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記敘文的寫作方法

導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學生記敘文的寫作方法,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中學生記敘文的寫作方法

  一、什麼是記敘文

對中學生而言,記敘文是一種比較熟練也比較容易掌握的文體。然而,我在閱卷中也常常看到文體感不強的記敘文。例如1994年的高考作文,要求以“嘗試”爲題,寫一篇不少於700字的記敘文。可是,有不少文章或敘議並重,平分秋色;或議論過多,喧賓奪主;或敘少議多,本末倒置。據江蘇省高考語文閱卷點的粗略統計,該省20萬考生中,不符合文體要求的有3%之多。有的考生,其選材的眼光就決定了他不可能寫出像樣的記敘文。例如,有一位考生,寫同學到“我”家來玩,因爲父母不在家,“我們”就自己“嘗試”着包餃子,一篇700多字的文章,用了23個“再”字:先弄一點麪粉,再加水,再揉,再搓,再擀成餃皮……先把菜剁碎,再加一點鹽,再加一點醬油……儘管文章也是有頭有尾,清楚完整,但卻很難說是一篇記敘文,而是比較典型的“怎樣包餃子”的程序說明文。當年,許多寫“嘗試”着做一個物理實驗、化學實驗,“嘗試”着解剖一隻青蛙、一條鯽魚的作文,嚴格地說來都不是記敘文,而是說明文或應用文。

記敘文以敘述、描寫爲主要表達方式,運用形象思維的手段,通過敘事、記人、寫景、狀物等來反映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

  二、記敘文的特點

1. 創造性

這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

首先,記敘文雖然不像文學作品那樣,對生活現象進行集中概括,通過典型形象來反映生活;而是常常選擇日常生活中的那些親眼所見、親身經歷、親自體驗過的生活內容作爲寫作的材料;但是,這決不意味着作者可以把現成的生活材料照抄到文章中去,決不意味着作者不需要對生活材料進行加工改造、提煉生髮;相反,這是把生活材料轉化成文章的必不可少的“工序”。這種加工改造、提煉生髮的過程,包含着作者大量的創造性勞動。以寫作成品形式出現的記敘文,不可能是客觀生活的翻版,也不僅是作者心靈的視像,它是飽和着作者心血的精神產品,是作者心靈和客觀事物遇合所孕育出來的創造物。

其次,記敘文是用語言文字作爲傳達的媒介的,從本質上看,記敘文就是某種經驗(外在世界的人、事,內在世界的思想、情感等)的陳述,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敘述,本身就是一種創造。語言文字無法代替真實存在,語言化了的世界就不再是真實存在的世界本身。將真實存在轉化成語言文字的工作,就是一種創造性的工作。

第三,把真實存在轉化成語言文字可以有千萬種不同的方式,選用哪一種方式,即最後完成的文章是何種模樣,其中必然包含着作者個人心靈的運作。因此,任何記敘文總是不可避免地帶有作者個人心靈的色彩,正如蘇聯作家秋切夫所說:“我在一切之中,一切之中都有我。”所以,我認爲,儘管記敘文是客觀世界的反映,但這種反映,又總是和作者個人的創造性勞動結合在一起的,是通過作者個人的創造性勞動來反映的。

用語言文字把生活材料轉化成記敘文,本身就包含創造性因素在內,如果在轉化的方式上能夠別出心裁,與衆不同,其創造的程度就愈高。所以,寫好記敘文的關鍵,一是要選擇新穎的材料,二是要採用新穎的寫法。

2. 形象性

議論文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斷、推理來揭示事物的本質,表達對生活的認識,它在許多具體的個別的事物中概括、抽取共同的特點,而把產生這些認識所依賴的一個個具體的個別的表象留置在作品之外。記敘文則恰恰相反,它往往抓住具體的個別的事物“做文章”。所以,它以敘述、描寫爲主要的表達方式,即使偶用議論,其目的也是爲了“畫龍點睛”,並且也往往是在畫好全龍以後,纔去輕輕一“點”。在這裏,“龍身”是主體,是基礎。

記敘文要靠具體的形象去感染讀者。敘述,必須清楚地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以及具體的發展過程;描寫,必須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觸其物,如食其味,歷歷可感,如在目前。在記敘文寫作中,創造場面是最基本的手段。因爲說到底記敘文總是要在縱橫兩個方面來組織結構,縱就是時間的延續,橫就是空間的展開,而場面就是對人或物在特定的時空中存在或活動狀況的描述。只有組織起一連串的場面,記敘文才能獲得生動具體的形象感。

所以,那種連貫、整一、富有動態感的材料,是記敘文最需要的材料。對短小的記敘文來說,就更是如此。那種千里來龍,百年紛爭式的材料,不是記敘文的好材料,記敘文需要的是縮時間於一瞬,寓空間於一隅的短小精悍的材料。

3. 情趣性

從格調上來說,記敘文不像議論文那樣莊重嚴肅,也不像說明文那樣冷靜客觀,它追求的是以情動人,以趣逗人。從選材方面來看,記敘文並不要求一定要選擇重大題材,而往往是從日常生活中選擇富有情趣的凡人小事,作者往往通過對凡人小事的記述,來寄寓自己的感情,來表現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的某一側面。從表現手法方面來看,記敘文追求的是引人入勝的表達效果,它要求把寫作內容表現得曲折生動,意趣盎然。有時,記敘文也傳達作者對某種事理的認識,但是,它一般不展開直接的議論,而是把這種認識潛藏在具體的生活畫面之中。它通過具體形象的描繪,潛移默化地影響讀者,從情感、情趣方面去暈染讀者,讓讀者用審美的眼光去領悟作品的意蘊。

在寫作記敘文的時候,寫人,最好要選擇那些內心情感豐富複雜的人物作爲描寫對象;寫事,固然要注意事件本身的脈絡,但更要注意流蕩在事件中的情感線索,特別要注意選擇富有情感內涵的細節來充實、豐滿事件的血肉;寫景、狀物,固然要注意準確地描摹景物的外在狀態,但更重要的是,要寫出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化合”。

  三、寫好記敘文的關鍵:選材

寫好記敘文的關鍵是選材,選到了一個好的材料,文章就成功了一半。那麼,什麼樣的材料纔是記敘文最需要的材料呢?

1.要選擇有較強的情感內涵的材料

老舍先生說過:“小說是情感的記錄,而不是事實的重述。”記敘文寫作也是如此。事件,線索等等僅僅是記敘文的表層結構,其深層結構是充溢其中的情感內涵。事件、線索等等僅僅是承載情感內涵的框架,真正感動人的是蘊含在框架中的情感。爲什麼有的文章看起來也是有頭有尾,清楚完整,但就是清淡無味,不生動,不感人呢?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其中缺乏深厚的情感。在“記敘經歷”的文章中,最好要選擇富有情感內涵的經歷。那些沒有情感內涵的“經歷”不是記敘文的好材料。把一次一般性的大掃除的經過記敘得再詳細,把一次實驗課的過程描寫得再具體,把一次郊遊的經歷寫得再熱鬧,如果其中不流淌在真摯的情感,也是不可能動人的。因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語)。

1988年的高考作文題是《習慣》,文體不限。這與近兩年的話題作文有點相似。當年不少寫記敘文的考生都選擇了寫老師。應該說,這是一種比較聰明的選擇。因爲閱卷的是老師,寫老師容易博得好感。然而,寫老師的什麼呢?不少考生都是這樣寫的:到了晚上,某老師又習慣性地坐到了窗前的書桌旁,照例開始備課、改作業。這樣的材料其實沒有什麼寫頭,因爲它只是在表揚老師的敬業精神,在情感上沒有什麼特別的動人之處。試想,一位老師晚上不去備課、改作業,而是去跳舞、搓麻將,會是一位好老師嗎?可是,有一位考生的選材卻不同凡響,他寫道:新學期開學了,王老師又像往常一樣來到了學校,當他快到教室門口時,突然想起自己已經退休了。於是,只好悻悻地回了家。第二天一早,他又準備到學校去了,但這一回他記起自己已經退休了,他應該在家“挎垮籃子,生生爐子、抱抱孫子”了。可是,他在家裏猶如芒刺在背,坐立不安,什麼事也幹不了。他老是惦記着他的學生。於是,他又來到了他任教的教室旁。他要看一看他的學生。然而,他又怕影響正在聽課的學生。於是,他躡手躡腳地來到了教室的窗下,躲在那裏聽學生上課的情況……這樣的選材就要高明得多了。因爲這個材料中飽含着王老師對學生的夢縈魂牽的一腔深情,這是一個老教育工作者揮之不去、無法排解的對教育事業的真情。這樣的選材與晚上備課、改作業,不是一個精神等級,不可同日而語。由此可見,只有那些飽含情感內涵的材料,纔是記敘文真正需要的材料。

那麼,在“記敘經歷”時,可以寫哪些情感呢?

從程度方面來說,可以寫溫情、熱情、激情等等;從類屬方面來說,可以寫親情、友情、愛情等等。要把文章寫得激動人心,要使文章具有較強的情感衝擊力,在選材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寫那些人人都能感知、體會的人之常情。情感雖然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內在感覺,但是“人同此心,情同此理”,這就是情感具有可體驗性的生理、心理基礎。有許多情感內容是人們共有的,共通的,傳達這樣的情感,就會激起別人的共鳴,就會使人感動。例如,1999年江蘇的高考優秀作文《傷心兒女》一文,寫三個不孝兒女,在母親的彌留之際,不是給母親留下最後一點安慰,而是通過移植母親的記憶,尋找母親的遺產,然而,他們在母親的記憶中,卻看到了母親的艱辛,母愛的偉大,母親的忍辱負重,看到了自己的醜陋。母親的記憶,盪滌了不孝兒女靈魂深處的污垢,於是,他們的靈魂也得到了昇華。對父母的孝順,是埋藏在中華民族心靈深處最深厚的感情,寫這樣的內容,最能激起人的共鳴。這篇作文,在閱卷現場就使許多閱卷教師感動得熱淚盈眶,在媒體發表以後,又廣爲傳誦,被視爲當年全國高考的最佳作文。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它所傳達的情感打動了千千萬萬人的心。

(2)要寫那種超出常規的強烈的反常合道的情感。有時候,人物的所作所爲與一般的人不一樣,似乎不大正常,但這種反常的行爲中往往包含着強烈的情感。這種情感具有很強的衝擊力,往往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例如,上面說的那位退休的王老師,在一般人看來是有點不大正常,這麼大年齡了,居然躡手躡腳躲在窗戶下聽課。但是,正是從這反常的舉動中,我們看到了他對學生執着的愛,看到了他對教育事業的癡迷,並對他產生了崇高的敬意。相反,那種一到晚上就坐到窗前備課,改作業的老師,正因爲他們的合常、平常、正常,反而激不起我們情感的漣漪。當情理衝突,必須舍理取情的時候;當正確與正確之戰,必然要捨棄一方,形成悲劇衝突的時候;當人物對某種事物癡迷、執着到難捨難分而與常規的`做法不一樣的時候;情感就開始動人了。《灌園叟晚逢仙女》中愛花如命的“花癡”,《聊齋志異》中的書癡、石癡、鳥癡、情癡,都是這方面的典範,我們應該從中得到啓發。

(3)情感要能產生振盪和分化。文似看山不喜平,那種一覽無餘的、直線發展的情感,缺少迴環蘊藉的美感,很難使人產生情感的激盪。因此,在描述情感的時候,要儘量展示情感的曲折和波瀾,一步一步把讀者引入情感的旋渦。

2.要選擇有較深的主題潛能的材料

所謂主題,是指文章使用的材料所蘊含的基本意義以及作者通過對材料的思考、體驗所傳達的基本思想和評價。前者是主題的客觀性,也就是說,這種基本意義是材料本身所固有的;後者是主題的主觀性,是指作者對材料內涵的洞見開掘。主題是客觀性和主觀性的結合。所以魯迅先生要求“選材要嚴,開掘要深”。選材和立意是記敘文寫作中兩個重要的環節,他們處於互相影響的聯動狀態。材料選得好,爲開掘主題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主題的開掘和深化,又反過來制約、促進材料的選擇和加工。就選材這一環節而言,和選擇礦點的道理是一樣的,礦藏的深厚度如何,質量如何,有無開採價值,這都是打井前需要認真考慮的。有些考生在選材時往往只考慮是否切題,卻很少考慮材料的主題潛能,正如魯迅先生批評的那樣:“將一些瑣屑的沒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這樣的文章當然不可能獲得高分。有時候,同一材料,在不同的作者手裏,可以寫出主題深淺不一的作品。但是,也有不少材料,本身並不具有什麼內涵,無論你怎樣妙筆生花,也很難開掘出多深的主題來。這就提示我們,在選材的時候,一定要事先估測一下材料的主題潛能,看看它們有沒有可開發性。

舉一個例子來說吧。1994年的高考作文《嘗試》,不少考生寫的都是嘗試着學騎車,學游泳,學燒飯做菜,學幹農活等等。這樣的材料固然也切題,卻沒有什麼可以深層開發的主題潛能,充其量也就是告訴人們“只要去嘗試,就可能成功”的道理。而這樣的道理是人們共知的常理,是相當膚淺的,它並沒有爲人們提供新的認識和新的啓示。這是材料本身的侷限。

那麼,怎樣才能選擇到具有豐富的主題潛能的材料呢?

(1)要摒棄老套的選材思路,開拓選材的視野。比如,寫《燈下》,就不要只是想到自己或別人在臺燈下刻苦讀書;寫“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就不要只想到不勞而獲地去移植名人的記憶。這一類老套的材料本身的主題容量就很小,當然更談不上新意了。其實,每一個題目,每一個話題,可寫的材料很多。就拿《燈下》來說吧;燈,可以有電燈、油燈、路燈、探照燈、聚光燈等等多種多樣的燈;人們在燈下也可以做各種各樣的事。“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本來就是一個開放性極強的話題,可寫的東西太多太多了。爲什麼非要去一窩蜂地移植別人的記憶呢,可不可以把自己的記憶移植給別人呢?爲什麼非要去移植名人、偉人的記憶呢,可不可以移植普通人的記憶呢?移植了別人的記憶,人物雙方會發生些什麼事呢?……一旦把思路打開,選材的天地是非常廣闊的。當年,有的考生要把自己遊歷祖國名山大川的美好記憶移植給自己從來沒有出過門的奶奶,讓她也體會一下祖國美好河山的大好風光;有的考生要把自己看到的萬紫千紅、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的記憶移植給從小失明的“小弟弟”;有的考生要把自己聆聽美妙音樂的記憶移植給從小失聰的“小妹妹”。角度一變,境界全出。

(2)要善於從日常的生活小事中發現具有豐富內涵的材料。中學生的生活閱歷當然不可能太豐富,但是,“對於我們來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羅丹語)。其實,具有豐富內涵的寫作材料無處不在,關鍵是作者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也正因爲中學生的生活閱歷不夠豐富,就更需要從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去發現有意義的材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愈是能從細小的生活現象中發現深邃的內涵,其作品的質量就愈高。“一粒沙裏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這是藝術的高致。2001年江蘇的高考優秀作文《一毛錢與誠信》,從微不足道的一毛錢中看到了誠信的彌足珍貴,看到了道德的巨大力量,這樣的選材是獨具慧、頗有新意的。

(3)要處理好虛和實的關係。中學生寫記敘文,大多數選材都比較實,都是實實在在地敘述、描寫。其實,最具有主題潛能的材料,往往是那些具有象徵意蘊的事物。如《白楊禮讚》《荔枝蜜》等都是運用事物的象徵意蘊來拓展作品的主題的。因此,我們在選材時,不僅要注意那些寫實性的材料,也要注意那些具有象徵意蘊的材料。象徵的事物往往能使作品的主題具有多義性、多層性、多向性,從而使讀者產生豐富的聯想,使作品產生特有的藝術魅力。像《門》《坡》《風》這樣的題目,就既可以是寫實的,也可以是象徵的,當然也可以是二者結合的。有時候,在總體寫實的情況下,選擇一些具有象徵意蘊的事物穿插其間,也能使作品盪出虛神,收到言已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

3.要選擇有有初步形式意味的材料

在考慮記敘文選材時,許多考生往往只注意材料內部方面的某些因素,強調選材要積極健康、典型生動等等。這固然不錯。但是,如果忽略了記敘文的形式規範對選材的特殊要求,就會造成文體感不強,記敘文的文體特徵就會因爲選材不當而顯示不出來。從某種意義上來看,記敘文區別於其他文體的特點主要就表現在選材上。

那麼,記敘文本身特有的形式規範,對選材有哪些要求呢?概括起來就是三點:連貫、整一、動態。

(1)整一。整一,就是記敘文的材料必須相對集中。這種集中,不是要求作者像寫議論文那樣圍繞中心(主題)選材,而是要求圍繞記敘文自身的內部要素選材,或集中於人物,或集中於事件,或集中於環境,這也是記敘文內部又可以分爲寫人、敘事、繪景等類型的原因所在。議論文是旁徵博引,運用零散的、片斷的材料來證明中心論點,它是在觀點與材料統一的原則之下,靠理性的輻射來集中材料;而記敘文則要靠自身的時空關係來凝結材料。在寫作訓練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記XXX》 之類的作文,但是,這類作文往往不像記敘文而更像議論文,其原因就在於作者在選擇材料時運用的是議論文選材的方法:爲了證明xxx具有某種思想品質,於是就從XXX 的生活經歷中選擇出與這種思想品質有關的“二三事”。其實這正是議論文中的例證法。用這種方法來選擇材料、記敘經歷、刻畫人物,其事件往往是凌亂的,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是浮淺的,主題也往往是直露的。在1999年的高考作文中,運用一連串的“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的排比段來展開記敘的文章,之所以文體感不強,顯得鬆垮,散亂,其原因也就在這裏。

(2)連貫。連貫,就是要求記敘文的材料,最好是截取現實生活中連續發生的片斷。當然,在具體描寫的時候,可以有詳略,疏密等。這裏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記敘文的一個重要因素:時間。在記敘文中,要始終潛藏着時間的暗流,也正因爲如此,人們把敘事作品稱之爲時間的藝術。在議論文中,也往往要敘事,但是,它所敘之事,往往是擰去了時間的抽象的說明性格或主題的例證。無論是整篇的議論文還是作爲例證的敘事片斷,時間往往消解在議論的邏輯展開之中,它所使用的材料,也沒有時間序列的具體要求。

在充分認識到時間在記敘文中的重要作用以後,又必然引出記敘文的另外兩個要素:原因和結果。我們強調時間序列在選材時的重要作用,並不意味着一切具有時間序列的“流水賬”都可以作爲記敘文的材料,相反,只有在時間序列中包含着“價值”的材料,纔是記敘文需要的材料。這裏的所謂“價值”,就是伴隨着時間演進的因果裂變。福斯特曾經打過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喻:國王死了,王后也死了,這叫做“時間生活”,沒有入文的價值;國王死了王后也傷心而死,這叫做“價值生活”,就可以入文了。由此可見只有伴隨着時間的演進中,產生一系列因果裂變的材料,纔是真正適合寫記敘文的材料。至此,我們可以說,所謂連貫,不僅僅包含着時間的連續,而且也包含着因果關係的連綴。

(3)動態。動態,就是要求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在動態流程中表現某種主題。因此,只有那種具有動態感、過程感的材料纔是記敘文真正需要的材料。從本質上看,敘事都是對已經過去了的事情的追述。但是,這種追述,在不同的文體中有不同的方式,在說明文中,運用的常常是“一般現在時”;在議論文中,運用的常常是“一般過去時”;而在記敘文中則常常要把它轉化成“現在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