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 教案

作爲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荷塘月色 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荷塘月色 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瞭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學方法

披情入境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中國古詩中“月”的意象及其含義。

1.李白《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在這裏,“月”成了詩人排遣內心深處的孤獨寂寞的一種載體。

2.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這裏,“月”成了詞人表達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種載體。

3.那麼,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裏,“月”又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

二、理出心情(披情)

1.快速閱讀課文,找出表現作者心情發展變化的語句。

2.請三至五位同學說說自己找到的能表現作者心情發展變化的語句。

3.教師歸納總結:

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鬱悶)──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開朗)──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重新陷入鬱悶)──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鬱悶)

如果我們把作者的鬱悶當作心情發展變化的一個低點,把作者的開朗當作心情發展變化的一個高點的話,那麼,上面的過程可以圖示爲

這樣來安排心情發展變化的線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變化)的作用。

導致作者這些心情發展變化的原因分別是(見上圖括號中文字)。

三、領會意境(入境)

1.作者是如何表現失眠的鬱悶心情的?(一是藉助對“月亮”的描寫表現夜已深。二是藉助對“孩子們”和“妻”的描寫反襯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現觀月的開朗心情的?(一是藉助對平時沒有月光時路上的景象的描寫反襯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從而烘托出自己開朗的心情。二是藉助對自己在蒼茫的月光下的獨特感受的描寫來表現獨處的妙處,側面烘托出自己開朗的心情。三是藉助對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寫來表現她們搭配得恰倒好處,進而烘托出自己開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現冷清的鬱悶心情的?(藉助對“蟬聲”和“蛙聲”的熱鬧的描寫反襯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現思鄉的鬱悶心情的?(藉助對《採蓮賦》和《西洲曲》的有關內容的回憶來表現江南生活的意興盎然,從而引出自己的思鄉之情)

5.小結:所謂“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觀)與人的思想感情(主觀)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這種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無縫、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這一點,所以它具有一種意境美。

四、瞭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祖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大學畢業後,又在浙江台州的省立第六師範學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暉中學任教過一段時間。而且在浙江的這一段時間是他人生中的輝煌時期。瞭解這一點,有助於我們理解他對江南的惦念之情。1頁

後來,朱自清來到了北京,受聘於清華大學。雖然身爲大學教授,但是由於子女衆多,家庭負擔較重,貧困和家庭瑣事時時困擾着他。瞭解這一點,有助於我們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於我們理解他爲何對獨處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五、瞭解背景(論世)

在創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積極投身於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員干將。五四新文化運動熱鬧了一陣子之後,於1925年前後進入了低潮期。對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這一點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來。

六、佈置作業

找出文中描寫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讀的基礎上領會其場面描寫的美感。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瞭解朱自清散文的場面美。

教學方法

誦讀品味法。

教學過程

一、作業檢查

請三至五位同學朗讀自己找到的描寫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初步理解

1.作者寫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描寫的?

2.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樣描寫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

5.作者寫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描寫的?

6.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

7.小結: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筆,爲我們展示了一幅如詩如畫的荷塘月色圖,從而顯示出了散文的場面描寫的美。

三、深入理解

1.作者是藉助什麼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寫得這麼成功的?請從課文中摘錄有關語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關內容。

手法

描寫的對象

文中的例句

出水很高的葉子

像()

開放的和尚未開放的荷花

正如()

又如()

又如()

顫動的葉和花

像()

密密挨着的葉子

宛然()2頁

月光下的葉子和花

彷彿()

又像()

灌木的黑影

如()

楊柳的倩影

又像是()

陰陰的樹色

像()

樹縫中漏下的路燈光

是()

微風中的荷香

彷彿()

塘中的月色

如()

打着朵兒的荷花

田田的荷葉

葉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邊的楊柳樹

樹縫中漏下的路燈光

2.小結:要寫出場面的美,運用比喻、擬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3.集體誦讀這三段文字。

四、佈置作業

從你所接觸的文學作品中,找到並摘錄運用通感的表現手法的句子三至五個。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瞭解朱自清散文的語言美。

教學方法

咀嚼品味法。

教學過程

一、作業檢查

1.請五至八位同學說一說自己摘錄的運用通感的表現手法的.句子。

2.教師點撥:通感是一種特殊的比喻,其與比喻的區別在於通感的比喻感覺互通的。如“荷香”(嗅覺)彷彿“歌聲”(聽覺),“月色”(視覺)如“名曲”(聽覺)。

二、咀嚼語言

理解語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謂“咀嚼”,就是反覆地比較:同樣一個意思,可以用哪些詞句來表達,作者爲什麼取此而舍彼,用彼詞句有什麼不妥,用此詞句有什麼妙處,等等。下面我們結合具體的例子來“咀嚼”一下。

1.“這是一條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換成“幽靜”好不好?爲什麼?(不好。“幽僻”既有“幽靜”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靜”只能表達一個意思。“幽靜”只有在心情悠閒自在時才能體會得到,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並不悠閒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處地襯托出了作者孤獨鬱悶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個人,揹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與“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爲什麼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現動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現動作的速度,也能表現做動作時的心情。“踱”與作者心情轉爲開朗相適應。“踱”又與下文“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相照應)

3.“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與“就”意思相近,作者爲什麼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還有“暫且”的意思,表達的意思比“就”要豐富。“且”說明荷香月色帶給“我”的歡愉只是片刻之間的,這與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進入鬱悶相照應)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一句中的“瀉”表達的其實就是“照”的意思,作者爲什麼不用“照”而用“瀉”呢?(因爲作者已經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隻能“瀉”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一句中的“浮”表達的其實就是“升”的意思,作者爲什麼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現“青霧”的動作,但在高度上有區別:“升”讓人感覺“霧”很高;“浮”讓人感覺“霧”很低,低得與荷葉的表面相平)

6.“(灌木的黑影與楊柳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一句中的“畫”表達的其實就是“留”的意思,作者爲什麼不用“留”而用“畫”呢?(由同學們討論後得出結論)

三、品味語言

理解語言之美還需要品味。所謂“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選用某一個詞能起到怎樣的表達作用。下面我們結合具體的例子來“品味”一下。

1.“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麼表達作用?(說明動作很小心,作者不願驚動家人)

2.“輕輕地推門進去”一句中的“輕輕地”有什麼表達作用?(說明動作很輕,作者不願驚動家人)

3.“路上陰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麼表達作用?(用光亮的“暗”襯托出“我”鬱悶的心情)

4.“雖然月光還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麼表達作用?(用月光的“淡淡”來襯托喜悅的“淡淡”)

5.“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麼表達作用?(突出葉子長得茂密)

6.“(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複有什麼作用?(由同學們討論後得出結論)

7.“荷塘的四周,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一句中“遠近”“高低”的重複有什麼表達作用?(由同學們討論後得出結論)

四、佈置作業

下面是朱自清先生《一封信》中的一段,請你對其中加點的詞語進行咀嚼和品味。

我對於台州,永遠不能忘記!我第一日到六師校時,系由埠頭坐了轎子去的。轎子走的都是僻路,使我詫異,爲什麼堂堂一個府城,竟會這樣冷靜!那時正是春天,而因天氣的陰薄和道路的幽寂,使我宛然如入了秋之國土。約莫到了賣花橋邊,我看見那清綠的北固山,下面點綴着幾帶樸實的洋房子,心裏頓時開朗,彷彿微微的風拂過我的面孔似的。到了校裏,登樓一望,見遠山之上,都冪着白雲。四周全無人聲,也無人影,天上的鳥也無一隻。只背後山上謖謖的松風略略可聽而已。那時我真脫卻人間煙火而飄飄欲仙了!後來我雖然發見了那座樓實在太壞了:柱子如雞骨,地板如雞皮!但自然的寬大使我忘記了那房屋的狹窄。我於是曾好幾次爬到北固山的頂上,去領略那颼颼的高風,看那低低的、小小的、綠綠的田畝。這是我最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