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牛彈琴成語解釋

【漢字書寫】:對牛彈琴

對牛彈琴成語解釋

【漢語注音】:duì niú tán qín

成語出處】:漢.牟融《理惑論》:“公明儀爲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

【成語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用於嘰諷他人。

【對牛彈琴的意思】:對着牛彈琴,比喻對着愚蠢的人講高深的道理,白費脣舌。現在有時也用來指說話做事不看對象,對外行人說內行話,或者對內行人說外行話,都不會收到想要的效果。

【對牛彈琴的近義詞:對牛鼓簧、白費口舌、問道於盲;

【對牛彈琴的反義詞:對症下藥、心有靈犀、有的放矢、知音識曲;

【對牛彈琴的故事】

牟融是東漢末年對佛經很有研究的學者,他在講解佛經的時侯不是直接拿佛經來講,而是經常引用《尚書》、《論語》等經典的儒家作品來宣講佛義。一些人認爲牟融的這種方法並不太理想。於是牟融推心置腹地跟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位琴師叫公明儀,他的琴藝演奏技術非常高明。有一天,他帶着琴去拜訪朋友,路過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他覺得心情非常舒暢,這時侯他看到有一頭牛在附近吃草,他突發奇想要爲牛演奏一個曲子,於是他撫弄琴絃,坐在牛面前專心致志地演奏了一首優美的曲子。曲子是彈奏得非常好,只可惜那隻牛隻顧吃草,對琴聲一點反應也沒有,公明儀感到望洋興嘆,這時他想牛聽不懂音樂,可能自已選錯了曲子,於是他又坐 下來彈起來,這次他彈的.是蚊子的嗡嗡聲和牛犢的哞哞聲,牛這次停止了吃草,擡起頭來靜靜地看着公明儀。牟融講這個故事的意思是說儒家學者對儒家的經典都很熟悉,但對佛經卻不熟,如果講佛經,他們很難明白佛經裏所講的意思。

【對牛彈琴例句】

戰國.莊周《莊子.齊物論》:“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

晉.郭象注:“是猶對牛鼓簧耳,彼竟不明,故己之道術終於昧然也。”

唐.普濟《五燈會元.惟簡禪師》:“(僧)問:‘開口即失,閉口即喪,未審如何説。’師曰:‘舌頭無骨。’僧曰:‘不會。’師曰:‘對牛彈琴。’”

清.李當珍《鏡花緣》第九十回:“對牛彈琴,牛不入耳,罵得很好,咱們一總再算賬!”

老舍《四世同堂》第一部四:“這並不是因爲他驕傲,不屑於對牛彈琴,而是她心中老有點自愧。”

【對牛彈琴造句】

一竅不通的我在看過“對牛彈琴”這個成語的解釋後知道它通常都含有譏笑的意思。

他無論在什麼時侯都是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不會接受你的建議,你只不過在對牛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