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圖形面積》數學說課稿

一、說教材

《組合圖形面積》數學說課稿

1、教材分析

《組合圖形面積》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學習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在本冊的第二單元又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的面積計算,本課是這兩方面知識的發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在此基礎上學習組合圖形,一方面可以鞏固已經學過的基本圖形,另一方面則能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整合,注重將解決問題的思考策略滲透其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材在內容呈現上突出了兩個部分,一是感受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必要性,二是針對組合圖形的特點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探索性。

2、學情分析

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直觀操作,對組合圖形的認識不會很難。所以在探索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時,我通過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交流等方式達到方法的多樣化。重視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讓活動有實效,真正讓學生在數學方法、數學思想方面有所發展。因此我設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3、教學目標

(1)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歸納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並運用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通過學生動手拼、剪、補的方法,引導學生探究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3)進一步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

4、教學重、難點

針對五年級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爲:

教學重點:掌握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運用“分割”與“添補”法,正確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二、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1)多媒體教學法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並以此爲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良好的知識體系,特別是轉化圖形的幾種方法通過課件的演示,學生一目瞭然,直觀形象,更好的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

(2)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學法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2、說學法

(1)自主觀察思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當學生真正自己主動、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時,才能最爲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引導學生自己來觀察組合圖形的特點,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也有利於後面小組的合作學習以及更好地傾聽他人的不同意見,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2)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裏,通過與他人的交流與合作,獲取更多的方法,找到合適、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本課讓學生在自主觀察思考的前提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3)學習歸納

改變了以往的教師總結爲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相對來講學生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更多的學習經驗。

三、教學流程

爲完成本節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根據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我在教學本節課時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組合圖形的趣味性,體會到數學的魅力。所以制定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複習引入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三)、運用新知、學以致用

(四)、當堂檢測、實踐新知

(五)、暢談收穫、總結全課

(一)創設情境,複習導入

1、複習基本圖形面積公式

讓學生拆開老師給大家的禮物袋,看看裏面是什麼禮物,學生會立刻認識到正方形、長方

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從而複習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爲確保正確的計算組合圖的面積打下基礎。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活動一)拼一拼

學生利用這些圖形,選幾個圖形,拼一個自己喜歡的圖案,請個別學生把他們的作品拿到黑板上,展示給大家看,大家共同欣賞,請同學說說看你拼的圖案像什麼?是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從而明確組合圖形是由幾個基本圖形組合而成的.最後將教師設計的組合圖形展示給學生

(這一環節設計的目的是 讓學生在拼一拼,看一看,說一說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來 ,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到知識來源於生活. )

由此揭示課題:組合圖形面積(板書)

教師出示如何求組合圖形的面積?引發學生思考總結歸納出用分割的方法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2、(活動二)剪一剪,補一補

通過對一個長方形的剪切和還原,引發學生小組討論進而歸納總結出用添補的方法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3、師生總結分割法添補法:

接下來讓學生自主觀察比較上面幾種方法的不同之處後,再總結出求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掌握“分割法”和”添補法”這兩種計算方法,並且讓學生明確,在分割組合圖形時,分割圖形越簡潔,解題方法越簡單。無論是分割還是添補,都是要把組合圖形轉化爲我們學過的基本圖形,這樣就很容易計算出它的面積了。

(三)運用新知、學以致用

4、出示例題圖

由老師拼的一個圖形,引導學生觀察,看看像什麼?學生會說像我家客廳的地面的形狀,老師再次引出,我家客廳的地面形狀也是這樣的(出示PPT1),最近我家的房子正在裝修,正計劃鋪地板呢?我量了一下,(出示PPT2)給出數據信息,提出問題,你能根據這些信息幫我算一算我該買多少平方米的地板呢? (在解決這一生活問題環節中,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通過自主探索,小組交流,獲取更多的解題方法,讓他們在小組活動中都有成功的體驗和經驗的收穫)

2、小組彙報學習情況

彙報時用多媒體將學生的學習成果演示出來,會出現下面幾種情況:

(1) 將組合圖形分割成兩個長方形

(2) 將組合圖形分割成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

(3) 將組合圖形分割成兩個梯形

(4)將組合圖形填補上一個小正方形,使它成爲一個大長方形,再用大長方形的面積減去小正方形的面積。

(5)將組合圖形分割成兩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或則其他情況)

(學生彙報時,其他同學一邊傾聽,一邊與自己的思路進行比較,一邊質疑,一邊引起集體的討論,並及時發現錯誤及時糾正過來。彙報結束後,再讓學生對小組成員的彙報情況作評價,最後其他小組作補充彙報 )

(四)當堂檢測、實踐新知

爲了鞏固新知,又突出本課的教學難點,將書上練一練的2道練習題以隨堂測試的形式出示學生獨立完成並彙報展示。

(五)暢談收穫、總結全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共同探索學習了什麼知識?你有什麼收穫,或者有什麼心得?(學生可以說知識上的收穫,也可以說情感上的收穫,既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又將本堂課的內容進行了總結.也可以評價他人的學習表現,生生互動評價,學生既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又共同體驗了成功,促進了發展)。最後,我鼓勵學生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決上課開始時,自己設計的組合圖形的面積,由課內延伸到課後,讓學生把掌握的知識拓展到實際生活中去,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梳理,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對在獲取新知中體現出的數學思想方法策略進行反思,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本節課,我緊密聯繫學生的實際經驗,向學生展示了生活中的組合圖形,並聯系實際生活情景,從中提出數學問題,並加以解決,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應用所學的知識。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激發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板書設計

組合圖形面積

分割法——割補法

添補法——(轉化)——求面積

(板書設計簡潔,重點難點突出,一目瞭然。)

五、學習評價

把師評、互評、自評相結合,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學習熱情的評價,充分發揮了評價的激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