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鳥的天堂

教案:鳥的天堂1

教學目標:

教案:鳥的天堂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正確地讀寫下列詞語:糾正、逼近、做巢、樹梢、留戀、目不暇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從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景觀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4、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能力。

設計理念:

讓學生“會學”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根據教材和學生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智慧。

教學重點:

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並能用各種喜歡的方式表達感受。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

1、什麼是天堂?(指名回答)

2、板書“鳥的天堂”鳥的天堂會是什麼樣子呢?

二、按照要求讀書。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想想自己讀了課文後感覺是什麼?在旁邊寫上批註。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在有生字、詞語的地方注意糾正讀法。

2、談自己讀的感受。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

四、簡介本文作者及課文有關知識:

“鳥的天堂”實際是寫什麼呢?

“鳥的天堂”實際是指大約有500年樹齡的一株大榕樹,它位於廣東省新會市南部天馬村天馬河上的一座小島上。

五、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1、作者是怎麼去“鳥的天堂”的?去了幾次?每次去的時間有什麼不同?第幾次才真正見到“鳥的天堂”?

2、哪些句子最能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筆畫下來。並說說表達了什麼感情。

六、學習生字

1、指名讀詞讀字。

2、指導書寫難寫的字。

3、抄寫生字詞語。

板書: 18、鳥的天堂

第一次: 大榕樹

第二次: 鳥的天堂

第二課時

一、 引入:

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個個都變成快樂的鳥,一起來學習《鳥的天堂》。

這節課我們就從鳥的角度來感受“鳥的天堂”。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幾次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麼?第二次看到了什麼?

(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樹,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鳥的天堂”)

二、首先我們進入到真正的鳥的天堂,也就是你們的天堂去看一下:

1、自由讀12-13自然段,看看這一部分寫出了“鳥的天堂”什麼特點?(活潑可愛、鳥多)

你是從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發言)

2、當學生讀到“應接不暇”一詞時,問: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平時在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情境?

3、這一段主要應讀出它的什麼特點來呢?(熱鬧)對,這就是它的動態美,這一段主要寫出了鳥的天堂的動態,讓我們一起來讀出它的動態美。

(引導讀“有的…有的…有的…”和“一隻畫眉鳥…那歌聲真好聽…”讀出鳥的可愛;引導讀“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和“眼睛應接不暇…”讀出鳥的多。)

4、學生讀完後問:這一隻小鳥在興奮地叫着,它可能在說什麼呢?假如你就是這隻小鳥,你爲什麼會喜歡這個地方呢?讓我們將自己的視角往小鳥生活的環境——大榕樹身上聚集。

三、學習第一部分:(課文7-8自然段的內容)

1、自由讀這部分,找出小鳥會喜歡這個地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關句子旁邊寫上批註)。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小組討論交流,小鳥爲什麼會喜歡這個地方、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班級交流。(樹大、美)

A、當學生講到樹大、美的特點時,出示掛圖幫助學生理解。

B、引導理解“不可計數”和“臥”字。

C、你還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嗎?說出來討論討論。

D、假如你沒有,那老師想提出一個問題,出示:“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顫動”指的是什麼,作者爲什麼會有這種感受呢呢?

1)、學生討論;(聯繫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①樹葉多,小鳥撲翅膀時動;②“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③有風吹過。)

2)、交流並說明理由。

E、這麼美,這麼大的樹!我們怎麼才能用讀來表現出樹的這些特點呢?

指名讀7-8自然段。評價:讀得怎麼樣?想不想聽老師讀。

教師讀,讀得怎樣?讀第12-13自然段時我們要求讀出鳥的天堂的動態美,這兩個自然段應該怎樣讀呢?(讀出它的靜態美)

齊讀。

四、簡介本文作者及課文有關知識:

五、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六、學習生字

教案:鳥的天堂2

教學目標:

1. 初步瞭解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麼不同;

2. 學習課文1、2兩段,理解鳥的天堂是怎樣的,體會鳥的天堂的壯觀;

3. 能分辨課文中寫的具體事物與作者的聯想,並認識體會聯想的作用;

4. 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 理解鳥的天堂是怎樣的。

2. 能分辨課文中寫的具體事物與聯想,認識體會聯想的作用。

教學難點:

讀課文描寫大榕樹的重點詞句,運用多種媒體手段,啓發學生進入情境,進行合理想象,感受大榕樹蔚爲壯觀的美麗,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南國風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課件製作

教學說明:課前預習20分鐘(1、讀順課文、理解生字新詞;2、瞭解課文大意)

教學過程:

一、 揭題,導入:

1. 出示天堂,問:天堂原指什麼?現在一般用來比喻什麼?(指學生回答)

2. 出示鳥的,構成課題鳥的天堂,問:由這一課題,大家會想這該是一個怎樣的環境呢?(讓學生說說)

3. 導入(師述):現在,就讓我們隨着巴金爺爺的妙筆去廣東新會市天馬村天馬河,看看河中小鳥上有500年左右樹齡的大榕樹。(課件展示大榕樹的全貌)

二、 初讀課文,瞭解作者前後兩次看到的鳥的天堂的異同。

1. 快速瀏覽課文,知道作者前後幾次經過鳥的天堂。(兩次)

2. 再讀課文,思考,作者兩次看到鳥的天堂的景象有什麼不同。

課件出示具體要求(作業練習第4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作者曾()次坐船經過鳥的天堂。第一次是()經過;第二次是()經過。因爲經過的()不同,看到的()也不同。第一次看到(),卻沒看到()。第二次去聽到了(),又看見了()。

這使作者信服那支葉繁茂的()真是()。

①學生自由讀課文,試着獨立填空;(課堂作業第4題)

②指名反饋答案。

③教師引導小結,過渡到第一段的學習。

師: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是在傍晚,大家是怎麼知道的?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來。

三、 學習第一段,體會作家描寫時間的語句的美妙之處。

1. 學生讀文;

2. 彙報交流討論:

課件出示課文中的原句:

太陽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燦爛的紅霞在天邊,在山關,在樹梢。

① 齊讀。

② 說說從這句話中感受到這裏傍晚的理由。

3. 比較句子的異同,體會作者寫法的精妙。

課件出示被比較的句子:

太陽落下了山地,只留下一段燦爛的紅霞在天邊、山頭、樹梢。

① 討論分析兩個句子的異同:

▲ 句式不同:一句是排比句,二句是並列句。

▲ 句意不同:一句是紅霞不只是撒在天邊、山頭、樹梢三個地方,其他很多地方都有;二句是紅霞就只撒在天邊、山頭、樹梢三個地方似的。

▲ 韻味不同:二句不如一句讀起來有韻味。

② 感情朗讀第一句,讀出韻味。

四、學習第二段:體會大榕樹大得壯觀的美。

1. 聽錄音讀第二段,想:這是一棵怎樣的樹?

2. 學生彙報說。

可能出現的情況:①這是一棵高大(龐大、巨大)的樹。

②這是一棵枝繁葉茂的樹。

③這是一棵高大繁茂的樹。

師述:大家說得都沒錯,但那一個更準確呢?

3. 學生再讀課文:要求可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文,並用自己喜歡的標記劃找課文描寫大榕樹的重點詞句。

① 學生回答交流所劃找的重點詞句:

a. 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下列句子:一簇簇的綠葉伸到水面來。樹葉綠得可愛。這是許多棵茂盛的榕樹,但是我看不出樹幹在什麼地方。

b.我見過不少的大榕樹,但是像這樣大的榕樹卻是第一次看見。

c.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樹,有着數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一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這處看,這像一棵大樹斜躺在水面上一樣。

d.這棵榕樹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的眼前閃耀,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e.只有無數的樹根立在地上,像許多根木樁。

② 引導理解體會以上句段:

▲ 說說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從哪幾方面寫大榕樹的?

板書:遠近

樹幹、枝葉

▲ 遠看的大榕樹,給人什麼印象?(板書:高大、繁茂)爲什麼?學生交流,教師板書:許多棵?

兩棵?

一棵!

▲ 近看的大榕樹,又給人什麼印象?(指點板書:高大、繁茂)爲什麼呢?

A.交流討論:(大榕樹的高大)

a.理解真面目的真的意思(真正、本來)

b.讀榕樹真面目的句段。師:能把榕樹枝上又生根的景象勾勒出來嗎?(學生讀文後試畫)

c.課件展示幾種情況,讓學生分析對照明白畫的正誤。

師:的確,正因爲大榕樹有着樹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許多根又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因此它的枝幹不計其數。這樹實在是高大!

d.還從哪個詞有見榕樹的高大?(斜躺)理解體會斜躺的作用

e.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7自然段。

B.交流討論:(大榕樹的繁茂)

a.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8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標記劃找表現榕樹繁茂的詞語,並想想這些詞語的意義作用。

b. 交流彙報:(提示按讀句子、找詞語、說意義作用的順序交流)

c. 師:的確,這樣榕樹的綠葉多得不計其數,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板書:樹葉多而綠)怪不得,作者聯想到了

d. 學生接讀這棵榕樹好象在把它得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似乎每一片樹葉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抖(板書:展示生命力、新生命在顫動)

C、引發學生聯想,進一步體會大榕樹高大繁茂,蔚爲壯觀的情景。

a師:要是這棵高大而美麗的榕樹就在我們面前,相信大家也會被吸引,被傾倒,繼而讚歎不已!

(課件展示高大繁茂的大榕樹)

師:現在面對這棵大榕樹,你會想到什麼?會有什麼感嘆呢

b、學生圖文結合,試說心中的感嘆。

c、交流感嘆

d. 師小結:多麼可愛的大榕樹啊!簡直是一個奇觀,難怪作者由衷的讚歎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喜愛的、讚美的)

e.運用自己最投入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讀第8自然段。

f.體會只有無數的樹根立在地上,像許多根木樁。一句的意思進一步感受樹的高大。

五、總結:

1. 師: 這節課,我們跟隨老作家巴金爺爺在傍晚時分經過了鳥的天堂。大家有什麼收穫?此時的我們又有什麼疑問呢?

試指學生說這節課的收穫和此時心中的疑問。

2.師:是啊,鳥的天堂只是一棵讓人稱奇的大榕樹,卻沒有一隻鳥,這是怎麼回事呢?下節課,讓我們來解開這個謎。

六、完成課堂作業練習第2、3 兩題。

教案:鳥的天堂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2、認識南國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榕樹上中衆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3、學習作者表達事物的方法,掌握動態和靜態的描寫方法。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學習作者表達事物的方法,受到美德教育。

2.理解重點語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教學難點:

學習、體會做這兩次到鳥的天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理解動態和靜態的描寫方法。

教學方法:

教學中採用小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抓住重點語句情中研讀,境中探究。

教學用具:

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感知全文

師:(配樂解說)在廣東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四、五百年前,在廣東新會的天馬村,有一條小河,河中間有一塊泥灘小島。潮退外露,潮漲水淹。一天,一隻仙鶴看中了這兒環境靜而優雅,便銜來了一根榕樹枝,說來奇怪。不久,榕樹生長起來,枝繁葉茂,遠看像一片浮動的綠洲。又一個美麗的清晨,這隻仙鶴帶來了數萬只仙鶴,棲息在這棵榕樹上。從此,每於清晨薄霧中,萬千靈鳥鳴聲呼喚,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國一個奇觀。

1、齊讀課題。

2、感情不夠,再次讀題。

二、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從你們的聲音中,我感受到了這的確是個很美的地方,下面請同學們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三、重點讀樹,品味寫法

這是一棵怎樣的樹呢?讓我們隨着巴金爺爺伴隨着夕陽的餘輝走近這棵神奇的樹。

1、(課件:榕樹)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是一棵怎樣的樹?

2、作者看到這棵樹發出了什麼感慨?瀏覽課文1—8自然段,找出這句話。(課件: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1)齊讀這句話

(2)這是作者的感慨,讀得再濃一些。

3、(課件:課文如何描寫它的美麗呢?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7、8自然段,把你認爲優美的句子讀出來與大家分享。)

學生隨意彙報以下句子:

(1)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課件)

a.強調了不可計數,用這個詞語說一句話。(板書:茂盛)

b.齊讀。

(2)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課件:氣根)

(出示榕樹氣根的圖片,向學生介紹氣根的形成)

(3)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上,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臥在水面上一樣。(課件:榕樹的姿態)

a.體會“臥”的巧妙用法,突出了榕樹的靜態美,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b.說說應該怎麼讀這句話,指名讀。

c.帶着自己的體會自由讀這句話。

(4)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

說明榕樹生命力極其茂盛。(板書:生命力)

(5)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課件)

a.學生自由彙報,體會榕樹的生機勃勃。

b.喜歡這句的同學站起來讀。

c.師示範讀。

d.生齊讀。

小結:這是一棵茂盛、充滿生命力的樹,多麼美啊!難怪作者感嘆到______________。(課件:這南國的美麗的樹)

四、引向讀鳥,研讀賞析

1、(課件:百鳥歸巢)觀看“百鳥歸巢”的壯觀景象。

2、(課件:小組合作學習課文12、13自然段,看看作文是如何描寫這些鳥兒的,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生自由彙報以下句子:

(1)“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

a.兩個“到處”說明鳥很多.

b.想象會有哪些鳥?

c.齊讀。

(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a.作者抓住了哪幾個方面來寫?不同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姿態的鳥,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百鳥歸巢“圖。

b.還有哪些姿態?體會鳥兒的動態美。

c.男生讀,女生讀。

(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隻,又錯過了那隻,看見了那隻,另一隻又飛起來。”

a.理解“應接不暇”的意思,並說一句話。

b.比賽讀。

(4)“一隻畫眉鳥飛了出來……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着,那歌聲真好聽。”

(課件:鳥兒很歡快,快樂地叫着)

a.齊讀。

小結:用讀的方式感受鳥兒的美麗。師生共讀12、13自然段。

五、問題探究,主題昇華。

1、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麼不一樣?

2、作者看到這麼美麗的景色發出了什麼感慨?(課件:昨天是我的……的確是鳥的天堂)a.體會這句話的含義。b.齊讀。

3、大榕樹爲什麼會成爲鳥的天堂?我們應該怎麼做?

總結:只有保護大自然,纔會有人與自然、動物之間的和諧之美,讓我們共同努力去創造更多的天堂。

教案:鳥的天堂4

教學目標:

1. 熟讀課文,有感情朗讀課文有關部分,背誦課文第12、13自然段,感受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衆鳥紛飛的壯觀景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感情。

2.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陸續”、“應接不暇”等詞語的意思。

3. 分辨課文中作者的見聞和聯想,體會課文描寫景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教學重點:

1. 感受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衆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2. 分辨課文中作者的見聞和聯想。

教學難點:

1. 有感情朗讀課文有關部分。

2.想象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衆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初讀課文,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一部分的7、8自然段,感受大榕樹的美麗奇特。

2.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有關詞語。

3. 認識“鳥的天堂”,分辨課文中作者的見聞和聯想。

教學過程:

一、 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1. 作者簡介。

2. 揭示課題。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讀課文。

要求:(1)讀正確;(2)讀通順。

思考:談談你對“鳥的天堂”的認識。

2. 檢查反饋。

(1) 課堂交流:你對“鳥的天堂”的認識。

(2) 個別讀課文,隨機學習生字和部分新詞。

三、 再讀課文,理清文脈

1. 速讀課文。

思考:課文可以分成兩個部分,怎樣分?爲什麼?

(1) 自己讀讀、劃劃、想想。

(2) 小組討論,重點討論“爲什麼?”

2. 檢查反饋。

四、 精讀課文,感受情趣

1. 輕聲讀課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寫的情景,說說想到的情景?

2.質疑:在這些句段中,有哪些你不太理解的問題?

(尊重學生的質疑,鼓勵學生相互作答,教師重點指導“翠綠的顏色……”一句。)

3.在這些句段中,選擇你最喜歡的有感情朗讀。

(1) 嘗試有感情朗讀。

(2) 朗讀指導。

(3) 有感情朗讀有關句段。

設計說明:

對作者巴金作簡單介紹,既是一種文學修養的薰陶,也是從語文的內部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自由讀是一種面向全體、照顧差異的讀書方法,目的在於讓每個學生能對課文有一個完整初步的瞭解。

這個問題的設計旨在促進學生認真閱讀,學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於瞭解學情;教師的寬容評價,有利於學生樹立閱讀的信心。

讀的是個別學生,檢查出的問題要面向全體。字詞的學法似乎有些凌亂,但有實效。

簡化分段,強調理清分段的思路,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初步體會景物的靜態和動態描寫。

質疑是一種重要能力,既有利於學生運用已有的閱讀知識和能力,又激發學生邊讀邊思。

給學生選擇的權利,也就是培養學生的鑑別能力,培養學生自主的閱讀能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熟讀課文,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二部分的12、13自然段,感受“鳥的天堂”裏衆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2. 學習課文第二部分,理解“應接不暇”等詞語的意思。

3. 精讀課文,體會課文描寫景物動態和靜態的方法,瞭解作者觀察描寫的精細、巧妙。

教學過程:

一、 精讀課文,感受情趣

1. 自由讀課文第12、13自然段。

思考:用一句話表達你的感受,並想想你的感受來自於課文的什麼地方?

2.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點撥:

①理解“我們繼續拍掌……有的在撲翅膀”一句。

②理解“我注意地看着……第三隻又飛走了。”

A.想象句子所描寫的情景。

B.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應接不暇”。

有感情朗讀句子。

3.背誦課文12、13自然段。

二、 熟讀課文,體會寫法

1. 自由讀課文第一段、第二段,完成書面作業。

作業:

第一段和第二段描寫的是同一個地方的景象,兩段的不同之處在於①觀察的時間;②主要的景物;③景物的特點;④描寫的方法。

上述要素之間的聯繫在於:

2. 小組交流、討論。

3. 課堂交流。

三、 延伸課文,鼓勵探索

1. 置疑。

2. 介紹“鳥的天堂”,鼓勵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美。 設計說明:

寬泛的問題,有利於擴大學生的閱讀心理空間,善於表達自己的感受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素質。

作業採用書面形式主要是爲了促進學的深入思考;練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從整體上深入理解課文,體會寫作方法與事物特點之間的關係,滲透內容決定形式的思想。

在置疑中幫助學生解決一些感興趣的問題,彌補一些教學中遺漏的問題,可以稱爲教學民主,也可以理解爲因學而教。

作業:(先獨立嘗試,後小組討論)

第一段和第二段描寫的是同一個地方的景象,兩段的不同之處在於:

①觀察的時間:第一段 傍 晚 第二段

②主要的景物:第一段 第二段

③景物的特點:第一段 第二段

④描寫的方法:第一段 靜態描寫 第二段

以上要素之間的聯繫在於:

① 例:傍晚,鳥休息了,所以描寫榕樹的靜態。

教案:鳥的天堂5

一、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⑴通過本課的學習,感受南方的優美風光,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美、注重環境保護的教育。

⑵通過情境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2、能力目標

養成主動讀書思考的良好習慣,提高獨立閱讀能力。

3、認知目標

(1)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大榕樹上衆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2)學習課文描寫景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

1、瞭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動態描寫和寄情於景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鳥的天堂爲什麼的確是鳥的天堂。體會兩個鳥的天堂的不同含義。

四、教學準備

1、課件 (或投影片)

2、 學生蒐集關於鳥的天堂的資料

五、教學步驟與教學活動設計(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在我國南方生長着一種美麗的榕樹,樹上住着許多鳥兒。(課件出示:鳥的天堂的圖片)看,鳥兒們飛呀,叫呀,它們生活得多麼自由,多麼快樂啊!這裏就是鳥的天堂。(板書:鳥的天堂)

今天,我們就跟隨我國著名作家巴金爺爺一起去欣賞這鳥的天堂。

2、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請同學們速讀課文,看一看,作者幾次經過鳥的天堂?每次是什麼時候去的?兩次分別看到了什麼?有不懂的詞、句子用直線畫出來。(學生讀文思考)

生讀後回答以上幾個問題。(師板書:榕樹茂盛 衆鳥紛飛)

3、質疑問難

在剛纔初讀課文時,你們遇到了不懂的問題嗎?把讀不懂的也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討論。

(生提出不懂的問題,簡單的問題學生相互解答,難的鼓勵自己讀書解決。)

同學們讀懂的多,提的問題更好。我想,只要我們認真讀課文,一定能弄懂這些問題。

(二)問題探究,自讀自悟

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出描寫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後感受最深、讚美鳥的天堂的一個句子。(生回答: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課件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這是個什麼語氣的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讓我們一起來讚歎鳥的天堂。

作者看到了什麼,才發出了這樣的讚歎?(榕樹、鳥兒)

課文是怎樣寫榕樹、鳥兒的?請同學們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課件出示:

1、作者爲什麼說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2、想一想第一個鳥的天堂爲什麼加引號,第二個爲什麼不加引號?

3、爲什麼大榕樹能成爲鳥的天堂?用曲線畫出課文中描寫榕樹、鳥兒的句子。

(學生讀讀畫畫並進行小組討論)

(三)教師點撥,突破難點

1、作者是怎樣寫這株大榕樹的?(生讀有關段落)

2、傍晚,我們划着小船向河中心移去,這時我們看見了大榕樹。(課件出示:大榕樹)(生欣賞。)

現在你有什麼感想?(生:榕樹真美。榕樹真大。)

3、這到底是多少株大榕樹呢?(學生回答,允許有爭議)

原來這真是一株大榕樹啊!

課件出示:

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 )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 )上又生( ),有許多( )直垂到地上,()進泥土裏。 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

填空。

從這段話裏你讀出了什麼?

(生讀後討論。)

師啓發學生回答以上問題(配合出示插圖)。

看到這大得罕見的榕樹,我們能不驚喜嗎?能不能把我們的驚喜之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呢?體會一下。

(生朗讀體會。)

4、這棵大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它怎樣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

課件出示:

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從這段話裏你讀出了什麼?

這段話描寫了一種怎樣的景象?

爲什麼會有這種景象?

(生自由讀後回答以上問題。)

這一株500年樹齡的大榕樹枝繁葉茂,充滿勃勃生機。看到這美麗、可愛的大榕樹,作者不由讚歎:這美麗的南國的樹!讓我們和作者一樣從心底發出讚歎吧。

(生讀: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大聲朗讀,好好體會體會。(生再讀體會。)

大榕樹枝繁葉茂,朋友說這裏是鳥的天堂,可我卻沒有看見一隻鳥。這裏是鳥的天堂嗎?

第二天早晨,作者又經過鳥的天堂,看見了什麼?(生:鳥兒。)

你能讀一下課本上寫鳥的句子嗎?(生讀有關句子)

鳥兒真多呀,我們的眼睛都看不過來了,課文中那個詞說明這一點?(應接不暇。)

你能聯繫上下文解釋一下嗎?

(到處都是鳥,看清楚了這隻,又錯過了那隻,眼睛都看不過來了。)讓我們也到鳥的天堂去看看鳥兒,聽聽鳥鳴聲,好嗎?。

課件出示圖片:鳥兒在榕樹上活動。(生欣賞)。

欣賞了圖片,你想說什麼?(生自由發言。)

這種熱鬧的氣氛,作者寫出來了嗎?

課件出示:

我們繼續拍掌有的( ),有的( ),有的( )。

填空。

想一想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師啓發學生回答以上問題,並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這裏的鳥確實多!這株榕樹上大約生活着10多萬隻鳥,光鶴類就有七、八萬只,這裏真的是鳥兒生活的樂園、美好的家園。

面對這奇妙的景色,作者不願離去,不禁從心底發出讚歎:

課件出示:

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讚美一下這鳥的天堂吧!指導朗讀。

課件出示:

1、作者爲什麼說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2、想一想第一個鳥的天堂爲什麼加引號,第二個爲什麼不加引號?

3、爲什麼大榕樹能成爲鳥的天堂?

(板書:鳥的天堂)現在你們明白了這些問題的答案了嗎?啓發學生回答。

(大榕樹周圍的景色美;大榕樹枝繁葉茂,便於鳥兒築巢休息;農民不讓捉鳥,使鳥受到保護)

這些活潑可愛的鳥兒在他們的樂園裏生活得多麼自由、多麼歡樂啊!那哪裏是我們的天堂呢?爲什麼?(生回答)

作者寫大榕樹的美麗抓住了它的形狀、數量、顏色,也就是事物的靜態來寫的,這種描寫方法展示出了鳥的天堂的靜態美。(板書:靜態)而寫鳥則抓了鳥的.變化、聲音、動作,也就是事物的動態來寫的,(板書:動態)這一靜一動,互相映襯,寫得生動活潑,富有變化,讓我們彷彿身臨其境,也像作者一樣捨不得離開這鳥的天堂。

(四)感情朗讀

請同學們選一段你最喜歡的課文讀一讀。

請生讀給大家聽。大家可以一起朗讀體會。

大家讀得好,學得更好。鳥的天堂美,巴金寫得更美。大自然中到處有美景,大家想寫出自己看到的這些美景嗎?

下一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作家寫景的這種高超技藝。

(五)課外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鳥的天堂已成爲一處遊覽勝地。請你根據課文內容,並收集一些材料,爲導遊寫一篇解說詞。

附板書設計 :

教案:鳥的天堂6

教材分析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選作課文時有改動。作者記敘了他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羣鳥活動的景象。寬闊清澈的河流,充滿生機的大榕樹,活潑可愛的小鳥,構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風景畫,展示了一派美麗動人的南國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生命力的熱愛和讚美。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想象畫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美好;二是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作者細膩、生動的描寫方法。

本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想象“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體會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學難點是體會描寫大榕樹特點的語句。

學情分析

本班爲我校四年級二班,本班共有24名學生,男17人,女7人。縱觀本班學生,經過幾年的學習,大都養成了一定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他們已經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閱讀方法,如朗讀、默讀、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等,在語文學習興趣方面較好,動手、動口練習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是重點,在學習基本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不斷加強情感教育,能從課文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價值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知道大榕樹的特點、作者的情感和表達方法;進一步提高閱讀感悟能力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認識大榕樹的奇特與美麗,體會大榕樹上衆鳥紛飛的景象。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整體語文素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受到大榕樹美的薰陶,感受南國風光的美,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2)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3)進一步增強自主、合作、探究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同學在閱讀中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發表自身的見解,並能用各種方式表達感受,並要求積累運用語言。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動態描寫和寄情於景的表達方法。

教案:鳥的天堂7

【教學目標】

1、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動態描寫的寫法。

2、領悟作者借景物描寫表達情感與直接表達情感相結合的方法。

【設計特色】

以讀代講,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藉助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

【教學設計】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回顧文章的內容,說出大榕樹及鳥的特點。

二、領悟靜態描寫的方法

1、感情朗讀,領悟方法:

⑴ 讀描寫榕樹的部分,思考:

作者是怎樣寫出大榕樹的特點的,哪些句子寫得好?

⑵ 交流體會,要求:

學生可以從總體上談文章是怎樣寫出大榕樹的大和茂盛,也可以從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談自己的體會。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理解,並用感情朗讀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悟。

讀時指導學生抓住關鍵的字、詞,邊讀邊想像畫面,讀出味道,讀出理解。其他學生點評同學的朗讀,說說在具體的語句中怎樣才能抓住關鍵字詞讀出榕樹的碩大無朋。如那翠綠的顏色,明亮的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抓住翠綠明亮新的生命在顫動讀出大榕樹的旺盛的生命力。

2、學習方法,實際運用:

學習作者描寫大榕樹的方法,口頭描繪一下自己喜歡的一種花草或樹木。

三、領悟動態描寫的方法

1、感情朗讀領悟方法:

讀課文中寫羣鳥紛飛的部分,劃出自己喜歡的字詞句或標點,並說出喜歡的理由。

師生交流:

學生讀出自己喜歡的地方,說說喜歡的原因,並說說自己爲什麼要讀出那樣的味道。如讀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這個句子時,抓住叫飛撲字,讀出小鳥的自由快樂,讀出鳥的天堂裏的熱鬧場面。讀後師生評價,根據評價意見,再次感情朗讀。

2、學習寫法,實際運用:

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句話,用上適當的動詞,說一個句子,描繪一下課間時的情景。

四、領悟直接抒情和寄情於景的寫法

結合第三單元讀寫例話中要求的方法: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設身處地的去讀去想,朗讀全文,體會作者是怎樣抒發自己對鳥的天堂的熱愛和讚美之情的。

交流:

1、找出作者直接讚美鳥的天堂的句子,讀一讀,並說說爲什麼要讀出這樣的語氣。

2、讀讀描寫大榕樹和小鳥的段落,體會作者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藉助交流時的所得,再次感情朗讀,體會直接抒情和寄情於景的寫法。

五、積累語言

感情朗讀自己喜歡的句段,熟讀成誦。

六、拓展練習

播放《我是噢一隻小小鳥》的歌曲視頻,讓學生傾聽小鳥傷心的訴說,觀看小鳥的悲慘遭遇,然後以大榕樹或小鳥以及這裏的農民的口吻,給那隻可憐的無助的小鳥寫一封邀請信。

提示:

可用上本節課積累的語言以及寫作方法,介紹鳥的天堂情況,以便讓小鳥敢來這裏,願來這裏。

【教學反思】

《鳥的天堂》這篇課文,記述了作者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鳥的天堂的名不虛傳,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中這種生命現象的熱愛和讚美。

在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在學生明確了大榕樹和衆鳥的特點把握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礎上,第二課時,我重點引導學生帶着作者是怎樣寫出景物的特點的,哪些句子寫得好,爲什麼好的問題,細細品讀課文,體會寫法的。

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以讀爲主,讓學生把心放進具體的語境中,邊想像畫面邊體會情感,抓住關鍵的字詞,讀出感受,讀出滋味,然後是師生評價,評價後結合體會再讀再悟,使讀的層次逐步提高,在讀中體驗和感悟作者的言語、情感的能力也隨之提高。

另外,在本課的學習中,還注意了讀與寫的結合,在領悟作者抓住榕樹特點進行靜態描寫的方法後,進行了遷移訓練,學習作者的寫法,口頭描述自己喜歡的一種花草樹木。在領悟作者動態描寫羣鳥歡騰的熱鬧場景後,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描述可見同學們的活動──這些訓練隊直到孩子的寫作能起到較明顯的作用。

本課的拓展練習,雖然之設計了一項,但這次拋磚引玉,卻體現了多元化的原則:學生可以從環保的角度談認識,也可用上本節積累的語言,也可學習本課的表達方式,因此呈現的果應是開放的,多元化的。

但是,理想和現實永遠是有差距的,在實施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

1、再以讀促悟的過程中,由於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感程度參差不齊,所以,感情朗讀的水平也參差不齊。

2、由於這節課的目標是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所以在體會方法的實際操作中,工具性的分量有點重了。

3、拓展練習的開放性較大,所以學生寫出來的東西面面俱到,層面很淺,倒不如專門落實積累或學習表達一個方面更紮實。

教案:鳥的天堂8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衆鳥紛飛的景象。

(2)引導學生體會哪些地方描寫了事物的靜態,哪些地方描寫了事物的動態,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在閱讀中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發表自己的見解,體會文章的表現手法。

3、情感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文中描寫“鳥的天堂”中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加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1.瞭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學習描寫事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導入:前節課我們學習了鳥的天堂,這節課,我們跟隨巴金爺爺去廣東新會縣天馬河上一個被人們稱作“鳥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爺爺兩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麼不同。

2.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快速閱讀課文,體會一下榕樹給你什麼感受?鳥兒又給你什麼感受?

(榕樹——大、茂盛;鳥——多、歡快)

二、重點感悟

體會榕樹的奇特美和羣鳥紛飛時的壯觀景象。

師:從課文中那些詞、句中可以體會出大榕樹大?

彙報交流。

大榕樹:

1.大

生: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

(1)彙報讀,其他同學聽讀(從不可計數體會出枝幹數目很多,說明樹很大。)

(2)重點體會“真”字。

兩個“真”有什麼不同呢?

學生體會出:第一個“真”意思是本來的,實際的。第二個“真”指的是確確實實。應讀出驚歎的語氣。

師:對枝幹的數目多的不可計數,課文是怎樣描寫的?

生: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

(3)重點體會“又”字。指樹根很多。

生: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臥在水面上。

(4)體會“臥”字。(樹佔地面積大。)

(5)這株大榕樹佔地面積有多大呢?誰查找到了這方面的資料?(學生答:一萬多平方米。)師:哪些詞句又顯現出了榕樹的茂盛?

2.茂盛。指名讀句,談體會。

生: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點縫隙。(不留一點縫隙,說明樹葉多。)生: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

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重點體會“顫動”,學生演示,體現微微地動態。

(從中我們體會到榕樹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師:從對大榕樹的描述中,我們想這時作者會發出怎樣的感嘆呢?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3.請學生反覆朗讀這部分內容,突出重點詞句,體會榕樹的特點,在讀中表達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感受。

鳥:

1.導語,讓我們走進課文,欣賞熱鬧的場面。

2.默讀課文,思考:從哪些語句中能夠體會出這裏的鳥兒多?

3.學生彙報。

生: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兩個“到處”說明鳥很多。生:我注意地看着,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隻,又錯過了那隻,看見了那隻,另一隻又飛起來。

師:我們還可以從文中的那個詞體會到鳥多?

我們體會了“應接不暇”。應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說人或事情很多,接待,應付不起來。在課文裏是說鳥太多了,眼睛看不過來了。

生: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有的?有的?有的,說明鳥的姿態很多,種類也很多。

師:哪些地方又表現出鳥的歡快?

生:一隻畫眉鳥飛了出來?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着,那歌聲真好聽。

我們從中體會到鳥兒很歡快,快樂地叫着。

(重點詞語,可進行說話練習)

4.看到這麼一棵奇特的榕樹,領略到樹上鳥兒歡騰的場面,作者又發出了怎樣的感嘆呢?

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5.教師追問:

(1)從這句話中,你發現了什麼?

(第一個鳥的天堂有引號,而第二個則沒有。)

(2)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寫呢?有什麼不同的含義嗎?

(第一個鳥的天堂指的是這棵大榕樹,第二個鳥的天堂指的是真正鳥的天堂。鳥兒們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樣,所以在作者心裏,大榕樹是確確實實的鳥的天堂。)

6.同學們,請閉起眼睛回憶一下,作者在寫榕樹的大、茂盛和寫鳥的歡快時,有什麼不同,各採用了怎樣的寫法?(體現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三、瞭解榕樹成爲鳥的天堂的原因

什麼原因使這棵大榕樹成了“鳥的天堂”呢?學生討論,師小結。

四、思維拓展,深化主題。

請你以導遊或小鳥兒的身份,向遊人介紹這裏的景象。(明確任務,小組合作,進行口語交際)

五、課堂小結。

大榕樹被大自然賦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了鳥的天堂。作爲人類也要保護動物。保護環境,保護大自然這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大自然更好地造福於人類。

六、作業。

將拓展討論課後寫出來。

教案:鳥的天堂9

  【1】鳥的天堂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梢 暇 戀”新詞“留戀 不禁 展示 顫動 南國 應接不暇”。

2.訓練學生按作者遊覽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導學生體會哪些地方描寫了事物的靜態,哪些地方描寫了事物的動態,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學重點

1.瞭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學習描寫事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課時安排

三課時。

學生活動設計

1.回答文中設計的問題,勾劃重點詞句。

2.同位討論、小組交流、理解重點句。

3.觀察投影片上的圖,發揮想象,進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

4.質疑問難。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檢查預習情況,質疑問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3.理清層次,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體感知

作者去了幾次“鳥的天堂”,分別看到了什麼景色?

(三)過程

1.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指讀課文、正音、解詞。

①讀準字音:

“顫”chàn“應接不暇”中“應”讀yìng“一簇”中“簇”讀cù“隙”讀xì

②理解詞語:

留戀:不忍捨棄或離開。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顯地表現出來。

南國:指我國的南部。

顫動:本課指微風吹動樹葉一閃一閃的樣子。

應接不暇:本課指由於鳥兒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過來。

(2)用“______”劃出文中你認爲寫得美的詞句來讀一讀、細體會。

(3)自由讀課文,質疑問難。

2.揭題,學生自悟:

(1)板書課題。

“天堂”指什麼?在文中怎樣理解?

文中“鳥的天堂”指的是什麼?

(2)默讀全文思考:

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麼不同?

(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黃昏鳥都棲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寫了“天堂”本身——大榕樹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正是鳥兒最活躍的時刻,所以着重寫了“天堂”裏的居民——鳥兒熱鬧活動的情景。)

3.小組討論:

我們把作者兩次遊覽“鳥的天堂”各爲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幾段?各段的大意是什麼?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們划船出去遊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寫我和朋友們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了“鳥的天堂”—— 大榕樹。

第三段(10~13自然):寫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們再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了“

鳥的天堂”裏的居民——鳥兒的活動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寫作者對“鳥的天堂”的讚美和留戀。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分析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初步瞭解課文描寫景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3.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目標完成過程

1.學習第一段。

讀一讀、說一說你讀懂了什麼,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出來的?

(1)(作者吃過晚飯,黃昏時,在河邊與朋友乘船出遊。從“吃過晚飯”、“我們陸續跳上一隻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體會到,當時環境十分幽靜。從“沒有波浪”、“平靜地移動”、“聽見了水聲”體會到的。)

(2)練習朗讀,體會作者遊玩時愉悅的心情。

2.學習第二段:

(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圖)。

看圖用一個詞或一個短語概括說說這是一棵怎樣的大樹。

(獨木成林,枝繁葉茂,充滿生機與活力,鬱鬱蔥蔥……)

(2)默讀思考:

作者是按什麼順序描寫榕樹的?

主要寫了榕樹的什麼特點?用____________線劃出來。

(3)小組討論、互相交流:

(這一段描寫了榕樹“大”“美”的特點。描寫“大”的語句:①“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②“那是許多株茂盛的榕樹,看不出主幹在什麼地方。”③“當我說許多株榕樹的時候……”④“我見過不少榕樹,這樣大的還是第一次看見”⑤“真是一株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描寫“美”的語句:①“一簇簇樹葉……真綠得可愛”。②“有許多根垂到地上……臥在水面上。”③“那麼多的綠葉……新的生命在顫動。”)

(4)圖文對照“學生交流、教師點撥、理解重點句:

出示投影片1:

(這兩句話寫出了這株大榕樹的真面目。樹木的特點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之後就成了樹幹,這就是這株大榕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的原因。

(5)指導朗讀,培養學生體驗“美”、欣賞“美”的能力。

(6)小結:

這一段作者由“遠”及“近”地對榕樹的大小,它的根、葉、幹、枝的形狀、顏色、大小等進行了描寫,這是靜態描寫。

3.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

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

(這一段主要寫了作者和朋友們第二天又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

(2)再讀討論,教師適時點撥:

再讀思考:

作者是怎樣描寫衆鳥紛飛的活動情景的?標出有關語句,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①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寫出了鳥形、鳥色及鳥的姿態。用這樣相同或相似的句式來寫,讀起來節奏感強,非常上口。

②作者用了擬人句“樹上就變得熱鬧了。”“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着,那歌聲真好聽。”寫出了鳥兒們在“天堂”裏活潑、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3)感情朗讀,體會這一段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4)小結:

這一段作者主要寫了鳥的活動——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動態的鳥,構成了一幅“百鳥圖”。是對事物變化活動的描述,這是動態描寫。

4.學習第四段:

(1)自由讀第四段。

說說你從哪些語句中讀懂了什麼。

(由“回頭看”、“我感到一點兒留戀”、“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體會到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戀。)

(3)感情朗讀、深化理解

(要讀出留戀、讚美之情。)

(三)課後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從“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到“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第三課時

(一)明確目標

圍繞重點,學習表達

(二)目標完成過程

1.過渡: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這篇課文按遊覽路線寫了作者兩次到“鳥的天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兩天的記遊,重點不同,方法也有別。那麼作者是怎樣來寫所見所聞的,這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重點。

2.投影出示自學提綱:默讀思考

集中交流、整理

(1)時間不同:第一次去是在傍晚,第二次去是在早晨。第一次去沒有看到鳥,因爲天晚了,鳥兒們已經在樹上棲息了;第二次去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鳥兒,因爲早晨,鳥兒開始活動了。

(2)因爲這棵榕樹很大,而且枝繁葉茂、土地溼潤、環境安寧,正適合鳥兒做巢生活、農民不許人去捉它們,鳥兒得到了保護,便於鳥類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鳥兒生活的“天堂”。

3.再讀課文,討論交流。

(1)文中哪些地方是靜態描寫?哪些地方是動態描寫?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①大榕樹是靜止不動的,文中作者從根、幹、枝、葉等部位逐項來寫,這就是對榕樹的靜態描寫。如“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②作者第二次到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寫了鳥的活動,是動態描寫。如:“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③寫文章時,注意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就能把內容寫得更具體、更準確,動靜結合,可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4.朗讀課文,深化理解。

(三)總結擴展:

1.總結全文,歸納中心。

(本文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說明大榕樹的美麗奇特及被稱作“鳥的天堂”是名不虛傳的。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麼啓發?(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讓學生暢所欲言。可以理解文章內容,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或熱愛鳥類,保護環境等某一方面來談。如:學了這篇課文,我懂了觀察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狀,顏色,位置等,而且還要注意事物在不同的時間裏靜態、動態的變化。)

(四)佈置作業

1.摘抄佳句。

2.用“---------------------”線畫出短文中靜態描寫的句子,用“——”線畫出短文中動態描寫的句子這隻青蛙,兩隻大眼睛鼓得高高的,像兩顆晶瑩的玻璃球,可機靈了。我把它剛放在水盆裏,那長蹼的後腿向後一劃,“唰”地一下,就躥出好遠,還濺起點點水花。

參考資料

1.榕樹:常綠喬木,樹幹分枝多,樹冠大,葉子橢圓形或卵形,花黃色或淡紅色,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多年生的榕樹,樹枝可長出黑色的根鬚直垂地下,當它扎入土中時,又成爲樹幹。榕樹葉、根、樹皮可入藥。

2.廣東省新會縣郊外有一條河叫天馬河,河心有一棵巨大的榕樹,盤根錯節,枝繁葉茂。其覆蓋面積之廣,世罕其匹;遠遠望去,就像漂在水面上的一大片樹林,引來無數鳥兒棲息其上。當地人稱它爲“鳥的天堂”。

3.畫眉鳥:身體棕褐色,腹部灰白色,頭後頸和背部有黑色斑紋,有白色的眼圈,叫的聲音很好聽。

  【2】鳥的天堂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能正確理解“做巢、樹梢、應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加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並能用各種喜歡的方式表達感受。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題、創設情境。

1、(播放羣鳥齊鳴的聲音)聽一聽,你想到了什麼?

2、說一說。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多麼令人嚮往的鳥的樂園啊!如果大家讀了巴金先生的《鳥的天堂》(板書)一定會有更多的體會的!

2、自讀課文,要求:

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

②標出自然段序號。

③想一想,課文描寫了什麼景象?

3、檢查。

①標出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讀一讀。

②組成小組、輪讀課文,互相檢查讀音。

③課文寫了什麼景象?(相機板書:榕樹鳥)

三、再讀課文,細細體會,把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1、“榕樹”、“鳥”這兩部分,喜歡哪部分就認真讀讀直接描寫它的段落。

2、你特別喜歡的語句用“——”畫出,想一想你爲什麼喜歡它?

3、自讀相關段落、語句,圈圈畫畫。

四、按照學生意見,選擇學習內容,隨機學下任一方面:

★重點學習第七、八自然段,體會榕樹靜態美。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找出作者描寫榕樹的句子勾畫體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交流自學情況,發表自己的見解。

①在學生談體會的過程中,利用簡筆畫板書讓學生了解“綠葉的多”、“枝上生根”等特點。

②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啓發學生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和平時的感受,發表自己的見解,重點體會:“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感受,教師對學生各自的見解均給予肯定。

③通過教師參與的反覆朗讀,表達自己對課文重點部分的理解、感受。

④通過自己對這段描寫的體會和感悟,由衷地讚歎“這美麗的南園的樹。”

★重點學習第12、13自然段,體會“羣鳥紛飛”的動態美。

1、播放“羣鳥紛飛”的課件,讓學生形象感受這部分動態美的描寫。

2、教師引導:讓我們走進課文,欣賞熱鬧的場面,盡情地感受這部分語言文字描繪的美。

(學生可站、可坐、可請老師、可找小夥伴)

3、利用學生美術課上畫的小鳥,並把它們“放飛”到大榕樹上(配上歡快的音樂)

4、引導學生想象小鳥在榕樹上生活的情景,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麼?

5、再讀課文,共同感悟:這“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五、拓展思維,深化主題。

1、播放“小畫眉”。

2、提示:假如你是小畫眉,你想用怎樣的方式來表達心中的感受?(可寫一段文字,讀一讀;可寫一首小歌,唱一唱;可用五彩的筆,畫一畫……)讓學生自主選擇其中一種,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學習的感受。

3、交流感受,教師相機評價,指導。

教案:鳥的天堂10

教材簡析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的名不虛傳,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中這種生命現象的熱愛和讚美。

設計理念

《鳥的天堂》這篇文章語言樸實而優美,層次清晰,感情強烈。我抓住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而有感而發的不同感慨反常規組織教學。朗讀、思考、想象、感悟形成教學主線,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中輕鬆的穿插介紹了動靜結合,點面結合,直接抒發感情與借景物描寫表達感情相結合等表達方法。遷移教育,由“鳥的天堂”自然地引出人間天堂,進行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真正地做到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效統一。

學習目標

1、學會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糾正、逼近、做巢、樹梢、靜寂、應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3、默讀課文,理解內容,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4、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動態描寫和寄情於景的表達方法。

重難點、關鍵

1、瞭解大榕樹的特點。

2、瞭解作者怎樣描寫景物、表達感情的。

3、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整體感知,激發情感

1、同學們,昨天我們同巴金老先生一同去了鳥的天堂,誰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2、作者去了鳥的天堂,發出了怎樣的感慨。(這美麗的南國的樹。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分別是在什麼情況下有感而發的呢?誰能與作者心通,有感的讀出作者的心聲。

3、“鳥的天堂”到底指的是什麼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這棵神奇的樹。(設計意圖:通過抓住作者去了“鳥的天堂”發出的感慨導入新課,並通過有感情地品讀作者的心聲,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熱情,拉近了學生、作者、文本之間的距離,爲下文的學習奠定了感情基礎。)

二、品詞讀句,感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1、指名讀5-9自然段,思考這棵有什麼特點?

2、默讀思考:作者是怎樣寫出這棵大榕樹的特點的?把你感觸最深的句段多讀兩遍,在旁邊寫上你的體會。

3、交流:

(1)預設學生可能會首先讀第7自然段,並會強調“大”字。

師:你強調了“大”字,想用朗讀突出榕樹的特點大,有沒有不同的看法。老師認爲應該強調“一”,誰能幫老師說說理由。

是啊,這句話是承接前面的爭論而來的,讓我們先去看看他們是怎麼爭論的,誰能讀一讀5、6自然段。

從他們的爭論能看出榕樹的特點嗎?這兩段該用什麼語氣讀呢?指導朗讀。

(2)到底是怎樣的一株大榕樹,讓我們如此的爭論,讓我們再來看一看第7自然段,指名

說一說。

“不可計數”什麼意思?

指導看第一幅插圖。誰能用一個詞語表示大榕樹的大(獨木成林)。

一個“臥”字讓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想了什麼?再引導看第二幅插圖。誰能用朗讀來展示大榕樹的“大”。

師:人常說“獨木不成林”,但這棵卻覆蓋整個小島,形成獨木成林的奇觀,她是那樣安詳、優雅、自然、宛若一個隔離塵世的人間天堂,難怪作者這樣讚歎——這美麗的南國的樹。(齊讀)

(3)學生引出第8自然段,閉目聽老師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顫動”什麼意思?換成“抖動”行嗎?想像“顫動”和“抖動”的樣子,引導學生聯繫整個句子,理解顫動表現了新的生命雖是弱小的,但生命力是旺盛的。

師:多麼旺盛,充滿生機的大榕樹啊!難怪作者如此讚歎——這美麗的南國的樹。(回讀)

讓我們一起齊讀這一段。

(4)如果你是一隻小鳥,你願意來這棵南國的樹上安居樂業嗎?可是作者卻沒有看見一隻鳥的影兒。“鳥的天堂”裏沒有一隻鳥,對嗎?

讓我們再次走進鳥的天堂。(設計意圖:語文是基礎工具性學科。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段進行朗讀、思考、想象、感悟,進行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做到了紮紮實實學語文。)

三、品讀想像,滲透寫法

1、閉目聽老師讀11-13自然段,想像。

2、說說你看見了什麼?

3、從中我們發現鳥的天堂有什麼特點?

4、誰能用朗讀表現鳥兒的多和自由快樂?

5、“應接不暇”什麼意思?你是怎麼知道的?師:理解詞語的方法很多,你可以查字典、工具書,也可以聯繫上下文。

6、“鳥的天堂”裏有許多鳥,可作者爲什麼只具體寫一隻畫眉鳥呢?這就是我們曾經說過的點面結合的表達方法。這隻畫眉鳥就是這裏的點,許許多多的鳥就形成了面。以一隻畫眉鳥展示鳥兒們的自由快樂,讓我們感受到了羣鳥歡騰的壯觀景象,這又叫動態描寫。那麼前面的大榕樹就屬於(靜態描寫)。動靜結合是本文的又一表達方法,在今後的寫作中,同學們要善於運用這兩種表達方法。(設計意圖:語言文字的感悟中輕鬆自然地滲透表達方法的學習,學生既學文又學作文,發揮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作用。)

四、引導質疑,感悟“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默讀第14自然段,誰能火眼精睛發現問題?引導學生理解爲什麼前面一個“鳥的天堂“加了引號,而後一個沒有?(設計意圖:學源於思,思源於疑。本環節的教學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質疑能力。)

五、深化中心,遷移教育

1、學完了課文,誰能告訴我這裏爲什麼成了“鳥的天堂”呢?

2、除了大榕樹的大和茂盛外還有什麼原因呢?(人類的保護,大自然的恩賜。)

3、是啊,大自然多麼的神奇、美麗,我們應該學習這裏的人們,保護鳥類、保護環境,讓我們的地球母親成爲人間的天堂。(設計意圖:“這裏爲什麼成了“鳥的天堂”呢?”精心一問激起了學生思維的火花,巧妙地引人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立足文本,超越文本,深化了中心。真正做到了語文學科工具性、人文性的統一。)

六、拓展延伸、激情寫作

作業:如果你是鳥的天堂裏的一隻小鳥,你會怎樣向別人介紹你的家園呢?以榕樹上一隻小鳥的身份寫一篇導遊詞。(設計意圖:以自己是榕樹上一隻小鳥的身份寫導遊詞,激起了學生的自豪感,這樣的作業設計充分調動了學生習作熱情。)

七、板書設計

鳥的天堂

樹:大、茂盛、勃勃生機——美麗的南國的樹(傍晚)[靜]

鳥:多、自由、快樂——的確是(早晨)[動]畫眉鳥(點面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