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第二課時說課稿範文

一、說教材

《草原》第二課時說課稿範文

《草原》這篇訪問記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親身的經歷和感受記敘了他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時看到的美麗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作者通過對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斷認識這條明線,以及自己情感發展的暗線,表達了蒙古族人民對漢族人民的深情厚誼,充分體現出祖國是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大家庭。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主要有兩點:一是從文章的思想內容出發考慮,讓學生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受到民族團結友愛情感的薰陶。作者筆下的草原風情圖如詩如畫令人陶醉,是感情朗讀的極好素材。通過感情朗讀的訓練可以深化對文章表達情感的體會。因此,第二個教學目標確定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優美的語言,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反覆地、有感情的朗讀,也是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通過突出重點藉以突破教學難點,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深刻含義。

在確定了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之後,我將此文教學課時安排爲兩課時。在第一課時中,師生一起解決了爲數不少的'生字,讀熟了課文,理清了文章的脈絡是着力表現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這裏我向大家說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教法與學法。

二、說教法與學法

爲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我讓學生先邊看錄像邊聽誦,通過直觀的畫面再現場景,喚起了學生對美的嚮往和求知的渴望,這樣既縮短了學生的生活距離,又爲認識草原的遼闊、秀美,蒙古人的熱情好客之特點提供了直觀的視聽感受,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拓展思維,更深層次地體會美的意境,美的人情,最終“水到渠成”,輕鬆地突破了難點,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深刻含義,將“蒙漢情”昇華爲“民族情”,進行民族大團結的思想教育,實現整個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