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論文3000字

創業就意味着新生,創業就意味着希望。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有關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查看。

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論文3000字

一、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情況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技術創新工作,認真落實“科教興市”戰略,大力推進企業科技進步與創新,有力地推動了科技事業進步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後,我們把企業技術創新工作擺在了更加突出的核心位置,更加註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更加註重優化創新環境,更加註重擴大科技開放合作,全市企業技術創新工作得到了較快發展。科技綜合實力得到了明顯提升。一是創新平臺及創新能力建設成效顯著。全市已建成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4個、國家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1個、研發機構9個,各類科技諮詢服務機構10家。二是科技人才結構更趨合理。目前,全市共有各類科技人員4.96萬人,科技創新創業人才2600多人,其中引進高層次、高技能人才70多人,每萬人擁有科技人員數達992人。科技人員組成結構趨於合理,其中高級職稱人員佔8.3%,中級職稱人員佔44.2%,初級職稱人員佔47.5%。五是科技成果轉化率明顯提升。全市應用類科技成果轉化率由2010年的20%提高到2014年的37%。

二、實施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主要做法

(一)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充分發揮人才在企業的支撐作用。人才是創新驅動和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的關鍵。爲此,我們堅持“高級人才靠引進,中級人才靠培養,初級人才靠培訓”的人才開發之路,初步建立了一支科技與企業兼容的複合型人才隊伍。

一是緊扣產業發展,在重點產業人才隊伍建設上下功夫。以實施“3121”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培養引進計劃爲抓手,圍繞有色金屬深加工產業、化工循環產業、新能源產業“三大重點產業”,着力構建加快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人才支撐體系。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採取技術合作、高薪聘請、短期租賃等柔性引才方式,聘請重點產業的領軍人才和科技顧問,鼓勵他們參與全市產業發展規劃、招商引資和項目諮詢等工作。大力推行“人才 項目”、“人才 產業”、“人才 課題”開發模式,積極引進帶着項目、技術的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實現項目與人才的有機對接。

二是強化載體建設,在人才創新創業平臺建設上下功夫。支持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創業平臺,重點抓好金川公司新材料創新創業示範園建設。支持企業圍繞重大項目和重點產業開展科研攻關,催生一批萬隆實業公司等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有影響的實用型科研成果。

三是完善政策機制,在優化人才特區建設環境上下功夫。圍繞加快推進“人才特區”建設,制定出臺了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認定、財稅金融扶持等9個配套辦法,從安家補助、崗位津貼、住房保障等13個方面,進一步落實好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和現有人才的待遇。對引進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市政府給予每個團隊50—200萬元的資金資助,經評審認定的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一次性資助20—50萬元的安家補助,並給予每月1000—3000元的崗位津貼。急需緊缺人才可享受免租住房,並配備傢俱等基本生活設施。對急需緊缺人才在金昌購買住房,實行由同級財政一次性發放5—10萬元的購房補貼。同時,強化“爲發展服務、爲企業服務、爲人才服務”的.理念,使各類人才享受優惠待遇和個性化便利服務,確保高層次人才能引得進、留得下、用得上。

(二)提升科技創新服務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圍繞提高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積極搭建科技服務平臺,加強政產學研合作與交流,營造良好的環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一是加快服務平臺建設,提升科技服務水平。重點扶持體制創新、機制靈活的技術創新服務機構,強化能力建設,提高專業化、規模化和規範化服務水平。鼓勵和引導各類科技服務機構和組織舉辦各種類型的產學研洽談會、產學研對接會、技術供需交流會,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科技合作與交流活動,構建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對接平臺。圍繞企業的創新發展需求,提供技術轉移、科技諮詢、企業診斷、經營發展路線、技術發展路線等全方位、專業化、高水平的“一站式”服務,推動產學研合作,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二是加強政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鼓勵和引導產學研各方創新合作,採取共同出資、技術入股等方式,共同建立合作載體,開展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強與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科技合作的實施意見》,開展了與北京礦冶研究總院、鋼鐵研究總院、中國建材科學院、有色金屬冶金研究總院、四川大學、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甘肅省農科院、甘肅農大等70餘家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與高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科技合作關係,在有色金屬及貴金屬新材料、化工材料等方面實施了80餘項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科技開發項目,推動了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提升了產品附加值和企業核心競爭力。

(三)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推動科技創新。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精神,加快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學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創新體系。

一是堅持制度創新,激發社會創新活力。近年來,我們鼓勵支持科技領軍型創業人才申請設立科技型企業,對科技人員創辦的科技企業,允許將知識產權等無形科技成果按不高於70%的比例折算爲技術股份。允許和鼓勵職務發明成果的所得收益,按不高於60%的比例劃歸參與研發的科技人員及其團隊擁有。

二是有效整合科技資源,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按照“職責明確、評價科學、開放有序、管理規範”的原則,根據我市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的需要,打破部門條塊分割,加快科研機構合併重組,優化整合化工循環、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資源,支持科研機構掛靠企業集團。不斷加大對科研機構的支持力度,對新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在申報項目中優先申報項目。近三年來,工信委爭取上級技術創新扶持資金 1560萬元,我市萬隆實業公司被國家列入301個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並得到扶持。2014年全市共(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關於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實施意見》,把培育創新型企業作爲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支撐,構建以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2014年,金川公司31項重點科研項目按計劃順利推進,“鎳電解活性硫化鎳除銅研究”等課題取得重大進展,“充填新材料的研發”等成果已應用於工業實踐,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16項科技成果獲得省部級獎勵,4項科技項目被列入國家和省級計劃,爭取國撥資金4000萬元。完成15項國行標、17項企標的修制定。全市工業企業申報專利420件,工業企業授權專利343件。

一是結合產業發展重點,支持和鼓勵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在充分發揮已有研發機構作用的基礎上,圍繞發展和壯大我市重點產業,支持和鼓勵大中型企業獨立組建或與高校、科研機構共同組建技術研發平臺和產業技術創新的戰略聯盟,聯合承擔重大科技任務(金川集團公司已與蘭州大學聯合創建了甘肅省有色金屬化學與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支持中小企業聯合組建研發機構或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研發活動;鼓勵企業“走出去”,在省、市外設立研發機構,提升企業研發水平。

二是實施創新型企業培育計劃,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圍繞在新能源、有色金屬深加工、化工循環、現代農業等領域開展關鍵技術研發攻關,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雙自”創新型企業。制定出臺了《金昌市創新型企業培育管理辦法》、《金昌市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計劃管理辦法》,積極開展創新型企業的評價和認定工作,引導企業爭創省級和國家級創新型企業,促進社會資源要素向創新型企業轉移,發揮創新型企業的示範和帶動作用。市級各類科技計劃對創新型企業予以優先立項和支持,對新認定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一次性獎勵30-50萬元。

三是營造良好投融資環境,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積極爭取財政扶持政策,引導擔保公司加大對中小科技企業的融資擔保,解決中小科技型企業發展中的資金瓶頸,使之快速做大做強。項目進行10%的配套,落實國家關於企業研發費用優惠政策,促進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提高核心競爭能力。加大中小企業融資力度,協助銀行系統做好科技項目的考察論證工作,促進金融與科技有效結合。同時,廣泛吸引社會和涉外資金,爲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供資金支撐。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

我市企業創新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技術創新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目前,我市大部分企業沒有建立自己的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創新意識不強,研發投入不足;擔負知識和技術傳播任務的中介機構門類不全,力量薄弱,服務能力差。二是科技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科技政策體系不夠健全,企業技術創新投入相對不足,科技資源的配置不盡合理,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率不高。三是科技人才隊伍有待進一步壯大。在全市科技人員中,高層次人才和優秀科技人才缺乏,高學歷、高職稱人員所佔比例偏小,尤其是缺乏高精尖製造業、信息產業和新材料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科技力量67.8%集中在金川公司等省屬企業分佈不夠均衡,且年齡老化。四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特別是以新材料爲主的接續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實現經濟轉型和跨越發展的任務還很艱鉅。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孵化器建設,營造創新創業環境。以培育科技創新企業、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爲途徑,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及推動經濟發展爲目標,努力加快形成設施先進、結構合理、功能完備、服務一流,“人才——技術——環境”三位一體的科技企業孵化體系,在借鑑其它地區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加快孵化器建設,努力打造具有金昌特色的科技孵化器發展模式。

(二)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產學研結合。進一步構建以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更加註重協同創新,促進產學研用更加緊密結合。建立和完善知識創新體系,通過實施科技重大專項,突破重大技術瓶頸,加快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研發應用。促進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把全社會資源和力量凝聚到企業技術創新發展上來。

(三)建立人才開發機制,加強科技隊伍建設。圍繞落實“科教興市”戰略和“人才特區”建設,抓住培養、引進、使用三個環節,着力聚集一批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造就一批解決重大企業技術難題的高級工程師和高級技師隊伍,培養一支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先進適用技術人才隊伍。採取合作研究、專項技術開發、建立聯合實驗室或博士後流動站、公開招聘學科帶頭人等方式培養和引進人才,對引進的人才提供較完善的實驗條件和研發啓動資金,安排住房,提高生活待遇等,營造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良好環境。

(四)創新科技投入機制,拓寬科技融資渠道。從建設創新型城市、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企業競爭力的高度出發,加大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科技經費,積極建立以“企業爲主體、政府引導、多方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確保全社會用於科技研發經費在“十二五”期間達到GDP的2.5%,貫徹落實促進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引導企業逐步提高科技投入。建立多層次科技創新資本市場,引入風險投資公司,開展高新技術保險業務,完善高新技術企業外匯管理制度,落實扶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和加快成果轉化等稅收優惠政策。

(五)加強技術交流合作,完善科技開放體系。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科技人才、兩種知識資源、兩種技術市場,進一步拓寬國際、國內科技合作與交流渠道,鼓勵支持企業和科技機構與國內外的科技合作與交流,建立產學研緊密關係,鼓勵並支持國內外企業和科技機構參與我市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的公開招標和競爭,創新科技項目的雙邊與多邊合作,擴大多種形式的地區性與國際性合作和交流,引進管理、技術與智力。大力推進高新產業技術發展,加快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及產品出口。鼓勵並支持企業與知名跨國公司進行多種形式的戰略合作,參與全球競爭。

五、幾點建議

(一)完善科技創新經費保障體系方面:一是建議省上出臺政策,建立各級財政支持科技創新穩定增長機制,逐年加大對企業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二是建議省上制定鼓勵科技投入的優惠政策,加強引導金融資源向科技領域配置,促進科技和金融有機結合。

(二)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方面:一是建議省上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加強和扶持不同類型的中試基地和專業性孵化器的建設。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圍繞經濟發展需要開展科研工作,促進產學研結合。二是建議省上制定中小型科技企業科技成果轉化資助政策,合理配置研究與開發的資金投入比例,加大對中小型科技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扶持力度。

(三)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方面:一是建議省上成立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協調小組,在關係全省經濟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領域和共性技術、核心技術方面,組織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聯合攻關,實現相關技術的集成和產業化。二是建議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列入各級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完善知識產權管理和服務體系,提高企業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運用能力。並安排專項資金,扶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特別是原創性發明項目的開發。三是建議省上加強政策引導,促進高新技術企業建立完善研發機構,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斷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