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傳(蘇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屈原列傳(總第1~4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瞭解屈原的生平事蹟,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和志潔行廉、剛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2、學習本文記敘和議論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3、掌握本課的文言常用實詞;熟記通假字“離”、“反”、“濯”、“見”、“指”,“絀”“質”、“被”,正確理解古今異義的詞,複習鞏固判斷句與被動句。  

    4、理解課文運用的修辭手法。  

 二、難點、重點 

    1、課文第一部分寫屈原由見“任”而見“疏”。第一段首先簡介屈原的姓名、官職和傑出才能,說明“王甚任之”。王怎樣“甚任”之?爲什麼“甚任之”? 

  2、王爲什麼怒而疏屈原?

  3、屈原爲什麼作《離騷》

三、教學時數

4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情況,導入新課。  

    屈原,是我國第一個偉大詩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傳下來的有《離騷》、《九章》、機規、《天問》、《招魂》等,我們曾讀過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從《涉江》裏,我們知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沉湘蠻荒之地,也仍在關心楚國的朝政,眷戀祖國,仍然在堅持自己的理想和節操,寧死也不與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污。這種崇高的愛國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兩千多年來曾經影響我國千千萬萬的仁人志士。今天,我們要進一步學習《史記》中的崛原列傳》,這是我國曆史上出現得最早的一篇記載屈原事蹟、思想、人品的文獻。它有着很高的史料價值,後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爲出發點: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學價值。魯迅曾稱讚《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篇傳記就能體現這一特色,今天我們研讀這篇課文,在寫作方面,應充分注意這一特點。  

      二、說明本文是史傳“變體”,明確研讀方法。  

      這篇史傳的顯著特點,就是它不像其他史傳文那樣,“寓論斷於敘事”,而是“以議論行敘事”(明茅坤語),所以前人說它是“太史公變調”,即史傳中偶然出現的一種“變體”。作者爲什麼要採用這種寫法?歷來一般認爲,是由於司馬遷爲了便於寄寓自己個人的“政治幽憤”。但主要原因恐怕還不在這裏,而在於先秦文獻中有關屈原事蹟的記載本來很少,特別是秦始皇燔毀六國典籍後,有關屈原的記載,更幾乎是蕩然無存,要憑史料來寫出屈原的偉大精神和偉大人格是不可能的。這隻要從這篇傳記所寫屈原的事蹟,不過片鱗斷爪,僅夠勾畫他一生大體輪廓就可看出來。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卻流傳下來了,可以充分運用它來寫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這就是這篇列傳爲什麼要採用“以議論行敘事”的“變調”寫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說,這篇文章的基本寫作特點,是以粗筆寫“形”,以工筆寫“心”,研讀時一定要把握住這一特點。  

     三、逐段解釋難句,編寫內容提綱。  

     1.關於第一大段。  

    (1)難句解釋:  

    “屈原者,名幹,楚之同姓也。爲楚懷王左徒。”  

--讓學生明確:在先秦,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滋號得氏的。楚國王族姓舉(m?),屈原先祖暇,因受封於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國是一種僅次於“令尹”(宰相)的官職,多由王室親族充任。後文“三間大夫”,是一種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務的官職,屈原也曾充任。  

“懷王使屈原造爲憲令,屈平屬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壓之,屈乎不與。”  

- -讓學生明確:上官大夫公然要搶奪屈原所寫憲令草稿,在情理上說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種別解:“奪”,作“改動”解;“與”,作“同意”解。按:這樣解釋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奪”、“與”的常用義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憲令”具有改革的進步意義,觸犯了上官大夫等守舊官僚的利益,所以他們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爲‘非我莫能爲’也。”  

--讓學生明確:用了“曰”,又用“以爲”,語意欠順通。按:歷來研究者認爲這兩個詞,必有一個是衍文,即因傳抄錯誤產生的多餘的詞語。  

  (2)行文思路:  

提問:這一大段寫了哪幾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點撥:一共寫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讒見流的緣由,預示楚國的國事將不可爲。板書:  

        因才能卓越重用  

    寫屈原初次被疏    因上官進讒被疏遠         “讒”、“硫”、幽怨,統率全文綱領  

        因憂愁幽思作《離騷》 

四、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關於第二大段  

1、難句解釋:  

   “惠王患之,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市委質事楚……”  

搏踩醚生明確:“佯”,假裝;“去”,離開,“厚市委質”,課文註釋沒說清楚,“厚市”,是指豐厚的禮物,“市”,禮物。“委質”,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獻信物,古代別國重臣投靠新主,“必先書名於策(竹簡),委死之質於君,然後爲臣,示必死節也”。“委”,呈獻;“質”通“蟄”,但作信物解。這種信物,不是禮物所能代替的。  

“張儀聞,乃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  

--讓學生明確:“以”,。介詞,用、憑的意思;“當”,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國去。句意謂:憑我一個張儀就可抵換漢中地,請讓我離開秦國,到楚國去。  

“如楚,又因厚市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  

--讓學生明確:要注意“因”是介詞,憑藉;“用事者”。“臣”,均爲“靳尚”的同位語;“於……鄭袖”是狀語後置,即向懷王寵姬鄭袖說假話:設“詭辯”的主語是靳尚。據被記》中《張儀列傳》的記載,張儀一到楚國,懷王就把他囚禁起來,靳尚對鄭袖的詭辯是:“子亦知子之賤於王乎?”“秦王甚愛張儀,而必欲出之。今將以上庸之地賠楚,以美人聘楚,以宮中善歌誆者爲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貴,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  

    提問:這一大段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屈原本人的事蹟寫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懷王受騙,以致最終客死於秦的史實,爲什麼?  

點撥:寫了三方面的內容:懷王受騙,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關心朝政,系必懷王;  頃襄王接受讒言,怒“遷”屈原。穿插這麼一大段史實,而這些史實,都是在屈原“既細” 以後發生的,這就說明屈原的去留,關係着楚國的命運。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饋腐朽,當朝重臣多貪婪鄙陋,像屈原這樣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見穿於朝廷,所以最後終於自沉淚羅。板書:  

    寫懷王屢受秦騙,至死不悟  

    寫屈原由見 絀到見遷  屈原雖遭流放,仍眷念君國    屈原去留關乎楚國的命運               

        楚襄王接受讒言,怒遷屈原  

    二、關於三、四兩大段。  

    1、難句解釋:  

    “乃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投汩羅以死。”  

    --讓學生明確:《懷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絕筆。“懷沙”二字,舊時解作懷抱沙石,即下句的“懷石”。但也有人解釋爲“懷念長沙”。長沙爲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時長沙包括的地域很廣,淚羅也在其內,屈原在淚羅投水,也就是要歸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淚羅以死”的“以”,連詞,錶行爲的結果,和用作連詞時表目的不同。  

    “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  

     --讓學生明確:“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個多義詞。“從容辭令”,課本注爲“說話得體,善於應酬。從容,言語舉動適度得體。”這是一說;另一說,認爲“從容”是指“委婉蘊藉”,也通,屈原的辭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2、行文思路:  

    提問:這兩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它們是分別從什麼角度來寫屈原的?  

    點撥: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處世準則,即寧赴清流而死也不與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潔品格。第四大段是寫屈原死後對後世的影響,即從繼承者對照的角度,來說明屈原敢於同邪惡作鬥爭的精神很不容易爲人企及。這一段的寫法實際上是寓議於敘。  

    三、重點研讀評介《離騷》一段。  

    做法:先講明這一段爲什麼要重點研讀:難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歷來評價《離騷》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劉安所作《離騷經傳》中語,太史公採入《屈傳》內,原作已佚)。然後引導研讀,具體過程是:(1)簡介《離騷》內容;(2)疏通文意和難句;(3)思路分析;(4)反覆朗讀,要讀出詠歎語氣。  

    1、關於《離騷》的簡介。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共373句,2490字。這篇浪漫主義傑作,迸發出了詩人崇高理想和熾熱感情的燦爛光彩。全詩可分爲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敘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關心楚王朝的命運而把改革的希望寄託在楚王身上,終因楚王變心而理想不能實現。接着又敘述自己和朝廷中讒諂“黨人”的深刻矛盾,對他們作了尖銳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雖然被楚王疏遠,仍然要進一步修養自己的品德,堅持原來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義幻想的方式,設想一個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勸誡他不要那麼端方剛直,不要那麼堅持自己美好的節操,既然別人都結黨爲朋,你也不妨隨和一點。他聽了不服氣,就去向古帝虞舜陳訴。當他認爲已得到公正的評判之後,便滿懷信心周遊太空,上求天帝,下京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尋實現理想的途徑。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樣混濁,天帝無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種種原因沒能成功。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現自己在現實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寫作者請靈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啓示,決定行止。在絕望中,他聽從靈氛的勸告,選定吉日,駕着飛友,出國遠遊,到別的國家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可是當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遊的時候,突然望見了下面祖國的大地。這時候,“僕伕悲,餘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他再也不忍離開祖國,最後以殉國的決心結束全篇。  

    在(離騷)裏,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對那些貴族羣要把祖國引上“幽昧”、“險隘”的道路,他要鬥爭,他“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難道是我個人害怕遭殃嗎?我怕的是楚國這輛大車會顛覆)。他深切關懷人民的疾苦,說自己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一再提到堯、舜、禹、湯、文、武。劉桓公,是要引導楚懷王走上謀求楚國富強的道路,因而他勉勵懷王:“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即使在被疏遠以後,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實現,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冷諫,會招來禍患,但他的態度卻是“餘固知春客(忠言直諫)之爲患兮,忍而不能捨也”。面對那些貴族羣的謠言中傷,面對他們的工讒善媚和背離法度,他決不妥協,決不同流合污,堅定地表示:“寧溢(?,突然)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爲此態也。”“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由上可見,《離騷》,不但是一篇空前絕後的傑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個封建時代,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2、關於整段的文意和難句。  

    先指導理解段意層次。板書:  

            (一)作《離騷》的緣由(……“蓋自怨生也”)  

            (二)《離騷》的主要特點(……“故死而不容”)  

   評介              內容:明道德、治亂  

  《離騷》         寫作特色:文約辭微  

           (三)評論屈原的偉大人格(……“雖與日月爭光可也”)逐層疏解,以第二層爲重點。  

      “人窮則反本,放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但,未嘗不呼父母也。”  

        --讓學生明確:這句提出屈原作《離騷》的緣由之一:“窮”,處境困窘,走投無路。由“窮”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寫“怨”。“勞苦倦極”,課本未加註,從它與下句“疾痛慘但”四字對舉看,“極”,應解作“困憊”,“極”的這個義項,古時常用。  

     “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  

      --讓學生明確:這句承“上稱(稱道)帝嚳”等句,進一步說明《離騷》的內容。“明”是“闡明”。“道德”,在這裏不但指個人品格,還指政治上舉賢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義,見《禮記王制》)。“條貫”,條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進一步推演,可用來指因果關係。整個這句可以譯爲:“(作者)闡明瞭‘舉賢授能’的道德的崇高偉大,國家治亂的因果關係,(所要說明的道理)無不完全揭示了出來。”“見”,通“現”,表現,表達。  

    “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讓學生明確:這句是總說《離騷》寫作特徵,下面“其稱文”數句是這句的具體解說。課本註釋解釋“約”爲“簡約”,“微”爲“含蓄”,似欠妥帖。因爲《離騷》的文辭並不簡約,相反,它在反覆申說;並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這兩句是同義反復,意爲“它的文辭迂典深微”。“約”的本義是“纏束”,可引申爲“迂曲”,“微”的義項之一是“深微”。整個這句話應譯爲:“它的文辭迂曲深微,它所表達的志趣是高潔的,所表達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速而見義遠。”  

     --讓學生明確:這兩句互文見義,承卜“文約辭微”加以申說。課本已有註釋,要補充說一說的是,這兩句是說明《離騷》的“引類譬喻”這一表現手法,如用“善鳥香草,以譬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虯龍駕鳳,以託君子,飄風去霓,以爲小人”(王逸語),等等。  

    “其志浩,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讓學生明確:這兩句承上“志潔行廉”進一步申說,並用它來轉入下一層的評論屈原的偉大人格。“稱物芳”,具體指屈原修養品格,堅持節操,多用蘭惠費桂等芳香草木來說明自己的愛好。這兩句可譯爲:“由於他志趣高潔,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於他行爲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達他即使至死也不爲讒館小人所容。”  

    “自疏擺淖污泥之中”至“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讓學生明確:“自流’以下五句,表達的意思重複,而且句式、節奏不很協調。據前人考證,可能有“異文竄入”,加上詞語解釋,說法甚多,是全段的難點。因此,我們只要藉助註釋,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譯得很順暢。  

    3、關於這段的思路:  

    --讓學生明確:就段內來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評介《離騷》來論述屈原的偉大人格,歸結點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與日月爭光”。因此,寫創作緣由,特別揭示“疾”、“窮”。“怨”三字,其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更爲眼點句;寫《離騷》內容和創作特色,特別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亂之條貫”,而歸結到讚美屈原“志潔行廉”。就全文來看,這段議論是全文綱領。由“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寫屈原的去留關乎楚國命運;由“志潔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寫屈原與漁父的對話,自沉淚羅。     

     四、重點研讀就懷王客死於秦抒感兩段。  

     做法:先疏通文意和難句,並分析兩段的行文思路;最後介紹點司馬遷的政治遭遇,講明議論中寄託着司馬遷本人的政治幽憤。  

    1、關於文意、難句的疏通:  

    “屈原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語,俗之一改也。”  

    --讓學生明確:“雖放流”,意爲“即使流放在州’。有人解釋“放流”爲“放浪”,從文字學角度看,尚欠根據。從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兩次,第一次是懷王入秦或頃襄王即位時,這一次是流放在漢北,後文“頃襄王怒而遷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沉湘一帶。按:此處敘事脈絡不夠清晰,前人曾指出這是由於有“錯簡”(竹簡散了,整理時發生錯誤)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萬一的希望。  

    “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讓學生明確:“存君”的“存”,意爲關懷;“反覆”連用,意爲挽轉過來,“反覆之”即挽轉楚國的局面。下面的“然終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終於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話,說明這段所論屈原的心跡,仍同評介《離騷》一樣,是從屈原作品中概括出來的。  

    “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  

    ----讓學生明確:“聖君治國”,應看作聯合短語,即聖明的君主,治平的國家。“累世”,猶言“多少世代以來”。“而不見者”的“者”,表提頓的助詞,引出下兩句的解說。  

    (2)關於這兩段的行文思路:  

     --讓學生明確:這兩段議論,從全文的脈絡來看,它是緊承懷王三受秦騙,客死於秦的記敘,遠接評介《離騷》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二語,並把議論推進一層,’指明“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的原因,就在“其所謂忠者不忠,賢者不賢”。這個見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個人的體驗在內,寄託着作者個人特有的政治幽憤,特別值得注意。從這兩段本身的脈絡來看,它是從兩個角度來寫的。先從爲臣(屈原)的角度寫,方法是寓議於敘,突.出屈原的“忠”與“賢”,闡明他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後從爲君(懷王)的角度寫,方法是純用議論,突出其結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於秦”,闡明太君“不知人之禍”。兩相結合,在文筆上就顯出往復迴環的特點。  

     五、佈置作業。

第三課時

一、重點研讀與漁父的對該段。  

    這段的議論,性質跟前兩處沉然不同,因此研讀的方法也應跟前兩處有些差異。具體步驟是指名學生朗讀,正音正讀後,教師先用導語引路,然後才流通文意、難句,分析行文思路,最後反覆誦讀。無論哪個步驟,都要引導學生體味議論的形象化特徵。  

   (1)關於導語引路:  

    教師提示:這段是化用《楚辭》中的《漁父》篇寫成,跟原作只是字句稍有不同。原作是一篇辭賦,是一種介乎詩與散文之間的文體。它的作者歷來有爭論,有的認爲是屈原本人所作,有的認爲是楚人思念屈原所作。但不管作者是誰,創作的目的都是設爲問答來形象化地揭示屈原的內心世界,雖是議論,卻跟一般的議論不同。作品中的漁父是一個避世隱者,不是一般的漁父。因此研讀這一段要緊緊扣住兩個問題:①兩次對話揭示了屈原臨死前怎樣的內心世界?②屈原的兩次回答都是議論,這些議論是怎樣形象化了的?  

   (2)關於文意、難句的疏解:  

   “屈原行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慌粹,形容枯槁。”  

    --讓學生明確:緊承上文,“江濱”是沅、湘一帶的水濱;“被髮行吟”,“被”,通“披”“顏色”,指面容、臉色,“形容”,指整個身影。按:“被髮行吟”是一種潦倒到了極點的舉止,“推淬”、“枯槁”,是一種近死的容色;一句話就把讀者帶入到充滿悲劇氣氛的境地,正因爲這樣,所以漁父見而問屈原“何故而至此”。“何故而至此”,就是怎麼弄到這種地步的意思。  

   “衆人皆醉,何不鋪其糟而啜其??”  

    --讓學生明確:“鋪,讀?,“食”的意思。這句話是用譬喻的說法問屈原爲什麼不同流合污。上句的“隨流場波”,下句的“懷瑾握瑜”,都是譬喻說法。  

    “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讓學生明確:“沐”,指洗頭;“浴”,指洗澡。這裏是用“洗頭洗澡”的比喻說明不願讓乾淨的身子再被灰塵玷污。  

    “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讓學生明確:“察察”、“漢漢”均定語後置,整句可譯爲“人們又誰肯讓潔淨的身子,受到污濁的東西(玷污)呢。”這句仍是切“沐浴”而言。  

    “又安能以皓昭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  

    --讓學生明確:“皓皓之白”,喻高潔的品格。這句是說:“又怎麼能讓自己高潔的品格,蒙受世俗的塵垢污染呢?”  

   (3)關於行文思路:  

    提出兩個問題指名學生口答。(1)本段與全文的脈絡關係怎樣?(2)回答“導語引路”所提的兩個問題,說說本段內部的脈絡和寫法。

    對三處議論進行小結。  

    提示:請大家回顧三處議論,回答下面的一組問題:  

   (1)三處議論,彼此間的關係怎樣?是否帶有迴環往復的特點?  

     (2)三處議論,分別用了怎樣的議論方法?  

     (3)三處議論,在筆調上有何共同特點?  

      點撥性小結:第一處帶有總綱性質,後兩處帶有分論性質,後兩處與第一處有迴環往復的關係,這種迴環往復,前人又叫“回挽法”。議論的方法,第一處是述評法,第二處是寓議於敘和抒感相結合;第三處也是寓議於敘,但用的是引譬說理的方法。三處議論,運筆雖不相同,但都帶有詠歎的筆調。迴環往復的回挽法,加上議論方法的豐富多彩的充滿感情的詠歎筆調,就使全文具有《離騷》的文情筆意,《離騷》的文情筆意正具有如上特色。  

二、歸納、拓展有關秦以後歷史散文知識。  

      教師先縱向板書名稱,然後依次指名學生按項目回答有關知識。《漢書》、《三國志》中的文章學生沒有學過,由教師補充。板書只寫明書名、作者、史體、是通史類還是斷代史類就夠了,其他口頭上說一說即行。  

    《史記》:西漢人司馬遷撰,紀傳體,通史,內容上起黃帝,下迄漢武帝時。選爲中學課文的有:《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信陵君救趙》、《毛遂自薦》、《屈原列傳》等。  

    《漢書》:東漢人班固撰,紀傳體,斷代史,內容上起漢高祖元年,下迄王莽地皇四年。  《蘇武傳》曾一度選爲中學課文,今刪。  

     《後漢書》:南朝劉宋時人范曄(爐)撰,紀傳體,斷代史,內容上起漢光武帝,下迄漢獻帝。選爲中學課文的有《樂羊子妻》、《張衡傳》。  

    《三國志》:西晉人陳壽撰,紀傳體,斷代史,內容上起黃巾起義,下迄晉滅吳統一天下。選爲中學課文的原有《隆中對》,今刪。我們讀過的諸葛亮《出師表》,該書已全文收入《諸葛亮傳》。  

     《資治通鑑》:北宋人司馬光爲主編撰,編年體,通史,內容上起戰國,下迄五代。選爲中學課文的有:《赤壁之戰》、《李停?雪夜人蔡州》。  

      教師補充說明:前四部紀傳體史書,因爲是舊時“二十四史”中頭四部史書,史學價值、文學價值均高,所以合稱“前四史”,爲舊時讀書人必讀的史書。《資治通鑑》史學價值、文學價值也高,因非紀傳體,沒有列入“二十四史”。  

     三、詞語提示:  

     (1)“齊與楚從親”:從:同“縱”,合縱。親:親善。  

     (2)“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又因厚幣”後省略動詞“賂”。“而”後省略主語(靳尚)。“於……鄭袖”:在鄭袖面前,狀語後置。  

     (3)“秦,虎狼之國”:虎狼,像虎狼一樣,名詞作狀語。  

     (4)“奈何絕秦歡”:歡:友好。  

     (5)“亡走趙,趙不內”:亡:逃亡。走:跑,現代的“跑”古代稱“走”;現代的“走”古代稱“行”。內:同“納”,接納,收留。  

     (6)“復之秦”:之:動詞,到。  

     (7)“雖流放,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戀。顧:念。眷顧:眷念。繫心:掛念。反:同“返”。冀幸:僥倖希望:“一悟”的“一”:副詞,一旦,一經。“一改”的“一”:副詞,都,全部。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國,惦記着懷王,不忘要回(朝廷中)來,盼望懷王一旦醒悟,風氣全都改變。  

    (8)“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他保全君王振興國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變過來。  

     (9)“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爲,舉賢以自佐”:無:無論。自爲。 自佐:既爲自,佐自,賓語前置。

四、本文寫作特點是什麼?  

     (1)思想內容:課文通過記敘屈原的生平事蹟特別是政治上的悲慘遭遇,表現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國的興衰存亡攸攸相關,讚頌了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爲屈原立傳,按時間順序,以“任、疏、細、遷、沉”爲線索,處處圍繞屈原的“志”寫:第一部分以評介《離騷》“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國家危難突出屈原“眷顧楚國,繫心懷王”,“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漁父讓屈原抒發矢志不渝的信念。  

     (2)寫作特色:和從《史記》中選入中學課本的其它幾篇人物傳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信陵君竊符救趙》、《毛遂自薦》)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選材上,《屈原列傳》不具備曲折、生動、完整的故事情節,而是根據文獻記載,粗線條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蹟;  

      ②寫法上,記敘和議論相結合。全文四個部分都有“傳”有“評”,因“傳”而“評”,以“評”點“傳”。議論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爲評價式,第二部分爲結語式,第三部分爲陳述式,第四部分爲比照式。  

      ③語言上,本文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敘中有情、傾向鮮明;議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運用對偶、對比、排比、反覆、比喻等修辭手法,增強了語言表達效果。本文堪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五、佈置作業。

第四課時

一、 文學常識填空

《屈原列傳》節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生即       ,       時人。司馬遷所以把這兩個相距百年的人放在一起立傳,除了因他們二人有許多共同點和一定關聯外,也是因爲作者對他們有着共同的敬仰、同情,而且,作者也通過爲屈、賈立傳而隱晦曲折地表達了自己對    使他遭受屈辱的極大不滿。所以,該傳用        的方法來寫人記事。

屈原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他不但是政治家、思想家,而且是一個成就輝煌的文學家、詩人。他創作了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抒情詩         ,是“楚辭”的頂峯之作,也是和風、雅、頌並稱的       詩的奠基之作。他的詩作開創了我國文學史上的              的一代新風。

二、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慘怛    枯槁    濯淖    憔悴    讒諂蔽明   靡不畢見      相隨屬     啜其醨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寫出其本字。

離騷者,猶離憂也 靡不畢見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屈平既絀                         亡走趙,不內

厚幣委質事楚                     被髮行吟澤畔

四、解釋加點的的詞語。

1.博聞強志

2.平伐其功

3.厚幣委質事楚

4.三致志焉

5.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

6.顏色憔悴     

7.形容枯槁    

8.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    

五、解釋下列多義詞。

屈平屬草稿未定

亡國破家相隨屬

屬予作文以記之

屬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神情與蘇、黃不屬

   每一令出, 平伐其功

其後秦欲伐齊

口誅筆伐

伐  伐薪燒炭 南山中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此五霸之伐也

王怒而疏屈平

其於計疏矣

疏  以疏爲美,密則無態

以金籠進上,細疏其能

十三經注疏

頃襄王怒而遷之

公車特徵拜郎中,再遷爲太史令

遷    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

戰、守、遷皆不及施

新沐者必彈冠

彈   莫辭更坐彈一曲

拜監察御史,彈劾不避權貴

懷王乃悉發國中兵,以深入擊秦

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其後楚日以削

皆好薛而以賦見稱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蠼乎

以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皆以美於徐公

日以盡矣

以齧人,無御之者

深林杳以冥冥兮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也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

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乎   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

六、說出下列加點的詞的活用現象,並作解釋。

1.方正之不容也

2.明道德之廣崇

3.皆謙而禮交之

4.臣修身潔行數十年

5.其後楚日以削

6.內惑於鄭袖

七、下列句子哪些是判斷句,哪些是被動句?

1 .父母者,人之本也。

2.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3.秦,虎狼之國,不可信。

4.兵挫地削。

5.身客死於秦,爲天下笑。

6.此不知人之禍也。

7.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

8.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9.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今見放爲?

八、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2.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3.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4.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

                                                    

5.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爲天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