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鳥教案案例

文本解讀:

翠鳥教案案例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作者對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作了非常細緻的觀察,形象、生動地描寫了翠鳥羽毛豔麗、小巧玲瓏的外形和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在老漁翁的啓發下,“我”體會到喜愛翠鳥應該把它當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鳥飼養的念頭。

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是本課值得學習的地方。作者在介紹翠鳥的外形時,抓住顏色鮮豔,身材小巧玲瓏的特點,寫了翠鳥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紹翠鳥的活動特點時,抓住“一動不動”地“等待”,“貼着水面疾飛”,表現了它的機靈和動作敏捷。翠鳥之所以能在疾飛中叼起小魚,跟它的身材、爪子、嘴和眼睛的特點是分不開的。

作者的觀察和描述的順序:關於翠鳥羽毛的顏色,自上而下分別寫了頭部、背部、腹部的不同顏色;關於翠鳥捉魚,是按照注視、等待、叼魚、飛走的捉魚經過進行描述的。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理解並掌握10個生字。

2、瞭解翠鳥的外形和生活習性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4、學習按順序及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並用這個方法描寫自己喜歡的.事物。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抓住重點詞句,瞭解翠鳥的外形和生活習性,體會翠鳥的可愛。

2、通過播放翠鳥的幻燈片,讓學生從感官上了解翠鳥。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喜愛翠鳥,熱愛大自然。

2、懂得大自然中的可愛的生靈,我們要愛護珍惜它們。

前置性作業:畫課文的思維導圖,思考課文按什麼順序描寫翠鳥的外形?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翠鳥》這篇課文的生字,初步認識了翠鳥,還交流了一些翠鳥的資料,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翠鳥,瞭解我們這位人類的朋友。(出示老師收集到翠鳥的圖片)能用一個詞形容你看到的這些翠鳥嗎?(再出示課文翠鳥的圖片)這一隻是課文的翠鳥,請打開課本,看看作者是怎樣描述這隻翠鳥的。

二、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默讀,思考: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描寫翠鳥的外形的?

2、同桌交流。

3、學生彙報,教師點撥。提示:先寫翠鳥的什麼?接着寫什麼?最後些什麼?

4、重點介紹作者如何描寫翠鳥的羽毛。(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可以使描寫更加生動)

5、指導朗讀。

三、 學習課文第二-----六自然段

1、翠鳥不僅有美麗的外形,還有高超的本領。默讀課文,結合前置作業思維導圖,說說這部分課文寫了什麼內容?

2、指名展示思維導圖,介紹課文內容。

3、課文寫翠鳥的活動,主要是寫了它怎樣捕魚的。學習課文描寫翠鳥捕魚的句子,理解帶點詞說明了什麼。(用比喻的修辭,使讀者更好地想象翠鳥的靈敏)

4、這樣一隻美麗可愛的翠鳥,你們喜歡它嗎?文中的孩子們也像你們一樣喜歡它,找出課文中說明“我們”喜歡翠鳥的句子劃出來,在小組內讀一讀,如果有什麼疑問,也可以提出來在小組內交流。

5、小組彙報,合作探究。

6、指導朗讀。

四、 總結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麼?(動物給大自然增添了勃勃生機,它們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保護它。)

2、推薦閱讀書目

五、 作業

1、摘抄好詞佳句,背誦你喜歡的課文段落

2、小練筆

活動安排

1、前置性作業採用畫思維導圖的形式完成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採用個人讀悟和同桌交流

3、學習課文第二-----六自然段採用小組合作、小組彙報和小組競賽

4、朗讀指導採用教師示範和全班、個人、小組練讀的形式進行。

教學預設

1、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作者描寫翠鳥的外形,學生可能無法理清它的順序,教師採用提示語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再寫什麼,教學生初步學習按觀察的順序從下往上,從整體到局部來描寫。

2、其他問題較簡單,可以依靠小組合作解決。

教學效果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我採用1、直觀教學法:運用多媒體創設情景,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2、啓發式講讀法: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讀讀、劃劃、議議,解決重點,突破難點。3、讀寫結合:抓住課文的教材特點,進行學法指導,爲本單元的寫作訓練目標的達成做充分準備。通過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圖畫投影展現靜態的翠鳥,電腦動畫體現動態的翠鳥。鮮明的畫面,動聽的音響,迅速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去,同時通過出示重點句段,從而使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迅速結合。使得作者按順序抓特點來描寫翠鳥的教學重難點得以突破。

在該課的教學設計中,不僅注重教給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聯繫圖畫及上下文來理解課文的方法,還注重培養學生質疑問難,自讀勾劃的良好自學習慣,從而保證雙基訓練能落到實處。而在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訓練中,使學生學會欣賞文字的美,達到提高語文素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