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老鼠阿姨的禮物》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老鼠阿姨的禮物》,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教案《老鼠阿姨的禮物》

幼兒園小班教案《老鼠阿姨的禮物》1

活動目標

1、着仔細觀察畫面的細微處,對故事充滿期待與好奇。

2、過操作,進一步理解眼睛、耳朵、手、鼻子、嘴巴等器官的作用。

活動準備

故事ppt課件、禮物盒、眼罩人手一個、卡片、鈴鼓和碰鈴各一個、葡萄乾、糖果若干。

活動過程

1、焦禮物,激發興趣

(1)說說自己是否收到過禮物,是什麼禮物。

(2)今天也有人來送禮物了,會是誰呢?引出故事《老鼠阿姨的禮物》。

(3)它的禮物在哪呢?幾個禮物盒?

2、顯局部,仔細觀察

(1)老鼠阿姨會把禮物送給誰呢?(引導幼兒從動物的特徵去猜測)

提問:這是誰?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2)它們是怎樣去拿禮物的?

(3)教師配樂講故事。

3、作體驗,再識感官 [幼兒園教案]

(1)教師:眼睛是很有用的,它可以用來看東西(出示“眼睛”圖片)。今天用其它的辦法來猜猜禮物盒裏是什麼?你有辦法麼?

(2)教師出示眼罩和樂器,請1名幼兒上臺戴上眼罩,聽指令找出鈴鼓在哪裏。

提問:你用了什麼辦法?出示“手”圖片。

(3)引導幼兒不用眼睛、不用手,用其他的辦法找出碰鈴在哪裏。

提問:你是靠什麼聽出來的?出示“耳朵”的圖片。

(4)教師:老師這裏有一盒好吃的東西。如果不用眼睛、手、耳朵,還有辦法猜出來嗎?請2~3名幼兒利用鼻子聞、嘴巴嘗的辦法猜猜是什麼食物。出示“鼻子”“嘴巴”的圖片。

教師:原來,我們身上有好多器官都是有用的,要好好愛護它們噢。

(5)繼續觀察圖片

小兔---耳朵---聽;小豬---鼻子---聞;小松鼠---手---摸;小青蛙---嘴巴---嘗。

4、測禮物,感受快樂 [幼兒園教案]

(1)出示禮物盒,教師發給幼兒眼罩,請幼兒通過聽一聽、聞一聞、摸一摸的辦法猜猜盒子裏到底藏的是什麼禮物,並記錄幼兒的猜測。

(2)結合PPT,教師繼續講述故事。

(3)遊戲:變魔術。師幼共同分享盒子裏的禮物。

幼兒園小班教案《老鼠阿姨的禮物》2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聽懂故事內容,對故事充滿期待與好奇。

2.通過聲音的提示,猜測糖果的多少,發現音量與物體多少和材質的關係。

3.在猜測中萌發對禮物的期待,體驗收穫禮物的快樂,知道收到禮物應該表示感謝。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課件,糖果,糖果罐。

活動過程:

一、聚焦禮物,激發興趣。

1.引出老鼠阿姨的禮物。

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故事裏有個新朋友,看看他是誰?(小老鼠)小老鼠,在動物園裏面在森林裏面小動物們都叫它老鼠阿姨。跟老鼠阿姨打個招呼。(老鼠阿姨早,老鼠阿姨早)

老鼠阿姨說你們的聲音真好聽,老鼠阿姨手裏拿的東西你們看見了嗎?是什麼好東西?(禮物)猜一猜老鼠阿姨爲什麼要給小動物送禮物?(引導幼兒猜想後放音樂“生日快樂”

小結:原來是老鼠阿姨過生日了,要給小動物送禮物。

2.數數有幾個小動物來拿禮物呢?一共需要幾分禮物。

聽,來了幾個小動物?(4個)(和小動物打招呼,小兔好,小豬好……)

排在第一個的是誰?誰排在第三個?最後一個是誰呢?

來了四個小動物,老鼠阿姨要準備幾份禮物?(4份,一起數一數)

二、聽聲音,猜測禮物

1.猜猜,罐子裏是什麼禮物?

小動物們拿了禮物可高興了。小動物們都問“老鼠阿姨,這盒子裏裝的是什麼啊?”我們一起來問問“老鼠阿姨這盒子裏裝的是?”(幼兒一起說)

老鼠阿姨說這個禮物不能用眼睛看,只能用……(出示耳朵的圖片,幼兒說出聽的方法)

2.第一次聽一聽,猜一猜哪一罐糖果多,知道同樣的糖果,搖晃時響的多。

聽聽,哪個罐子裏糖果多?爲什麼?(教師搖晃紅白兩個罐子)

你怎麼知道這個白的多?(白的聲音響,聲音響糖就多。)

老師再搖一次。請小朋友要

幼兒園小班教案《老鼠阿姨的禮物》3

設計思路

“老鼠阿姨送的禮物是什麼?”這是貫穿整個故事的線索,在謎底揭曉前不斷激發着3歲幼兒的好奇心。故事中兔子的長耳朵、小豬的大鼻子、青蛙闊闊的嘴巴以及松鼠的靈巧小手,暗示着它們能用各自的本領解決問題。同樣,送禮物的環節也讓幼兒學會如何正確地待人接物。

整個活動設計始終讓幼兒與故事的情感脈絡保持同步發展,以感知覺(看、聽、聞、摸、嘗)爲基礎,通過實際操作不斷進行推測,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創造力。首先,猜動物、認識動物的不同特徵,爲解決問題埋下伏筆;接着,用蒙上眼罩的探索遊戲喚醒幼兒對自己感官的再認識;最後,用變魔術的方式鞏固認識,使現場歡樂的氛圍與作品融爲一體。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對故事充滿期待與好奇。

2.通過操作,進一步理解眼睛、耳朵、手、鼻子、嘴巴等器官的作用。

活動準備

盒子一個(中間有蓋子,便於開啓);糖果多於幼兒人數(圓形的、方形的,硬糖、軟糖都要準備一些;其中六顆糖放在盒子裏,其他放在某位教師那裏);眼罩人手一個,沙球和鈴鐺各一個;眼睛、耳朵、手、鼻子、嘴巴的卡片,黑板、磁鐵;PPT、音樂。

活動過程

一、聚焦禮物,激發興趣

1.主要提問:你收到過禮物嗎?

輔助提問:你收到過什麼禮物?是誰送給你的`?

幼兒:我收到過象棋,是媽媽送的。

教師:啊,媽媽好愛你哦,你說謝謝了嗎(幼兒點點頭)?

幼兒:聖誕老人送給我一個球。

教師:哦,你見過聖誕老人嗎?

幼兒:沒見過,他來送禮物的時候我已經睡着了。

教師:你可以在心裏謝謝他。

幼兒:我收到過抱抱熊,是好朋友送的。

教師:對呀,好朋友之間也可以互相送禮物……

教師:小朋友會收到各種各樣的禮物,有爸爸媽媽送的,有朋友送的,有老師送的,也有聖誕老人送的,收到禮物後我們都要表示感謝。

[幼兒喜歡禮物,從談論禮物入手,容易打開他們的話匣子。此處爲導入部分的談話,需簡短些,教師要關注的是對話中幼兒的應答。】

2.教師:看看今天誰要來送禮物(PPT呈現老鼠阿姨的圖片)?

幼兒:是老鼠。

3.教師介紹故事名稱《老鼠阿姨的禮物》,幼兒跟讀(PPT同時出現漢字)。

4.一起數數盤子裏有多少份禮物。

【文字是圖書內容的一部分,閱讀中可適度出現文字,但不宜過多。】

二、突顯局部,仔細觀察

1.主要提問:老鼠阿姨今天要把禮物送給誰呢?

幼兒:給小老鼠。

教師:有可能。

幼兒:給貓咪。

幼兒:不可能,貓咪要吃掉它的。

幼兒:給大象。

教師:原來還可以送給這麼大的朋友呀。

【幼兒的回答能反映出他們的認知水平,教師應及時歸類和引導。】

2.PPT逐一呈現動物(兔子的長耳朵、小豬的大鼻子、青蛙闊闊的嘴巴、松鼠的靈巧小手),從局部到整體。 主要提問:看看誰來了?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對小班幼兒而言,辨認兔子的耳朵沒有難度;辨認小豬的鼻子主要突出它的鼻孔;辨認青蛙時它的顏色容易與鱷魚混淆,所以要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它闊闊的嘴巴;最不容易辨認的是松鼠,可以通過播放PPT(答案)巧妙地讓幼兒在關注局部的同時聚焦動物具有代表性的感官,再整體辨認。】

3.聽故事(配樂講故事)。

教師:老鼠阿姨要來送禮物了。看,兔子、小豬、青蛙和松鼠都高高興興地過來了。老鼠阿姨說:“不急不急,一人一個,正正好好。今天,我要和你們玩一個遊戲,我的禮物在盒子裏,你們不能用眼睛看,要用其他的辦法猜出禮物是什麼。”

【將故事內容作爲教學情境,現場充滿新奇感和期待感,讓幼兒始終期盼着活動繼續進行。】

三、操作體驗,再識感官

1.教師:平時我們都是用眼睛看東西,現在把眼睛蒙起來還能猜出禮物是什麼嗎(在白板上呈現“眼睛”的卡片)?

【教師要充分估計幼兒可能說出的答案,可能有的幼兒會說能,有的幼兒會說不能。對說能的幼兒要予以追問,可順勢導入下一個環節——“是用什麼辦法猜出來的?”】

2.教師:我們來玩一個遊戲吧(出示眼罩),把眼睛蒙起來(拿出沙球和鈴鐺),猜猜它們在哪裏?

請一名幼兒上來,幫其戴上眼罩,聽指令在桌子上取出教師所需要的一種樂器,幼兒很自然地會用手摸。

教師:原來可以用手摸(在白板上呈現“手”的卡片)。

3.教師:不用眼睛、不用手,你還有其他辦法猜出它們是什麼嗎?

幼兒:沒有了。

教師:真的沒有了嗎(教師將樂器放在黑板後,逐一讓其發出聲音,讓幼兒猜猜什麼樂器在唱歌)?

教師:原來還可以用耳朵聽(在白板上呈現“耳朵”的卡片)。

4.教師:如果不用眼睛、手、耳朵,還有辦法嗎?

教師:我們再來試一種辦法吧。

教師請1~2名幼兒聞一聞沙球(聞上去有油漆味)和鈴鐺(聞上去有鐵鏽味)的氣味,鼓勵他們記住兩樣東西的不同氣味,再請幼兒戴上眼罩,將兩樣樂器一一放在他們的鼻子下,讓他們猜猜是什麼樂器。幼兒果然猜中,全場一片掌聲(在白板上呈現“鼻子”的卡片)。

5.教師:看,現在我們又發現自己有那麼多的本領。想一想,我們還有什麼本領?

幼兒(指着自己的嘴巴):用它也可以。用嘴巴嘗……

教師:對,嘴巴可以嚐出味道(在白板上呈現“嘴巴”的卡片)。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身上有那麼多有用的器官,要好好愛護噢。

【2~5環節可以不分前後順序,小班幼兒最熟悉的方法是用手摸、用鼻子聞,用嘴巴嘗的方法需教師在操作中予以引導,可現場根據幼兒的反應靈活調整和引導。】

6.教師繼續講述故事:小動物也在學你們的好方法。看!兔子用耳朵聽,小豬用鼻子聞,松鼠用手摸。青蛙問:“這樣東西能吃嗎?”老鼠阿姨說:“可以的。”看!青蛙用嘴巴嘗(PPT呈現相應圖片)。

【小結時教師可將重音放在“聽、聞、摸、嘗”上。】

四、猜測禮物,感受快樂

1.出示禮物盒:這裏也有一個禮物盒,裏面裝的禮物和老鼠阿姨的禮物一模一樣。

教師發給幼兒眼罩,請想玩的幼兒一起來玩,通過聽一聽、聞一聞、摸一摸的辦法猜猜盒子裏到底藏的是什麼禮物。

【通過在真實情境中的操作,進一步複習鞏固眼睛、耳朵、手、鼻子、嘴巴等器官的作用。大部分幼兒能通過“摸”“聞”,或者根據教師說的“是可以吃的東西”猜出是什麼禮物。】

2.倒出盒子裏的禮物,同時伴隨音樂、PPT,教師繼續講述故事:原來禮物真的是糖哦,大家高興地說:“謝謝你,老鼠阿姨!”老鼠阿姨說:“不用謝,你們真是一羣聰明的好孩子。”

3.教師:數一數,一共有幾顆糖。(和幼兒一起數)1、2、3、4、5、6,夠不夠呀?

幼兒:不夠,我也想吃糖。

【此時幼兒的心情與故事中的小動物一樣,喜歡禮物,想得到禮物,於是教師要有機整合一一對應等數概念,引導幼兒數數糖、數數小夥伴,感受“多和少”。】

4.教師:我是一個會變魔術的老師(教師打開盒子,鼓勵幼兒聽一聽、聞一聞、摸一摸,盒子裏是否有東西。最後請旁邊的教師摸一摸,摸的同時放入事先準備好的糖果)。

(再讓幼兒鼓起小嘴用力吹,教師假裝用手接住往盒子裏一扔。當教師打開盒子倒出糖時,現場一片歡騰。)

【魔術充滿神祕與期待,與故事所營造的氛圍吻合。伴隨着音樂,教師需用心演繹一位自信而沉穩的魔術師。活動中,幼兒不僅體驗到作品結尾的歡樂,也通過聽、聞、摸等方法判斷盒子裏是否有東西。】

5.教師:現在糖夠不夠?

幼兒:夠了。

教師:加上後面的老師,糖夠嗎?數一數。

幼兒:(回頭看)不夠。

教師:請小朋友帶着禮物先回教室,讓老師留下繼續爲大家變糖。

【當幼兒帶着禮物愉悅離場時,之前所創設的教學情境隨新奇感的滿足而結束,整個過程如同一本書讀完了,大家心滿意足地合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