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設計

荷塘月色教案設計

荷塘月色教案設計

一、學習《荷塘月色》細膩、傳神的語言,體會新鮮貼切的比喻表達效果及移覺修辭手法的運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畫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寫法,體會其嚴謹結構。

三、瞭解作者創作的心情以及這種心情的社會內容。

四、通過朗誦欣賞《荷塘月色》的韻味。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放在文章的結構安排、寫景層次、語言特色上。

2、安排三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整體感知課文學習文章第一部分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文

作者介紹: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1903年隨家定居揚州,所以自稱“我是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畢業後,在江蘇、浙江等地中學任教。1923年發表長詩《毀滅》,震動了當時的詩壇;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研究古典文學。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毛主席稱他“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二、釋義:

蓊蓊鬱鬱:草木茂盛的樣子。

踱:慢步行走。

彌望:滿眼。彌,滿。

嫋娜:柔美的樣子。

脈脈:這裏形容水沒有聲音,好象深含感情。

風致:美的姿態。

斑駁:原指一種顏色中雜有別的顏色,這裏有深淺不一的意思。

丰姿:風度儀態,一般指美好的姿態。也寫作“風姿”。

碧:青翠欲滴的樣子。

大意:大概的輪廓

三、聽錄音朗讀,並注意體會其中的語言、思考如何劃分層次。

整體把握,明確結構,寫出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緣由及來到荷塘的感受。(點明題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靜迷人。(主體)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動鄉思。(偏重抒情

簡要分析:從內結構看,情感思緒是從不靜、求靜、得靜到出靜,是一個圓形;從外結構看,從作者出門經小徑到荷塘復又歸來,依空間順序描繪了一次夏夜遊。

感情變化是:“心裏頗不寧靜”→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悅→發出“我什麼也沒有”的慨嘆→惦念江南,欲超脫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體現了一種複雜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憂愁,淡淡的喜悅”,這可從文章中的景物中見出。

作者的路線可總結爲:出家門走小路觀荷塘觀四周回家門

(1段)(2~3段)(4~6段)(7~10段)

四、講讀第一部分:

1、第一段點撥分析:開篇第一句“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確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一個“忽然”,引出了作者精心繪製的荷塘月色圖畫,構成了一個恬靜幽美、清香四溢的世界。實處落筆,滲透一個“靜”字。“悄悄”、“輕輕”。悄悄出門,輕輕進門,一是爲了不影響家人,二是表現了一種孤寂的心態。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書]:緣由:頗不寧靜、忽然想起。

2、第二段點撥分析:寫去荷塘心經的小路。概述了周圍的景物。“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陰森森的”,“但今晚卻很好,雖然朋光也還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陰陰森森,月光淡淡,一種寂寞的氛圍,襯托出淡淡的憂愁。整段寫出了一種寂寞的氣氛,襯托出淡淡的憂愁。

[板書]: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沒有月光(陰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3、第三段點撥分析:結合時代背景,讓學生明確爲什麼作者要寫這樣的文章。背景介紹,《荷塘月色》寫於1927年,作者當時29歲,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由於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使他覺得“這幾天似乎有點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裏……心裏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着、需要明白什麼;但什麼也沒明白。”正因爲作者在當時黑暗的日子裏,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個自由的知識分子,苦悶彷徨是自然而然的。在這樣的社會裏,是沒有自由可找的,但作者還是要去一個地方——荷塘尋找自由,做個自由人。他能找到嗎?

[板書]:來小路:曲折、幽僻、樹多(對比)

路感受:自由——(苦悶)

小結:寫作者夜賞的緣由。用“我且受用這無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過渡到第二部分。

五、作業:預習課文第二部分,準備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分析文章第二部分

教學步驟:

一、講讀課文第二部分:

總起:這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寫出了荷塘月色之美景。第四段寫月光下的荷塘。{寫作順序:荷葉→荷花(靜態實寫)→荷香→荷波(動態虛寫),流水——虛寫映襯。}第五段寫荷塘上的月色。第六段寫荷塘四周景色。作者似乎在這樣的環境中得到了一種安寧,但當他聽到了熱鬧的蟬聲與蛙聲之後,突然覺得“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現實無法給他一種理想的“寧靜”,於是他便力求從想象中尋求。

(一)講讀第4小節:

指名同學朗讀第4節,並劃出本節的比喻句

1、作者依次寫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先是寫了葉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寫花,白色的,有嫋娜地開着的,有羞澀地打着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風過處才能聞到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最後還寫到流水,流水脈脈,雖被遮住,不見其形,但留給我們的想像餘地是極大的。

這裏用了許多比喻有什麼好處呢?我們先來看這一句: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風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給人一種美好、輕盈、動感的聯想。這一比喻生動地寫出了荷葉出水很高的嬌美姿態,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見,貼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繪的景物生動、具體地展現在讀者的眼前,使人產生身臨境的感覺,使事物的特徵更加鮮明具體,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2、我們再來看這一句: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一句與一般的比喻有什麼不同?裏面蘊含了幾種感官感覺?

清香是嗅覺上的感覺,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是聽覺上的感覺。這兩種不同感覺的相互溝通叫通感。把嗅覺中感到的香味換成從聽覺中去感受、品味,使人產生了對香味的另一具體形象,變換欣賞角度,有煥然一新,奇趣無窮之感。歌聲是細柔飄忽,婉轉渺茫的,荷香是時有時無,持續不斷的。這兩種感覺有相似之處,把它們溝通起來,藝術的魅力也就出來了。但在運用這種比喻時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間在感官的感覺上的相似之處,或在特定環境下有這種溝通一氣的感覺,做到妙不可言卻不是故弄玄虛。

3、作者不僅描繪了葉子、花、荷香的靜態美,還描繪了它們動態的神韻。用了“顫動、閃電、霎時、傳過”等詞,傳神微妙地寫出了一剎那間,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動態。這是作者用詞的精妙之處。

[板書]:

田田(多)

荷葉

亭亭(美)

零星點綴、白(色)形態美

荷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嫋娜、羞澀(態)

塘荷香:縷縷——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

象閃電(快)

荷波動態美

凝碧(色)

流水:脈脈(態)靜態美

(二)講解第五節

指名同學朗讀第五節,其他同學思考作者如何寫荷塘的月色。

1、作者寫月色時用了哪些動詞?(瀉、浮、洗。)

2、假如把“瀉”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爲什麼?

(當看到“照”字你不會想到流水,而“瀉”字喚起了人們對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寫出月光流動輕柔的情態,化靜爲動,“照”字就顯不出這種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樣寫出一種輕柔的動態,“升”則失之輕柔。)

3、在這裏作者用了靜態動寫的描寫,把畫面寫活了。“月光如流水”“靜靜地瀉”下來,這具有一種恬靜的力度美,而青霧則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裏,朦朦朧朧地四處泛散開來,呈現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結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輕紗。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輕紗,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輕紗,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板書]:

(正面)月光瀉—輕柔

月色青霧:浮、輕紗的夢光與景的和諧

(反面)(側面)黑影、倩影

(三)講讀第六節

請全班學生朗讀第六節

這一節重點在寫樹,從方位、距離、高低幾個角度來寫,視線由荷塘內部擴展到荷塘四周。樹多而密,重重圍住荷塘,與前面的“幽僻”相照應,這是總寫四周,接着寫近處的樹色、樹姿、遠處的樹梢上的遠山、又回過頭寫樹縫裏的燈光、樹上的蟬鳴和水裏的蛙聲,層次分明,富有立體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朧、寧靜深遠的環境特點。最後一句“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筆鋒一轉,流露出作者內心的空虛與哀愁。

[板書]:

樹:重重、陰陰(沉鬱)

遠山:隱隱約約

四周燈光:沒精打采(月色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