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課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教學設計

疏通字詞,瞭解文意,把握孔子的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講授課文重點可以放在文意的分析上,從而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好地理解孔子“禮治”的思想。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列舉所知道的孔子的名言(用投影顯示),導入新課: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學習並且不斷溫習,不是很愉快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高興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這樣的人不是君子嗎?”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孔子說:“不怕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怕自己沒有能力。”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爲師學習的人;我選擇其中好的並且向他學習,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過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說:“只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茫然無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產生疑惑。”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說:“對於任何事情瞭解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爲樂的人。”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孔子說:“把所學的東西默默地記下來,不斷學習而不厭煩,教導別人而不感到疲倦,這些我做得怎麼樣呢?”

7、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孔子說:“君子胸懷寬廣坦蕩,小人永遠侷促憂愁。”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孔子在河邊感嘆說:“時光的流逝就像這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9、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說:“統治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雖然發號施令,百姓也不會聽從。

10、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打算,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11、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說:“自己所不喜歡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12、子曰:“道不同,不相爲謀。”

孔子說:“主張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謀事。”

這些是孔子兩千五百多年前留給我們的教誨和啓示。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孔子以及《論語》的有關文學常識

1、孔子,名,字,家學派創始人,被尊稱爲,思想核心是,政治上主張,鼓勵人們,即“出來做事”。(參考答案:丘、仲尼、儒、聖人、仁、禮治、入仕;)

2、《論語》是體散文,是記錄的的言行,它和、、合稱“四書”。(參考答案:語錄、孔子門人及再傳弟子、孔子及其弟子。《孟子》、《大學》、《中庸》)

二、學生對照註釋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理解文意,並能讀出語氣。

三、學生接力翻譯,老師提示有關的疑難問題。

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不瞭解我們。

如或知爾——如果有人瞭解你們。

則何以哉——那麼(你們打算)做點什麼呢?

加之以師旅——“(別國)以師旅加之”。有別國軍隊來侵略它。

唯求則非邦也與?——(難道)求(所言之事)就不是國家(政事)嗎?

赤也爲之小,孰能爲之大?——(如果)赤(只能)做小事,誰能做大事呢?

四、自由朗讀全文,並翻譯全文:

五、整體把握文意並劃分層次。

第一部分(第1段):孔子問志

第二部分(“子路率爾”——“吾與點也”):學生應答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孔子點評

六、佈置作業:熟讀、背誦課文,能翻譯全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指名翻譯:

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爲小相焉。

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赤也爲之小,孰能爲之大?

2、集體背誦。

二、結合書後練習一,分析課文:

1、用原文說說四個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爲“千乘之國”,“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爲“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公西華——“宗廟之事,如會同”,“願爲小相”。

曾皙——“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2、概括孔子的不同評價並分析四個弟子的性格特徵。

子路:直率、鹵莽——哂之

冉有:謙虛

公西華:更謙虛

曾皙:灑脫——與之

對求、赤兩人的評價及性格的'概括,充分結合課文內容,其實並不難。

3、討論:孔子爲什麼要“與點”呢?

首先結合孔子的思想來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張“禮治”,即以禮治理國家。針對子路“率爾”作答,孔子“哂之”理由就是“爲國以禮,其言不讓”;針對冉有“如其禮樂,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當時不語,在回答曾皙的詢問時,反問“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也是國家,既然如此,禮樂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針對公西華“願爲小相”的觀點,孔子的惋惜之情溢於言表“赤也爲之小,孰能爲之大?”只有曾皙真正瞭解老師的意圖,結合“國情”,既陳述了自己的具體治國措施,又靈活地將老師的“禮治”思想體現出來:

何謂“舞雩”?魯國的祈雨臺!王充在《論衡》中解釋曾點的所述是一種祭祀儀式,即舞雩的儀式。《禮記》中也有解釋:“舞雩,祭水旱也。”由此可以基本得出結論,曾點講的就是,在春天干旱時,率領人們行祈雨禮,以求得豐年,從而進一步實現他的治國理想。

三、集體朗讀課文。

四、討論課後練習二、三。

五、佈置作業:熟讀課文,完成相關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