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天堂》的教案

【教材內容】

《鳥的天堂》的教案

《鳥的天堂》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課(需兩課時)。

【教材分析】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記敘了他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羣鳥活動的景象。寬闊清澈的河流,充滿生機的大榕樹,活潑可愛的小鳥,構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風景畫,展示了一派美麗動人的.南國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生命力的熱愛和讚美。

【學情分析】

本課語言優美,層次清晰,無疑是一篇有利於訓練學生朗讀和薰陶情感的好文章。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燦爛、竹竿、白茫茫、規律、縫隙、照耀、樹梢、靜寂”等詞語,積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3、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南國的美麗風光,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活動的積極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讀爲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

2、根據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教學組織要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獲取基本的語文素養,並受到思想情感的薰陶,使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的教育融爲一體。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⑴ 通過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物的對比,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⑵ 通過朗讀課文,瞭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

2、教學難點:

通過反覆朗讀,理解重點句子,學習描寫事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板書:

天堂

提問:“天堂”用來比喻什麼?

2、板書:

鳥的

提問:“鳥的天堂”指的是什麼?

3、(出示鳥的天堂的圖片)

看,鳥兒們飛啊,叫啊,它們生活得多麼自由,多麼快活啊!這裏就是鳥的天堂。今天,我們就跟隨着我國的著名作家巴金爺爺一起去欣賞這鳥的天堂。

二、自學生字、新詞,初讀課文

1、生初讀課文:

自學生字、新詞,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2、出示生字卡片:

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3、指名分段讀課文,邊聽邊想:

作者到“鳥的天堂”去過幾次?分別在什麼時候?看到了什麼?

4、彙報,交流。

三、學習1~4自然段

1、自由朗讀1~4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這幾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

(作者和朋友們划船出去玩。)

2、賞析好句:

“三支槳有規律地在水裏劃,那聲音就像一支樂曲。”

這裏把什麼比做什麼?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指導朗讀。

四、總結

“我們”一起出去遊玩,這一次有沒有看到“鳥的天堂”呢?“鳥的天堂”又是怎樣的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