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鳥教案集合5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翠鳥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翠鳥教案集合5篇

翠鳥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本課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瞭解翠鳥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體會作者的感情。

4、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教學重點:

瞭解翠鳥外形和動作上的特點。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課前準備:PPT、教學視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有各種各樣的鳥類,誰能給我們介紹幾種?(生答)

今天,老師也爲大家帶來了一位新的鳥類朋友,先請大家欣賞一下。(播放課件)

欣賞完了圖片,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翠鳥》,來學習一下這種鳥類的美麗姿態和特點吧!

2、老師板書,一起手空。(提示:翠字上邊是羽毛的羽,不帶鉤,下邊十字這一豎不要太長,別把上邊的兩個人分開。

3、齊讀課題——《翠鳥》

二、交流資料

1、課前老師佈置了一項預習作業,讓同學們蒐集一下翠鳥的資料,哪位同學願意給我們介紹一下?(學生交流資料)

2、老師也給同學們蒐集了一些資料,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看看誰能把它記下來。

三、小組合作學習

1、翠鳥給大家帶了很多小禮物,不過有個要求:誰完成的任務好就把他送給誰,我們來看一下這節課有哪些任務吧。(出示學習目標)

2、有了目標,接下來就按照我們的學習要求展開學習吧。(出示學習提示,學生交流,教師巡視)

四、檢查生字詞

1、同學們剛纔學習討論的非常認真,下面老師要來檢查一下哪一個小組任務完成得好。

出示生字、詞語,小組代表朗讀,點名讀、齊讀,學生糾錯。

2、看來生字詞語大家掌握的非常好,老師相信課文也一定讀的很棒,讓我們把優美的朗讀送給其他同學吧。

指名分段朗讀。適當點撥、正音。

五、研讀課文,體會翠鳥的外貌和活動特點

1、同學們讀的真美,誰能說一說讀完後翠鳥給你留下的印象是什麼?(交流第二個問題)

生:顏色鮮豔或美麗 、小巧玲瓏會捕魚

2、看,老師這兒也有隻翠鳥,你覺得它美嗎?美在哪裏?

師:說的真不錯,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把翠鳥寫的這麼美嗎?請同學們讀一讀第一段。

生:自由朗讀第一段

(生:書上先寫了翠鳥的爪子,接着寫了翠鳥頭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然後寫翠鳥的眼睛,最後寫翠鳥的嘴。)

作者按照這樣的順序寫出了翠鳥哪些美麗的特點呢?

3、哦,老師看到翠鳥想這樣來寫:翠鳥的頭是橄欖色的,背是淺綠色的,腹部是赤褐色的,現在請同學們比較一下,你喜歡老師寫的還是作者寫的呢?

生:作者用比喻寫出了翠鳥的美麗。

4、誰能通過朗讀把翠鳥的美麗讀出來?指名讀、同桌讀、全班一起來讀

5、大家剛纔讀得精彩極了,老師認爲你們一定記住翠鳥的美麗了,讓我們一起來闖下面這關“我會填”。能填上的同學舉手。你來試一試。

6、翠鳥不僅長得美,它還有一絕招不知道各位同學知道不知道?——生:捕魚

文中哪幾段是寫翠鳥捕魚的呢?生:二三自然段。

7、現在請同學們默讀第二三段,將描寫翠鳥捕魚動作的詞語用橫線畫下來,可以做一下批註。

交流:你認爲翠鳥捕魚的動作如何?生:敏捷

同學們你認爲哪句話最能體現翠鳥的動作敏捷呢?

(1)翠鳥鳴聲清脆,愛貼着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杆上了。

師:什麼是“疾飛”?翠鳥在“疾飛”中,又能“輕輕地停在葦稈上”說明了什麼?

疾飛”是指飛得很快的意思。這句話充分表現出翠鳥行動迅速而敏捷的特點。

(2)小魚悄悄地把頭露出水面,吹了個小泡泡。儘管它這樣機靈,還是難以逃脫翠鳥銳利的眼睛。

師:這句話描寫的小魚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機靈

可是這麼機靈的小魚都逃不過翠鳥——(銳利)的眼睛。

(3)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着水面往遠處飛走了。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盪漾。

出示:翠鳥離開桅杆,很快地飛過去。

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

指導朗讀:讀一讀比較一下,這兩個句子你更喜歡哪個?

在這裏巧妙地運用比喻句讓我們更形象得感受到了翠鳥的速度之快。除了比喻,還有哪裏不同,蹬字有力度,能夠感受翠鳥的速度之快。同學們體會的真好,誰能把第二句來讀一讀?誰再來試一試,我覺得他的速度只是一般快。

翠鳥可真是捕魚能手啊,連老師都佩服!現在讓我們來看一段視頻,確實感受一下翠鳥是怎樣捕魚的吧。(播放翠鳥捕魚視頻)

翠鳥可真厲害啊,讓我們拿起書一起再來品味一下翠鳥那敏捷的動作吧,齊讀二三段。

8、學到這裏,老師有一個問題,翠鳥的外形與它的捕魚本領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學生交流,教師課件展示)

六、感受喜愛之情,啓發保護意識(交流第三個問題)

1、同學們,看着這小巧玲瓏、動作敏捷的翠鳥,你們有什麼想法嗎? (飼養一隻)

看來,孩子的心是相通的,你們和小作者想到一塊兒去了。你覺得,能不能捉一隻翠鳥來飼養呢?文中老漁翁的一番話我認爲很有內涵,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然後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同學們你們現在的想法是什麼?(同學們的種.種想法,都緣於對翠鳥的喜愛之情。但是我們要愛護鳥類,和鳥類做朋友。)

聽了你們的交流,小作者的臉也紅了,他也打消了飼養翠鳥的想法,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願意讀文中最後一段話的同學請站起來。

2、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非常多的鳥類,但有些鳥類已經瀕臨滅絕了,學習了本課之後,你覺得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他們呢?

(學生交流)

3、教師小結:多麼善良而又真誠的孩子啊,翠鳥們聽到你們的話語特別開心,看:他把禮物送給大家了。(小組獎勵)

七、課堂小測

八、佈置作業

翠鳥教案 篇2

一:創設情境,觸發個性

師:同學們,聽--(多媒體課件播放百鳥爭鳴聲)你們聽到了什麼?

生齊答:鳥的叫聲。

師:你們都喜歡鳥嗎?都喜歡哪些鳥?爲什麼?

生1:我喜歡鸚鵡,因爲它可以模仿人類說話。我家就養了一隻,早晨,我總是對媽媽說:我上學去了。它就學着我的樣子,說:我上學去了。真好玩,媽媽說,這叫鸚鵡學舌。

生2:我喜歡鴻雁,因爲它每到春天就會來到我們身邊。它是春的使者。

生3:我喜歡黃鸝,因爲它的歌聲清脆悅耳。我希望我的歌聲能像它一樣好聽。

生4:我喜歡啄木鳥。因爲它可以捉蟲子,是森林的醫生。

……

師:是呀,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都喜歡它。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新的朋友--翠鳥,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再親切一點。瞧,這就是翠鳥(多媒體課件出示翠鳥圖)。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看到的翠鳥。

生1:翠鳥有一雙紅色的小爪子。

生2:翠鳥的羽毛很漂亮。

生3:翠鳥的眼睛非常透亮,嘴巴又尖又長。

……

師: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從你們專注的目光裏,老師感覺到你一定很喜歡翠鳥。你還想更多的瞭解翠鳥嗎?那麼就拿出那篇介紹翠鳥的文章讀一讀吧。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形成一種內在動力,推動人們去探求知識。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進入到學習的狀態中」

 二:讀文作畫,張揚個性

師:同學們讀得很認真,讀完了課文,你對翠鳥又有了哪些瞭解呢?

生1:我讀懂了翠鳥的羽毛非常鮮豔。它長得小巧玲瓏。

生2:我知道了翠鳥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生3:

翠鳥很會捉魚,眼很尖,小魚是逃不過它的眼睛的。

生4:翠鳥叫聲清脆,愛貼着水面疾飛。

……

師:看來,同學們通過讀書,已經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給我們描述了翠鳥的外表、活動以及生活習性。你們喜歡翠鳥嗎?你最喜歡它的什麼?

生1:喜歡它漂亮的羽毛,還有透亮靈活的眼睛。

生2:我喜歡它捉小魚很機靈。

「以上通過談了解,多數同學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師一句同學們喜歡翠鳥嗎?你最喜歡它的什麼?_又掀起了一個小高潮,將學生推向深入研究的學習熱情之中」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用你最擅長的方式,選擇你最喜歡的內容,進一步深入地學習課文,看誰收穫大。誰喜歡翠鳥外形部分?願意來親手畫一畫翠鳥嗎?好,請同桌或小組合作,畫一隻課文中描寫的翠鳥。喜歡翠鳥捉小魚部分的同學請站起來,老師也很喜歡讀這一部分內容,我已經練習讀了七八遍了,覺得能夠讀出翠鳥捉小魚的情景了。你想和老師比比嗎?好,你們趕快練習,可以找自己的小夥伴切磋一下,看能不能比過老師。有沒有兩部分都喜歡的?有。愛學習的孩子總是這樣。你們學習完一部分,可以學習另一部分。好,大家開始吧。

(學生自由分組學習,教師與學生一起探討。)

「這裏是本節課學習的重要階段,教師設計了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方式去學習喜歡的內容,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是培養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合作、勇於創新的重要途徑」

師:剛纔同學們學習很投入,讀書很認真。我們來交流一下,哪幾位同學願意來展示一下你們畫的翠鳥?大家看他們畫得好不好,與課文內容是否相符。(實物投影一個小組送來的畫)

生評:頭部羽毛是橄欖色,還應該有花紋,課文中講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嘴畫得可以,又尖又長。

師:還有哪幾位同學願意來展示一下自己的畫,並給大家介紹一下。

……

「學生介紹自己作品的同時,具體述說了翠鳥的外形。其它學生評價作品的同時,也須依書靠本地落實到每句每詞,這就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師:真了不起,能根據自己的感悟想象畫出美的圖畫來,這說明你讀懂了課文。老師也畫了一隻翠鳥(多媒體課件展示),可是忘記了塗色,大家能不能看着提示,來介紹一下它的樣子呢?自己練習說一說。

(學生練習)

師:請到前面操作並給大家介紹一下翠鳥的外形?

(一生介紹)

「此處課件的展示,是分解了寫作順序。學生越是興致盎然,越是聚精會神,越是與作者的觀察順序寫作同步,很好地領悟到作者的表達方法。看着提示,介紹翠鳥的樣子,練習說一說正是讓學生脫離課本的背誦,這比干巴巴地要求學生放下課本看誰能背誦下來巧妙得多」

 三:評讀感悟,凸顯個性

師:翠鳥又漂亮又機靈,還擅長捉魚。學習這一部分內容的同學我們一起來比比吧。

(學生熱情高漲,師生互讀。)

師:我們比賽完了,各位小評委,評一評吧。

生1:我覺得xx

同學把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着水面一下子飛遠了讀得快一些,很到位,說明了翠鳥捉魚的速度很迅速。

生2:我覺得xx

同學應把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盪漾讀得再慢一些。因爲只有這樣,才能表現出翠鳥捉魚的速度快。

生3:老師,我覺得您讀得比較好,因爲你把悄悄地讀得又慢又輕,表現了小魚游到水面上來很警惕的情景。

生4:老師,我覺得你有一些地方讀得還不如我好,我讀一遍好嗎?

……

師:是呀。同學們的朗讀水平真是太高了,我覺得一些同學的朗讀已經超過老師了。我會向你們學習的。這麼可愛的翠鳥,你們不想把它的形象永遠地留在腦海中嗎?那就試着背背吧!

(學生練習背誦,並指名背誦。)

「以師生竟爭的形式,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調動學生課內外學習的積極性,爲學生的後續學習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師:同學們都很棒,其實背誦也是一種理解語言、積累語言的過程。學到這兒,你有什麼想法嗎?

生:翠鳥這麼可愛,我真想捉一隻來飼養。

師:是呀,老師也有這種想法。可是能捉嗎?

生齊答:不能。

師:爲什麼?

生1:

翠鳥太可愛了,應該保護它。

生2:翠鳥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很難捉到。

生3:翠鳥應該生活在大自然裏,不能捕捉,如果捉了也活不久,會害了它。

生4: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不能捉。

……

師:你們真是了不起。正是有了它們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才如此的豐富多彩。其實,翠鳥在全世界有60多種,我們今天所認識的只是其中的一種。就讓這可愛的小生靈在大自然中快樂、自由地生活着吧!(多媒體課件播放:各種各樣的翠鳥)

「這一環節的設計,文道結合,滲透了生態環保教育,從而培養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了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四:拓展延伸,放飛個性

師:同學們,這節課大家憑着自己的力量,讀懂了課文,你一定有不少的收穫或疑問,請大家結合自己的收穫或疑問給自己佈置一道家庭作業題。

生1:現在,鳥兒的家都被淘氣的小朋友搗壞了,我要爲鳥兒造幾個窩,讓鳥兒都有一個舒適、溫暖的家!

生2:我準備做一期關於我喜歡的鳥的手抄報。讓大家都來認識鳥。

生3:我回去將繼續在電腦上查閱有關翠鳥的資料,進一步瞭解翠鳥。

生4:我想向全市的小朋友發出倡議:愛護鳥吧,它是我們人類的朋友。

……

師:是呀,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其實,課外還有更大的學習語文的空間。希望你們帶着這節課的收穫或疑問,繼續探索,繼續研究,老師將永遠做你們學習上的朋友!

「自留作業,自行設計,使學生既有自主思考的權力,又激勵着他們不斷創新的精神,進而超越課文,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

翠鳥教案 篇3

一、學習目標:

1、讓學生感受、體驗作者是怎樣抓住事物的特點來進行描寫的。

2、讓學生體會文中德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上的作用。

3、培養學生愛護鳥類的意識,進行環保教育。

二、學習重點:

1、認識翠鳥外形的特點。

2、學習翠鳥抓魚時的動作特點。

三、教具準備:《翠鳥》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導言師問: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讀過了《翠鳥》這篇課文,大概瞭解了它的主要內容,那麼老師想問一下,翠鳥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生1:可愛生2:美麗生3:我覺得它很機靈

(老師適時板書:美麗機靈)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問:哦,原來翠鳥給同學們留下了美麗的印象,老師也有同感,那有沒有哪位同學可以告訴老師哪一個自然段是描寫了翠鳥的美麗的?趕快找出來。

生答:第一自然段描寫了翠鳥的魅力。

師:很好,那同學們現在趕快讀一下第一段,看是從那些方面進行描寫的,自己自由讀,大聲地讀!

師問:請同學來告訴我們,翠鳥的哪些地方讓你覺得美麗了?

生1答:我覺得她那紅色的小爪子很美麗

生2答:透亮靈活的眼睛

生3答:鮮豔的羽毛生4答:又尖又長的嘴(老師適時板書:小爪子、羽毛、眼睛、嘴)師:好,現在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句話彷彿地讀,看看誰能通過朗讀把翠鳥的美在哪裏讀出來。(學生自由朗讀,反覆讀)

師問:誰來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生1:我喜歡這一句:翠鳥喜歡停在水邊的葦杆上,一雙紅色的小爪子緊緊地抓住葦杆。

師問:她讀得怎麼樣?你聽出了翠鳥美在哪裏了嗎?

生答:挺不錯的,我聽出了小爪子的美。

師問:你能不能想她一樣讀一讀?(師適量找幾位學生讀一讀,並進行評讀)

師問:還有喜歡其它句子的'同學想讀一讀嗎?

生答:我喜歡的是這一句: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着一張又尖又長得嘴。師問:哦,你喜歡的是這一句,同學們覺得這位同學讀得怎麼樣?

生答:我覺得不夠好,聽不出翠鳥的美在哪裏

師問:那你認爲怎樣讀才能讀出它的美呢?(師適時指導)

師問:其實老師很喜歡描寫翠鳥羽毛的這一句,有沒有同學跟老師喜歡的是一樣的?(句子在屏幕中顯示出來)誰給大家讀一讀?(師適時指導:在讀的時候要突出顏色的詞語)

師:同學們讀得這麼好,如果能把他背下來,那就更棒了,準備幾分鐘再合作背誦。

(三)學習第三自然

師:我們知道,翠鳥不僅美麗而且還很機靈,課文裏面哪些自然段描寫了翠鳥的機靈的?快找一下。生:第二三自然段師:好,再自由讀一下第二三自然段,在讀的時候感受一下哪些句子讓你感覺到翠鳥的機靈的生1:它一動不動,注視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着小魚游到水面上來。生2:儘管機靈,還是難以逃脫翠鳥銳利的眼睛。生3:翠鳥叫聲清脆,愛貼着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落在葦杆上了。師引導:說到這裏,老師有個問題出示句子:翠鳥叫聲清脆,愛在水面上飛。翠鳥叫聲清脆,愛貼着水面疾飛。

師:自己讀一下,多讀幾遍,看哪一句讓你讀得更有感覺,讀得更明白。生:我覺得翠鳥叫聲清脆,愛貼着水面疾飛。更好師:能說說原因嗎?

生1:我覺得這一句中多了貼着和疾飛,讓我更感覺到翠鳥飛得快。

生2:我覺得這一句寫得更具體更詳細。師:同學們都理解得很好,但老師想問一下知道貼是什麼意思嗎?如果我們的手是翠鳥,桌面是水面的話,那翠鳥是怎麼飛的?能模仿一下嗎?(師生一起來做,從動作模仿中耕形象地瞭解貼和疾的含義)師順勢引導:你看,正因爲作者描寫時用詞用得如此準確,我們才能這麼形象的看到翠鳥抓魚時飛翔的樣子,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寫作或說話的時候,就要學習作者的這種方法。

師:還有其它讓你感覺到翠鳥機靈的句子嗎?

生1:只有葦杆還在搖晃,水波還在盪漾。

生2:翠鳥蹬開葦杆,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着水面一下子飛遠了。

師:一聽到這一句,老師又有問題了出示句子:翠鳥離開葦稈,很快地飛過去。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師:同學們可以讀一讀這兩句,然後跟你的同位說說你更喜歡哪一句,並說說爲什麼。(給時間學生交流)師:好,現在誰覺得只告訴同位還不夠,還想跟全班同學說說的?

生1:我覺得第二句更好,因爲第二句感覺更形象

生2:我喜歡第二句,因爲用到了比喻生3:我也喜歡第二句,好像已經看到了翠鳥飛的樣子,飛得很快師引導:不錯,我們在讀着這句話時彷彿已經看到了翠鳥捕魚時飛的樣子,像箭一樣飛過去,你看多形象啊!同學們再讀幾遍,再感受一下。

(三)延伸教育

師:同學們,翠鳥不僅美麗而且機靈,老師真想養一隻,大家說老師這種做法對嗎?爲什麼?(給時間四人小組討論,讓學生抒己見)

生1:不對,小鳥是我們的朋友,我們不應該把他關起來

生2:小鳥是屬於大自然的,我們不能剝奪它的自由,她會很可憐

生3:小鳥跟我們一樣需要自由,這樣它纔會幸福

師總結:同學們說得真好,不錯,小鳥跟我們人類一樣生活在地球上,它也有它自己生活的權利,她也需要自由,我們不能因爲自己的自私而傷害它們,不僅如此還要好好地保護它們,跟他們和平相處,這樣我們的地球纔會越來越美麗

翠鳥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翠鳥、葦稈”等詞語,摘抄描寫翠鳥外形和動作特點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4、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以及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瞭解翠鳥外形和動作上的特點。教學難點是體會翠鳥的外形特點與捕魚本領之間的關係,透過具體的語句感受作者對鳥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與學生一起通過網絡或其它途徑蒐集有關翠鳥的資料。

教學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從“鳥”入手,引入新課

1、生活中,你常見和了解哪些鳥?它們有什麼特點?

2、師:鳥兒是人類的朋友,它們是大自然中的精靈,總是唱着動聽的歌。在鳥的大家族中,有一種鳥,叫“翠鳥”(板書“翠鳥”,引導學生注意“翠”的寫法。)

二、自讀自悟,瞭解內容

1、練習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

2、默讀思考:你對翠鳥有哪些瞭解,是從哪裏知道的?

生自讀課文,說說所瞭解到的翠鳥與其他的鳥有什麼不同特點。

三、檢查自學,生生交流

1、指名讀課文,就難讀的部分指導讀好。

2、交流:你瞭解了翠鳥什麼?從哪裏知道的?引導學生抓住翠鳥的特點,體會詞語的意思。

①既然翠鳥顏色如此鮮豔,爲什麼不叫“花鳥”或別的什麼,而叫“翠鳥”呢?(通過理解詞語和觀察圖,理解:橄欖色,翠綠色,淺綠色都是綠色,大多數羽毛也是綠的,當然可以叫翠鳥了)

②對比出示以下兩組句子,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翠鳥速度快的程度。生先多讀幾遍,仔細體會不同之處再交流。

A翠鳥叫聲清脆,愛在水面上飛。

B翠鳥離開葦稈,很快飛過去。

A翠鳥鳴聲清脆,愛貼着水面疾飛。

B翠鳥蹬升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

四、認讀生字,書寫生字。

1、互相檢查是否認識了11個生字。

2、書寫生字

(1)自主記憶生字。

(2)點撥字形:

重點指導部件比例的大小:指導“翠、翁”“稈、透”時,要注意它們之間的聯繫,它們分別有“羽”“禾”的部件,但書寫時是有區別的。

(3)書寫練習。

第二課時

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導言:我們瞭解翠鳥,能把你的理解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嗎?

2、學生練習朗讀。

3、指名讀,師生評論後,再練習讀。

(1)外形部分,要突出翠鳥的色彩。

(2)捉魚部分,要讀出翠鳥速度之快。

(3)老漁翁的話要讀得語重心長。

二、選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

三、針對“喜歡”,讀書討論

1、從課文的哪些部分看出“我”喜歡翠鳥呢?

請學生默讀課文,快速找出。

A、想抓一隻飼養;B打消了捉的念頭;C遠遠地看,希望它多停一會兒。

2、抓住矛盾處,引發討論:

“我們真想捉一隻翠鳥來飼養”是因爲“喜歡”,爲什麼“我們的臉有些發紅”呢?

(通過討論,學生要清楚:想擁有翠鳥,雖然出於喜歡,卻是傷害野生動物的想法,真正的喜歡,真正的愛護,就應該讓它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活。)

四、佈置摘記:

在採蜜集中,抄下你認爲寫得美的句子。

第三課時

綜合性學習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選擇學習內容

師:近幾年,國家、社會對於環保這個問題已經逐漸重視起來了,但仍有些人爲了追求眼前利益,不太關心周圍的環境,你對環境保護有哪些想法,對自己家鄉的環境瞭解多少。

二、讀“綜合性學習”明確要求,思考:

1、你瞭解了什麼?

2、你不瞭解什麼?還想了解什麼?

三、集思廣益,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

1、小組討論,確定活動計劃

特別想好:怎麼樣去獲得我們所要的資料?

2、全班交流,選擇學習方式

利用閒暇時間調查瞭解,組織交流彙報學習成果;評價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

課後反思:

1.交流收集資料,質疑打開思路。引導學生就問題質疑,促使學生動腦思考,也便於教師因學定教,順學而導。

2.抓住重點句段,反覆誦讀感悟。本課在讀的指導和訓練上力求有層次,引導學生找出描寫“翠鳥”的重點詞句,讀、品、悟、賞,入情入境,反覆誦讀。讀中悟景,讀中悟情,突出了閱讀教學“以讀爲本”的重點。

3.自主合作探究,多種語文實踐。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小組交流,探究發現。動手畫(填),開口說(讀),想象、表演、欣賞、熟讀背誦,教學形式豐富生動。

4.拓展延伸。結尾設計意在進一步開放課堂,讓學生在交流中集思廣益,把學習引深拓寬,並引導課外進一步積累運用,讀寫結合,加強習作訓練。

翠鳥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瞭解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理解其特點與翠鳥的捉魚本領有什麼關係,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翠鳥》教案3。

初步知道翠鳥的這些特點是爲了適應生存環境而漸漸形成的。

2.學會本課14個生字和生字組成的新詞,理解掌握“鮮豔”、“疾飛”、“銳利”等詞語意思

讀懂反映翠鳥外形和活動特點的句子。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順序和抓住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描寫翠鳥外形和活動特點的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的觀察順序和觀察方法。

教學思路:

針對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怎樣理解詞語”,在本課教學時應力求落實此項目的訓練,在教學環節安排上要有意識地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兩種方法:查字典、聯繫上下文。教學時以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爲線來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時應注意啓發學生弄清翠鳥捉魚的本領和它的外形是有關係的。如翠鳥爲什麼能停在葦稈上“一動不動”注視着水面?那是因爲它有一雙能“緊緊地抓住葦稈”的小爪;翠鳥爲什麼目光“銳利”?那是因爲它有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翠鳥爲什麼在疾飛中能叼起小魚?與翠鳥長着一張“又尖又長”的嘴有直接關係。同時也要告訴學生,翠鳥的捉魚本領不只是因爲身體某一部分有特點,而是由於它身體各部分整體發揮作用的結果。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學生預習課文,查字典理解詞語。

1.初讀課文,介紹翠鳥的生長環境。

(1)翠鳥又叫“叼魚郎”,在我國東部和南部許多地方都能見到。

(2)查字典理解詞語“鮮豔、疾飛、銳利”。

2.讓學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詞句,教師重點指導查字典,學習生字,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翠鳥》教案3》。

(1)讀課文有關句段,找出生字的詞語和句子,指導查字典理解字義。

(2)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詞語。同時告訴學生這是理解詞語的第一種方法:讀一讀,查一查(查字典)

(3)找出詞語所在的句子,讀一讀,加深理解。指導學法:聯繫句子理解詞語。

二、讀課文,瞭解內容。

1.自讀課文,劃分自然段。

2.按自然段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三、作業。

熟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從“上節課”中我們知道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怎麼辦?(查字典)除了查字典以外還可以怎麼辦呢?這節課我們將用另外的方法來理解不懂的詞語。

二、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1.學習第一自然段,瞭解翠鳥的外形特點。

1)讀第一自然段,思考:有幾句話?

完成填空練習:

一雙()的爪子;一雙()的眼睛;一張()的嘴

(2)說一說翠鳥的外形(聯繫圖畫和課文)

(1)爪子、眼睛和嘴;

(2)翠鳥的顏色:(頭上、背上、腹部)

(3)齊讀描寫翠鳥身體的句子。用曲線畫出表示顏色的詞。

(4)從上到下說一說翠鳥各部分的顏色。

理解詞語“鮮豔”的意思(通過聯繫上下文來理解,並告訴學生這種方法叫做:聯一聯,想一想)。

(5)提示第一自然段寫了什麼,從幾個方面寫的?(喜愛、習性、顏色、形狀)

(6)指導朗讀。

[1][2]下一頁

2.學習第二自然段,瞭解翠鳥活動特點。

(1)讀第二自然段,想想這一段有幾句話。

(2)畫出表現翠鳥活動特點的詞語。

理解“疾飛”的意思:先查字典,然後聯繫上下文來理解,這也是理解詞語的方法。

(3)指導第二自然段的內容。

(4)指導朗讀。

3.學習第三自然段,瞭解翠鳥的捉魚本領。

(1)讀讀課文,想想翠鳥怎樣捉魚。

按“等待、發現、叼走”的順序說一說翠鳥捉魚的過程。

(2)翠鳥捉魚的本領和它的外形有什麼關係?

翠鳥它一動不動是因爲它有一雙小爪子緊緊地抓住葦稈;翠鳥能發現小魚是因爲它有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翠鳥能叼走小魚是因爲它有一張又尖又長的嘴。

(3)指導理解:“儘管……還是……”、“像……一樣”、“只有……還在……還在……”的句式,加深理解課文內容。

(4)讀第二、三自然段。

翠鳥之所以能貼着水面疾飛是因爲它小巧玲瓏。

(5)從圖和文可以看出翠鳥外形、動作怎麼樣?(美、快)

4.學習第四自然段,重點理解“我們”爲什麼希望翠鳥在葦稈上多停一會兒?

(1)“我們”爲什麼想捉一隻翠鳥?又爲什麼要打消了這個念頭?

(2)爲什麼作者希望翠鳥在葦稈上多停一會兒?(結合前後內容,指導理解。)

三、課後小結。

1.通過學習翠鳥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什麼?翠鳥不僅外形美,而且有本領。(會捕魚會隱蔽保護自己)。

2.在這節課上還學會怎樣理解詞語。

附:板書

6.翠鳥

第三課時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指導背誦課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指導背誦第一自然段。

按三層意思去背誦。第一層意思講翠鳥愛停在葦稈上,第二層意思講翠鳥身上羽毛顏色非常鮮豔。先總說,再一步步就頭部、背部、腹部分別具體說。第三層意思講翠鳥小巧玲瓏。

2.指導背誦第二、三自然段。抓住“貼着、疾飛、停在、注視、等待”指導理解背誦第二自然段。抓住“悄悄地露出、吹小泡泡;銳利、眼睛、蹬開、飛過去、叼起、貼着、搖晃、盪漾”等詞句,指導背誦第三自然段。

三、再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本課生字較多,可歸類學習。

(1)舊字帶新字(部件法)。

豔、腹、褐、襯、靈、待、銳、泡、飼、疾、逮。

(2)重點指導

翠:上邊“羽”和“羽”進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