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天堂教案

[教學目的]

鳥的天堂教案

1、培養學生鍛鍊品詞析句的能力,鼓勵用讀書聲演繹對文本的感悟,飛揚他們的想象力,培養說話的興趣,說得大方,說得精彩,說得有個性;

2、通過巧設情境,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呈現斑斕的圖片、生動的動畫、活靈活現的錄象,讓學生多感官、多角度地充分感悟,學得“實”、練得“活” ;

3、課文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向學生展現了這自然天成的神奇景觀。引導學生在學會欣賞美,感受美的同時,更能體悟出美好事物的背後還需要人們的愛護,才能永遠維持這份美好。

[教學重點]

以學生爲主體,引領他們品析詞句,體會情感,感悟課文,讀出情趣,說出妙想,鼓勵個性化發言。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在文本感悟的基礎上,放飛想象,激發個性思維,大膽、大方、有組織、有條理地說出在這“天堂”中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像中的景觀。

[教學流程]

一、信息醞情

1、屏幕出示信息,吸引注意:

“嗒、嗒、嗒、嗒……”在鏗鏘有力的打字聲伴隨下,信息內容極富節奏地逐字出現:“在廣 東 省 新 會 市 天 馬 村 裏 有 一座 小 島, 每 年 都 有 成 千 上 萬 的 遊 客 到 那 兒 旅遊。(學生自發地、輕聲地、有節奏地跟讀信息)

2、引發思考:看了這條信息,有什麼感興趣要問的?

[設計分析]:獨特巧妙的信息導入法,讓學生在課伊始便爲鳥的天堂的魅力所震懾,既激活興趣,又撩撥了求知慾,巧妙而不着痕跡。

3、引入課題:連巴金爺爺聽說了,也到那一看。哇!果然,好一個[教師驚喜地指向黑板上的課題](學生一起說出:鳥的天堂)!好一個——(教師聲音悠揚拉長,學生再一次充滿感情地說出:鳥的天堂)!

[設計分析]:契機引入課題,並指導朗讀課題,通過教師語氣的層層遞進,充分激起學生的情感。

二、理文鋪情

1、層層剝筍、梳理文脈:

①巴金爺爺重點向我們介紹了什麼?

學生講述,教師歸納並板書: 榕 鳥

②找出寫榕樹的段落,想一想作者又重點介紹了榕樹什麼特點?

學生講述,教師歸納並板書: 大

茂盛

2、感悟“生命力”,引入重點段落教學:

這麼龐大、這麼茂盛的榕樹,一切都顯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課文中感受榕樹那旺盛的生命力吧!

[設計分析:通過找兩個“重點”引導學生簡單而又清晰地梳理文脈,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單刀直入躍入重點段落。]

三、重情入讀,體驗延伸

這一環節的學習,擬分以下四個學習板快:

[板快一]:巧讀繹情

[屏幕出示]:課文第八自然段

1、自由讀全段。

2、指名讀第一句: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象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

[調控策略]:學生朗讀若不到位時,教師指導:榕樹用上了它全部的生命力,你呢?全部都用上了嗎?再試試好不好?

(教師與學生面對面進行朗讀指導,在教師感情充分渲染下,感染學生,學會如何在朗讀中有聲有色地表達情感)

3、指導朗讀第二句: 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

提出問題:你們認爲在讀的時候要注意哪些詞語呢?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那麼多、一簇、堆、一點兒”等語言文字進行體會,領悟其精彩之處。)

[調控策略]:學生朗讀若不到位,如未將“堆”字語氣加強,讀出“多、茂盛”之感,教師配上動作範讀,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雙手順着節奏相互交替疊上,作堆狀)

4、指導朗讀第三句:那翠綠的顏色,明亮的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①欣賞錄象:綠葉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②深情朗讀:讓我們輕輕地,用欣賞的語氣,一起來讀吧。

[調控策略]:學生讀後,教師再範讀。在“顫動”一詞前面,教師作停頓處理,問:這一停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將品詞、想象、朗讀一氣呵成。

5、師生接讀第四句:這美麗的(生:南國的樹)。

[設計分析]:這是寫榕樹茂盛的一段話,共有四句話,教師因文而異,通過範讀、抓關鍵詞品讀、配畫讀等多種方式,在朗讀教學中,時而析詞解意,時而借圖抒情,時而直抒胸臆,用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讀懂、讀好、讀夠味,讀出形——在頭腦中喚起語言所描繪的畫面;讀出情——讀出語言文字中所蘊涵的情感;讀出神——讀出語言文字所包含的神韻和魅力。

6. 體悟“閒筆”魅力

榕樹茂盛這段,巴金爺爺的妙筆生花寫得多神,同學們也讀得很有感情。可下面這一自然段(出示課文第九自然段)語句似乎沒那麼精彩。請認真讀一讀,想一想,巴金爺爺是不是隨便寫的?

讓生髮現:

① 寫“農民不許人去捉它們”,目的是?

② 誰能欣賞“岸上很溼”“土地是溼的,大概漲潮的時候河水會衝上岸去”語句之妙?

……

[設計分析]:在精讀榕樹茂盛語段之後,巧讀本段看似隨意拈來的“閒筆” ,引導學生去發現,那些平實的語句中,卻包含着豐實的信息內涵。從中悟出“閒筆不閒”的魅力。再一,從動口讀轉到用心讀,教學板塊中形成了張、弛的'節奏,課堂緊鬆有度,情趣自然活躍。

[板快二]:尋跡釋情

[屏幕出示]:課文第七自然段

1、發現方法:爺爺是怎麼寫它的大呢?

①發現了嗎?巴金爺爺用了一個成語

教師板書: 成語

(學生找出:不可計數)

②劃出一個擬人句。

教師板書: 擬人句

學生找出後指名讀: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

[調控策略]:若學生在讀時將“臥”字強調了出來,則問:你這個臥字讀得特別強調,能說說爲什麼嗎?順勢理解“臥”一字使用了擬人手法,生動地寫出了榕樹獨具的生命力;若學生在讀時並沒有注意將其強調,則由老師進行範讀,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字“臥”進行理解。

③再劃出寫榕樹生命力強的動詞。

教師板書: 動詞

(學生找出“垂、伸、臥”等動詞)

[設計分析]:這個環節,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髮現了作者描寫榕樹所用到的三種方法,旨在爲下面自由觀察想象榕樹並進行描述的環節設下了伏筆,讓生在學會方法的基礎上,能夠仿用、還可活用,以自己的觀察,用自己的方法去表述。

2、觀察並描述:

師:我們坐着小船來到鳥的天堂啦!我們像巴金爺爺一樣用心來觀察,也來描述一番吧!

[畫面一]:鳥瞰榕樹遠景圖

預設:遠觀榕樹喲——

△ 遠遠看去那株榕樹真大啊!

師:這巴金爺爺已用過了,重要的是要有你自己的描寫語言。

比如生成:

△ 這株榕樹多麼翠綠,臥在水中像點綴在藍寶石中的一顆綠寶石。

師:是你的發現,有你自己的語言,好!

[畫面二]:近看榕樹枝條縱橫圖

預設:你們也逼近榕樹啦——

提示:可不能再用“不計其數”了,還有其他的成語哩。

比如生成:

△ 榕樹這縱橫交錯的枝條多像一張蜘蛛網。

師:“縱橫交錯”用得好!“蜘蛛網”作爲比喻更是恰如其分!

△ 這無數的枝幹,多像無數條蟒蛇相互纏繞着,你們覺得像嗎?

師:多麼栩栩如生的比喻!這枝幹彷彿活了一般。能用上更驚歎些的語氣來誇誇它嗎?(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說話)

△ 大家瞧,這就是大榕樹的枝幹,它多像一條條粗細不同的巨繩捆繞在一起。

師:“粗細不同”?你從哪觀察出的?能指出來給大家看看嗎?

(生指着圖中的枝幹進行介紹——培養學生觀察與描寫相結合,體會想象是建立在細緻觀察的基礎上)

[設計分析]:學生上臺指着圖進行具體形象的描述,面對着枝條縱橫交錯的奇觀,用自己豐富的語言將其描繪,生動之處,讓學生如解說員一般,指着圖中具體的景物細細說來。教師煽情式的評價,讓學生樂於觀察、表述,既培養了觀察能力,又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一石二鳥。

[畫面三]:夕陽下風情無限的榕樹圖

預設:從未見過在夕陽那暖暖的霞光籠罩下的大榕樹,如此浪漫、充滿無限風情的景象也是巴金爺爺不曾提到的。難道你們不也想“美”它幾句嗎?

……

[設計分析]:同樣是鳥的天堂,巴金爺爺有他的觀察點,我們有新的觀察點。同樣是鳥的天堂,從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角度都有不同的觀察發現。這一板塊的教學,通過文本感受、辭藻欣賞,以巴金爺爺的寫榕樹的“大”的方法作爲憑藉,再配上圖片以視覺感官上的刺激,進行接下來一步步的觀察與描述。不僅深化了對文字的感悟,還能盡情想象,進行充分的語言訓練,鼓勵個性化發言,讓課堂成爲學生個性洋溢的舞臺,讓書本化身爲學生豐富聯想的翅膀。

[板快三]:畫動情生

1、設懸念:寫了榕樹,不寫鳥,行嗎?

[設計分析]:設個懸念,引起學生的關注。

2、初解:

[屏幕出示]:課文第十二自然段

指名一學生讀後進行歸納: 這兒寫了鳥兒的什麼特點?

師板書: 多

熱鬧

3、讀享情趣:

師:巴金爺爺把這衆鳥紛飛的情景寫的可有情趣啦!我們一起來讀吧。

步驟一:

在學生讀“起初,周圍是靜寂的”的時候,教師當起了導演,慢慢引入情境之中:噓——這時候是非常安靜的啊,一點兒聲音——也沒有。(師壓低手勢,引讀)起初——(音漸長漸弱)周圍是靜寂的(讀“靜寂”二字前悄含一口氣,讀時輕輕嘆出,創設幽靜而深遠的意境)學生跟讀。

步驟二:

①當學生讀到“我們把手一拍”時,教師招呼起來:拍掌啊!(帶領學生從寂靜轉爲熱鬧)

②當學生熱烈地拍起掌時,教師提示:是“一拍”啊。怎算“一拍”?順勢導入課文朗讀,教師面露驚喜的表情:“我們把手一拍。”……(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三讀“我們把手一拍” ,讀中有了動作,讀中有了表情,讀中有了深深的震撼)

步驟三:

①在學生讀到“便看見一隻大鳥飛了起來”的時候,播放動畫:一隻大鳥鳴聲一亮,拍打着翅膀從榕樹那茂密的樹叢間飛了起來,直入雲霄。師提示:繼續拍掌的話便會看到更壯觀的景象。

在熱烈的掌聲之中,動畫繼續播放:緊接着兩隻、三隻、四隻……無數只鳥兒目不暇接地從樹叢間的各處飛了出來,清脆地鳴叫着,有的高飛,有的盤旋,有的停落水邊……

配合着畫面內容,師生接讀:這時候,到處都是——(生:鳥聲),到處都是——(生:鳥影)。(充滿動感的熱鬧場面,師生互動的精彩瞬間)

步驟四:

爲了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老師當起了演員,手指前上方,驚訝地叫到:“瞧,大的!”突然,又指向另一方向,驚呼:“小的!”再換角度:“花的!” 、“黑的!”……

(朗讀同時,引領學生認識從形狀、顏色、動態三個方面寫鳥的“多” )

[設計分析:教師緊扣文本,巧妙地抓住學生獲得信息的主渠道——視覺,同時還通過教師的語言,優美的樂曲等中介手段,使信息的傳入更加多元。當動畫的播放、學生的拍掌聲、鳥兒的齊鳴聲起時,整個課堂熱鬧紛呈,學生在視聽等多種感官刺激下,激情洋溢,師生配合接讀衆鳥紛飛一段,融畫面、聲效、語言、動作於一體,形成一個動感教學,有聲有色,文字中的情趣充分得到體悟。

[板快之四]:說趣渲情

1、讀畫眉鳥的趣:

[屏幕出示]:畫眉鳥在枝頭的圖與課文第十三自然段

指名讀。

2、說衆鳥兒的趣:

[屏幕出示]:羣鳥戲水圖

(學生上臺指圖進行描述,引導其說得具體,如外形、動作,說得生動,可以加上豐富的想象,將其擬人化。)

[設計分析;豐富的想象力的培養、充分的個性化語言的表達是本節課的重點,亦是難點,利用靈動的多媒體手段,創造生動的情境,讓學生真真正正地進行語言訓練。]

四、流露真情

多麼有趣的畫面!多麼可愛的鳥兒啊!此時此刻,你心裏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比如生成:

△ 真想去看看巴金爺爺筆下那富有魅力的鳥的天堂啊!

師:我也沒去過,好想去啊!你去的時候別忘了叫上我哦!

△ 我想去看看那兒現在還是不是這樣美麗,有沒有被人類破壞了。

師:是啊,這是大自然多麼珍貴的禮物,每個人都有責任愛護它。

△ 我們福州要有這樣的環境該多好啊!我以後要創造出像鳥的天堂一樣迷人的風景線。

師:我想,經過你的努力一定會實現這個願望的!

[設計分析]:改去一般談感受的做法,在品讀課文意猶未盡的興奮點激發學生此時此刻真實感情的流露,呈現動感教學。

五、筆下見鍾情

編寫導遊詞:神州旅遊公司要招聘幾位小導遊啦。考題就是爲這個鳥的天堂寫一段精彩的導遊詞。回家好好準備,下節課就是神州旅遊公司的招聘大會。

板書: 鳥的天堂

成語

大 多

榕樹 鳥 動詞

茂盛 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