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蠟燭》評課稿

引導語:半截蠟燭是一個短小的劇本,反映的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某城市的故事。那麼開展完《半截蠟燭》的教學內容後,相關的評課稿要怎麼寫呢?接下來是小編爲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半截蠟燭》評課稿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王雅潔老師精心設計的《半截蠟燭》的第一課時教學。課堂中,教者以人爲本,以讀爲主,重在引導,使整個課堂充滿活力,給聽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以讀爲主,貫穿始終。

《課標》指出: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王老師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參與閱讀實踐,引導他們從讀中質疑,讀中釋疑,既爲學生創造了閱讀實踐的環境和空間,又很好地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訓練了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如:上課伊始,教者出示“半截蠟燭”的圖片,引導學生質疑。學生的閱讀慾望一下子提高了,教師用一些鼓勵的話引導學生自己讀書。在讀對、讀順、讀好的基礎上,讓學生身臨其境的讀,使其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作鬥爭時的機智、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讀出個人感受,讀後有所想,有所爲,把自己的感悟、理解逐步變成良好的閱讀行爲,爲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作好準備,整個課堂書聲朗朗,議論紛紛,情意濃濃。

二、以人爲本,尊重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學生應暢所欲言,自主互動。在文本、教師、學生相互對話中,讓學生充分地說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悟、所疑、所惑。問題讓他們去提,答案讓他們去辯,結論讓他們去得。王老師在教學中,處處體現了她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讓學生自由讀文,告訴學生想怎麼讀就怎麼讀,還學生自主權。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讓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學習內容,自由選擇學習夥伴。如教學中,學生在初步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教者讓學生從文中選擇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人物學習,還可以離開座位和你最信任的小夥伴討論交流。學生情緒很高,討論得很激烈,讓學生在互動中學會合作學習。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課堂中讓學生自由表達,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允許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學完課文後,讓學生寫一句自己認爲最精彩的話,學生各抒己見。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教者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主學習。

三、轉變角色,重在引導。

教師是學生的學習夥伴,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教師的導,主要體現在激發興趣,使學生愛學;營造氛圍,使學生投入地學,給足時間,使每個學生紮紮實實地學;適當開展合作學習,使學生在探究中互相啓發,互動地學,並根據學情,加以引導、點拔。在《半截蠟燭》的教學中,王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用充分賞識、激勵的話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點燃學生的智慧火花,讓學生享受到學習樂趣,獲得成功喜悅。如“你太了聰明瞭!”、“你真了不起!”、“你把心沉到課文中讀,一邊讀,一邊寫寫畫畫,真會讀書!”……這一句句發自內心的話語去讚美學生,表揚學生,象春雨一般滋潤學生的.心田,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

一節好課的設計,要求教者既要鑽研教材,又要吃透學生,以新《課標》爲導向,讓課堂充滿活力,體現人文情懷,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王老師在這一節課上,精心準備了好長時間,反覆推敲、思考、試上,今天終於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但在有些環節上,設計還可以更優化。如在指導學生讀“傑克”這一段內容時,教者可以引導學生抓住人物動作、神態、心理等有關詞句多讀,體會傑克從容、機智,把語言文字訓練落到實處。在學生彙報交流學習心得時,可按學生彙報內容先貼出人物畫像,這樣學生的興趣容易集中到這一段內容中。

於永正老師曾經說過:“語文教學,就是以學生誦讀原文的練習爲主線,用多種方式聯繫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去領悟課文的內涵,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要進一步落實‘讀’,讀的方式要多,讀的面積要大,讀的要求要逐步提高,使學生在反覆誦讀中,讀出形——在頭腦中喚起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形象;讀出情——讀出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情感;讀出神——讀出語言文字所包含寓言、精髓,以及言外之意。”

由於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有限,以上是我對王老師執教的《半截蠟燭》的一點認識,如有不足的地方,懇請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