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典選讀學習心得(精選6篇)

中醫經典選讀學習心得

中醫經典選讀學習心得(精選6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醫經典選讀學習心得(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醫經典選讀學習心得1

中醫古籍,汗牛充棟,浩如煙海,總有讓人不知從何看起的感覺,但是在這麼多年的醫書中,也有我們必須學習的,那就是中醫經典著作,可是現在很多人不重視經典的學習,認爲經典學習已經過時,裏面的文字意深難懂,千多年前的古書至今如寶收藏,但實際上,以《黃帝內經》爲首的四大經典,還包括《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和“溫病學”歷來被奉爲經典,能夠被稱爲經典必經是經得起考驗,大部分歷代著名的醫家,均能有效地幫助掌握中醫理論。因此,中醫本科課程中開始學習,使我重新認識了中醫,中醫古籍經典是一箇中醫生必讀之作。

《黃帝內經》是中醫理論奠基之作,其豐富的理論至今還沒有人能把它完全解析,講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療的原則和方法。同時也是治未病等關於生命的百科全書,其中鍼灸理論知識在今世界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它是一部偉大的中國傳統文化奇書,內容豐富,不僅涉及醫學,而且涵蓋了天文學、地理學、哲學、人文學、社會科學等。當時先進的各項科學成就。因此,要讀懂《黃帝內經》要追溯秦漢歷史背景。《傷寒雜病論》是奠定中醫辯證論治體系的重要著作,其中的理法方藥,繼承了《黃帝內經》等古代醫籍的基本理論,以六經傷寒,以臟腑論疾病,爲中醫臨牀各科提供了辯證和治療的示範,它一直指導着後世醫家的臨牀實踐,其中劉河間依據《內經》有關“火”於“熱”的.病機條文,結合《傷寒》,首創“火熱論”,世稱“寒涼派”李東垣發揮《內經》“胃氣”結合《難經》、《金匱》,提出“脾胃論”世稱“補土派”,張子和發揮經文治責創立了“汗、吐、下”三法,世稱“攻下派”金元時的學術,特色鮮明各自不同角度闡釋經典,對明清及今後醫家產生髮展規律及其診治和預防的一門獨立學科,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大致可分爲萌芽時期,成長時期,成熟時期,具有代表的是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王夢英四大溫病學家的著作及學術成就,提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預防思想和“三焦”辯證的獨特思想。

通過四大經典的朗讀,老師的講解,給我的認知是:一,樹立中醫學習的信心,衆所周知,中醫教育其實並未能培養中醫人才,由於各種因素如課程培養目標過於廣闊,培養模式過於單一,未能培養紮實的辯證論治思維,不注重中醫經典的學習,欠缺方法及中西醫比較課程,學習混淆中西醫概念等,經過老師在課堂上深入淺出的講解,很多都是老師經驗介驗,特別是感受到了老師對中醫經典的熱愛和絕對的支持,使自己受到感染,樹立堅定的信心。二,培養自身辯證論治思維是理論核心所在。《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已奠定了中醫的辯證論治體系及發展出各種中醫的辯證方法,現在學習經典就是要學好這些理論,培養這種思維,而真正的中醫理論部分就是四大經典,因此,背誦原文理解是學習經典的前提。三,熟讀誦讀經典更要在實踐中運用經典,在課堂上,老師很多次不厭其煩的要求我們背誦條文,可是我們都沒有注重,總是對經典的學習以理解爲主,看着老師隨口而出的經典條文,所述的醫案病例,兩者結合如一,真的感覺慚愧,想在臨牀看病時候就想經典。可是頭腦一片空白,不知從何下手,看不出個所以然,條文的熟記更重要是在實踐中去運用纔會有所獲,也纔會知道自己的不足。

至今,課程已經結束了,收穫不少不多,還希望繼續開設這門課程,可是已經不現實,其中自身思考因素更重,問題和疑問全是,我只有自立熟讀經典找答案,也需要在以後的工作中更深入的學習理解經典體會並加以解決。

中醫經典選讀學習心得2

自上《中醫基礎理論》這門課程以來,各門中醫課的老師都在不斷的提起《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這四部經典著作。皆謂:“此乃中醫工作者必讀之書。”更有甚者,將其稱爲天外來物。然而在我所就讀的保山中醫專卻並未開設這些課程。對這些經典,我們只能敬而遠之。後來在假期返校期間,途徑楚雄新華書店,偶遇《扶陽論壇2》一書,並將其買下。此書對我的幫助非常大,正是這本書,使我對中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我讀到吳榮祖教授的《觀其脈證辨識陽虛》一文中“讀經典,做臨牀,突出中醫特色”時,我才真正認識到讀中醫經典的重要性。於是到圖書館翻閱《傷寒論》,但看了幾遍後,覺得腦海空空,無法理解。在網上又偶然發現郝萬山教授講《傷寒論》,又將其下載後認真聽,愈聽愈有興趣,愈有興趣就愈喜歡,而後有購買《傷寒論講稿》來細讀。

在四大經典中,我比較熟悉《傷寒論》,所以我主要寫讀《傷寒論》後的體會。我認爲有幾點是很重要的:

一、要注意其中出現的“反”字。

對於這個“反”字,要分析此條文出現的病機和臨牀症狀,以及可能出現而又被仲景所省略掉的病機和臨牀症狀,更要認真分析出現“反”的病因、病機、臨牀症狀等。例如原文14條中的桂枝加葛根湯證:“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太陽病,出現項背強几几,多因感受寒邪較重,因寒性凝滯,使人體氣血津液凝結,阻滯經脈而疼痛。又因寒性收引,使人體經脈、腠理收引而攣急,從而出現項背強几几,因感受寒邪較多,屬太陽傷寒表實證,當無汗,但此條文中卻見到有汗出的情況,所以用“反”字。本證中由原文“反汗出惡風”可知,本證屬風邪在經,經氣不利,所以用桂枝加葛根湯,以解肌祛風、調和營衛,兼以舒經脈、升津液。也有注家解釋,“反”字屬衍文,宜刪。而我更同意前一種說法。

二、要注意前後聯繫對比。

因很多條文中症狀或病機非常相似,而又有所不同,所以需要前後對比。因《傷寒雜病論》成書於東漢末年,此時因戰亂、天災造成書本的不全,以及傳抄中不可避免的錯誤,造成書中條文順序錯亂及字的錯誤,所以需要前後聯繫對比。例如桂枝加葛根湯證要與葛根湯證對比,兩證兼有項背強几几,但桂枝加葛根湯證中有“反汗出惡風”,所以需要用個桂枝加葛根湯治療,用桂枝湯解肌祛風,調和營衛,加葛根升津液舒經絡。葛根湯證中,因有“無汗惡風”可知,本證屬寒邪侵襲太陽經脈所致,而用葛根湯發汗散寒,升津舒經。在這兩個條文中還要對比桂枝加葛根湯與葛根湯。兩方在原文中組成是一樣的,但根據各自的病機以及宋朝大臣林億的按語:“臣億等謹按,仲景本論,太陽中風,自汗用桂枝,傷寒無汗用麻黃,今證雲汗出惡風,而方中有麻黃,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湯證,雲無汗惡風,正與此方同是合用麻黃也,此雲桂枝加葛根湯,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爾。”可知桂枝加葛根湯中的麻黃可能是由傳抄錯誤造成的。但現代注家都沒有將其刪去,是因要保持古蹟的原貌。所以在讀經典中要注意前後聯繫對比。

三、四大經典要聯繫讀,反覆讀。

這四部經典都是相互聯繫的,相互完善的。而《黃帝內經》是基礎理論。而其他三部是臨牀理論。只有理解了《內經》經文的含義,才能更好的讀懂《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而《溫病條辨》可以說是傷寒論的完善,彌補了自仲景以來只有傷寒沒有瘟病的遺憾。而該書也是採用《傷寒論》的格式所寫,且採用三焦辨證是縱向的思路。而傷寒採用六經辯證是由表入裏的橫向思路,正如瑭之所言:“學者誠能合二書而細心體察,自無難識之證,雖不及內傷,而萬病診法,實不出此一縱一橫之外。”

以上這幾點,就是我讀中醫經典的體會,然而中醫經典需要反覆讀,仔細讀,乃至“漸能成誦”。而自與之相差甚遠,所以在以後的生活學習中,要不斷學習、不斷總結。最終使自己成爲一個合格的中醫醫師。

中醫經典選讀學習心得3

《感悟中醫》這本書通過集成創新、智慧之學、靈驗之術、文化之花、感悟隨筆、師友隨感六個部分,系統的闡述了著名中醫學者和科普專家馬有度數十年的行醫經驗及概要。讀過《感悟中醫》這本書後,其中細細品味,主要還在“感悟”二字,‘感’代表對於祖國中醫的深深情感,對於中醫的信任及堅持都能讓讀者深深的感受到;‘悟’更是重要的心得體會,作爲一位醫學大家,集齊一生領悟到的中醫內涵真理,告知於廣大中醫學子、同行。

本書集成創新部分,先分別闡述了學習中醫,新一代的中醫人,不僅要習得經典著作,更要在紮實的基礎上,要創新。既要發揚優良的醫學傳統,又要走出自己的獨特道路,不拘泥於格式。其中又對四川名醫宦世安給予高度評價,不論是醫德、醫術,還是對於中醫的赤誠之心,都讓我們新一代的學習者領悟到,‘一片丹心在玉壺’。在21世紀的今天,中醫學的發展在國內取得重大的突破發展,在國際上也取得深遠的影響,相信加以時日,得到全世界醫學界的認可指日可待。針對僅僅依靠傳統中醫研究方法進行臨牀,具有一定的侷限性,所以還是應該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方法來研究,即中西醫結合的方法來探討。馬有度教授針對麻芩止咳糖漿的領悟,就是上述方法的運用,事實證明療效纔是根本。

智慧之學——中醫思維,中醫模式。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指導着我們的正確的生活態度,從而纔會取得成功。現今社會,治病不僅僅治療身體的疾病,作爲醫療工作者,更需要從環境、心理等因素更詳盡的體察病情,中醫更需要與時俱進。智慧,必然是超越普遍規律的獨特見解,治未病就是中醫大智慧之一。未病先防,已病防變,先安未受邪之地,這些優秀的醫學思維,無不指導着我們在治療方法,治療模式中所持的態度,以達到更好的臨牀療效。尤其對於“亞健康”這種類疾病的身體狀態,人體正氣虧虛,精神虧損,雖沒有達到西醫臨牀診斷標準,但所表現的臨牀症狀,中醫則確診爲虛證。社會在進步,科學在發展,但中醫傳統思維方法,仍然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人們越來越無法忽視抗生素、抗病毒藥物給人體帶來的副作用及耐藥性、菌羣失調。故百家爭鳴之地,還看今朝。

靈驗之術必靈驗,我們這些莘莘學子,最感興趣、最想學習的莫過於名師前輩們的臨牀經驗與名醫驗方。鍼灸推拿、中藥治療,其神奇的功效,都得到了國內外廣泛的認可。拜讀《領悟中醫》時,才瞭解到很多名師大家,成名之前,都有‘切身體會’,或自幼體弱或親人受病痛折磨,故下決心既救己又渡人。其中,我又深深的感悟到“虛心求教、不恥下問”更是我們這些稚嫩的學子需要學習的品質。書中,廣泛的列舉出,名方中靈驗的例子,如治療失眠中可適量加入肉桂、附子,聯繫到古方中的交泰丸(黃連六兩,肉桂一兩),治療心火亢盛,腎水不濟所致心腎不交的失眠,其中黃連傾瀉心火,肉桂溫補腎陽,以達到心火下降於腎,溫暖腎水,以致腎水不寒,腎水上濟於心,制約心陽。作爲臨牀醫師,僅具有豐富的基礎理論,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臨牀療效。書中從臨牀技巧、整體的辯證論治、知常達變等方面詳細敘述了治病過程中應掌握的基本症候、基本治法、基本方藥。

中國傳統文化,需要我們傳承下去。沒有傳承,就沒有創新。那面對中國最具特色的中醫又如何傳承呢?培養強大的中醫自信心,堅定並且毫不猶豫的走下去。中醫發展是前進的,但道路是曲折的,這點毋庸置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人誠不欺我。

馬有度教授的感悟隨筆,提到培養興趣,並且有計劃、由淺入深的博覽羣書,方能算是中醫入門。科學的學習方法,吃苦耐勞的精神,都是我們通往成功道路上的‘柺杖’。馬教授在隨筆中,向讀者介紹了衆多優秀的書刊,其中尤其推薦清代程鍾齡《醫學心悟》這本書,其對《傷寒論》的見解領悟,都值得我們學習。

通讀《感悟中醫》這本書後,我又進一步瞭解到中醫深刻的內涵精髓。中醫,即‘中庸’的醫學之道。何謂中庸?中醫認爲體內疾病的產生是由於陰陽失衡,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引起質變,以致病邪猶生。故中醫治法,即是調節陰陽,以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中醫博大精深,我還需要學習很多知識,從書中吸取了強大的信心,相信在荊棘的道路上,我會更有力量的前進!

中醫經典選讀學習心得4

《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是戰國時期出版的中醫學著作之一,傳說爲戰國時期秦越人(扁鵲)所作。全書所述以基礎理論爲主,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理、營衛、俞穴,針刺等基礎理論,同時也列述了一些病證。其中一至二十二難爲脈學,二十三至二十九難爲經絡,三十至四十七難爲臟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難爲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爲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難爲針法。該書還明確提出“傷寒有五”(包括中風、傷寒、溼溫、熱病、溫病),並對五臟之積,泄痢等病多有闡發,爲後世醫家所重視。本次讀書心得主要是關於“獨取寸口”切脈法的理論研究及其臨牀應用。

“獨取寸口”的切脈方法,雖然是《內經》首先提出的,但實爲《難經》首創。詳論其原理,可以概括爲下述二條:

①寸口爲手太陰肺經脈動之處,因其動,可以探知;因其所處部位,最能反映手太陰肺經情況,而“肺朝百脈”,全身經脈營衛氣血均會聚於手太陰肺經,所以寸口能探查全身經脈氣血盛衰運行情況。此所謂“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

②經脈的作用是行氣血而營陰陽,內系臟腑,外絡肢節,臟腑組織之溫養濡潤、內外聯繫均依賴於此,寸口既爲“脈之大會”,則臟腑之氣朝會起止於此,所以寸口能探查臟腑之氣盛衰生敗情況,此所謂“寸口者,五臟六腑之所終始”。

《難經》首創了寸口的寸、關、尺三部定位、定位名稱、定位方法及寸、關、尺三部脈位之長短;三部各有浮、中、沉三種指力及候診方法,以及十二經及人體不同部位疾病在寸口三部的候診都有明確定位。“脈有三部,部有四經,手有太陰陽明,足有太陽少陰,爲上下部,何謂也?然:手太陰陽明金也,足少陰太陽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陰少陽木也,生手太陽少陰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爲上部。手心主少陽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土主中宮,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養者也。脈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齊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齊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審而刺之者也。”由於寸口脈反應靈敏,簡便易行,所以得到了廣泛和普遍運用。

《難經》提出“獨取寸口”的脈診方法,系統論述其診病原理、臟腑配位、具體手法和辨脈識證的一般原則,簡便、易行、有效,沿用至今,不失其應有價值,突出了中醫診法的特點,確是診斷學上的偉大創舉。《難經》的“獨取寸口”是用不同指力切按取得的,表裏不同層次反應不同的生理病理情況,如五難有持脈若三、六、九、十二菽重,以及按之至骨來分別測知肺、心、脾、肝、腎所屬層次氣血的情況,十八難約之爲浮、中、沉“九候”,即浮取、中取、沉取的診脈指法,沿用至今,更適用於臨牀。“獨取寸口”通過脈象辨析疾病的陰陽、表裏、寒熱、虛實病機等內容,特別是其依據陰陽脈法提出的“浮者陽也,沉者陰也”,關之前後分陰陽及陰陽相乘、伏匿和關格覆溢脈象等主病機理,對臨牀很有啓發作用。

臨牀應用“獨取寸口”脈法,根據患者脈象辨析病機、病位常常是辨證論治過程的主要內容。具體表現爲:

1.估測預後:以脈之有根無根來診斷疾病死生;三難指出覆溢脈爲主死的真髒脈;十五難以胃氣有無決病之死生;十七難以脈證合參來診斷病情的預後死生;二十一難的“脈病形不病曰死”等。根據《難經》五臟脈“絕於內”、“絕於外”理論,申明瞭毋“實實虛續,損不足益有餘”的治療禁忌,指出了診脈在指導治療方面的作用。

2.辨別病情《難經》論述的寸關尺三部九候部位診察臟腑經絡病變(十八難)、五臟脈象及其主病(十三難)以至損至脈象主病(十四難)、“傷寒有五”的相應脈象(五十八難),以及脈證合參的診病理論(十六難)等等,都常用於臨牀辨別病情、診斷辨證,後世脈象主病的診脈辨證方法,就是對這些理論的擴展和發揮。

3.辨析病機《難經》通過脈象辨析疾病的陰陽、表裏、寒熱、虛實病機等內容,特別是其依據陰陽脈法提出的“浮者陽也,沉者陰也”(四難),關之前後分陰陽及陰陽相乘、伏匿和關格覆溢脈象等主病機理,對臨牀很有啓發作用。根據脈象辨析病機、病位,常常是辨證論治過程的主要內容。

當代的脈學理論和臨牀應用雖然繼承了《難經》獨取寸口三部九候的診脈方法,但仍存在偏重於脈象主病而忽略脈學理論的傾向。因此,務必要重視《難經》脈學理論和實踐的研究,探討“陰陽脈法”、“元氣脈法”、“脈證合參”等脈學理論和方法,並與脈象主病理論有機結合起來用於臨牀,以提高脈診診病效果。

中醫經典選讀學習心得5

《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雲:東風生於春,病在肝,俞在頸項;南風生於夏,病在心,俞在胸脅;西風生於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風生於冬,病在腎,俞在腰股;中央爲土,病在脾,俞在脊。這只是經典中的一小段,我把自己平時讀經典後,運用經典的幾個病案寫出來,與您一同分享,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有一天,我的一個同事過來找我鍼灸治療頸椎病,因爲以前脖子疼痛,用二針就能明顯減輕,有時一針就可以了,今天又來了,說昨天科室有個事挺氣人的,領導安排給他做,又沒地方發泄,實在不想接那個活兒,晚上想着這事,沒睡好,早上起來,頸椎部位疼痛,頭暈不適。因爲我很瞭解我的同事,平時蠻有性格的,脾氣較大,又急躁,聽他說完,心裏明白了他的頸椎病是因爲肝鬱化火,想起內經的原話:東風生於春,病在肝,俞在頸項。針刺肝經原穴太沖,用瀉法,1分鐘後拔針,頭暈頸痛消失。

省公安廳一領導,上班期間辦公室突然感覺心好像要跳出來了,很難受,自己摸脈,每分鐘接近150次,持續了近30分鐘,打電話諮詢該怎麼辦?問起病因,說最近因爲國慶60週年慶,因安保工作方面的問題,工作壓力大,自己火氣很大,經常對下屬發脾氣。我比較瞭解我的朋友,要他平躺在牀上,用手重按左手內關穴處,他照做了,開始壓上去疼痛難耐,很想放棄,電話中一再囑咐直壓到內關穴處無疼痛爲止。20分鐘後電話告知心跳如常。這也是來自於學習經典的體會,內經原文:南風生於夏,病在心,俞在胸脅;選手厥陰心包經內關穴,指壓治療,療效確實令人感到驚奇。如果病人沒經驗的,肯定會急診叫120送去醫院,其實這也是中醫鍼灸在急診臨牀應用的典型案例。

一從事藥材生意的病人,廣州人,在北京做生意,因爲肩背疼痛近1月,在北京協和醫院照片,MR檢查,均未見異常,局部打封閉,貼膏藥有用了,也做了局部推拿按摩,未見改善。回廣州後約出來吃晚飯,餐桌上見患者咳嗽,流涕,很狼狽的樣子,連聲說對不起,他夫人說感冒很長時間了,把他嘴上的煙拿掉,還暗示要我告訴他抽菸會加重咳嗽。其實自從見到患者的第一眼起,治療取穴已瞭然於心。於是選手太陰肺經滎穴魚際,用瀉法,患者痛得哇哇叫,不到2分鐘拔針,患者全身出微汗,肩背疼痛,咳嗽,流涕所有症狀全消失了。我也點了一支菸,順手給他一支,邊聊邊抽菸。這哪與抽菸相關啊。西醫可是講抽菸與呼吸道疾病有很大的相關性啊,記得在老家有的抽菸,活到九十多也未見咽喉炎,氣管炎及肺癌的,有的從不佔菸酒,50多歲也一身的病啊。其實他只是肺經外感風寒,是肺經的問題,針刺肺經魚際穴,針到病除。病人覺得很神奇,其實我們的老祖宗早在幾千年前就在《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記載了該病的治療方法:西風生於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還有關於脾經病和腎經病所表現出來的一些以西醫命名的疾病,也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在這裏就不舉例了,只是想說明一點,想學好中醫,做一個名理的中醫,臨牀療效好的中醫,無論您走遍千山萬水,訪遍五嶽九州的名師,您終究還得回來溫習我們共同的的經典:《黃帝內經》。

這只是《金匱真言論》中的一小段,讀了,也經常用,常常收到針到病除的臨牀療效,很多病友說我看病用藥取穴很隨意,但見效快,療效好,對西醫的同一個病,能用很多方法治療,很難學,也難看懂的,其實我只是繼承了中醫學先祖的一點點東西,在臨牀上運用經絡辯證治療而已。《黃帝內經》裏還有很多的寶貝等着我們的中醫學子去挖掘,去探索,去繼承,去發揚。

中醫經典選讀學習心得6

中醫經典有《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等,是構祖國醫學燦爛史的主要部分,是推動促進醫學發展史的生力軍!

學習中醫經典是每一箇中醫人提高自己臨牀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本次學習中醫經典課程中,我受益頗多。

中醫學是一門應用科學離開實踐就失去了活力。中醫理論的發展正是醫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總結的結果而中醫理論的掌握亦在於臨牀實踐中的總結和提高。著名醫家無不是在臨證中成長並在臨證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結累經驗更好地提高了療效。

中醫學既是一門自然科學又是一門有關社會人文的科學其內容博大精深富涵文、史、哲、天文、地理、四時、物候等人文知識。《內經》中就要求習醫者“上窮天紀下及地理”。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更明確指出學醫者當“博極醫源精勤不倦”。所有醫家大都有淵博的學識而知識的積累絕非朝夕之功往往傾注了一生的精力。

經典著作是中醫學的源頭醫家的闡述發明均離不開經典著作。要精研《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難經》、《神農本草經》等經典著作,從研究文言文開始再參閱各家註解通過對經典著作的熟讀與深入研究並在實踐中反覆體驗甚至精研一生最終達到得其精要爲臨牀工作奠定了厚實的中醫理論基礎。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典著,是中醫理論和中醫防治技術的理論淵源。《內經》所闡述的中醫理論是分析人體生理病理,指導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內經》一直成爲中醫學發展的指導思想,奠定了各科的理論基礎,被歷代醫家尊之爲“醫家之宗“,爲中華民族身體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傷寒論》是我國第一部理法方藥完備、理論聯繫實際的醫學經典著作。它較爲系統地揭示了外感熱病及內傷雜病的診治規律,從而奠定了中醫臨牀的理論基礎。

中醫經典學是我國醫學領域的一塊瑰寶,它有着幾千年悠久的歷史,在我國古代甚至現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學習中醫四大名著能較好地瞭解到我國的中醫發展、成就和中醫在治療疾病方面的基本方劑、成效。

經典中醫故事(精選7則)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密切關係,他們迫切地希望認識自然,於是便以自身爲依據,想象天地萬物都像人一樣,有着生命和意志。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經典中醫故事(精選7則),希望有所幫助!

1、病入膏肓

相傳,晉國的君主晉景公生病,先請來裝神弄鬼的巫醫替他治療,病情反而有增無減。於是,他派人到秦國求醫。秦國派了一位名叫醫緩的醫生去給他治病。醫緩的高明醫術全國上下無人不知。

當醫緩還在去晉國的路上時,晉景公做了個夢,夢見從他的病中跳出兩個小人。其中一個說:“醫緩是醫術高明的醫生,可不比前次那個巫醫,他恐怕要抓住我們,該往哪裏躲避呢?”另一個回答說:“到心的下面、膈的上面,叫‘膏肓’的那個地方去吧,看他能把我們怎麼樣?”醫緩到了晉國,紿晉景公辨症後爲難地說:“這病不可治啦!病在膏肓,不能採取攻伐的治法,何況藥物也不能到達那裏去發揮藥效。”

後來,人們常用“病入膏肓”形容病情嚴重,難以醫救。這句話進一步引申時便用來形容一個人犯錯誤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

2、起死回生

有一次,扁鵲路過虢(音國)國,看見全國上下都在舉行祈禱,一打聽,方知是虢太子死了。太子的侍從告訴他,虢太子清晨雞鳴時突然死去。

扁鵲問:“已經掩埋了嗎?”

侍從回答說:“還沒有。他死了還不過半日哩!”

扁鵲請求進去看看,並說虢太子也許還有生還的希望。

侍從睜大了眼睛,懷疑地說:“先生,你該不是跟我開玩笑吧!我只聽說上古時候的名醫俞有起死回生的本領。若你能象他那樣倒差不多。要不然,連小孩兒也不會相信的。”

扁鵲見侍從不信任自己,很是着急,須知救人要緊哪。他靈機一動,說:“你要是不相信我的.話,那麼,你去看看太子,他的鼻翼一定還在扇動,他的大腿內側一定還是溫暖的”。

侍從半信半疑地將話告訴了國王。國王十分詫異,忙把扁鵲迎進宮中,痛哭流涕地說:“久聞你醫術高明,今日有幸相助。不然,我兒子的命就算完了”。

扁鵲一面安慰國王,一面讓徒弟子陽磨製石針,針刺太子頭頂的百會穴。一會兒,太子竟漸漸甦醒過來,扁鵲又讓弟子子豹用藥物灸病人的兩脅,太子便能慢慢地坐起來!經過中藥的進一步調理,二十來天就康復如初。

這事很快傳遍各地,扁鵲走到哪裏,哪裏就有人說:“他就是使死人復活的醫生!”

扁鵲聽了,謙遜地笑着說:“我哪裏能使死人生還呢,太子患的是‘屍厥’證,本來就沒有死,我只不過是使他甦醒過來罷了。”

以後,人們常用“起死回生”這個詞來形容醫生的高超技藝。有些病家有時爲了感謝醫生,送上一塊“扁鵲再世”的橫匾,也是頌揚醫生醫技高超的意思。

3、對症下藥

華佗是東漢名醫。一次,府吏倪尋和李延兩人都患頭痛發熱,一同去請華佗診治。

華佗經過仔細地望色、診脈,開出兩個不同的處方,交給病人取藥回家煎服。兩位病人一看處方,給倪尋開的是瀉藥,而給李延開的是解表發散藥。他們想:我倆患的是同一症狀,爲什麼開的藥方卻不同呢,是不是華佗弄錯了?於是,他們向華佗請教。

華佗解釋道:倪尋的病是由於飲食過多引起的,病在內部,應當服瀉藥,將積滯瀉去,病就會好;李延的病是受涼感冒引起的,病在外部,應當吃解表藥,風寒之邪隨汗而去,頭痛也就好了。

兩人聽了十分信服。便回家將藥熬好服下,果然很快都痊癒了。

中醫強調辨證治療,病證雖一,但引起疾病的原因不同,故治療方法也不一樣。後來,人們常用“對症下藥”這個成語比喻針對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方法處理問題。

4、諱疾忌醫

一次,扁鵲到了齊國。齊國國君田午熱情地招待他。扁鵲見到田午,認真地對他說:“目前,您的肌表部位有疾病,要是不治,會發展蔓延下去。”

田午是個很自信的人,他聽後不以爲然地說:“我沒有病。待扁鵲退下後,他便對旁人說:“醫生就是喜歡靠治療沒有病的人來炫耀自己的本領。我纔不信呢!”

過了五天,扁鵲去見田午,說:“您的病現在到了血脈,不治恐怕要加重了!”田午說:“我沒有病!”臉上顯露出厭煩和不高興的神色。

又過了五天。扁鵲再一次向田午提出忠告:“您的病現已深入到腸胃,再不治療就不可收拾了!”這次,田午竟拂袖而去。

再過了五天,扁鵲碰見田午,轉身便走。田午感到納悶,派人追上去詢問其中的緣故。扁鵲回答說:“當初,國君的病僅在肌表,湯藥和灸法可以治;在血脈,針刺可以治;在腸胃,藥酒尚可治,現在病人骨髓,即便是傳說中掌管生死簿的神也沒法治,我更不敢主動請求醫治了。”

五天後,田午果然感到渾身不舒服,病情很快加重,他想起扁鵲,連忙派人去找,哪知扁鵲已經藉故離去——中醫認爲:“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沒幾日,田午便死了。

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有了疾病,應該積極治療,若諱疾忌醫,到頭來只會害自己。對待工作,學習中的缺點和錯誤也一樣,應該及時發現,及時糾正。

5、因勢利導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齊國有位名叫孫髕的大將,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用兵如神。當時,魏國進攻韓國,韓向齊國求援。齊國便派田忌爲將軍,孫臏爲軍師,領兵攻魏。在戰鬥中,孫臏利用敵人驕傲狂妄、輕視齊軍的心理,向田忌獻策,他說:“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建議用逐日減竈的計策,僞裝潰敗逃跑,誘敵深入。田忌採納了他的計謀。驕傲的魏軍果然中計,大搖大擺地尾隨齊軍進入一個叫馬陵的險惡地帶。這時,早已埋伏好的齊兵萬弩齊發,一舉殲滅魏軍。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馬陵之戰”。

孫臏利用敵人的驕傲心理,誘敵上當,所以取得戰役的勝利。中醫也很強調因勢利導,要求醫生根據患者體質、病位等因素而施治。

早在二千多午前的中醫古籍《內經》裏就有“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等治療法則。這裏的“輕”、“重”、“衰”、“高”、“下”等都是疾病的“勢”,根據各種不同的情況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便是“因勢利導”的體現。病在上部較輕淺的,宜輕揚宣散,清代醫家吳鞠通常選用質地較輕、氣味較薄的藥,即“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的治法。古人還根據“其高者,因而越之”的法則,創立吐法,主張服鹽湯或用鵝毛刺激喉管引起嘔吐,使病邪從上而出。再如,夏秋時令,誤食腐敗不潔之物,腹瀉腹痛,醫生亦常因勢利導,讓病人繼續瀉下穢臭之物,腹痛、腹瀉亦漸好轉,若此時止瀉,逆其病勢,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

孫臏講的雖然是兵法,但與中醫治病原理相通。難怪清代名醫徐靈胎說:“用藥如用兵”。他甚至還說:“孫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盡之矣”,認爲中醫的治療思想貫穿在《孫子兵法》中。這話頗有幾分道理。

6、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指根據不同地域的具體情況,制訂與之相應的措施。這個成語出自《吳越春秋·闔閭內傳》:春秋末年,伍子胥逃到吳國,吳王很器重他。一次,吳王徵詢伍子胥有什麼辦法能使吳國強盛起來,伍子胥說:“要想使國家富強,應當由近及遠,按計劃分步驟做。首先要修好城市的防禦工事,把城牆築得既高又堅實;其次應加強戰備,充實武庫,同時還要發展農業。充實糧倉,以備戰時之需”。吳王聽了高興地說:“你說得很對!修築城防,充實武庫,發展農業,都應因地制宜,不利用自然條件是辦不好的。”

這種“因地制宜”的措施果然使吳國很快強盛起來。無獨有偶,十八世紀,法國的啓蒙思想家孟德斯鳩也提出一項因地制宜、治理國家的政策,即“地理環境決定論”。他認爲:土地膏腴,出產豐富,使人因生活富裕而柔弱怠惰,貪生怕死,這些地區的國家常是“單人統治的政體”;土地貧瘠和崎嶇難行的多山國家,人民勤奮耐勞,生活儉樸,勇敢善戰,他們不易被征服,常是“數人統治的政體”。他建議立法者考慮不同的地型環境、氣候因素來制定恰當的法律。

中醫強調因地制宜治療疾病。因爲不同的地區所引起的疾病各不相同。在西北高原地區,氣候寒冷,乾燥少雨,當地人們依山陵而居,常處在寒風凜冽之中,多吃牛羊乳汁和動物骨肉,故體格健壯,不易感受外邪,其病多內傷;而東南地區。草原沼澤較多。地勢低窪。溫熱多雨,人們的皮膚色黑,腠理疏鬆,多易致癰瘍,或易致外感。因此,治療時就應該根據地域不同,區別用藥。如同爲外感風寒,則西北嚴寒地區,用辛溫發散藥較重;而東南地區,用辛溫發散藥較輕,這就是因地制宜原則在中醫學上的具體應用。

《內經》專設《異法方宜論》一篇,討論不同地域的人們易患的病種,以及病變和治法特點等。可見,古代中醫學家十分重視因地制宜治療疾病。

7、防微杜漸

《後漢書·丁鴻列傳》記載了一則故事:東漢和帝即位時僅十四歲,由於他年幼無能,便由竇太后執政,部份大權實際上落入竇太后的兄弟竇憲等人手中。他們爲所欲爲,密謀纂權。司徒丁鴻見到這種情況,便上書和帝,建議趁竇氏兄弟權勢尚不大時,早加制止,以防後患。他在奏章裏說:“‘杜漸防萌’則兇妖可滅。任何事情,在開始萌芽時容易制止,等到其發展壯大後再去消除,則十分困難。”和帝採納了他的意見,並任命他爲太尉兼衛尉,進駐南北二宮,同時罷掉竇憲的官。竇憲兄弟情知罪責難逃,便都自殺了,從而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宮廷政變。

在醫學上,防微杜漸體現了預防爲主的原則。中醫十分重視早期診治疾病。《內經》說:“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任何疾病都有一個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高明的醫生應該趁疾病輕淺的時候治療,若疾病已到深重,會變得比較棘手。《內經》還生動地比喻說:“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因此,中醫把一個醫生是否能對疾病作出早期診斷和治療當作判斷這個醫生醫技是否高明的標準,提出“上工治末病”。上工,即高明的醫生。

這個成語故事啓示我們:隱患要及時清除,以免釀生更大禍端;疾病應及早治療,以免給機體帶來更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