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劉景文》教學反思範文

《贈劉景文》是蘇軾的詩,蘇軾這個名字對二年級的孩子而言不陌生,所以,在作者背景介紹這一塊兒相對而言比較省力。下面是小編爲你整理了《贈劉景文》教學反思範文,希望能幫助到您。

《贈劉景文》教學反思範文

《贈劉景文》教學反思範文(1)

宋代詩人蘇軾的《贈劉景文》,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詩。這首詩意語含蓄,對事物環境有雙重思索。秋末,荷枯、菊敗、橙黃、橘綠,色彩鮮明,秋意甚濃;荷敗菊殘,枝條依然笑秋霜,在寒凍的環境有人低頭有人昂首,在同樣的環境有殘局亦有豐收。

自然,這樣深刻的文義對於一羣剛上三年級的孩子來說自是難以理解。幸運的是我總會在誦讀課及“每週一詩”中爲孩子們準備很多經典大餐。於是,我便按照我的想法開始了這節古詩課教學。因爲我班孩子已形成了良好的古詩詞背誦風氣。所以課一開始,孩子們就搖頭晃腦,開始背誦起來。字音不準,語句拖沓。這點早在我意料之中,於是我笑着用自己的朗讀來示範和感化孩子。聽了我的範讀,孩子們終於靜心朗讀。於是我的第一步:“讀準確”便達成。

在讀課題並理解課題後,我問學生:“誰還會背其他的贈送詩?”學生的積極性馬上就調動起來,有的竟主動站起來背古詩了——《贈汪倫》,熟悉的詩句馬上讓學生走進了詩的意境。這不僅幫助學生進一步入境悟情,體會“贈”的含義,進而理解《贈劉景文》重在言志,而不是抒情。於是我讓學生同桌合作,再次自由朗讀。邊讀邊結合插圖思考:詩歌描寫了什麼時候的景色?讀着,讀着,你彷彿都看到了些什麼?邊讀邊圈出不理解的詞語。接着,“擎雨蓋、荷盡、傲霜枝”等關鍵詞語便被提了出來。

三年級的孩子,需要圖文並茂來理解文意。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通過展現深秋初冬的景色,讓學生進一步走進詩境,很輕鬆地理解了殘荷頹敗、秋菊傲霜的形象。同時自然地過渡到橙橘,學生們恍若在詩句中散步,自然領會得就很深刻了。

《贈劉景文》教學反思範文(2)

古詩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從語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漢語;從表現形式上看,它含蓄、凝鍊、節奏強、跳躍大;從敘寫的內容上看,它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因此,在古詩教學中,我們要在創設自由、和諧、民主、開放的學習環境上,以層次性的朗讀、吟誦爲重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情,活化古詩詞的形式過程,重新煥發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古詩的教學基本上分這樣幾個層次:知詩人、解詩題;解字詞、明大意;懂意境、悟詩情;覓詩句,練觸發。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覓詩句,練觸發。”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在本次的教學中,我的教學重點就落在了前三個環節上。

(一)、知詩人、解詩題。

這是古詩教學的第一步,從詩人、詩題入手。《贈劉景文》這首詩的作者是蘇軾。我給學生提供蘇軾的圖片和生平事蹟,以此拉近詩人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以詩題設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求慾望。

(二)、解字詞、明大意。

對於小學生來說,初步感知詩意是學習一首古詩的關鍵,因而,其認識是粗淺的、表層的、概略的。對於學生從字面意義上的理解,這時老師應該學生允許“不求甚解”,不必提過高的要求,甚至對某些認識上的偏差,老師也可以暫時放一放。爲了突破本課的難點,讓學生理解“擎雨蓋”和“傲霜枝”。我通過課件的演示,讓學生明白荷葉從“尖尖角”到“擎雨蓋”再到枯萎、凋謝這一變化過程,把“荷盡”理解透徹。把菊花的怒放到只剩下最後的枝葉的'圖片演示出來,突出菊花傲霜鬥雪,不畏嚴寒的堅強品質。通過指導,糾正初步感知時可能出現的偏差,逐詞理解意思,爲體味詩情、進入詩歌意境做好準備。

學生對全詩詞句有了整體上的感知後,接下來可以指導學生對全詩的理解,說說詩歌的大意,讀懂語句。古詩的語言有它自身的特點,如語句濃縮、意思跳躍、成分省略、詞序倒置等,這些都是學生學古詩的障礙。如第三句“一年好景君須記”和第四句“正是橙黃橘綠時”。學生就可以調換順序來理解。

(三)、懂意境、悟詩情。

詩歌的朗讀重在學生對它的理解感悟,老師可以通過對輕重音的指導,讓學生讀出詩歌那抑揚頓挫的意境。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教師應該及時地把學生帶回到全詩的把握上來,着重體會詩人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或明確詩歌所表明的道理,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學生學了《贈劉景文》這首詩後,對蘇軾的詩有了初步的認識,並從中受到樂觀向上精神的自然薰陶。

針對二年級學生的特點,我認真執教了本課。但在詩歌的教學中,在突破難點的同時,怎樣讓自己的教學更好的拉近文本與學生的距離,更好的把握教學容量,是自己需要思考的。

《贈劉景文》教學反思範文(3)

古人寫秋天總是“自古逢秋悲寂寥”,可是蘇軾在《贈劉景文》一詩中卻一反悲秋的基調,突出了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傲霜枝”更是讚頌了傲霜凌寒的氣概。

《贈劉景文》是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四課古詩兩首中的一首。這首詩作於公元1090年蘇軾任杭州知府之時。劉景文,原名劉季孫,字景文,北宋開封祥符人,當時在兩浙任兵馬都監,也在杭州。蘇軾很看重劉景文,曾稱他爲“慷慨奇士”,與他詩酒唱和,交情頗深。這首贈給劉景文的詩,描寫的是秋末的景象,寓情於景,表達了對劉景文的崇敬之情,同時也寄託了詩人自己的理想。

此詩開篇兩句,概括地描繪了深秋的景象:夏荷已經完全枯萎,秋菊也花凋葉敗,只有花枝還在傲寒鬥霜。但在荷、菊凋落之後,橙、橘卻果實累累,這是何等讓人興奮的景象啊。爲此,此詩後兩句詩人則充滿喜悅地告訴友人“你要記住,一年中最好的景緻,還是在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時節啊!”作者把人們眼中最爲蕭條的秋末寫得如此有生機和詩韻,可以感悟到詩人曠達,豪放的胸懷。

雖然本詩有些拗口,生字量大,但由於學校一直舉行“書香伴我成長——每週一詩”的讀書活動,在一年級時,他們就能把這首詩背誦出來。所以在學習本詩時,在朗讀方面,不是本課的難點。但是他們對詩的意境卻感悟不深,不能很好地表達出詩中所蘊含的情感色彩。爲此,在教學前,我佈置了課前作業給學生,讓他們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查閱有關這首詩背後的故事。教學時,我先請查閱資料充分的學生講劉景文與蘇軾之間的友誼故事,並補充點滴。有了故事作鋪墊,學生在理解詩意時很快就進入狀態,眼睛閃着光,流露出對詩境嚮往的神情,也似乎在想像詩中描繪的景象。

在解讀課題時,“贈劉景文”四個字學生理解並不難,難得是能不能從課題中讀出詩人對友人的那份情懷。於是,我引導學生,“贈”除了“送”的意思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別的意思?學生各抒已見,在討論中領悟到了詩人對朋友的尊敬和鼓勵。學生也因爲深入理解了其中含義,學習興趣大增。

在解讀第一句詩時,學生不理解“擎雨蓋”是什麼意思。怎麼辦呢?於是,我靈機一動,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株大大的高高挺立的荷葉。同學們讚歎:“好漂亮的荷葉!”我追問,這荷葉像什麼?假想可以做什麼?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我用荷葉當作傘擋過太陽。”、“我用它擋過雨。”、“它是小魚兒的傘。”……於是,在這空當間,告訴學生“擎雨蓋”就是指遮雨的荷葉。隨後,我又畫了幾枝殘敗的荷葉,問學生這樣的荷葉可以擎雨嗎?學生搖搖頭,我追問,那這句詩應當帶着怎麼的心情來讀?接下來,學生最初毫無感情色彩的朗讀,變得低沉而惆悵,似乎爲殘荷感到遺憾。

後面的詩句,我也是讓學生在我的引導下主動體會詩的意境,感受雖然荷盡菊殘,但是“橙黃橘綠”不是另外一派喜人的景象嗎?讓學生在體會讀的意境中自己醞釀朗讀時的情感和語氣。當學生捧起書來讀時,我很享受。他們豐富的朗讀與詩融合在一起,特別是前後兩句詩的深沉與喜悅的對比,讓人從深秋凋零景象的惆悵中,很快地步入金秋果園的豐收喜悅中。此刻,學生則能夠從體會到詩人對秋天的讚美之情過渡到體會詩人對友人的激勵之意。

總之,在教學《贈劉景文》這首詩時,學生髮言交流,師生共同討論的互動的機會比較多,注重了讓學習在朗讀中體會詩的意境,講解比較簡潔,完整,學生也能夠在學習中體會雖然荷盡菊殘,然而那開敗了的菊花枝還傲寒鬥霜,那“橙黃橘綠”,更有另外一番風味的詩韻。同時,他們也能從理解詩境時感悟到蘇軾讚頌劉景文高尚的情操,明白箇中做人的道理。但是在教學中仍存在着此許的不足,如講解中缺少了童趣的語言,課堂裏增設點課堂內完成的作業或許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