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詩文作文五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讚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詩文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古詩文作文五篇

古詩文作文 篇1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關關睢鳩,在河之洲”這些千古名句,盡是古代前輩所賦。中國詩詞文化頗爲深奧,我每每流連在其間,都會深深被其折服。那曼妙的文字,構成了一幅幅優美的畫面,令我永生難忘。但在浩如煙海的詩文中,我卻最喜《愛蓮說》。

《愛蓮說》是北宋詩人周敦頤所做。這首古文表達了周敦頤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我讀這篇古文時,只是在六歲而已,看他以蓮自喻,“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蓮而不妖”,又以牡丹喻世人追名逐利,趨炎附勢,又嘆惜那些像菊花一樣爲了潔身自好而逃避現實的隱士。我心中不免有些好奇:像菊花難道不好吧?找一個世外桃源,悠哉遊哉地度過一生,逍遙自在,多麼美呀?牡丹更是花中之王,雖有些豔俗,但也可以太平過上一生呀!爲何作者偏要愛蓮呢?我心中有些疑惑,但那時年紀尚小,這點事也不縈於懷,慢慢把這點小小的疑問給忘卻了。

今年暑假,我又遇《愛蓮說》,爲了解開當時的不解,我就翻閱古詩集,尋找周敦頤寫這篇文章的背景。終於,我在一本《新編中學生古詩文》中找到這篇文字的倩影,原來在周敦頤做這篇文章時,因當時北宋官場腐敗,貪污的官員比比皆是,許多人爲謀取官位,不惜千金,更有甚者,在上司面前拍馬屁。有些正直,但沒有太高地位的人,沒辦法管理朝廷腐敗之士,便在山邊做了隱士。有些正直之人,性格堅毅,也曾勸過皇帝,但苦於當時就是一個“皇上不急太監急”的局面,皇上也貪圖享樂,不理政務,這些人也只好無奈地退出政治舞臺了。周敦頤就是其中一位。他辭官後,一天與友人共同賞蓮,想到蓮花種種特點,竟與自己的處境大爲相似,心中感慨,大筆一揮,做下《愛蓮說》這首千古絕唱。

瞭解完背景,我再次讀《愛蓮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讀着讀着,我不禁浮想聯翩,彷彿看到了周敦頤站在蓮花池邊,觀賞一池荷花,看那一朵朵荷花正自怒放,那白的雪白如雪,彷彿一個個白衣仙子,從天而降,在爲人間悄悄增添一細幽香;那紅的猶如雪中梅花,頂酷暑兀自開放……好一個雪白如仙,烈紅如梅!周敦頤見了,心中讚美荷花,便作下了《愛蓮說》這首絕句……

我想得如癡如醉,不察日已偏西,這經典詩文一路伴我行走,對我的文學素養有着潛移默化之功,我會再次邂逅經典詩文,讓自己的寫作水平更上一層樓!

古詩文作文 篇2

在人的成長曆程中,總會有一些值得你珍藏的回憶,每當乘上時光的摩天輪,便可在閃爍着點點星光的深藍色夜空中,小心翼翼地取下屬於自己的那些年,沉醉其中。

那是在小學高年級的時候,老師爲了讓同學們更好地體會中華古典文學的.博大精深,特地在每週的班會課上舉辦古詩文背誦擂臺賽,背得長、背得流利並有感情者便得高分。

在第一場比賽中,同學們大多數都只背了五言、七言的絕句。只有一位同學一鳴驚人,流利地背出了《滕王閣序》,那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那麼的氣勢磅礴,頓時雷鳴般的掌聲不絕於耳。爭強好勝的我們自然不甘落後,希望下次自己也能在他人驚詫和敬佩的目光下,洋洋灑灑地背出某篇鉅作。

於是,原本充斥着嘈雜的喊叫聲的課間開始被一句句抑揚頓挫的高吟所代替。班級的某個角落,校園的石桌椅旁,總會聚集着拿着《古文觀止》、《高中生必背古詩文》且嘴裏唸唸有詞的我們班的同學。操場上,如果你看見了一個自言自語、搖頭晃腦的“瘋子”,那定是我們班的某位背詩高手,走近聽聽,他必定是在念《長恨歌》或是《琵琶行》。

在某個靜寂無聲的午休,忽然會聽到類似於“漢皇重色思傾國”的句子從某位同學口中蹦出,然後就是大合唱似地全班齊誦,響徹雲霄。慢慢地,聲音漸漸輕了下來,但還是會有那麼三四位同學在他人崇拜的目光下微笑着把古詩文進行到底。

接下來的班會課上,比賽就越來越激烈、也越來越精彩了。看着同學們輕輕鬆鬆地攻克了一篇又一篇佳作名篇,老師喜不勝色,讚不絕口。我在班會課上背誦《出師表》、《夢遊天姥吟留別》而贏得的掌聲至今也歷歷在耳。每次下課鈴聲響起,同學們總是有太多遺憾,意猶未盡,等着下週吧……

那些年,我們的心中總是裝着因爲又背下了一篇經典之作而帶來的喜悅與成就。

那些年,我們總是爲絕妙的古詩文所感動着。我們驚歎於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與自信;我們感動於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誠;我們也爲辛棄疾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的憂傷而惆悵,更敬佩杜甫的”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憂民情懷。

那些年,古詩文就如天上的啓明星指引着我們。取得成績時,我們會高誦“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使自己不斷向前;遇到困難,我們也會吟一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來激勵自己。

我相信在多年以後,我們定還會想起那些年我們一起背過的古詩文。

古詩文作文 篇3

如果說我的成長經歷是一條大河,那麼古詩文必定是其中主要的一段支流。我從中領略大漠的孤煙,羌笛的幽怨;蘇軾的豪放,陸游的輕嘆;盛世的華章,亂世的硝煙……古詩文,帶給我無數的啓迪和思考,它,引領我成長。

“大江東去”的豪邁

記得上小學時,一次因一件小事和最好的朋友鬧翻,悶悶不樂地回到家,“砰”的一聲將房門鎖上,無意中翻開了《歷代文精選》,跳入眼簾的,是“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句子。我入神地看着,漸漸地開始大聲朗誦。一句句壯闊豪邁的絕唱,將我的心胸拓寬,拓寬。剛剛的不愉快完全地拋卻腦後,胸中滿滿的,只有開闊。

“如鳴佩環”的欣喜

一次和媽媽出去玩,因爲身體不適而有些煩躁,對於路邊的美景也熟視無睹。媽媽見狀,遞給了我一張紙,拿來一看,原來是柳宗元的《小石潭記》:“至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一句句充滿欣喜之意的語言,像清泉一樣流入我心,帶給了我無比的清爽。柳宗元在懷才不遇中都尚且能找出美景中生活的樂趣,我又怎能只因一點點不適就不理這美麗的春光呢?

“伯樂”與“千里馬”的教誨

一次古箏比賽,自以爲琴藝高超的我卻連初賽都沒有通過,我頓時心灰意懶,琴技也漸漸荒廢。直到有一天,我看見了韓愈的《馬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時我才幡然悔悟:一匹千里馬,在沒遇見伯樂之前,怎能輕易放棄希望嗎?而後,我重新振作,終於考過了九級,出了一名優秀的琴手。

一篇篇古詩文,都像一塊塊石頭,敲擊在我心上。它們不僅拓寬了我的視野,還一次次將我從迷茫和挫折中拉了回來。古詩文,真不愧是教我成長的最優秀的老師。

古詩文作文 篇4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自從我認識了《中華經典誦讀》後,就像推開了一扇神奇的大門,讓我穿越在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燦爛文化之中,盡情地去領略那些文人墨客們帶給我的種種意境和美景。並被那豐富的文化底蘊所影響想着。

當我激情高昂地讀着《訴衷情》時,彷彿感受到了作者那滿腔的愛國熱情;當我委婉低吟《詠懷詩》時,總被那濃濃的憂鬱和悲傷所包圍着。而《望月懷遠》雖然語言樸素,卻讓我看到了張九齡那寄託深遠的人生慷慨……

你更讓我徜徉在詩情畫意的情境中。每次朗朗誦讀時,猶如身臨其境般奇妙。看——剛從那“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的籬笆旁走過,又來到了秋日傍晚雨後的山林中,來感受那“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靜美景。既從“故燒高燭照紅妝”的美麗中感覺到了詩人愉悅的心情;也從“壁破風生屋,樑頹月墜牀”中看到了當時農村破落的淒涼景象……

我從你那裏不但懂得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警言,還知道了“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的真理,更從“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也”中找到了學習的方法。你讓我提高了閱讀理解和寫作的能力,更讓我體會到了中華經典文化的情趣和神韻。你成了我的良師益友。

古詩文作文 篇5

寂靜的夜晚,詩人張籍在小院前,擡頭看着漸圓的月亮。深秋的月亮,又清又冷,從西面瀉下冰一樣的銀輝,默默地俯視着大地。想想過幾天就是中秋佳節了,人月團圓的日子,自己卻孤身一人客居洛陽城,不禁感慨萬千。

一陣瑟瑟的秋風吹來,令張籍冷得直打顫。他回到屋裏,拿出臨行前母親給他縫製的棉襖。不禁想起年邁的母親,想起了離別已久的家鄉。濃濃的思鄉情緒,深深地縈繞着他。

提起筆想給家人寫信,有千言萬語卻又無從下筆。有太多太多的話要傾訴,有太多太多的事想知道。張籍終於落筆行書,盡情地講述着自己與家人的離別之情。信寫好了,張籍的心情還是久久不能平靜。夢裏,他回到了那日夜思念故鄉,見到了年邁的母親……。

第二天,日出東方,張籍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信差處,將信交到信差手中。並再三叮囑他一定要將信完好地送到家人手裏。正當送信人準備啓程時,忐忑不安的張籍急忙向信差拿回了信。小心打開,仔細再看了一遍又一遍,生怕自己有未交代清楚的事情。這才小心地將信交給信差。

信差側身上馬,揚鞭而去。張籍目送着他直到他消失在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