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學設計

《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種學習方式中首要的環節就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增提出:“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和主體作用,有目的,有步驟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達到“自能讀書”的境界。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學設計

一、抓課前預習,交給學生一把打開“自主學習”之門的鑰匙。

我認爲預習是培養學習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也是課堂教學的準備,預習得好,就學得主動,課堂教學效果就高。所以,課堂教學極力提倡給學生課前預習的時間,做到“學生不學,教師不教;學生先學,教師後教”。這樣,把那些原本教師在課堂上講的一部分較淺顯的內容往前移,讓學生自己去理解,解決。在學生預習習慣形成之前,教師要根據學習內容制定出科學實用的學習目標,並通過各種方法傳達給每一位學生。不同的年級對學生提出不同程度的問題,應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剛開始時,預習要求必須落到實處,有所側重,學生預習起來有了抓手,弄不懂的作上記號,這樣指導學生課前看書,把容易解決的問題自己先獨立解決,逐步培養學生的一種內在、主動、自覺預習習慣,讓學生獨立運用已經掌握的學習方法進行預習,爲自己尋找下一節課所要解決的問題,從而知道“我要學什麼,我什麼地方不理解,我什麼地方已經弄清楚了”,明確努力學習的'方向。

二、抓課堂指導,給學生插上“自主學習的金色翅膀”。

傳統教學片面強調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總怕學生這裏不懂,那裏不會,總想靠老師來把學生教會,會的學生聽了厭煩,不會的學生聽了範難,老師則乾瞪眼。結果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又抑制了學生主動性的發揮,爲了改變這種局面,在教學方式上,教師要努力改變以講爲主的授課方式,讓學生佔有學習的大部分時間,以便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地學習,要把讓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知識的過程作爲一條主線,引導學生自讀、自寫、自算、自練、算思、自悟以及同學之間進行互學互助,使學生學會支配時間,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這樣,課堂上就成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主陣地。

1、自定目標: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如果巧設導入,讓學生自己說出學習目標,就會激發其學習的慾望,增強學習的主體意識。如教學“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教師板書課題時問:“看到這個課題,你設想一下這節課我們應學會什麼,讓學生自主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師整理知識要點,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便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探索中去。

2、自學內容

對於學生自己能學會的知識,教師要放手讓學生進行學習,最大限度地讓學生自己去嘗試,教師只需要點學生的難處,撥學生的疑處。如“圓柱的側面積”一課,教師引導學生把自己手中的圓柱沿着它的一條高剪開後,觀察手中剪開後的側面,通過小組討論,發現問題,自學後,各小組派代表彙報本小組學會了哪些知識。有的學生說:“我們發現剪開後的圓柱側面是一個長方形。”也有的學生說:“長相當於圓柱底面周長,寬相當於高。”還有的學生說:“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以寬,又因爲長相當於圓柱底面周長,寬相當於高,所以圓柱的側面積就等於底面周長乘以高。”這樣,學生通過自學、觀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掌握了本節的知識。因此,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重挖掘學生的潛力,用心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熱心地幫助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實踐活動逐步完善個性化的學習方法,提高個性化學習方法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從而使學生在方法創新中感受成功的樂趣,並形成自我學習與發展的能力。

3、自解習題

在課堂練習中,教師要精心設計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習題,讓學生自由討論,自己發現並解決問題。如學完“圓柱側面積表面積”後,設計這樣練習題:一個圓柱形水池,直徑是20米,深2米(無蓋)。(1)這個水池佔地面積是多少?(2)在池內的側面和池底抹一層水泥,水泥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學生很快就答第一問求面積,第二問求表面積,在此時教師不必講解,可讓學生再次分析,自由討論,以好帶差,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這樣設計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發揮,也培養了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能力。另外,教師也可依據學生基礎,接受能力的差異,設計自主選擇練習的彈性練習及梯形作業,讓不同水平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需要,在有限的範圍內有選擇的自由。這樣即解決了“優等生吃不飽”的問題,又解決“學困生吃不了”的問題,有利於促進學生差異的發展。

4、自行小結

課堂小結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來總結收穫。可以是本節課的知識點,也可以是學到的學習方法,還可以是受到的思想教育。這樣能及時瞭解學生的掌握的知識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便於查疑補漏。

三、抓課後複習,助學生登上“自主學習的殿堂”。

課後複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延續,每一節課或一個單元結束後,教師應幫助學生總結該課或該單元的知識點以及各知識點間內在的聯繫,使所學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如:教學“立體圖形的體積”時,爲學生歸出類,如果是上下一致的立體圖形體積都是底面積乘以高,只有圓錐體積特殊,是底面積乘以高的三分之一。這樣可以把複雜的知識簡單化,便於學生記憶。在教學中,凡是有規律的知識,都要引導學生去歸納、總結,形成習慣後自己便會了。

總之,只有珍視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我們的課堂會多一些靈活,會變得歡快、充實,只有讓學生親身感受課堂的精彩與激情,課堂才能真正成爲我們自己的課堂,自主學習才能成爲一種內在優良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