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語文教學反思

《莫高窟》一文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把莫高窟這一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展現在我們面前,讚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勞。

第一課時,爲了使學生能更容易,更準確地概括段意,我首先要學生把每一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並要求從每自然段找出關鍵詞或句子來概括,通過每段的意思之間的聯繫給課文進行分段,學生可以很容易歸納出每部分的段意和主要內容。

第二課時,爲了能讓學生有獨特感受和體驗,其中我特意設計了一個小練筆環節:學生通過欣賞彩塑,親眼所見彩塑的不同神態和不同個性,仿照書上“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再說說這些彩塑還有哪些不同的神態和個性。 再有“飛天”內容的教學,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採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綵帶飄浮,漫天傲遊;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指名聲情並茂地朗讀,補充文本的閱讀,讓學生把想像到的飛天的畫面描述出來。因爲我們知道,閱讀課程的進行根本上就是爲了後面進行的寫作服務的,在課文的感染,圖片的激發下,學生進行了一次以文本爲依託的小練筆,是對本節課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昇華,達到了讀、寫結合的教學目標,同時這一環節,也是對學生習作能力的一個很好的訓練,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想象能力,是對課堂學習內容的有效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