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力》說課稿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彈力》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彈力》說課稿

一、說教材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彈力》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節內容,是高中力學的基礎內容和重要內容,是高中學生在本教材學習中的一個大難點。本節內容通過彈簧被拉伸和壓縮的事例,讓學生體會彈力的產生原因和條件,通過放大有機玻璃和桌面的微笑形變的演示實驗,拓寬學生的認識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彈力方向的教學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委託破重難點,教材通過“思考與討論”欄目讓學生討論、體會彈力的方向,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用學生容易接受的語言概括了彈力的方向。 本節內容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的特點

本節教材從展示宏觀的形變引入,而演示微小形變更爲關鍵,使學生確信微小形變的存在,讓學生認識任何物體受到外力作用後都會產生形變的事實。在此基礎上引出彈力的概念,通過對生活實例的分析,讓學生明白平時說的壓力、支持力、推力、拉力等都屬於彈力。隨後對於幾種常見彈力的分析,總結出彈力的方向。對於胡克定律的教學,從研究彈力與形變的定量關係入手得出結論。

教學目標

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程理念,我設計如下的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麼是形變和彈性形變。

2、知道什麼是彈力以及彈力產生的條件。

3、知道壓力、支持力、繩的拉力都是彈力,並能判斷方向。

4、知道形變越大彈力越大、彈簧的彈力與形變量成正比,會用胡克定律解決有關問題。

過程與方法

1、從生活中常見的形變現象出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在探究形變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索形變與彈性之間的關係後,使學生了解探究彈力的實際意義,學會探究物理規律的一般方法。

3、通過觀察微小變化的實例,初步接觸“放大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實驗中,培養其觀察、分析、歸納能力,尊重事實的科學探究精神。

2、積極參與觀察和實驗,認真討論體驗探索自然規律的艱辛和喜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彈力概念的建立、彈力產生、彈力方向的確定。 教學難點:在接觸的物體間是否有彈力及彈力方向的確定

突破方法: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觀察、分析,加深對形變的認識,通過學生起手實驗,體會彈力的產生,師生共同討論得出彈力的概念。然後對常見的推力、壓力、支持力、拉力等特殊彈力進行歸類。

分析總結彈力的方向,在介紹特殊的方法分析彈力的有無,從而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完成教學目標。

二、說學情分析

學生目前對形變和彈力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是不夠深入;知道支持力、壓力都是彈力,但是不能夠概括產生的原因。理性思維還沒有達到一定的層次,要想理解彈力這一抽象概念還有一定困難。因此我採取引導、啓發的教學方式。

三、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物理教學是以實驗探究爲基礎的`,重在啓發思維,教會方法。本節課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情景——觀察——分析——猜想——實驗——觀察——分析——討論、歸納總結相結合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學法: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新課程理念更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常見形變,巧用引導性提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鬆、自主、討論的學習氛圍中總結出本節的主要內容從而完成學習任務

四、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彈簧或橡皮筋

五、教學設計流程圖

六、說教學設計

基於以上分析,爲使本堂課圍繞重點、突破難點,同時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力得到提高,我設計如下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認識形變

由同學們已有的形變知識入手,引入新課。 視頻播放:彎曲的竹竿使水中的木塊發生運動、拉弓射箭等情景

得出形變的概念及各類形變。

[設計意圖:我從生活情景中引入新課,是爲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爲學生學習重點和難點內容作鋪墊。]

視頻播放和動畫演示微小形變放大實驗:

由於這種形變不容易觀察,會使學生產生疑問:到底有沒有發生形變?解決的辦法是視頻播放和動畫演示微小形變的實驗。爲什麼光點會往下移?讓學生帶着問題思考後得出結論:是由於桌面發生了形變,但是形變不明顯。爲後面解決壓力和支持力都是彈力做好鋪墊。

[設計意圖:使學生知道“放大”是一種科學探究的方法。]

(二)探索彈性形變的概念,理解彈性限度

創設物理情景:學生演示彈簧拉伸,摺疊紙張後不能恢復原狀。 學生概括:得出彈性形變和塑性形變的概念。 用較大的力拉彈簧和橡皮筋,結果被拉壞了。 學生概括:得出彈性限度的概念。

引入新課: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知道形變、彈性形變的概念,理解實學驗生彈力的定義和產生條件 探究彈力 彈力的方向和有無的判斷 影響彈力大小的因素 教師總結規範概念。

[設計意圖:演示生活例子,多聯繫實際,利用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物理知識,自主概括概念,最後老師總結;突出了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有利於學生加深對物理概念的理解。]

(三)探索彈力

實例分析1、實例分析2並回想以播放的視頻

1.彈力的概念。 總結產生彈力的條件。

2.常見彈力及其方向的確定。

通過分析不同類型的習題,總結各類彈力的方向 壓力;支持力;繩子的彈力

3.彈力有無的判斷

方法:撤去支撐物法 假設法+共點力平衡法

[設計意圖:假設法判斷彈力的有無,讓學生學會方法的遷移。學生自己動手實驗,體會彈力的產生和產生原因,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動手能力,同時感受到探索物理問題的成就,從而順利突破重點和難點。]

(四)、開放式問題(視頻播放:撐杆跳高、跳水); 提出問題: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請同學們開放式地討論

從形變與彈力知識去思考,撐杆跳高運動員跳得這麼高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跳水運動員在空中滯空時間主要由哪方面決定?

[設計意圖:開設開放式問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知道學習是爲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七、板書設計

彈 力

(一)形變: 2、分類:彈性形變 塑性形變

(二)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