋鳥,有什麼好看的?怎麼變成了穿上盛裝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②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此時已深深愛上了灰椋鳥。

③讀出感受。

出示:樹林內外,百鳥爭鳴,呼朋引伴,嘰嘰啾啾,似飛瀑落入深澗,如驚濤拍打岸灘,整個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個天然的俱樂部。

①什麼似飛瀑落入深澗,如驚濤拍打岸灘?

②運用已有知識來感受飛瀑落入深澗,驚濤拍打岸灘。

③整個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個天然的俱樂部,灰椋鳥的叫聲成了什麼?

④讀出感受。

3.作者已被這喧鬧而又熱烈場面感染了,竟歡呼起來。你們一定也被這喧鬧而又熱烈的場面感染了,你們會歡呼什麼呢?

四、聯繫作者,感情昇華

1.作者由灰椋鳥歸林的壯觀,在林中嬉戲的熱鬧想到了什麼?

2.最後一句是什麼句?如何改成陳述句?哪一句好?爲什麼?讀出來。

3.知道《灰椋鳥》的作者嗎?教者深情介紹:徐秀娟,1987年大學畢業,自願來到了鹽城丹頂鶴自然保護區從事鶴類研究工作,在她23歲那一年,她爲了救一隻受傷的丹頂鶴,在渡河時沉入河底,失去了年輕的只有23歲的寶貴的生命。人們爲了紀念她,爲她寫了一首歌《一個真實的故事》

4.欣賞歌曲。

5.你會對徐秀娟說些什麼?

五、拓展閱讀,餘韻未了

讀一讀徐秀娟的文章,讀一讀徐秀娟犧牲的一些報道,讀一讀巴金的《鳥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