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金剛經

《金剛經》說的是徹底解放心靈奴役的大智慧,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下面是解釋金剛經,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金剛經》於公元前994年間(約當中國周穆王時期),成書於古印度,是如來世尊釋迦牟尼在世時與長老須菩提等衆弟子的對話紀錄,由弟子阿儺所記載。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爲流行。

《金剛經》通篇討論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認爲前半部說衆生空,後半部說法空。

金剛:金剛石,寶中之冠,光澤居金石之首,金中至堅利。金不變質,珍品之王,希世奇寶,喻真空直系化分之靈根,即一切生靈的真生命。人的靈根,道經稱作道體、神;儒書稱作明德、仁;佛典稱作如來、佛,無形無相,無生無滅,無始無終,本是真空靈明覺悟自心靈,又名道心、菩提心、仁心,《金剛經》稱作無上正等正覺之心。

般若:梵語,華語妙智慧,是自我真生命,簡稱智慧體、慧命、慧根、慧光。妙智慧有天賦的良知良能,覺悟能通無量虛空,徹觀能透自然真空妙有實相,即實相般若。《金剛經》、《心經》是文字般若,實相般若是妙智慧、自我如來圓覺海。覺海流出來的水,彙集成知識的海洋,有文字般若的佛經和其他的羣書。般若是大乘作佛的真宗佛旨,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的成佛之母。《心經》中有:"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波羅蜜:華語到彼岸。當今社會,業海茫茫,燈紅酒綠,酒色財氣,聲名貨利,醉生夢死。智者仁人,覺醒南柯,頓悟人生如幻,看破名利恩愛牽纏,不甘心靈根覺性流浪飄泊沉泥河,尋求上路,得遇明師,曉喻真理,始知人海有慈航,紅塵非故鄉,登上大覺路,復我真天良。憶原古,想炎黃,堯舜之風,中華民族鼎盛春秋,仁德至善永流長。天無絕人路,生從何來死何去?何處求真理,明知覺在先,心通無爲理,未知智慧圓,自我解開妙中玄。鬧市有桃源,人海火裏紅開萬朵蓮,蓮邦在人間。千經萬卷作證明,真佛種子在心田。

經:真經不在語言文字間。無字真經無爲路,無量虛空大徹大悟用覺參。真空含藏真妙有,只有妙明心能觀。法語無爲開口即是妄,真空妙理落筆就是假,全憑心感神能覺悟徹透無量觀。

拓展閱讀:《金剛經》的“無所住心”

據說六祖慧能大師在五祖弘忍處,聽誦《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句,豁然開悟。應無所住或無所住心四字,的確爲般若法門的精髓、綱要。《金剛經》中類似這樣的法語還很多。諸如: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

“若心有住,即爲非住。”

“非法,非非法。”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無實無虛”等等,可以說都是無所住心的同義語。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呢?行者又怎樣才能修達這樣的境界?佛陀在經中作了詳細的說明,反覆地咐囑,若不仔細閱讀,很容易忽略過去;甚至會使我們誤入歧途,滑到邪路上去,不得正果。

這裏僅就個人修學的體會,說明如下,供同修參考,不當之處敬請讀者指正。

第一、應生無所住心

應生無所住心,亦即“離一切諸相”的心態。

首先是“我相”。我們靜坐修持時,要空掉自我之身心。於己不居,即“無我相”。

其次,要空掉“我”這一概念的上屬外延——“人相”。因爲我是“人”中的一分子,“我”雖空了,(甚至死掉了)不等於沒有“人”了。所以,行人進一步要空掉“人相”。

再次,宇宙間一切事物皆因緣和合而生,有情、無情都是因緣和合而產生出來的,總稱爲“衆生”。“人”只是諸衆生中之一,嚴格地說,人還只是有情衆生之一。衆生的外延比“人”更大。所以空掉人相還不夠,還要空掉“衆生相”。包括有情衆生和無情衆生。

最後,空掉我、人、衆生之後,有形的色相可以說都沒有了,但行人腦子裏還有一個成“佛”的觀念,追求永恆的解脫。這也應丟掉,即“無壽者”相。執著於佛、道,就成不了佛,證不了道;忘掉了佛、離開了道,方是真佛、真道。做到了“無四相”,才叫“無所住心”。經上講的“離一切諸相”指這四種相。人們常說“不著六塵,不住四相”。其實四相中包括了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第二,修大乘正宗發菩提心

《金剛經》十分強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要求善男子善女人,“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衆生,滅度一切衆生己,而無有一衆生實滅度者。”《金剛經》所開示的無住法門,有個大前提,即發普度衆生的大慈大悲心願。滅度一切衆生已,然後再空掉我人衆生壽者諸相。立不立這一菩提大願這是佛法與魔法的分水嶺。是我們修行的方向與目的,是修行的正宗和根本。

我國古代老子也講“無爲”,莊子也講“坐忘”。但他們都沒有佛陀講的發菩提大願的前提,所以他們的成就按佛家的說法最多止於四羅漢果。有些民間附佛外道,也懂得修空無,知道“不斷地去執著心”,可他們真正的出發點是爲了個人的眼前小利,或替家人消災解厄;甚是爲了貪圖人間之享樂。所以,他們有的可以得點小小福報,貪慾甚者會成爲魔王眷屬,墮入歧途。

什麼叫發菩提心、菩提願?發願救度一切衆生,救度一切衆生已,而實無衆生得度者,稱作“發菩提心”,即既應普度,又不執著。不執著普度衆生之功德,不執著於衆生,也不執著於自我。所度、能度二者皆忘。

《毗婆娑論》雲:“發菩提心法,乃是諸佛之父,諸佛之母,諸佛之眼。”常修此法,功德不可思議。

《華嚴經》雲:“忘是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爲魔業。”可見,沒有菩提願。大悲心這一前提,去修“無所住心”,是很危險的。

第三,除“斷滅見”

修無所住心,如果把“無往”理解爲“斷滅”,則又墮於“頑空”,淪爲“枯定”。在中道上叫偏於“損益邊”,因爲,一般人的意識中,空的概念,是緣有而起的。比如包包裏有書,把書拿出來,就空了。從而建立起一個“空”字的概念。當然這個空不是真實的空。它依有而立,是有所待的。真正的空,連空的概念也要除掉。

《法華經》上講,舍利弗從佛修學多年,以爲一切法悉皆空寂。有一次,他對世尊彙報自己的`認識,說“無念、無爲、無作”,世尊批評道:“須知,空亦非空,得道不虛,則爲已得”。舍利弗這才如夢初醒,才知道守住一個“空”字過日子,如同執著於有一樣,仍然是在黑暗之中。

《金剛經》的無所住心,是既破色,又破空。“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無實無虛”。認爲一切都空了,什麼都沒有了的“斷滅見”,仍然屬於“邊見”,不是“般若實相”。執著於“斷滅見”,空魔入腹,這種人認爲活得沒一點意思,十分悲觀,容易走上自絕的道路,此即所謂“枯禪”——“枯禪”是沒有樂趣的禪。

第四,得成於忍

修“無所住心”,離一切諸相,進入般若理體,“一真法界”,並非一件容易的事。一個人即使修煉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入靜時都少不了意念的活動。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逐步地由粗到細,再由極細微以至於無。經雲:“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南懷瑾先生雲:“作聖全功,只此一句。”一個人沒有漫長時間甚至終生的靜修功夫,是很難達到絕對清淨境界的。

蘇軾《花影》詩云:“重重迭迭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剛教太陽收拾去,卻被明月送將來。”

天目禮禪師雲:“不汝還兮復是誰?殘紅落滿釣魚磯。日斜風動無人掃,燕子銜將水際飛。”

又佚名詩一首雲:“秋風落葉亂爲堆,掃盡還來千百回。一笑罷休閒處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以上三組詩句,描述了詩人在靜坐修無住心初期那種妄念紛紜,欲罷不能的情景。所以,達摩祖師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如果沒有堅忍不拔的意志與勤修苦煉的精神是不行的。故祖師們雲:

“信乃入道之門,忍爲守道之終。”

如何克服修無所住心中的顛倒妄想?

《圓覺經》雲:“離四病則知清淨。作是觀者名爲正觀,若作他觀名爲邪觀。”四念指作、止、任、滅四有相念。妄念未起不作。妄念已生,既不任其自流,也不強迫觀念,硬性制止,亦不生“斷滅見”。

對待妄念的辦法,本人認爲:一、可以採取善意的自我勸慰,即“暗示法”。二、通過緣起法,析色入空。三、利用音像導引的誘導法。

行者選用一法,反覆數次,自可進入能所雙忘的無意識態——即無所住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