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中學生寫作興趣的方法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師最頭痛的問題,學生寫作文難,老師改作文難,到頭來,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傳統作文教學無論是老師命題、學生寫,還是學生寫、老師改,學生都處於被動地位。欲改變現狀,實施作文教改,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是關鍵,那麼怎樣才能引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呢,將就這個問題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激發中學生寫作興趣的方法

一、採取靈活多樣的作文訓練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激活學生的寫作興趣

(一)嘗試將寫作訓練與聽、說訓練相結合

作文與說話不是互不相干的兩回事,而現代中學生愛說的特點,決定了他們更喜歡聽、說訓練,因此在日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說話能力的訓練。如學完某課後,讓學生談談感受,或針對某一人物談談看法。可以讓學生稍加思考後發言,在學生髮言過程中,同樣要注重對中心內容、條理安排,以及遣詞造句等一些問題的及時指導。也可以讓學生參與評議,老師適時地給予肯定與鼓勵,並告訴學生,他們的發言很精彩,將他們說的寫到紙上便是文章,讓學生明白寫文章不是弄虛作假,矯揉造作,而是表情達意的需要。學生在聽、說訓練中放鬆了心情,感知了口頭作文的樂趣。課前5--10分鐘的聽、說訓練也是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途徑。這項訓練的規則是:由老師根據寫作需要設計寫作題目,學生課下寫,課前讀,聽的同學評說,最後老師點撥。要求人人蔘與,採取輪流發言、自主發言、指定發言、或無規則的抽查發言等多種形式,意在調動每位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和參與意識。課堂上,讀的學生繪聲繪色,盡情展現自己的寫作才能;聽的學生細緻認真,鍛鍊了概括提煉能力;評議的學生儘可能用簡明的語言給予公正的評價,無形中增強了表情達意的.能力與品評欣賞能力。有時各抒己見,爭執不下,此時老師再進行點評,學生會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種變學生寫爲學生既寫又讀,變老師評爲師生共評的寫作訓練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激活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嘗試佳作鑑賞與再創作文訓練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正確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針對初中學生閱歷淺、知識面窄、視野不闊的特點,可以用拋磚引玉的方式,開啓思維,誘發創作。呂叔湘老先生在談作文教學問題時,說過:“學生作文有一種相當普遍的毛病內容空洞。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命題之後讀寫‘題中應有義’,給學生一點啓發,或者讓學生們大家談談。有些題目還可以告訴學生怎樣去自己蒐集材料。”這就告訴我們啓發誘導在作文訓練中的必要性。在作文訓練課上,我們注重了導語的設計、寫作意境的渲染與寫作的指導。針對一些不好寫的訓練題目,嘗試了“佳作引路------學生評價----老師點撥----學生再創”的作文訓練形式。學生在例文的引導下,拓寬視野,活躍思維,在品評鑑賞中,學到了有利於寫作的語言技巧、寫作方法等。在老師的啓發、鼓勵下,學生進行了遷移思維,寫出了自己的作品。這樣,解決了學生無話可說的難題,在訓練中也提高了寫作能力,如此訓練,學生易產生寫作靈感,增強寫作興趣。

二、以課文爲依託,架構作文與生活的橋樑,讓學生在學以致用中,品嚐到寫作的樂趣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因此作文命題設計應貼近生活,密切聯繫學生生活實際。

誰來架構生活與寫作之間的橋樑?課文就能擔此重任。隨着教改的不斷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斷更新,課文內容也越來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這些文章不僅能給人以美的薰陶,而且能起到典範作用。因此,作文教學以課文爲範例,可謂就地取材,兩全其美。)例如,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第一冊第一單元選取的文章都是反映家庭生活的,家庭生活是學生最熟悉、感受最深的,這一單元的學習容易觸發聯想,誘發寫作慾望,所以學習中教師要注意情感的渲染、寫作技巧的總結歸納,巧妙地運用遷移思維,將學生引領到現實生活中來,進行寫作。如:第一單元之中的《金黃的大斗笠》、《金盒子》、《羚羊木雕》都是以物爲題目,並以具有意義的物品爲線索來敘事,進而揭示中心表達情感。因此,在學過《金盒子》一課後,可以以“金盒子”爲創新支點,設計寫作話題:“在你的生活中也有類似金盒子的玩具嗎?其中一定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凝聚着手足之情、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等,你能將其寫出來嗎?”學生都感到有話可說,都能真實地再現生活,並掌握了以“物”爲敘事線索揭示中心的寫法。再如,學過《社戲》一文後,設計以“童年”爲話題進行作文,很多學生無形中就模仿了《社戲》的寫作風格,以質樸的語言表現童年時的天真爛漫、純真無私。以課文爲範文,遷移思維,密切聯繫生活實際去寫作,爲學生更好的展現自我架構了橋樑,學生在學以致用中,品嚐到了寫作的樂趣,增強了寫作的信心。

三、激勵學生寫出與衆不同的個性作文,從而使作文常寫常新。

構建寫作樂園作家葉文玲在談寫作時說:“作文要有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鑑和模仿,但是真正能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爲此,教師要精心備課,鼓勵創新,讓學生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老師可以找些有個性的作文讀給學生聽,讓學生感悟到要想寫得有點鮮味,就必須寫自己的真實感受,探索未被別人發現的領域。教師也可以從學生的作文中篩選出既有真情實感,又別具匠心的作文,將其在班上範讀,讓學生來共同賞析、評價,指出其新穎之處,這樣一來,就給學生指明瞭寫作的方向。

有一次寫環保類作文,有一位同學根據自己的觀察來寫衛河的治理情況:先是臭氣熏天的情景;後來水變清,出現了釣魚、游泳的怡人情景;沒過幾天,衛河又變成了臭水河,上面漂滿了塑料袋。從而反映環境治理需要長抓不懈的主題。還有學生文章中反映小區建設的一些問題,一方面反映生活的真實,另一方面也寫出了自己的個性。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應該另外選擇內容比較新穎的文章作爲剖析的對象,針對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決某種技巧問題,這樣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學生能把握命題這一特點,就能避難趨易,像皰丁解牛那樣,“以無厚入有間”,做到“遊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