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1

本文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寫景美文,結束新課後,我反思如下:

1、對於這篇寫景美文,在教學設計時,我力求讓學生藉助文章感受富春江的美景。在誦讀時,我利用多媒體用古箏曲《高山流水》作背景音樂,蒐集富春江圖片,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對於富春江有所向往。

2、針對“駢體文”,在教學中,我通過範讀、品讀、自由誦讀等形式,咬文嚼字,讓學生熟悉、理解、品味、鑑賞、記憶、積累,感受“駢體文”的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從而引導學生品讀經典、傳承經典。

3、對於寫景美文,我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嘗試運用“賞景聽讀”“以景助講”“望景生文”等方式,引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內容,挖掘主旨,同時,也讓學生在反覆賞景中受到美的薰陶。

4、針對課文難點,爲了幫助學生正確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我聯繫歷史資料,進行拓展延伸,以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爲了加強語言積累與運用的訓練,因此,我在“拓展延伸”與“課後作業”中做了相應的處理。

遺憾是:時間分配得不夠好,“溫故知新”處利用了7、8分鐘的時間,造成前鬆後緊,因此也沖淡了重點;如果能在此節省5分鐘時間,“誦讀”的訓練能更突出一些,同時後面的設計的“弦外之音”及“拓展鏈接”的內涵才能挖掘到位,使學生深入體會作者的高潔情趣。

小學,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2

在教學“ao ou iu”這一課時,我充分利用了情境圖、生活背景、遊戲,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拼音的樂趣。在觀察情境圖時,讓學生說完整的話,把拼音和發展語言緊密結合起來。

在標聲調時,有了前一課的基礎,今天就讓學生作主,“你認爲帽子應該給誰戴?”學生通過複習標調歌,知道了正確標調方法。由於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聲調的讀法相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已不是難題,因此,按順序讀就一帶而過,主要讓學生打亂順序讀,在這兒,我用上激勵的語言,“誰來挑戰一下?”學生好勝心被調動起來,都搶着讀。而在鞏固的過程中,讓學生玩捉迷藏的遊戲,讓他們喊出紅花上出現的帶調韻母的名字,學生也很活躍,小手直舉,這一環節既鞏固了韻母的四聲,又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可謂一舉兩得。新課標上強調在遊戲中學習拼音,也就是遊戲是學習拼音的最佳方法,此話一點都不假。

生活是拼音學習的源頭。在“搶蘋果”環節中,把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動物用音標出來,讓學生自己拼讀,我用語言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小動物們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想知道它們是誰嗎?”學生的好奇心被調動了,我隨機出示了“māo gǒu niú”等音節,學生紛紛舉手,小老師帶大家讀一遍之後,就把“紅蘋果”送給他。

分辨混淆是拼音學習的難點。在這一課中,iu和之前學的ui很相似,因此就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記住它們,並加以區別。學生們思考之後開始向自己的小夥伴介紹自己區別這兩個韻母的好方法,可以說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們。能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別提有多激動、多高興了。通過這一環節,不僅培養了學生們的自信心,而且還激發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更好地提高了學生們學習的效果。

小學,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3

立足基本點初中說明文寫作教學是以培養記敘能力爲基礎的寫作教學新階段。說明文的寫作必須具備科學性、客觀性的特點。這是寫說明文的兩個基本點和根本點,也是教學的難點。教學中切忌對學生泛泛要求,要以記敘爲基礎,用分解法突出抓好兩個基本點。

其一,文體特點要突出“說清楚。”首先着眼於說明文的科學性,強調寫清事物的外部特徵和內部結構,方法應不限於平實解說。初中教材中的《蜘蛛》、《晉祠》等課文,大半是生動的描述。《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既說明了建築結構,又介紹了革命史蹟,通篇表現出濃重的記敘性。起始階段應把這種說明文類型作爲文體要求的起點。因爲對事物的情趣與感受是學生寫作的主要誘因。若只強調平實介紹,無益於用記敘基礎實現“說清楚”的目標。

其二,基本題材要緊扣“熟知的事物”。初中說明文集中體現出一個基本題材——建築物。尤其是第三冊集中安排了一個建築類說明文單元。這是因建築物與學生實際生活的關係最密切。起始訓練應把建築物作爲基本題材之一,由簡到繁集中命題,以求依題成格,觸類旁通。作文題材除了要注重課文依據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學生熟知的事物。如《怎樣淹漬西紅柿》、《怎樣寫閱讀筆記》等,可先讓學生實踐,使訓練活動成爲育人的一個步驟,這樣,寫起來既是介紹學生所熟知的事物,又可使學以致用。

小學,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4

上課伊始,孩子跟着我一起走進了“荷花池”邊。教學第二段,我讓孩子們找一找自己喜歡的句子,並說明理由,很多孩子都找到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這一句。我讓他們說一說,從這句話中,你讀到了什麼,許多孩子都答道“荷葉的多”(從“挨挨擠擠”看出來的)。我很高興,孩子們明白了什麼叫做“挨挨擠擠”。但是孩子們卻忽略了“碧綠”這個詞,一時心急,自己問了孩子們“那你從碧綠這個詞看出什麼呢?”其實,孩子們完全可以自己找出這個詞,可我怕會浪費了時間,在這個環節的處理上,顯得太過心急了。

荷花的三種姿態,孩子們通過朗讀就能自己找出來,但在“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裏的“冒”字能否換成其他的字的這個教學點。課堂上我設計的環節是:這裏的“冒”字可以換成“鑽、長、探”等字。可是課後通過和師傅的交談,我才發現,這裏不可以把“冒”字換掉。“冒”字比其他的字更能表現出荷花的.急切心情,想快一點看看這個世界的樣子。我恍然大悟,由於經驗不足,教給孩子們錯誤的知識,更多的還是因爲對語言文字的把握上不準確。

教學第四自然段,是我最滿意的地方。我先是跟着音樂進行朗讀,讓孩子們在我的朗讀聲中,置身於荷花池裏,把自己當成一朵荷花,感悟荷花的美。接着,再讓他們想一想,除了蜻蜓、小魚來到荷花的身邊外,還會有哪些小動物被荷花的美所吸引過來。這一部分,算是一個小練習。但是,如果讓孩子們去讀,效果也許會更好。

從一節課中,顯現出了一些問題。不過,有問題纔會有進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注意這些問題,儘量讓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更大的進步。

小學,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5

這是一篇記敘文,記敘“我”在桃園看剪枝並瞭解剪枝的原因,啓示我們:“減少”是爲了“增多”;生活處處有學問,我們要做有心人。下面是我對我的一個小教學片段的評析:

師: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了,來到王大伯的桃園裏,你們會看到什麼?

生:又大又圓。

師:那我們課本中是怎麼說的?

生:桃園真美,我好象聞到了花香。

生:王大伯的桃園紅雲片片,引來了無數的蜜蜂,它們在花間飛舞着,

嬉戲着。

師:我和小夥伴們在盼望些什麼?

生:盼望着桃園裏的桃子又大又甜。

師:我不僅盼望着桃子長得更大,而且我和小夥伴們還在嬉戲。

師:誰來讀這一小節,帶我們到桃花盛開的桃園走一趟,感受桃花的美

麗。

師:請同學們先認真觀察圖片,然後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來到桃園,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我對王大伯的話產生懷疑,而且我還經常和小夥伴們到桃園裏去“打探”,總希望早點能見到桃園裏的桃子能快長快大。以證實王大伯說的話。在這課中最難讓學生理解的就是剪枝的學問就是:減少是爲了增多。在這個過程的教學中不僅僅是讓學生從字面上理解,而且還要讓學生從閱讀中感受,從剪枝本身的學問上去理解。學生對這個學問的理解顯得有些牽強,似乎不能從文中理解。這就變成了老師是這樣講的就要這樣記。

小學,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6

《蘭蘭過橋》這一課文章較長,要使學生能充分地朗讀,必須抓住重點段落、重點句子進行練讀,這樣學生才能很快地抓住橋的特點來學習課文。我設計小組合作學習,抓住重點句子,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通過反覆朗讀,欣賞圖片感受,實物展示,學生對於橋的特點是比較明確的。另外設計了造句、設計未來的橋來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想象能力,孩子們得到了充分的朗讀訓練,對於理解能力的提高大有幫助。

通過教學可以感覺到,整節課的設計充分考慮到了學情。教師爲學生創設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和意識。在朗讀感悟中通過多種方式積累詞語,感悟語言文字的美。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他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樂於學習,樂於參與。

但是從課堂中表現出來一些問題,需要重視。

(1)學生的朗讀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說有的學生朗讀做到了正確流利,但是感情朗讀還不太到位;有的學生還把握不好用怎樣的語氣來讀;有的學生不能很好的表現自己領悟到的感情,模仿他人的較多,而自己的體會感悟的表現較少等。

(2)學生認真傾聽的能力需要加強。有的學生光顧表現自己而舉手,根本沒聽老師的提問和其他同學的發言,造成站起來什麼都不會,影響了其他同學聽講的情緒。

(3)學生還是缺乏訓練,發言聲音普遍太小,這是一種膽怯的表現,也是一種很不好的說話習慣。

(4)本人自己的調控能力、應變能力都應該繼續加強,過渡語言、評價語言都比較貧乏,缺乏對學生的激勵。以上幾點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加強注意,把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真正落到實處。

小學,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7

《秋遊》描寫了同學們在老師帶領下去郊外秋遊的情景,表達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歡樂心情。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第一自然段的內容簡單明瞭,我沒有放過多的時間在講解上,而是通過讓學生讀,感知這一自然段寫的內容,然後引導學生質疑,說說在讀中有什麼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更好的讓孩子與文本進行對話,產生共鳴。

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生動、形象的描寫出了秋天的特點,爲幫助學生體驗秋天的美麗,先讓學生觀察圖畫,具體感受秋天的天空是“藍藍的”,是 “一望無邊”的,白雲一直在變幻,田野裏色彩斑闌,到處充滿了果實成熟的美。在學生有了具體感受之後,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用朗讀的方法讓大家體會到白雲的有趣,想象:“天上的白雲有時像……,有時像……,有時像……。” “稻子熟了,黃澄澄的,像……,高梁熟了,像……,棉花白了,像……。”再想,這時候,如果你走到稻子、高梁、棉花身邊,它們會對你說些什麼?誘導學生在頭腦中勾勒具體的畫面,讓一名同學朗讀,其他學生閉上眼睛聽,進入課文的意境中,然後再找一名同學進行比賽,培養語感。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採取了激勵措施,通過對比讓學生知道該怎麼去有感情地朗讀,從而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提高朗讀技能。

小學,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8

《桂花雨》這節課設計的教學重點是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通過聯繫生活實際、聯繫上下文、緊扣字詞感悟,能感受到作者喜愛桂花雨,喜歡搖桂花樹,而且學習氛圍濃厚。但是可能文本與學生的距離比較大,學生對“故鄉”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楚,對作者離別故鄉,不能回鄉,對家鄉深深的眷念之情不能很深地感受到。

師:從哪裏可以看出作者很喜歡搖桂花樹?用鉛筆畫一畫,圈一圈。

生1:我從“我可樂了”看出來的,而且她是使勁地要,很用力,一定對這件事情很趕興趣,很喜歡做這件事情。

師:你能邊讀邊做動作嗎?(生做動作)

生:我從“是件大事”看出作者把要桂花樹當做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師:是啊,搖桂花是她的大事,那我們覺得什麼是大事?

生1:讀書

生2:做作業

師:我們每天用絕大多數的時間去做的就是大事,作者做的是什麼?

生3:搖桂花,他一定每天都想着搖。

生4:我從“纏着”看出來她喜歡搖,感覺她一定要她媽媽帶她去搖。

師:纏着,你什麼時候也會纏着爸爸媽媽做一些事?

生5:我要買一本好看的書時,就纏着媽媽買。

師:那你能來演一下嗎?我來當媽媽。

一學生纏着我的手一邊搖一邊撒嬌到:“媽媽,我要買書嘛!”

生6:我要媽媽買好吃的時候,就纏着她。

也上來演了。

生7:我從“啊”看出來的,作者很快樂,對這桂花雨很陶醉。

師:對,很陶醉,你能來讀一讀嗎?讀出陶醉的樣子。

生讀。

教學反思:從文字入手,引導感悟,聯繫自己實際生活,增加體驗,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積累,當感情增加到至高點時,讓學生直接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專著重點字詞,通過表演感悟,作者的生活經驗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產生共鳴,學生從文本中體會到作者豐富的情感,通過語言文字來表情達意,來抒發自己對生活的感悟。

師:我是那麼愛搖桂花,母親也是很愛家鄉桂花,一起讀一讀母親的話“這裏的桂花再香……”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生:我前後連起來看,前面寫“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後面說“杭州有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纔是香飄十里……”這裏可以看出杭州桂花肯定要香,而且,家鄉只有一棵,這裏有一座小山。

師:你的想法真不錯,你還能聯繫上下文讀,真好,我們也感受到了杭州的桂花可能比家鄉的更香,那爲什麼母親要說家鄉的香呢?

生1:熱愛家鄉

生2:對家鄉的桂花印象太深了。

師:是啊,母親覺得自己的東西要好,所謂“月是故鄉明”啊。

教學反思:學生能聯繫上下個文理解句子,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但是在挖深一層時,也就是通過景物描寫來體驗眷念故鄉的時候,情感還不到位。學生只是籠統的說是熱愛家鄉,思念家鄉,並沒有發自內心的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小學,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9

《語文課程標準》特意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這種新理念,對語文教學中長期存在的越俎代庖式的“教師分析”和“統一標準答案”,無疑有振聾發聵的作用。如今,鼓勵、尊重、珍惜學生的獨特閱讀感受,已成爲閱讀教學改革的重要話題,爲越來越多的教師所認可。

我在教課文《驚弓之鳥》時,有意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大膽說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在多數學生根據課文後面的思考題,對射箭高手更羸的經驗之談表示認可和讚揚後,也有少數學生談了自己的不同感受:

甲生說,我覺得我們應該從這隻可憐的驚弓之鳥身上吸取一點教訓,那就是從小就要培養自己經受挫折的能力,不能像這隻雁一樣,只因爲被箭射傷過,後來一聽到弓弦響就驚慌失措地墜落到地上。我們班上不是有的同學曾經因爲某次考試不及格,受到家長的訓斥,現在一聽說考試就心慌嗎?--這個學生由落地的驚弓之鳥談到了當前教育界的一個熱門話題:要注重培養青少年經受挫折的能力。

乙生說,我覺得更羸的所作所爲不值得稱讚,因爲他缺少人道主義。他明明知道那隻受傷的鳥不能再受驚嚇了,但爲了在國王面前顯示自己的高明,又故意拉動弓弦,使那隻可憐的鳥又一次遭受精神上的打擊,摔落在地上。鳥是人類的朋友,更羸的惡作劇有點殘酷無情

小學,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10

《太陽》一課用一個神話故事來開頭多累贅呀?科學家怎麼知道太陽的溫度的呢?課題叫太陽,爲什麼還用那麼多文字寫它與人類的關係呢?在充分的預習之後,學生顯然對教材進行了一番思考。他們正是憑藉着疑問這把鑰匙開啓着智慧之門。

圍繞着一個個問題,教學活動展開了。當學生就太陽與人類的關係的話題進行小組討論時,課堂學習氣氛達到了高潮。一會兒,兩名學生提出要到黑板上板書課文的內容層次,我欣然應允。課堂本應該是屬於孩子們的,作爲他們學習的參與者和顧問,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需要,推動和激勵其學習,才能爲其孕育創造的火花設好溫牀。

理解了課文內容,看了水的循環煤炭的形成風的形成等多媒體動畫,學生們又冒出許多新奇的想法:老師,關於太陽的知識,人類研究了多少年呀?我一時語塞。老師,根據本課的內容,我認爲課題不應該叫太陽,叫太陽,我們人類的朋友更恰當!我微笑着點點頭。老師,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太陽有多重,行嗎?我眼前一亮,順水推舟,建議道:如果讓你重新編寫這篇文章,那麼你打算怎麼做呢?話音剛落,幾隻小手舉了起來:介紹太陽時,我要把太陽的重量和年齡的知識加上。我仍要以太陽爲題,但是不講它與人類的關係,因爲這些知識大家都知道了。我要重點講人類關於太陽的新發現。創造無極限,教師要做好引路人。

第二天,我收到了幾份學生上交的作業,有《太陽系知識小報》,有《我的理想》鉛筆畫,有被改編的《太陽》多可愛的孩子們啊!只要你給他們讀書、思考、展示的機會,只要你給他們研究、交流、發現的時間,只要你能夠引導他們鑽進教材再從教材中跳出來,那麼,你就會看到一個個創造的火花在閃爍!

小學,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11

經歷了一場中考總複習,再反思三年來的教學,我得到了很多啓發: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是根本。

1 、從七年級開始就讓學生閱讀《語文報》、《散文》、《讀者》等優秀報刊。這些報刊雜誌每一期都有優美的文章、豐富的課外知識、深厚的人文底蘊和情感教育。除讓學生廣泛閱讀外,每星期還要求學生做一篇讀書筆記,對自己喜歡的文章或片斷進行欣賞,把感悟寫下來。從七年級到九年級,學生在閱讀方面已積累了許多經驗,中考複習時,老師只是啓發和點撥即可。

2 、平時注意抄寫、背誦。每星期佈置抄寫作業,名言警句和優秀的段落或文章。這既可以練字,同時也是潛移默化,擴大課外積累。同時在抄寫的基礎上全面落實背誦, “背誦雖是一種最野蠻的手段,卻是一個文明的辦法”。

3 、課堂教學中落實大語文觀, 豐富課堂內容,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平時教學可以放開手腳, 以教材爲基礎, 但不是拘限於教材, 可以大膽旁徵博引, 介紹相關的文學作品、文學故事、名人軼事、成語故事等內容,並關注其他的相關學科,以此拓展學生視野,豐富課堂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素養。

4 、課堂教學當注重有效地使用啓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和探究性、合作性的學習方式,使教學真正教會了學生學習,既向學生傳授了知識,又培養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並落實到了筆端。

5 、重視點滴的作文訓練。平時教學中,當注意培養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習慣,引導學生時刻用眼用心體會生活,及時用筆記錄生活,以此培養學生豐富細膩的情感,提高觀察感悟能力,併爲寫作積累鮃活真實的素材。讓學生寫日記或寫隨筆不失爲一個很有效的舉措。

小學,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12

《一件好事》是“快樂的生活”單元的一篇主題課文,本課要幫孩子理解“快樂”,要讓學生懂得快樂的含義是很大很廣的,如同課文中的克拉拉那對姐弟一樣從一件平常的好事中得到了快樂,他們這樣做完全出於善良的願望。通過本課的教學引導學生通過幫助別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感受快樂。

通過談話使生活再現,讓學生從更廣闊的視角中看到更多的東西,理解更深層次的快樂。在教學實踐中,朗讀指導比較到位,能夠通過多形式的讀使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詞句。能夠利用學生的生活資源、已有生活經驗、生字練習冊等輔助教學,使整個課堂的隨文識字教學比較紮實。但是由於個人經驗不足,還是存在一些不足,如學生在朗讀得非常激烈的時候,不要強制讓學生停下來,而是巡視一番,先詢問學生完成朗讀情況如何,如已讀一遍就可先停下來先繼續下面的教學內容。

在有感情地朗讀詞語時要區別對待,有些詞語不能體現感情的就另外放一起,以免沒辦法達到有感情教學朗讀詞語的效果。也可以把這些詞語放在具體語境中進行有感情朗讀指導,學生更能體會。課堂中不能只是老師忙碌,而應該讓每一個孩子都動起來,忙起來,讓學生更融入課堂。教師在課堂上關注的面不夠廣,提問的主要集中在舉手的同學,缺乏關注其他同學,這些都是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需要改進的。

小學,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13

這則寓言故事學生早已有所耳聞,故事中的農夫爲了能讓自家的禾苗長得快些,愚蠢地將田裏的每棵禾苗都往上拔了許多,辛苦了一天沒有想到反而幫了倒忙,禾苗全都枯死了。

這個農夫做事很性急,爲了讓學生體會到這一點,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找找從哪些文字中可以看出這是個性急的農夫。學生通過朗讀,找到“巴望”、“天天”等詞,比較“天天”和“常常”的區別,想象農夫“天天”去農田看禾苗的情景,從故事的一開始就埋下伏筆,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農夫。不同尋常的農夫終於做了一件不同尋常的事——將田裏的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儘管累得筋疲力盡可是仍然感到很自豪很驕傲,因爲禾苗在他的幫助下長高了。可是第二天,等兒子去看的時候,結果卻出乎意料,禾苗都枯死了。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爲他違背了事物的生長規律,由於他天天去農田看禾苗,就不容易覺察到禾苗的細微變化;由於他心太急了,就越希望禾苗長得快些,在這樣的心裏慫恿下,他做了一件蠢事。

學生在課堂上生動地再現了農夫在田裏忙活的情景,抓住表情和語言表現出農夫的性急,很好的表演了這個故事。

遺憾的是,學生的思維還沒有延伸出去。假如農夫現在知道了這個道理,他會採取什麼行動促使他的禾苗長快些呢?假如農夫的兒子早點制止父親愚蠢的行爲,結果會是怎樣的呢?假如你是農夫的鄰居,你會怎麼勸阻這位農夫?學生講得頭頭是道,課外閱讀成了他們發自內心的需要。

小學,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14

最近,我執教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第23課<<春聯>>,教後通過自己的反思,同行的探討,專家的引領,對這課及語文教學又有了些新的認識。

《春聯》是一篇知識性很強的說明文,課文用精練的語言,生動地說明了春聯的作用,內容以及特點.在課文的精讀階段,我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反覆品讀語言文字,領略中國語言文字的無窮奧祕,激發學生熱愛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重點突現三方面的特點:

一 重視學生的自主感悟,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活動的設計還是應該圍繞他們而開展.在導入課文後,我就放手讓學生們自由地朗讀全文,讓他們自主地學習課文,分析課文時也以學生的思路爲線索,機遇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對春聯內容的理解,也以他們的自讀自悟爲。

二 重視教法,由扶到放

有句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逐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對學生來說很重要.在分析春聯內容的時候,我選擇兩條春聯重點品讀,着重分析,另外的兩條則由學生同桌合作學習,再以彙報學習成果的形式交流.實踐表明,學生能很好地自主學習,他們也品嚐到了自主學習成功的喜悅!

三 以文爲本,以讀促析

語文是姓語名文的,儘管本篇課文是一篇知識性很強的文章,但在教學時仍要圍繞課本而進行,領略文中語言文字的無窮奧祕,對學生進行程度不同的,有針對性的語言文字的訓練."對仗""聲律美"這些內容較爲煩瑣,理解起來也有困難,那麼就以學生的朗讀感悟爲主,以讀促析,以讀促悟,以讀促記,以讀促說,以讀促寫。

小學,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15

本學期我上了一堂示範課《猴子種樹》,這是一篇簡短的寓言故事,寫一隻猴子因爲沒有耐心不斷地拔掉快要成活的果樹,最終一事無成的事。全文共有9個自然段,課文情節曲折,語言生動,極富兒童情趣,適合兒童誦讀。課文中有這樣的句子:

一隻烏鴉哇哇地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你怎麼種梨樹呢?有句農諺:梨五杏四。梨樹要等五年才能結果,你有這個耐心嗎?”

一隻麻雀喳喳地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你怎麼種杏樹呢?有句農諺:杏四桃三。杏樹四年才能結果,你等得及嗎?”

一隻杜鵑咕咕地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你怎麼種桃樹呢?有句農諺:桃三櫻二。種桃樹再短也得三年才結果,你不着急嗎?”

猴子一想:“對,五年太長,我可等不及。”於是就拔掉梨樹,改種杏樹。

猴子一想:“對,四年太長了,我也等不及。”於是就拔掉杏樹,改種桃樹。

猴子一想:“對,三年也太長,我還是等不及。”於是就拔掉桃樹,改種櫻桃樹。

課文中語言豐富,怎麼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並讓學生在寫作時學會使用豐富的語言。因此本堂課教學中我以讀爲本,以感受文字爲靈魂,將有顏色的句子進行朗讀比較,讓學生明白不同的句子可以表示同一個意思,爲將來寫作打下基礎。

課堂結束後,聽課的老師很驚訝,覺得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敢於這樣挖掘教材,深受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