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陶淵明

《飲酒》陶淵明1

飲酒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對現實、對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寫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充分表現了作者高潔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組詩以酒寄意,詩酒結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層的本然狀態,體現出一種獨特的審美境界。下面是整理的飲酒陶淵明的賞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飲酒》陶淵明

飲酒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

問我爲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着伴兒歸來。

這裏面蘊含着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註釋

(1)結廬:建造住宅,這裏指居住的意思。

(2)車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擾。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爾:爲什麼能這樣。 爾:如此、這樣。

(5)悠然:自得的樣子。

(6)見:看見(讀jiàn),動詞。

(7)南山:泛指山峯,一說指廬山。

(8)日夕:傍晚。相與:相交,結伴。

(9)相與還:結伴而歸。

1、季鎮淮,馮鍾芸,陳貽焮,倪其心.《歷代詩歌選》:中國青年出版社,20xx年:136-137

2、雅瑟,舟東.《最美麗的古典詩詞大全集》:新世紀出版社,20xx年:188-189

賞析

表達了作者厭倦官場腐敗,決心歸隱田園,超脫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人活在世上,總要找到生命的價值,否則人就會處在焦慮和不安之中。而社會總是有一套公認的價值標準,多數人便以此爲安身立命的依據。拿陶淵明的時代來說,權力、地位、名譽,就是主要的價值尺度。但陶淵明通過自己的經歷,已經深深地懂得:要得到這一切,必須費盡心機去鑽營、去爭奪,裝腔作勢,吹牛拍馬,察言觀色,翻雲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這裏沒有什麼尊嚴可說。他既然心甘情願從官場中退出來,就必須對社會公認的價值尺度加以否定,並給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釋。

這詩前四句就是表現一種避世的態度,也就是對權位、名利的否定。開頭說,自己的住所雖然建造在人來人往的環境中,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所謂“車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門庭若市的情景。陶淵明說來也是貴族後代,但他跟那些沉浮於俗世中的人們卻沒有什麼來往,門前冷寂得很。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問:你怎麼能做到這樣?而後就歸結到這四句的核心——“心遠地自偏”。精神上已經對這爭名奪利的世界採取疏遠、超脫、漠然的態度,所住的地方自然會變得僻靜。“心遠”是對社會生活軌道的脫離,必然導致與奔逐於這一軌道上的人羣的脫離。

那麼,排斥了社會的價值尺度,人從什麼地方建立生存的基點呢?這就牽涉到陶淵明的哲學思想。這種哲學可以叫作“自然哲學”,它一方面強調自耕自食、儉樸寡慾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視人和自然的統一與和諧。在陶淵明看來,人不僅是在社會、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個體生命作爲獨立的精神主體,都是面對着整個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從本源上說,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於人們把自己從自然中分離出來,在虛幻的、毫無真實價值的權位、名利中競爭、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滿了一得一失喜憂無常的焦慮與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歸復自然中求得。

這些道理,如果直接寫在詩裏,就變成論文了;真正的詩,是要通過形象來表現的。所以接着四句,作者還是寫人物活動和自然景觀,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詩中寫到,自己在庭園中隨意地採摘菊花,無意中擡起頭來,目光恰與南山(廬山)相會。“悠然見南山”,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閒適的狀態,也是山的靜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間,有一種共同的旋律從人心和山峯中同時發出,融合成一支輕盈的樂曲。所見的南山,飄繞着一層若有若無的嵐氣,在夕陽的照耀下,顯出不可名狀的美,而成羣的鳥兒,正結伴向山中飛回。這就是自然的平靜與完美,它不會像世俗中的人那樣焦慮不安,那樣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東西。詩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後二句,是全詩的總結:在這裏可以領悟到生命的'真諦,可是想要把它說出來,卻已經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表達。實際的意思,是說人與自然的和諧,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邏輯的語言不足以表現它的微妙與整體性。

陶淵明的詩,大多在字面上寫得很淺,好象很容易懂;內蘊卻很深,需要反覆體會。對於少年人來說,有許多東西恐怕要等生活經歷豐富了以後才能真正懂得。

開頭四句,以具體的生活體驗,用一問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現象——“心遠地自偏”。“採菊”四句,即由“心遠地自偏”生出,言東籬採菊,在無意中偶然得見南山,於是目注心搖,又爲南山傍晚時出現的絢麗景色所吸引。結廬人境,而採菊東籬;身在東籬,而又神馳南山,全篇主旨總在顯示“心遠”二字。最後兩句所說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所謂“真意”,其實就是這種“心運”所帶來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謂“忘言”,就是在陶淵明看來,世間總有那麼一些趨炎附勢,同流合污的人是無法體驗到這種生活理趣的!

《飲酒》陶淵明2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

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

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

註釋

1.道喪:道德淪喪。道指做人的道理,向:將近。惜其情:吝惜陶淵明的感情,即只顧個人私慾。

2.世間名:指世俗間的虛名。

3.“所以”二句:所以重視自身,難道不是在一生之內?言外之意是,自苦其身而追求身後的空名又有何用!

4.復能幾:又能有多久。幾,幾何,幾多時。倏:迅速,極快。

5.鼎鼎:擾擾攘攘的樣子,形容爲名利而奔走忙碌之態。此:指“世間名”。

賞析

其實很多讀陶詩的人,在註解陶詩的人,一般評陶詩的人,一至陶詩《飲酒三》,就跳過去了。沒錯,陶詩《飲酒三》寫得很平實,也沒用典故,一看就懂,一看就知曉,於是跳過去了。

這就如你不把朋友當作人,你不把詩歌當作真實率性的歌唱。你們總是把別人,當然是別人,賦予必須的高尚和足夠清純,而爲自己尋找每一次沉淪混濁甚至是黑暗的理由。誰教育了你們詩歌永遠有偉大的使命!誰教育了你們詩歌要有巨大的抱負!誰讓你在每一段話裏面都有中心思想,誰讓你生活的每一個片斷都理性到枯萎。

從這裏開始,從《飲酒三》開始,一個神靈一般的陶子開始出現,平靜、不動聲色。我每一次讀到《飲酒三》,就讀到一種真誠的性情,沒有了典故,沒有了憤懣,簡單稚嫩的如孩子,沉鬱樸真的如農人。就在這裏,陶先生在轉彎,沒有給你們風彩。他在說放棄擔負,放棄使命,說自己!說自己!

這時的五柳先生,就在我們身邊,他如此隨意。

路是很多種的,你會在哪裏回來?默唸《飲酒三》,知者自知。

《飲酒》陶淵明3

把一座茅屋

修在人來人往的地方

然而我卻

絲毫感覺不到

俗世的喧囂

有人問我

爲何你的心能如此靜躺

那是因爲

我把它放置在

一個遠離塵囂的地方

心居之 身倚之

菊花處 樊籬旁

悠然擡頭

滿眼廬山色

鎖住我

迷醉的目光

青山間的流嵐霧靄啊

因着黃昏

追逐陽光

那結伴歸巢的飛鳥啊

戀着舊林

守着信仰

真者自然存

存者且會真

生活

本就應該

不思不量

《飲酒》陶淵明4

有一陣溼呼呼的露水味兒,透過窗戶,鑽進了鼻子。迎着金色的陽光,我信步跨出屋門,來到小院裏。又是一個新鮮的早晨,空氣清冷。一輪旭日從東面的山間爬了起來。

漸漸的,街道上熱鬧起來了,來來往往的路人,過往的車馬,熙熙攘攘的人羣,好一副熱鬧的景象。

片刻之後,回到小屋中,斟上一杯清酒,隨性作幾篇文章,不覺沉浸了美妙的仙境,僻靜的山林,忽的,又好似來到了桃花盛開的桃林中。

酒醒了,我安然來到東籬邊,隨手採了幾多菊花。秋日的菊花呀,又是一副燦爛的景象。悠然間,擡頭望見了美麗的南山,或許,就有位老神仙住在那有着淡淡清清霧氣的山上吧!

在秋日的黃昏下,山谷中的微風帶着絲絲涼意,裹着點點花香,向山的這頭飄來。歸巢的鳥兒們合羣結伴飛回了家。

此情此景包含了多少的人生真趣呀,這時候,想要用一個詞語去描繪這美妙的景色,卻早已忘記將用什麼語言去形容了。

《飲酒》陶淵明5

飲酒 十四

魏晉 陶淵明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

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

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

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爲貴。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譯文

老友賞識我志趣,相約攜酒到一起。

荊柴鋪地松下坐,酒過數巡已酣醉。

父老相雜亂言語,行杯飲酒失次第。

不覺世上有我在,身外之物何足貴?

神志恍惚在酒中,酒中自有深意味。

註釋

故人:老朋友。挈(qiè)壺:提壺。壺指酒壺。相與至:結伴而來。

班荊:鋪荊於地。荊,落葉灌木。這裏指荊棘雜草。

行次:指斟酒、飲酒的先後次序。

“不覺”二句:在醉意中連自我的存在都忘記了,至於身外之物又有什麼可值得珍貴的呢?

悠悠:這裏形容醉後精神恍惚的樣子。迷所留:謂沉緬留戀於酒。深味:深刻的意味。這裏主要是指託醉可以忘卻世俗,消憂免禍。

《飲酒》陶淵明6

把一間茅屋

搭在人來人往的地方

然而我卻

絲毫感覺不到

俗世的喧囂

有人問我

爲何你的心能如此靜躺

那是因爲

我把它放置在

一個遠離塵囂的地方

心居之 身倚之

菊花處 樊籬旁

悠然擡頭

滿眼匡廬秀色

鎖住我

神往的目光

青山間的流嵐霧靄啊

挽着飛瀑

醉了斜陽

那結伴歸巢的飛鳥啊

戀着舊林

守着故鄉

去者無需留

留者已然去

安居陋巷

閒種麻桑

其中的真意啊

斟滿了

那隻斑駁的酒殤

《飲酒》陶淵明7

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

道路回且長,風波阻中途。

此行誰使然,似爲飢所驅。

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

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閒居。

陶淵明這首詩回憶了自己過去的一段離家求官而中途受阻的往事,表明自己如果不因爲溫飽是不會踏上這條漫長遙遠、風波四起的爲官道路的。

其中“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是一語雙關。“道路”既是離家“遠遊”的路途,又是“爲官之道”;“風波”既是路途遭遇水面上的風和波浪,又是“官場的動盪、齷齪”。《宋書﹒陶潛傳》載“潛弱年薄宦,不潔去就之跡。”就是說,淵明曾發生過“弱冠之年作小官,因官場不潔而離去的事”。陶淵明的這首詩也許就是說的此事吧。他感嘆道,離家求官的道路漫長遙遠、動盪不定,而冒着這樣的風險卻只圖“一飽”,這確實不是明智之舉。罷了,還是回去避人獨居,還我閒適而安定的生活吧。

過去曾經遠離家鄉到外面求官,直至到了東海邊沿。道路漫長遙遠,中途又受阻於動盪不定的風波。是誰促使我離家求官的呢?似乎是飢餓所驅使的吧。極盡全力只爲營求溫飽,獲得溫飽只需用少許的精力就可滿足而綽綽有餘了。恐怕這並非良策,還是勒馬迴歸避人獨居吧!

《飲酒》陶淵明8

飲酒陶淵明中心思想

這二十首詩借酒爲題,以飽含憂憤的筆觸,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對現實、對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寫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充分表現了作者高潔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組詩以酒寄意,詩酒結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層的本然狀態,體現出一種獨特的審美境界。

創作背景

陶淵明的組詩《飲酒》並不是酒後遣興之作,而是詩人借酒爲題,寫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是爲了在當時十分險惡的環境下借醉酒來逃避迫害。他在第二十首詩中寫道“但恨多謬誤,君當恕罪人”,可見其用心的良苦。

陶淵明的時代,是門閥士族的時代,政治黑暗,官場腐敗,且易招來殺身之禍,他痛感世道的險惡,生活的艱辛,又不願爲五斗米折腰,終於在義熙元年(405年),他四十一歲時,當了八十餘日的彭澤令後棄官歸隱,長歸園田,不再出仕,親執耒耜,躬自勞作。由於社會的長期分裂和動盪不安,再加上統治者的荒淫奢侈,許多敢於批評朝政的士大夫文人,動輒被無辜殺戮。因此,當時文人們懼談政治,盡是躲開政治,有的以遊山玩水,隱逸不仕,酗酒放浪,玄學清談等方式來表示自己沒有政治野心,免得被統治者猜忌,以招來人身傷害。橫禍難料的黑暗現實造成的這種畸形的社會風氣,不能不影響破落貴族出身的陶淵明。他從二十九歲第一次出仕江州祭酒到四十一歲解去彭澤令,前後幾仕幾隱,實際做官時間不到三年,他的理想火花就這樣在黑暗現實裏稍縱即逝。因此,他借“醉人”的語言,指責黑暗社會,揭露政治危機,鄙棄虛僞世俗。

組詩《飲酒二十首》前有小序,這是研究陶淵明的思想和創作的重要資料。“閒居寡歡”、“顧影獨盡”,可見詩人是在極度孤寂、痛苦的心境下寫《飲酒》詩的。“紙墨遂多,辭無讓次”,可見這中間有個由少到多,逐漸積累的過程,並非一時所作,而是詩人把他平時積聚在胸中的所想所感,借“既醉之後”這個最恰當的時機抒發出來的。

關於《飲酒二十首》的寫作年代,至今尚無定論。歷來大致有六種說法:元興二年癸卯(403年)說、元興三年甲辰(404年)說、義熙十年甲寅(414年)說、義熙二年丙午(406年)說、義熙十二三年(416、417年)說、義熙十四年戊午(418年)說。

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東晉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諡靖節。潯陽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晉書》《宋書》均謂其爲系陶侃曾孫。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後去職歸隱,絕意仕途。長於詩文辭賦。詩多描繪田園風光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隱寓着對污濁官場的厭惡和不願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對太平社會的嚮往;也每寫及對人生短暫的焦慮和順應自然、樂天安命的人生觀念,有較多哲理成分。其藝術特色兼有平淡與爽朗之勝;語言質樸自然,而又頗爲精練,具有獨特風格。有《陶淵明集》。

《飲酒》陶淵明9

陶淵明

青松在東園,衆草沒其姿,

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

連林人不覺,獨樹衆乃奇。

提壺撫寒柯,遠望時復爲。

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

註釋

①沒其姿:掩沒了青松英姿。其:一本作奇。

②殄(tiǎn腆):滅盡。異類:指衆草。卓然:特立樣子。這兩句是說經霜之後,衆草凋零,而青松枝幹卻格外挺拔。

③連林:松樹連成林。人不覺:不被人注意。

④獨樹:一株、獨棵。衆乃奇:衆人認爲奇特。奇:一本作知。

⑤寒柯:指松樹枝。

⑥這是倒裝句,應爲“時復遠望”,有時又遠望。這句和上句極力描寫對松樹親愛,近掛而又遠望。

⑦何事:爲什麼。紲:繫馬繮繩,引申爲牽制。塵羈:猶塵網。這句和上句是說人生如夢幻,富貴功名把人束縛夠了,爲什麼還要受它羈絆?

譯文

青翠松樹生長在東園裏,荒草埋沒了它身姿。等到寒霜凝結時候,其他植物都枯萎了,這才顯現出它卓爾不羣高枝。在一片樹林中人可能還不覺得,單獨一棵樹時候人們才稱奇。我提着酒壺撫弄寒冬中樹幹,有時候又極目遠眺。我生活世界就是夢幻一樣,又何必被俗世塵囂羈絆住腳步呢。

作品鑑賞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經過孔子這一指點,松柏之美,便象徵着一種高尚人格,而成爲中國文化之一集體意識。中國詩歌亦多讚歎松柏之名篇佳作。儘管如此,陶淵明所寫《飲酒》第八首“青松在東園”,仍然是極有特色。

“青松在東園,衆草沒其姿。”青松之姿,挺秀而美。生在東園,卻爲衆草所掩沒。可見衆草之深,其勢莽莽。青松之孤獨,也不言而喻。“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殄者,滅絕也。,異類,指衆草,相對於青松而言。枝者,謂枝幹。歲寒,嚴霜降臨,衆草凋零。於是,青松挺拔之英姿,常青之秀色,乃卓然出現於世。當春夏和暖之時節,那衆草也是青青之色。而況草勢甚深,所以能一時掩沒青松。可惜,衆草究竟經受不起嚴霜之摧殘,終於是凋零了。“連林人不覺,獨樹衆乃奇。”倘若青松多了,蔚然連成松林,那麼,它與衆不同,便難以給人以強烈印象。只是由於一株青松卓然獨立於天地之間,人們這才爲之詫異了。以上六句,構成全詩之大半幅,純然出之以比興。正如吳瞻泰《陶詩匯注》所說,是“借孤鬆爲己寫照。”青松象徵自己堅貞不渝之人格,衆草喻指一班無品無節之士流,凝霜則是譬比當時嚴峻惡劣之政治氣候,皆容易領會。唯“連林人不覺,獨樹衆乃奇”兩句,意蘊深刻,最是吃緊,應細心體會。一株卓然挺秀之青松,誠然令人驚詫。而其之所以特異,乃在於衆草不能有青松之品質。倘園中皆是青松,此一株自不足爲奇了。一位人格高尚之士人,自亦與衆不同。其實,這也是由於一班士人自己未能挺立人格。若士流能如高士,或者說人格高尚蔚然而爲一代士風,則高士亦並非與衆不同。依中國文化傳統,“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人人都具備着挺立人格內在因素。“人皆可以爲堯舜”(《孟子·告子下》)——人人都可以挺立起自己主體人格。可惜士人往往陷溺於私慾,難能“卓然見高枝”。正如朱熹所說:“晉宋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那邊一面招權納貨。陶淵明真個能不要,此所以高於晉宋人物。”(陶澍集註《靖節先生集》附錄引)淵明少無適俗韻,晚抱固窮節,自比青松,當之無愧。最後四句,直接寫出自己。“提壺掛寒柯,遠望時復爲。”寒柯,承上文“凝霜”而來。下句,陶澍注:“此倒句,言時復爲遠望也。”說得是。淵明心裏愛這東園青松,便將酒壺掛在松枝之上,飲酒、流連於松樹之下。即使不到園中,亦時常從遠處來瞻望青松之姿。掛壺寒柯,這是何等親切。遠望鬆姿,正是一往深情。淵明之心靈,分明是常常從青松之卓然高節,汲取着一種精神上滋養。莊子講“與物有宜”,“與物爲春”,“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分別見《莊子·大宗師》、《德充符》、《天下》篇),正是此意。“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結筆兩句,來得有點突兀,似與上文無甚關係,實則深有關係。夢幻,喻人生之短暫,翻見得生命之可珍惜。紲者,捆縛也。塵羈即塵網,謂塵世猶如羅網,指是仕途。生命如此有限,彌可珍惜,不必把自己束縛在塵網中,失掉獨立自由之人格。這種堅貞高潔人格,正有如青松。這纔是真正主體品格。

淵明此詩之精神境界與藝術造詣,可以喻之爲一完璧。上半幅純用比興,讚美青松之高姿。下半幅縱筆用賦,抒發對於青松之知賞,以及珍惜自己人格之情懷。全幅詩篇渾然一體,實爲淵明整幅人格之寫照。全詩句句可圈可點,可謂韻外之致味之而無極。尤其“連林人不覺,獨樹衆乃奇”二句,啓示着人人挺立起高尚人格,則高尚人格並非與衆不同,意味深遠,極可珍視。《詩·小雅·裳裳者華》雲:“唯其有之,是以似之。”只因淵明堅貞高潔之人格,與青松歲寒不凋之品格,特徵相似,所以此詩借青松爲自己寫照,境界之高,乃是出自天然。

《飲酒》陶淵明10

閱讀陶淵明《飲酒》這首詩,按要求回答問題。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填空

陶淵明,又名______,生活在____朝代。他所作的詩文,內容多描寫_________,抒發他熱愛田園風光、安貧樂道、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感情,但也包含了樂天知命、清高自賞與消極遁世的因素。

(2)你能體會出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嗎?

(3)如果把“悠然見南山”中的“見”改成“望”好嗎?你能說明理由嗎?

解析:

(1)潛 東晉末期 農村生活。

(2)表現了詩人擺脫世俗干擾,歸隱後悠閒歡快的心情。

(3)不好。“見”更能突出目遇南山的不經意,若改爲“望”,好像是有意去看南山,悠然之情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