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說課稿模板錦集7篇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教師說課稿7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教師說課稿模板錦集7篇

幼兒教師說課稿 篇1

一、設計意圖:

小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於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學習、或毆打能夠的特點是隻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結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更注意遊戲化、情景化,強調讓幼兒在愉快、輕鬆、自由的遊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發展。

《小小雞》是一首外國歌曲創編而來的一首幼兒歌曲,小小班幼兒思維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在動作模仿和遊戲情景中學習。因此,我所選擇的音樂將情景性和趣味性放在首位,節奏鮮明,形象性強的音樂引起幼兒活動的願望,另外,活動設計小小雞到草地上玩和允許自己喜歡的小小雞,在唱唱玩玩中,反覆感受音樂的旋律和歌詞。從看小雞,做小雞,一直到唱小雞的整個過程中,幼兒自然地產生了愛小小雞、愛雞媽媽的情感。幼兒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

二、教學目標的制定

1、樂意用動作、歌曲、表情,表達對小小雞和雞媽媽的喜愛之情。

音樂學習心理學告訴我們:多種感知通道參與,特別是大肌肉運動的參與,能有效地提高兒童對音樂的感知興趣和感知音樂的效果。新《綱要》中強調:"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嘔吐能夠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目標1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2、在唱唱玩玩中學習做音樂遊戲《小小雞》。

皮亞傑指出:在前運算時期(幼兒時期)要發展智慧,關鍵是讓幼兒做各種各樣的遊戲,從娛樂中學、從玩耍中學,脫班幼兒很喜歡一邊哼唱一邊做模仿動作,小動物是幼兒最親密的朋友,幼兒對小動物的叫聲及感興趣,並好模仿動物的動作,因此對這首歌有強烈的興趣成了遊戲的基礎,目標2是目標1的基礎上進行,又是目標1的突破口,而遵守遊戲的規則幽將是成爲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活動準備

爲了引起幼兒的興趣,調動對音樂的積極性以及幫助他們對歌詞內容的理解,加強節奏感等,我適當地使用了一些能活動的教具,本次活動我作了以下準備:

1、情景課件。

2、區域活動中,幼兒自由聽賞過歌曲的旋律。

3、創設在遊戲中學習的氛圍。

4、準備雞媽媽頭飾一隻,音帶,錄音機。

四、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聽小雞叫,問"誰來了?"幼兒回答,打開課件引出小雞及音樂。

二、看小雞、聽節奏、做動作。

1、引導幼兒看小雞,模仿學做各種小雞的動作,激發幼兒的興趣。

2、引導幼兒欣賞音樂,並學做小小雞。

託班幼兒正處在聽覺感官發展時期,聽覺的發展比其他感官快而需求多,因此對音樂能表示出明顯的情緒反應,這一環節是幼兒的聽覺感受及動作感受,使幼兒對音樂有初步的印象。

三、聽歌曲,講解遊戲規則。

1、教師聽音樂,表演小小雞,讓幼兒模仿。

2、引出雞媽媽。教師表演雞媽媽找小雞。(初步感知遊戲規則)

3、告訴幼兒這是一個音樂遊戲,遊戲是有規則的。(幼兒表演小小雞在草地上玩耍,做各種動作,雞媽媽來找小雞,按音樂旋律進行遊戲)

五、幼兒遊戲

1、邊聽音樂,邊哼唱歌曲進行遊戲,再次激發幼兒愛小雞的情感,強化遊戲規則,以此來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2、在遊戲中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教師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觸到,但是幼兒對圓柱體的認圓柱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幼識是模糊的,並且很難聯繫到社會中去。因此,在大班幼兒已認識了箇中平面幾何圖形和球體的基礎上,我進行了本次教學活動。

二、說目標

《綱要》中指出:"要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根據《綱要》的精神及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認知與能力、情感與態度二方面的目標,體現了目標的整合性:

1、初步認識圓柱體的基本特徵,探索生活中與圓柱體相似的物體。

2、激發幼兒探索圓柱體祕密的興趣。

三、說準備

1、 知識經驗準備:

(1)請家長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與圓柱體相似的物體。

(2)已認識過球體。

2、材料準備:

(1)提供圓柱體實物若干,如易拉罐、茶罐、積木、固體膠等,準備印泥、紙張。

(2)一樣大小的硬幣若干、透明膠、長方形紙張、固體膠、橡皮泥。

四、說教學方法

在活動中爲了達到完美的教學境界,我除了以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感染幼兒外,還運用多種形式的方法進行教學,採用的教學方法有:

1、發現法

皮亞傑認爲:教學不該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刺激兒童的心智發展。教師應儘可能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進行實驗操作,引導幼兒積極探索,體驗發現的樂趣。根據大班幼兒好奇、好問,又有一定知識經驗的特點,我引導幼兒在找一找、比一比、玩一玩、印一印、想一想、說一說中進行探索,從中感知圓柱體的基本特徵,培養幼兒探索發現的興趣。

2、討論法

新《綱要》指出,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果,並能愉快地與他人交流、分享。在幼兒探索前後和探索過程中,我都引導幼兒積極地與老師、同伴交流、探討問題,讓幼兒的思維相互碰撞,在分享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3、操作法

本活動安排了二次操作,二次操作活動的目的是循序漸進的,而且每次操作活動都提供了相應的、適宜的材料,讓幼兒在有目的的操作中探索發現和鞏固。充分體現了《綱要》中"因地制宜地提供豐富的、具有適宜的、可操作性的材料,支持、引發幼兒與材料互動,注意引導幼兒在活動中感受、體驗創造的樂趣"的精神。

五、說活動程序

新《綱要》提出:創設寬鬆的環境,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參與實際探索活動,感受探索的樂趣,感受發現的喜悅。爲此,本活動我設計了四個環節:

(一)幼兒在活動室尋找各種圓柱體實物並自由探索

在活動設計的開始部分,我就把探索的問題以任務的形式交給幼兒,讓幼兒自由地在活動室尋找各種圓柱體實物,找到以後和球體比一比有什麼不同,然後玩一玩、說一說立在桌上和側放在桌上有什麼不同,並把圓柱體上下兩面印下來,看一看發現了什麼。由於探索的目的明確,幼兒急於發現老師的問題,所以興致勃勃。最後,教師再根據幼兒的講述進行小結,讓幼兒初步瞭解圓柱體的基本特徵,從而順利地過渡到下一個環節。

(二)組織幼兒討論

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幼兒把學習到的知識聯繫到社會中去,擴展幼兒的知識經驗,鞏固幼兒所學的知識,爲後面的環節作鋪墊。

(三)玩一玩、變一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讓幼兒充當"小小魔術師",這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興趣,每個幼兒都躍躍欲試,情緒高漲。

幼兒的探究慾望被激發以後,老師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引導孩子去思考"用什麼方法來操作".教師抓住時機介紹操作材料,並提出活動要求,讓幼兒正確、有目的地進行操作。在幼兒自由動手操作中,教師邊引導幼兒自由探索邊驗證:"你用了什麼方法把它們變成圓柱體?把你變的圓柱體玩一玩。"並鼓勵幼兒想出多種方法來變魔術。這樣既開發了幼兒的智力,又培養了幼兒探究科學奧祕的興趣。

(四)活動延伸

《綱要》提出,教師應爲幼兒創造更多的觀察、探究、經歷、體驗的機會。我在區角活動中繼續提供豐富、適宜的材料,讓幼兒進一步深入探索。

幼兒教師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新年到》是大班綜合活動內容.這首詩歌具有奇妙別緻的想象,將星星、月亮、太陽都擬人化,描寫了共同歡度新年的快樂,同時通過自然的對話,幼兒知道了過新年自己長大了一歲,更加懂事了。幼兒瞭解和體會到詩歌中的內容,感受詩歌的美,流露出了盼新年、過新年的喜悅心情。這是理解這首詩歌的基礎知識,也是本次活動的知識點。

2、目標定位

根據素質教育中提高審美觀,提高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的要求,以及幼兒園語言教育的任務,特制定了以下三個活動目標:

(1)感受新年歡樂氣氛,增強大一歲的自豪感。

(2)學習詩歌的語言,能創編詩歌。

(3)引導幼兒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激發幼兒對詩歌的興趣。

3、活動重點、難點

根據目標,活動重點定位於理解詩歌的內容,初步學習朗誦。活動難點則是根據詩歌的結構及語言情緒進行詩歌創編,使活動得到深化。

4、活動準備

爲了使活動的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協調統一,富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特做以下活動準備:

(1)與詩歌內容有關的課件以及幼兒運用的小圖片。

(2)關於《新年到》的歌曲磁帶、背景音樂,創編詩歌用的小圖片(如小狗、大樹等)。

(3)繪畫用的紙、筆每人一份。

二、說教法

新《綱要》明確提出了: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的環境,支持、促進、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讓幼兒想說、敢說。在活動中,我本着讓幼兒成爲學習的主體的原則,採用了以下教法:

1、遊戲法: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形式就是遊戲,幼兒在遊戲中發展,在遊戲中學習,因此我設計了三個不同的遊戲貫穿於整個活動中。首先,在導入部分運用了音樂小遊戲模仿動作。隨着音樂引導幼兒模仿做夢等動作,創設情境。在理解詩歌的內容時,設計了遊戲對話。通過這個遊戲讓幼兒理解詩歌中描述的各種事物對新年的認識。最後,在活動結束時運用了音樂表演遊戲一年過去了。

2、視聽講結合法:主要是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以及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視聽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細緻的觀察。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啓發、引導、暗示和示範。講就是幼兒的講述。包括自由接結伴講、分組講,這樣可以更好的滿足每個幼兒想說的願望。視聽講結合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

幼兒教師說課稿 篇4

活動意圖

本學期在我班開展的“娃娃家”遊戲中。我發現小班幼兒對動手做菜很感興趣,他們常常搶着扮演“娃娃家”的爸爸媽媽,給娃娃燒菜、做點心,忙得不亦樂乎。元宵節快要到了,我特地設計了“快樂的小廚師”半日活動,旨在爲孩子們提供一個親自動手的機會,通過操作各種實物,感受勞動的樂趣,體驗當小廚師的快樂。同時請家長入園,和孩子一起共度元宵節,讓孩子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

活動一:手工活動“搓湯圓”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湯圓。知道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學習搓湯圓的技能。

2品嚐各種各樣的湯圓,感受節日的快樂。

3能愛惜勞動成果,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在家給孩子介紹關於元宵節的知識。

2邀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準備各種餡料的湯圓。

3人手一份碗、湯匙、圍裙、擦手用的溼巾;和好的糯米粉;餡料;每桌一個大盤子。另準備廚師服、電磁爐、鍋、勺。

活動過程

1教師身着廚師服以猜迷語的方式引導幼兒和家長進入活動。

謎語:身穿雪白外衣,心裏香甜如蜜。正月十五沿街賣,人人吃着樂開懷。

2觀察自帶的湯圓。

師:這些湯圓長得什麼樣子?注意看看湯圓裏面有什麼?

師:湯圓裏面的這些東西叫做餡,湯圓裏放進了餡就會更好吃。(觀察瞭解湯圓可以用芝麻、紅豆等做餡。)

師:湯圓是用什麼做成的?(學習詞語:糯米糰)

3教師出示和好的糯粉團,示範搓湯圓,幼兒仔細觀察。

(1)出示糯米粉團,告訴幼兒這是一塊大米粉團,老師要變個魔術,把它變成許多小米粉團。

(2)示範將米團搓長,切成許多小米粉團。結合語言提示,引導幼兒觀察米團的變化,並說出來。如:搓呀搓,搓呀搓,米團變成什麼樣了?(變瘦了,變長了)切呀切。切呀切,大米團變成許多小米團。

4幼兒學做湯圓。

師:今天是元宵節,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做好吃的湯圓吧!

教師提出要求:搓湯圓時要注意衛生,不可用小手抓頭髮、挖鼻孔或摸其他東西,手髒了可用溼手巾擦一擦。勺子用後放進盤子裏,不將餡撤到桌子上;搓好的湯圓放在桌上的大盤子中。

具體制作步驟:

(1)家長協助教師分發給幼兒一份和好的糯米糰。

(2)指導幼兒學習將糯米糰搓長。

(3)將搓長的糯米糰捏成若干小米團。

(4)將小米團放在手心搓圓。

(5)難點:學習包餡。將搓圓的米團放在手心壓扁,將適量餡料放在中間,然後用米團將餡料包裹住,再搓圓。(這一環節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有一定難度,在實際操作時可請爸爸媽媽協助完成)

5煮湯圓:教師邊將湯圓下鍋,邊告訴幼兒湯圓浮到水面纔算熟了。

6吃湯圓:輕聲播放歌曲《賣湯圓》,教師與幼兒、家長圍坐在一起吃湯圓,交流各自的感受,並適時向幼兒介紹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

活動二:節奏活動“快樂的小廚師”

活動目標

1感受××|×××|節奏型,並能夠聽音樂看圖譜按節奏型做身體動作。

2體驗節奏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已經觀看過做菜步驟的課件(請食堂師傅示範洗、切、炒的整個過程,製作成視頻);音樂《勤快人和懶惰人》;廚師衣帽,菜餚一盤,節奏圖譜(文字部分都以圖片呈現):

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

(教師扮成廚師的形象出場,手裏端着一盤美味菜餚)師:小朋友們是不是到飯店裏吃過很多很好吃的菜?那些都是廚師做的,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當一次小廚師,在音樂廚房裏做菜,好不好?

2結合圖譜,學習××|××××|的節奏型。

師:哪位小朋友能告訴我做菜首先需要做什麼?(洗萊)

師:洗菜怎樣洗呢?哪位小朋友上來做一下洗菜的動作?

師:好,表演得真不錯,我們來學一學。(一起看着節奏譜××|××××|做洗菜的動作)

師:洗完菜我們要做什麼?(切菜)應該怎樣切?(一起看着節奏譜做動作)

師:切完菜我們就可以做什麼了?(炒菜)應該怎樣炒?(一起看着節奏譜做動作)

師:菜炒好嘍!聞一聞。香不香?我們一起來吃自己做的菜吧!(一起看着節奏譜做動作)

師:真不錯!小朋友們這麼快就學會了,現在我們連起來做一次。(教師念節奏,和幼兒一起按節奏譜做動作。)

3。鞏固節奏練習。

師:現在我們要在音樂廚房裏聽着音樂,做好吃的菜餚來招待我們的爸爸媽媽了,準備好了嗎?

(1)看圖譜整體練習:教師逐一出示各種蔬菜圖片:黃瓜、蘿蔔、青菜、西紅柿等,帶幼兒一起聽着樂曲,按照節奏圖譜上的節奏,依次做出洗菜、切菜、炒菜、吃菜等動作。

(2)看圖譜分組練習:一組洗,一組切,一組炒、一組吃。交換練習幾次。

(3)嘗試不看圖譜整體練習。

師:今天小朋友們都是最棒的小廚師,在音樂廚房裏學會了做菜的方法,那現在就請爸爸媽媽來品嚐我們親手做出的美味佳餚吧!

(4)聽音樂和爸爸媽媽一起按音樂節奏“吃菜”,在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活動三:親子游戲活動“送湯圓”

遊戲目的

1發展平衡能力。

2培養幼兒初步的規則意識。

3感受和爸爸媽媽一起遊戲的快樂。

遊戲方法

幼兒一隻手託一個盤子,盤子裏裝有“湯圓”(乒乓球),在指定場地經過寬25釐米的小路,將“湯圓”送到對面的家長手中。“湯圓”不能滾出盤子,犯規者退出遊戲。

幼兒教師說課稿 篇5

當幼兒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時,也是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其中辦家家就是他們最喜歡的遊戲之一。歌曲《辦家家》就是根據這個遊戲改編而來的。它來源於幼兒生活,充滿兒童情趣,深受幼兒喜愛。歌曲旋律簡單、重複,有很強的表演情節;歌曲中說唱結合及分角色表演唱方式,給歌曲增加了趣味性,充分體現了歌曲歡快的風格。

目標的確定及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中班幼兒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好問的特點,但缺乏生活經驗、詞彙貧乏。根據教材分析和幼兒年齡特點,從認知、情感、能力等方面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說唱情緒並能根據角色進行對唱和齊唱。

(2)、根據角色情境及歌詞創編表演動作。

(3)、在表演時儘量用眼睛看着同伴,體驗目光交流帶來的快樂。

2、 在目標中提到"初步學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說唱情緒並能根據角色進行對唱和齊唱"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圍繞這一目標進行教學,這就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同時,創編表演動作也是本次教學的難點。

教具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幼兒已有辦家家遊戲的經驗 2、圖譜3、遊戲道具:眼鏡、炊具、布娃娃等二、說教法;本節課我主要運用了三種教學方法;1故事導入法:主要是激發幼兒興趣喚起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幼兒愉快的參與到遊戲當中。

2提問法:主要是加深幼兒對歌詞的記憶。

3圖譜演示法:通過形象的教具,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三、說學法:四歲左右的幼兒更習慣形象思維,本節課我運用了角色表演這樣一種方式,通過對唱和齊唱讓幼兒主動參與到遊戲當中,在遊戲過程中獲取知識,在說唱部分通過把難點前置這樣一種方式,解決了活動的重難點,四、說活動過程根據教材分析和幼兒年齡特點,結合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五個環節:

(一)遊戲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首先是談話導入:"你們喜歡做遊戲麼?你們玩過辦家家的遊戲麼?是怎樣玩的?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做做這個遊戲吧。"這一環節的設計就是充分利用幼兒的興趣點,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通過親身體驗來再現辦家家遊戲情境,運用感官感知遊戲內容和動作。

(二)從遊戲中提升歌詞及動作,進行節奏訓練。

教師提問:"剛纔你們是怎樣做遊戲的?"有意識反饋並提升幼兒動作,引導幼兒學習學習說唱結合的部分並進行節奏訓練:

切菜:χχ χχ │χ χ│χχ χχ │χχ│炒菜:χχ χ│χχχ│χχ χχ │χχ χ│炒小 菜 炒小菜 炒好 小菜開飯了這一環節主要是把活動重點分解並前置,通過積極引導幼兒再現自己遊戲的經驗來練習節奏學習歌詞,爲下一步解決活動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打下基礎。

(三)學唱歌曲1、完整欣賞歌曲教師:"辦家家不光是一個好玩的遊戲還是一首好聽的歌曲呢!"教師和幼兒一同聽歌曲。

2、 提問:"剛纔你們聽到了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歌曲內容,教師邊貼圖譜邊唱出歌詞。

3、看圖,教師清唱歌曲。

4、幼兒邊看圖譜,邊跟唱歌曲。

(時刻提醒幼兒用自然聲音演唱,不要搶,不要喊)4、根據角色唱出歌曲中對唱和齊唱的部分。

"請男孩子當爸爸),女孩子當媽媽),想一想,可以怎樣唱這首歌?什麼地方男孩子唱?什麼地方女孩子唱?什麼地方大家一起唱?"看圖譜,指導幼兒分角色唱,本環節是活動的重點,主要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學習歌詞,藉助圖譜的幫助讓幼兒聽音樂自覺學唱歌曲,充分調動了幼兒的主動性。

(四)創編表演動作1、幼兒兩兩結伴,聽音樂做遊戲。(按幼兒扮演的角色分別進行打扮,進一步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他們全身心的融入到遊戲當中去)2、教師提升豐富幼兒動作,再次進行表演。

3、提高要求,表演時進行目光交流。

4、活動過程中注意要滲透熱愛父母的思想教育。

(五)活動延伸。在表演區提供歌曲伴奏帶,讓幼兒在玩"娃娃家"遊戲中創編替換新的歌詞進行表演唱。

幼兒教師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動物吃什麼》是省編教材大班上冊主題五:有趣的動物中的活動內容。本活動是在瞭解了動物的外形之後,繼續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觀察動物,瞭解動物的生活習性,激發幼兒探索動物食物奧祕的興趣。培養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選取《動物吃什麼》作爲活動素材是因爲:

(1)幼兒對動物有着濃厚的興趣。孩子是非常喜歡小動物的,他們眼中的動物是他們的好朋友。能和他們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重要因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從幼兒興趣出發選擇內容易激發幼兒興趣。

(2)幼兒的知識水平。進入大班,幼兒對一些動物吃什麼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動物種類繁多,他們瞭解還很膚淺,而對草食,肉食,雜食知道的應該更少。《綱要》中說:教育內容的選擇即符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即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經驗和視野。

(3)靈活性強。本活動不受時間、季節的限制。執教者可以有足夠的空間去準備。有足夠的空間收集活動中所需要的材料,只要本活動留着,什麼時候都可以執教。

我確定本活動目標爲:

1.激發幼兒探索動物食物奧祕的興趣

2.引導幼兒瞭解不同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

3.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從幼兒興趣出發,選擇本活動就是爲達到目標1、2,這也是教材提出的目標要求。爲什麼我又加上了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一目標呢?因爲我有時感覺到雖然實施素質教育了,也啓發了,也探索了,然而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卻沒有同步發展。半句話,一個字,一個詞的說,我覺得利用本次活動在充分完成目標1、2的基礎上還有很大空間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動物小狗,開始小狗來動物園了——我想給小狗送骨頭——我的好朋友是小狗,它喜歡吃骨頭——我的好朋友是小狗,我把它放在3號桌上,因爲它喜歡吃骨頭。《綱要》中要求: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興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本活動就爲幼兒提供了語言交往的平臺。

爲了更好地完成活動目標,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培養幼兒探索動物食物奧祕的興趣。

難點:不同的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

爲了突破重點、分散難點,我做了如下準備。

1.動物卡片。20多種動物卡片。

青草、竹子、桃子、骨頭、玉米等圖片

2.動物聚餐餐桌圖三幅

二、說教法

1.情境教學法。

本活動把幼兒帶入動物園參觀動物爲情景,瞭解不同的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討論法。

討論法是教師與幼兒圍繞某個問題進行思維碰撞或思維發散,本活動中討論的內容是由教師發起的,動物園還有許多動物,它們喜歡吃什麼呢?這樣運用已有的經驗,聯繫實際,發揮想象。對於吃雜食的動物也逐漸認識起來。

3.示範法。

即有教師通過自己的語言。爲幼兒提供具體模仿的範例。也有能力強的幼兒爲其它幼兒提供的範例。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相學習,效果會更好。

當然教學中還靈活運用了其它教學法:如:提問法、觀察法、操作法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開通了幼兒多種感知通道。這也正象心理學告訴我們:個體在認識過程中,開放的感知通道越多,個體認識對象的體驗也就越細緻,越豐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

三、說學法

淺顯的謎語,逼真的動物叫聲,引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同時培養了幼兒聽的習慣和說的習慣。活動情景的設計把幼兒帶入一個動物世界。他們迫不及待的去喂小動物,精練的提問:你想給誰送什麼?你的好朋友是誰,它喜歡吃什麼?在這樣有梯度的提問中,幼兒的語言越來越豐富,語言表達的內容呈螺旋上升,表達能力自然提高。聽的習慣、說的習慣也在培養。小動物坐位置更是提高了幼兒的分類能力。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即得到樂趣,又活躍了思維,即培養了興趣,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四、說過程

《動物吃什麼》是一個綜合活動。包含語言領域、科學領域和藝術領域。其基本目的是通過不同的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我採用環環相扣的組織形式,活動流程爲:設置懸念、激發興趣——找朋友感知發現——組織討論。擴散思維——動物分類。提升經驗——活動延伸,擴展視野。

1.設置懸念,引起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頭是成功一半。動物園又來了新朋友。誰來動物園了?緊緊吸引了幼兒,通過聽聲音,看動作,猜謎語把動物們引出來,一下子就把幼兒帶到了動物世界,激起他們的興趣。

2.找朋友,感知發現。

(1)飼養員叔叔給動物準備了好多吃的,它們是什麼?

教師逐一出示食物圖片,鼓勵幼兒說出這是什麼。

(2)你給誰送什麼?

幼兒說出給誰送什麼,並動手操作。然後扮演動物的老師說謝謝小朋友。送給我……引導幼兒說出不用謝。這裏的師幼互動,即爲下面的語言訓練提供了示範,也調動了幼兒的已有經驗。同時也爲下面幼兒之間的互動打下了基礎。

(3)你的朋友是誰,它喜歡吃什麼?

部分能力差的幼兒,有了前面的語言示範,也能試着說出來。這裏注意了因材施教和麪向全體。

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通過師幼之間、幼兒之間的互動,幼兒即瞭解動物吃什麼又發展了語言。

3.組織討論,擴散思維。

動物的種類繁多,前面幾種只是代表。經過幼兒討論想象,會說出更多的動物,能激發幼兒探索動物食物奧祕的興趣,使本活動重點得到突破。還有許多小動物它們是誰呢?它又吃什麼呢?當老師問討論結果時,要有意識的引導幼兒有些動物只吃草,有些動物只吃肉,這樣就爲下一步動物分類打下基礎。

4.動物分類,提升經驗。

如果簡單的讓小朋友給動物分類,即生硬、又不易引起幼兒的興趣。於是我設計了動物聯歡、共進午餐的場景。你的朋友是誰?它應該在幾號餐桌上,爲什麼?爲了減少盲目性,每號餐桌上先送上兩個小動物。老師簡單總結,幼兒再根據自己的經驗放置其它小動物。每位幼兒都非常興奮和愉快。興奮和愉快是幼兒活動的最佳背景。在這個過程中,每位幼兒都敢說,敢做,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積極性比較高。在這裏把零碎的知識進行加工整理,認識了許多動物,瞭解到不同的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落實化解了難點。

5.活動延伸,擴展視野。

動物範圍的廣大,讓探索沒有止境。如果就此結束。剛激起的興趣也持續不了多久。本活動的生成、延伸也是一定的了。動物不同,喜歡吃的食物也不同。請小朋友注意收集有關動物的資料和圖片,帶到幼兒園來,大家互相交流。

幼兒教師說課稿 篇7

幼兒對於自己的身體,一直充滿認識的興趣,而心臟作爲身體內隱的一個重要器官,對於幼兒來說更是一個未知的迷。於是創造必要的學習情景,將心臟以直觀的方式巧妙地顯現出來顯得尤爲重要。因此我特設計本次主題活動,想通過幼兒的觸摸,談話,繪畫讓幼兒瞭解自己的身體,當幼兒親身感受到心臟跳動之後,幼兒也能

學會用語言,肢體動作等方式來表現心跳和心臟部位。

在活動準備中我選取快、慢兩種音樂及剪刀和筆紙若干,以配合本次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在活動過程中,我首先和幼兒一起做一個心跳舞蹈。此時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感受心臟快速劇烈的跳動。幼兒還可以兩兩結伴,把手放在同伴的胸口感受跳動。然後用談話的形式來進行心跳咚咚咚的環節,引導幼兒用象聲詞咚咚咚,撲通撲通,及拍手,跺腳,用手拉動胸口的衣服等方式來表現心跳。最後用手工製作的方式來結束活動。

在活動中我主要運用肢體的放鬆,和動手操作等方式來溶入語言、音樂、美術、科學等領域的知識,從而達到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