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語文《學會看病》原文及教案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上冊語文《學會看病》原文及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上冊語文《學會看病》原文及教案

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人物,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中特殊的母愛方式,激發學生獨立面對生活、磨練意志的能力、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生詞、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複習舊知、先複習四年級上冊《烏塔》一課,感受作者對烏塔的敬佩之情、

◆談話導人、一位母親爲了讓兒子學會看病,在兒子發燒生病時,讓他獨自去醫院看病、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這位母親寫的這個故事、

◆揭示課題、

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檢查交流預習成果、

a、用卡片認讀11個生字、

b、讀讀課文中生字所組的詞語、

c、說說自己是怎麼預習的,或者說說預習後知道了什麼、

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自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交流:

a、說說你畫出的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是哪些句子;

b、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c、讀了課文,你有什麼話要說(可以是對母親的敬佩,可以是對文中兒子的讚揚,可以是對自己現實生活中某些現象的看法)

再讀課文,體會母愛

◆學生再讀課文,說說從文中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中,自己知道了什麼;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一兩句話、

◆小組合作,交流各自閱讀所得、

◆全班討論:

a、你從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中知道了什麼?(交流中讀有關語句)

b、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交流後讀有關句子)

分角色朗讀,體會母愛感情變化

◆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

◆全班交流、指名幾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從課文中,你體會到母親的感情有什麼變化、

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總結:學了課文,你有什麼感受?(可以是對母親磨鍊兒子的特殊母愛表示敬佩,可以對兒子獨立面對生活的稱讚,可以是每個孩子都有巨大潛能,等等、)

◆拓展: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這樣類似的故事嗎?你是能克服生活中的一些困難的孩子嗎?你讀過類似這樣的故事嗎?

◆延伸課外:想一想,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難,我們應該如何克服?

教學反思

《學會看病》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六組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兒子感冒了,媽媽讓他獨自上醫院,學會了看病的事。母親用這種方式,鍛鍊兒子獨自面對生活的能力,表達了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理解這位母親獨特的愛子方式是教學的重難點。爲了突破難點,我在教學中採用了以“說”與“讀”、“讀”與“悟”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一步一步走入文本,去理解母親盡責的獨特方式。所以教學的重心放在研讀探究,體會母愛的教學環節中。我先讓學生用不同的符號勾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然後叫他們多讀幾遍,體會母親感情變化的過程,並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一兩句話。接着小組合作交流各自閱讀所得。在此基礎上,全班交流。從孩子們的相互交流中,能體會到他們已經理解了這位母親的作法。但是母親對兒子那份濃濃的母愛之情學生體會膚淺。如何讓孩子們理解更深入一些,我緊緊地抓住文中多處描寫這位母親內心活動的句子,反覆朗讀,形式多樣。在邊讀邊悟中,引導孩子們不僅逐步認識到母親感情變化的過程(即:做出決定──猶豫不決──心軟後悔──自責擔心──勇氣回升),而且從這些細緻的心理活動句子的描寫中,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濃濃的母愛。有的孩子能抓住文中的重點詞或句子,並結合自身的實際談感受,有一部分孩子只能蜻蜓點水或浮光掠影的談一點,而有極個別學生的表述缺乏條理性、邏輯性。

可喜的是孩子們在談學文後的感受時,有幾個孩子談得比較好。如:李秋燁談到她很羨慕、敬佩烏塔(四年級學的一篇課文中的人物)的勇氣和膽量。小小年紀,隻身一人就周遊了世界,這是我們中國許多孩子想都不敢想的事,就連我一個人到昭山,媽媽也不放心,喋喋不休地提醒我注意這、注意那……更沒想到的是謝東同學說,過分的愛不是真愛,而是溺愛。我們正是在父母的溺愛中失去了自我鍛鍊的機會,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要尋找鍛鍊自己意志的機會,向文中哪個小男孩學習。

聽了孩子們的一番發自肺腑的感受後,我的心情難以平靜,同時也引起我對自己教學深層次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