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階課件內容

臺階課件內容1

教材分析:

臺階課件內容

《臺階》是李森祥的一篇小說,通過描寫父親終年辛苦,積銖累寸,準備了大半輩子,終於建成了一棟有九級臺階的新屋。而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體也垮了。反映出父親那輩農民爲提高地位,贏得尊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同時也讚美了父親吃苦耐勞、拼命硬幹、堅忍不拔的精神,表達了億萬農民渴望提高生產力、結束農村經濟落後狀況的心聲,迴盪着時代召喚的主旋律。

教學設想:

指導學生自讀本文,要抓住“怎麼了呢,父親老了。”句中句號的使用,因爲我覺得這句話是這篇文章的魂,通過“整體感知——細讀——重點研讀”的形式感悟、探究“父親”形象的意蘊,理解作者的情感,最後一句話使用句號的內涵。教學中更不能忽視的是“人文性”,要引導學生聯繫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加深理解。當然,教師“情”的投入也相當重要,教師的語言富有感召力,與學生的互動才能更有成效,效果才能更好。

教學目標:

1.能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概括故事情節,把握父親形象的特點;

2.能抓住關鍵語句中的標點符號,體會文中兒子對父親的感情;

3.感受父親性格中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培養對待人生的積極健康的心態,培養學生熱愛父親、尊重父親的感情。

教學重點:把握故事內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把握文中最後一句使用句號的深層含義和作品中所體現的現實意義。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通過自己查詞典,掃除字詞障礙,初步把握小說情節和感受人物形象;感受現實生活中農民的生活,特別是老一輩農民的生活。

(說明:由於這篇小說即便是短篇,然而它對於八年級的初中生而言,仍然顯得比較長和難以把握,因此教師教學本課時,預習任務的安排,顯得尤其關鍵和必要了。)

教學過程

一、 師生對話導入

師:我們班同學中有沒有最近在鄉下造新房子的?

生:有。

師:那你們家在造新房子的時候,你爸爸比較看重什麼,也就是說什麼地方造的很特別,爲什麼?

生:(學生根據自家的情況談)。

師:今天我們也要來學習一篇有關農村造新屋的文章,這篇文章中父親在造新屋的時候,把造那部分看得特別重呢?

生:造臺階。

師:對,那我們就一起進入文章去看看這位父親是怎樣造新屋的吧!(教師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我們同學在課前已經預習這篇文章吧,相信我們同學已經作了充分的準備,爲了更充分一點,你們可以再用三分鐘的時間迅速瀏覽課文,我這裏有三個問題,想了解一下同學們對臺階的整體把握情況。(目的是讓學生整體把握文中內容。)

閱讀要點:a、父親爲什麼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b、父親是怎樣造起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的?

c、新屋造好後,父親怎麼樣?(要求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教師根據以上三個問題總結明確:父親覺得自家的臺階低,望着別人家的高高的臺階,羨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願,也要造一棟高臺階的新屋,於是終年辛勞,準備了大半輩子,終於造成了有九級臺階的新屋,新屋造好後,父親卻老了。(比較細緻、深入、全面地把握課文內容,爲分析人物形象,做全面準備。)(說明:整體性閱讀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初讀課文,迅速把握文章的故事情節,對文章的故事情節有一個初步而完整的印象。不僅如此,學生通過整體性閱讀,還會對文中的人物——父親,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2那麼父親爲什麼一定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三、細讀課文。

用五分鐘細讀課文(注:在這一環節中要滲透“淌汗、揩、嘎嘎、尷尬、躥上、硌了一下”等詞的音形義的講解),思考:

1、細讀課文,分析父親的形象。小說就是通過造臺階的過程的描述來刻畫父親的形象。

請以“父親是一個_____的人,表現在_______(可以是概括敘述,也可以是文本中最讓你感動的語言或最能表現父親個性的細節)”爲話題仿例填空

如父親是一個堅強的人

父親是一個要強的人

父親是一個樸實的人

父親是一個勤勞的人

父親還是一個傳統的任勞任怨的農民(等)

……淳樸、謙卑、有理想、敢於拼搏、不怕吃苦、堅韌不拔、渴望得到尊重等等

2、揣摩語言,品味細節。找出最令你感動的賞析。

總:父親是一個非常要強的農民,他有理想,不甘人後,他要自立於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長遠的生活目標,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父親又是一個老實厚道的農民,他用誠實的勞動興家立業,不怕千辛萬苦。同時,父親身上有着中國傳統農民所特有的謙卑。當九級臺階砌好後,他卻不好意思坐上去

(在上述“分析父親”的基礎上,這樣的問題,學生幾乎可以順口就可以回答出來;我們不必求答案的標準統一,能自圓其說,合情合理即可。

( 說明:突破性閱讀的目的是讓學生細讀文章,通過對文章的語言的揣摩,細節的品味來突破文章的重點:理解父親的形象。在這個環節主要是通過自主閱讀、思考,合作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很好地把握、理解父親的形象。這個環節一定要做到在前面整體性閱讀的基礎上,對文章的內容和人物更深的理解。)

四、重點研讀(目的:這一個環節主要是難點問題突破)

1、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新屋造好了父親卻老了,但是這裏的“老了”有什麼含義呢?

2、這篇文章是以兒子“我”的視角來寫父親的,這其中又包含了“我”對父親怎樣的感情呢?

3、重點朗讀文章的最後一段,思考:文中的兒子是飽含着感情來刻畫父親的,結尾段落,如果叫我們同學來寫,你們會用什麼標點符號,並說明理由?(教師引導學生讀出句號深處的感情。)

總:通過分析我們知道父親老了,這裏的“老”,不僅僅是指父親年事已高身體受傷無法再操持農活,還是指兒子感受到父親心靈世界的“老化”——父親不但失去了健康的身體,也同時失去了奮鬥目標。身體的老朽固然可悲,追求的喪失更讓人心痛。但兒子之痛還更在於他幾乎是眼睜睜地看着父親爲了造屋而耗盡了一生的精力,他在父親身體和心靈都迅速衰老的殘酷現實面前無能無力。因此這最後似乎是不經意的一聲感嘆,其實是作者最無奈最沉重的一句呻吟。作者不是見慣不驚,而是見慣“無法”驚,還有什麼能比清醒地無能爲力地面對困境更讓人扼腕心疼呢?這個貌似波瀾不驚的句號,更能於平淡而冷靜的語境中凸現出震撼人心的悲涼。一個句號,悲涼地道出了當時中國農民再勤勞善良也無法徹底改變命運得到幸福的殘酷現實。小說中的父親是如此,無數中國農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補充當時的農村經濟發展的狀況)

4、如果文中這位父親是你的父親,你還想對他說什麼?

五、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臺階》我們知道了,文中的父親是一位偉大而可敬的父親,因爲他在一無所有的背景下用雙手創造了自己的家園——這既是他的物質家園,也是他的精神家園。父親當然不會意識到,正是這樣的精神,艱難地推動着社會的發展。父親的一生是典型的中國農民奮鬥不止的一生,他的生命是卑微的,但絕不是失敗的。以父親爲代表的這些一無所有但依舊艱苦創業的草根階層,正是中國的筋骨和脊樑,中華民族也正是在這種堅韌精神的支撐下才繁衍不息的。我們要學習父親的創業精神,更要思考父親以及中國農民的命運問題。(聯繫現實,現在的農民依舊很苦,不過現在國家對農民關注的越來越多。)

六、由同學推薦一位朗水平好的同學來有感情地朗誦《寫給父親》:都說風/能讓石頭吹裂/都說雨/能將鋼鐵鏽蝕/都說歲月/能把你的脊樑壓彎/惟有你的意志/百折不撓/千磨不變/挑起全家老小/一生的重量。

七、佈置作業:

1、完成作業本上相關的練習。

2、課外學唱一首讚美父親的歌。

臺階課件內容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故事情節,體會作者的感情。

(2)把握父親形象的特點及意蘊。

(3)學習作者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複述課文,整體把握文章的故事情節。

(2)合作、討論、探究父親的形象和文章組織材料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父親,尊重父親的感情。

(2)感受父親性格中的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培養對待人生的積極健康的心態。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把握故事內容,分析父親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父親形象的意蘊和圍繞臺階組織材料表現主題的寫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多媒體課件:欣賞劉和剛的《父親》音頻PPT1)

音樂快要結束的時候,教師激情導入:“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堅韌/撫摸您的雙手/我摸到了艱辛/不知不覺您鬢角露了白髮/不聲不響您眼角上添了皺紋”透過歌聲和畫面,我們分明看到了困頓前行中的父輩的身影。今天學習李森祥的《臺階》將以小說的視角爲我們展現父輩們現實的生活畫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展示課題:PPT2)。

二 整體感知:(教師傳授閱讀之境界:讀懂人物、讀懂作者、讀出自己、讀出問題。PPT3)。

1、速讀課文,要求學生勾畫出生字詞,並結合課文解釋一些詞語。(PPT4)

2、學生整體把握,要求複述故事情節。 (PPT5)

三 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1、第一臺階:讀懂父親

(父親是個什麼樣的人?PPT6)

勾畫出父親的模樣,找出最讓你感動的描寫父親的語句,說說使你感動的原因。

①用“從_______可以看出,父親是一個_______的人”的句式進行說話訓練。(PPT7)

②教師聯繫人物,總結全文結構。(PPT8)

③老師用詩歌的形式給父親畫了一幅畫,並深情朗讀。(PPT9)

④說說你對這位父親形象的認識。(PPT10)

2、第二臺階:讀懂作者

作者在父親身上傾注了怎樣的情感?

作者對父親的優秀品質表示敬仰和讚歎;對父親身上的中國傳統農民所特有的謙卑表示同情;對改變農村的面貌寄予希望。就像作者自己所說的:“鄉土,永遠是我創作的源泉,也是我情感的源泉。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我都不會忘記,我來自農村,我有責任把中國農民最本真的情感表達出來。” (PPT11-12)

3、第三臺階:讀出自己

想想你的父親,學完這篇文章,假如父親節到了,想想你的父親,學完這篇文章,你會送給你的父親什麼禮物呢?爲什麼?(PPT13)

4、第四臺階:讀出問題

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要難得多!讓我們都做文章的研究者吧。思考在課文學習過程中,還存在哪些疑惑。提出來,大家共同交流(PPT14)。

教師可以示範:

一問:這個“臺階”文章標題能不能換成“父親”?或者能不能換爲“新屋”? (PPT15)

二問:爲了臺階,父親付出了_______

爲了臺階,父親付出了歲月

爲了臺階,父親付出了青春

爲了臺階,父親付出了健康……

父親這樣做,你認爲值得嗎?(PPT16)

可結合學生的問題,簡介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PPT17)。

接着可引發學生的思考:你是否也想獲得別人的尊重?爲了達到這一目的,你付出了什麼?是否有所收穫?與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PPT18)

四 教師總結

小結:文中寫了一個父親,可現實生活中像這樣的父親又何止他一個呢,他們耗盡一生的心血只是爲了蓋一座新房,給兒女成家立業。可能,他們的願望、追求在兒子們看來不是耀眼的,精彩的,但卻是實實在在的。他們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堅忍不拔、拼命硬幹的生命因子,恰是撐起我們事業輝煌的砥柱,讓我們從心底祈願造好了新屋,砌成了九級臺階的勞苦的父輩們能盡享這份收穫和喜悅,感謝父親!父親的一生是典型的中國農民奮鬥不止的一生,他的生命是卑微的,但絕不是失敗的。以父親爲代表的這些一無所有但依舊艱苦創業的草根階層,正是中國的筋骨和脊樑,中華民族也正是在這樣的堅韌的精神的支撐下才繁衍不息的。父親就算有些“可悲”,但他的偉大也遠遠超越了他的可悲。這就是我們的父老鄉親!(PPT19)。

欣賞視頻音樂《父老鄉親》。(PPT20)

五 佈置作業

課外尋找關於“父親”的文章、詩歌進行自主閱讀。

寫篇週記,展示自己眼中的父親,表達自己對父親的尊重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