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調研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的使用成爲日常生活的常態,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文體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體調研報告

文體調研報告1

一、xxxxx縣文化體育事業(民生方面)發展現狀

(一)開展羣衆性文化體育活動情況

1、羣衆文化活動

(1)舉辦各種節慶文化活動。春節期間,每年一屆的“xxxxx縣春節電視聯歡晚會”如期舉行,已連續舉辦了5屆,縣城春節焰火晚會舉辦了3次,各鄉鎮村委會春節期間的文體活動異彩紛呈。積級參與組織策劃每年一屆的五龍“三月三”民俗文化旅遊節活動。另外每年的“三·八”、“五·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等全縣性節慶活動都積極參與組織。

(2)開展縣城廣場文藝活動,縣城廣場文藝活動在縣委宣傳部的重視下及承辦方的努力下,在縣文工團的精心組織下,42個單位(部門)輪流承辦廣場文藝演出活動76場,觀衆達32.7萬人次。

2、羣衆體育活動

羣衆體育工作認真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始終堅持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爲基礎,實行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職工體育、農民體育、老年體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學校體育、殘疾人體育等齊頭並進,羣衆體育活動豐富多彩,每兩年舉辦一屆鄉鎮運動會,“鳳凰杯”全縣老年人體育運動會每年舉辦一屆,各中小學每年均開展一次冬季運動會,民族體育運動名目衆多,職工體育尤其以煤、電、菸草等行業開展得較活躍,滿足了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體育文化生活需求。20xx年至今,共舉辦全縣性大型羣體活動14次,參加人次達120xx人次,開展的運動項目有籃球、足球、乒乓球、田徑、拔河、門球等。各鄉鎮舉辦運動會40次,參加人次1600人次。全縣各行業系統開展各種運動會50次,參加人數達6000人次。全縣年平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數佔同類人口數的40%,年均達13萬人次。另外,積極組隊參加省、市(地區)級舉辦的各類體育比賽,取得過優異的成績。由於xxxxx體育事業的輝煌成就,曾多次受到國家、省、地區(市)的表彰和獎勵。

(二)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情況

1、文化設施

(1)文化館、圖書館:1985年3月,由省、地、縣三級投資22萬元建成了xxxxx縣文化圖書館新館大樓,佔地面積4960平方米,館舍面積1280平方米。作爲縣級文化設施的標誌性建築在省內外引起積極反響,各地參觀者紛至沓來。1999年,又由中央、省、市投資及自籌資金共110萬元建蓋了文化館綜合樓,建築面積1349平方米。至此,文化館館舍面積達到2600餘平方米,圖書館館舍面積557平方米。後文管所從圖書館析出,圖書館館舍面積僅500平方米。20xx年5月,因城市建設需要,文化圖書館大樓被拆除,圖書館、文管所均租房辦公,文化館僅存文化館綜合樓一幢。

(2)影劇院:1982年2月,由省、地、縣三級投資和縣電影公司發展生產基金及貸款新建了xxxxx縣影劇院。影劇院爲鋼筋混凝土結構,鋼樑石棉瓦屋面,該影院至今還承擔着電影放映、文藝演出、大型會議等活動任務。各鄉鎮電影院現僅存竹基、者黑電影院,其餘的都已拆除或坍塌成危房。

(3)新華書店:1985年,省新華書店投資25萬元,徵地979平方米,建蓋了兩幢辦公及業務用房,建築面積5138平方米。20xx年2月,因鳳山街老城改造,老書店被拆除,曲靖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出資在原址上興建新華書店綜合樓,建築面積2685平方米,總造價205萬元。

(4)鄉鎮、村級文化設施建設:xxxxx縣轄4鄉4鎮,共104個村委會、5個社區。縣城缺圖書館(新建)、文化館(改擴建)、博物館(新建)、體育館(新建)。現建有鄉鎮文化站1個(龍慶),尚有7個鄉鎮文化站(葵山、高良、五龍、竹基、雄壁、丹鳳、彩雲)不達標。現有村委會(社區)文化活動室 30個(需改擴建),尚有79個無文化活動室。

2、體育設施

1982年,縣政府以綜合利用方式,集資60餘萬元在城區建蓋了xxxxx縣體育館,體育館佔地5828平方米(其中場地2560平方米,房屋建築2918平方米),館內建有露天燈光看臺籃球場二塊,看臺座位3500餘個。沿場周圍建築三層樓房共64間,除一部分劃給集資單位使用外,其餘爲體委職工和運動員宿舍、摔跤訓練室、洗澡間和餐廳。20xx年底,由於城市發展規劃需要,xxxxx縣體育館被全部拆除。1990年9月,地方籌資25萬元,在縣城小石山水庫下新建約3萬餘平方米的綜合運動場(設田徑跑道和足球場)。1991年11月,籌資9萬餘元建成游泳池一個,規格爲50米×21米,佔地面積1860平方米。1991年11月,籌資46萬餘元建成集訓練、辦公爲一體的`室內綜合訓練房一幢,建築面積878平方米。20xx年初,xxxxx縣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爲20xx年“雪炭工程”受援單位,該工程爲預製式輕型鋼架結構綜合健身館,統稱爲“中國體育彩票綜合健身館”,總造價200餘萬元(國家體育總局投資150萬元) ,已於20xx年10月投入使用。積極爭取竹基、丹鳳等鄉鎮列入農民健身工程經費補助點,爭取了項目的確定和體育器械的支持。

20xx年8月,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進行了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經普查,全縣有非標準體育場地85塊,標準體育場地335塊(教育系統205塊,體育系統4塊,其他126塊)。標準體育場地按開展項目劃分,有籃球場286塊(教育系統195塊,其他91塊),有固定看臺的燈光籃球場7塊,門球場11塊,田徑場3塊,足球場3塊,小運動場4塊,棋牌房9塊,乒乓球房2塊,室外網球場2塊,室內輪滑場、保齡球房、檯球房、室外游泳池、綜合房、籃球房、排球場各1塊。

3、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情況。

xxxxx縣現有各類文化經營戶178戶(其中音像製品零售店52戶,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17戶,書刊22戶,電子遊戲室6戶,三小印24戶,電子出版物零售店1戶,錄像放映廳、歌舞娛樂場所56戶)。文化市場管理工作始終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並堅持不懈地抓好“掃黃打非”工作,以日常巡查和專項治理爲手段,以促進文化市場健康繁榮發展爲目標,大力整頓和規範文化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經營活動。近五年累計出動執法檢查人員10649人次,檢查文化經營單位13744戶(次),收繳非法物品26655件,共處罰金12.41萬元,協助有關職能部門取締無證照文化經營場所56戶。每年均組織全縣文化經營戶舉辦1—2期文化市場法律法規培訓班,使其合法守法經營。

二、xxxxx縣文化體育事業(民生方面)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嚴重不足,難予開展正常文化體育活動;

(二)正常業務工作經費缺乏,導致活動開展較少,難予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三)文化體育管理、業務人才緊缺,出現斷檔現象;

(四)文化產業發展路子窄,難予形成規模;

(五)文化市場管理工作點多面廣,難予面面俱到,違規經營行爲時有發生。

三、xxxxx縣文化體育事業(民生方面)發展對策

對今後如何實現文化體育事業與全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真正讓羣衆滿意,特提出如下發展對策:

(一)建好“三館”(即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啓動一中心(即體育活動中心),9鄉鎮都有達標文化中心(站),建成一批村級文化活動室,逐步建成縣、鄉、村配套的三級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網絡建設。

(二)全縣農村文化戶(聯合會)發展規範有序,基本實現每個村委會有一支活動正常的業餘演出隊,每年創產值3000萬元左右。另外,每年進行一次表彰獎勵,每年舉辦1至2期文藝骨幹培訓班。做大、做強xxxxx農村文化戶品牌,經營收入逐年增加,併成爲農民增收的又一支柱產業。

(三)縣級財政安排專項工作經費,確保羣衆性文化體育活動蓬勃開展,人人都有一個展示才藝的舞臺。

(四)繼續開展文化下鄉活動(送戲、送書),每年下鄉演出10至15場,解決農民看戲難問題。

(五)縣城廣場文藝活動精彩紛呈,每月都有一場廣場文藝演出,豐富縣城居民的文化生活。

(六)加大全縣文化市場管理力度,實現文化市場繁榮,市場經營秩序良好,讓羣衆滿意。

(七)實施農村電影“2131”工程,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放映任務,實現農村電影放映覆蓋率100%,解決農民看電影難問題。

(八)圖書館建設實現規範化、現代化、科技化,實施“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爲廣大讀者提供優質服務。

(九)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產值逐年有明顯提高,力爭到20xx年文化產業的增加值佔全縣gdp的4%,讓文化產業成爲農民的一項支柱產業,成爲全縣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十)組織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相關內容,國民身體素質有明顯提高,全縣年平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數佔同類人口數的40%。

文體調研報告2

一、開展調研基本情況

(一)確定調研課題情況。

近年來,我國農村經濟建設飛速發展,農民收入逐年增加,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羣衆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羣衆對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各類文藝隊伍相繼成立,推動了農村文化建設。但是,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差異以及環境的影響,簡陋落後的農村文化體育條件與日益增長的公共文化需求,仍然很不匹配、很不適應、很不協調。因此,加快作爲新農村文化建設基本構件之一的公益性文體活動場地建設尤爲重要。

(二)下去蹲點調研情況。根據局調研方案的有關要求,本人結合工作實際,10月10日―12日,組織體育運動中心相關同志先後到揚武鎮排莫村(跟隨縣文體廣電旅遊局調研小組一起)、紅星村和龍泉鎮合心橋村、原長青鄉、金鐘移民社區、東湖社區等開展以農村文體活動場地建設爲主題的專題調研活動。通過走訪羣衆、現場查看等方式聽取羣衆意見,認真查找農村文體活動場地建設和管理存在的具體問題和實際困難,研究提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辦法措施,確保調查研究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二、調研瞭解存在的具體問題

(一)當前農村(社區)文體活動場所及設施建設基本情況。

1、農村文化設施。目前,建成7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59家農家書屋,並配備有相應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設備(主要是配送圖書、書櫃、DVD及電視機等資源共享工程設備),全部實行免費開放。有167名村(社區)級文化管理員、7個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數字圖書進農家7戶。全縣35%的行政村建有業餘文藝隊伍;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和20xx年以來實施的扶貧廣播“寨寨響”工程覆蓋率達100%;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站1個,隊員5人;實施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項目5鄉鎮、92個行政村,20xx年、20xx年兩年,累計爲5鄉鎮、92個行政村配送資源共享工程設備(鄉鎮級配送金額是5萬元:攝像機1臺、平板電腦2臺、衛星數字一體機1臺42寸、移動數字網絡1個),村級配送金額是2、5萬元(衛星數字一體機1臺32寸、平板電腦2臺),爲159個農家書屋配送圖書共361884冊;建有縣電視發射臺1座;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個(石橋古法造紙遺址、萬壽宮和丹寨汞礦近現代工業建築);有國家級傳統村落7個(排莫村、麻鳥村、揚頌村、送隴村、石橋村、王家村和排佐村)、州級重點民族文化村寨9個(排莫村、羊排村、送隴村、石橋村、大簸箕自然寨、卡拉村、排牙村、麻鳥村、雅灰村)、縣級重點民族文化村寨34個;建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傳承基地12個。

2、農村體育設施。分別實施鄉鎮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7個、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39個,加上資助和羣衆自建90個,村級活動場地累計達229個,覆蓋率分別爲100%、86、3%。同時,還爲積極性高的村補助部分資金及配送籃球架90付和乒乓球桌30張;完成全民健身路徑工程23套。

3、社區文體設施。建成移民安置點金鐘社區、東湖Q兒城西社區文化館分館、圖書館分館各1個;建成金鐘、東湖2個移民社區多功能運動場,金陽社區多功能運動場正在啓動建設中;爲金湖、東湖、金陽3個移民社區各安裝1條健身路徑工程;爲金鐘社區配送8000餘冊各類圖書、銅鼓、蘆笙,以及乒乓球桌、球架及相關健身器材。

(二)調研瞭解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農村(社區)文體活動場地少,設施簡陋。目前,我縣雖然分別實施鄉鎮級和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7個、139個,加上資助和羣衆自建90個,村級活動場地累計達229個,覆蓋率分別點原7個鄉鎮和161個村的100%和86、3%。但是,大部分都修建或配送在村委會駐地的中心自然寨,而且大多數都只是一個村1―3個場地或1―3套設施,覆蓋率僅佔全縣486個自然寨的47、2%。另外,實施早的村現文體設施有部分已損壞,急需更新。

2、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資源缺乏有效利用。目前,全縣農村文體設施的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沒有形成規範有效的管理。已建有的文體活動場地,大多數村沒有按照要求明確專人負責管理,部分場地平時無人管理或閒置,多用於停車、堆放物資等,只有在節日期間才用於開展文體活動。

3、經費投入不足,文體設施建設滯後。大多數文體公共場所和設施都依賴上級投入(農體工程每個村補助3萬元)且投入不足。加上我縣財政經費困難,有時專項經費劃撥不及時,給場所建設和設備購置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4、部分公共文體化場所和設施實際使用率偏低。一是鄉鎮沒有專門的體育工作機構,只能由文化站工作人員兼顧,給農村文體活動開展帶來一定困難;二是部分村圖書室明顯是擺設,有上級領導來檢查時開放一下,其餘時間關門。部分鄉鎮把綜合文化站當着食堂、職工宿舍、儲藏室等。加上上級配備下來的設備被挪爲它用(包括電腦、桌子、椅子等),尤其是配備的樂器因質量問題或者長期無人使用,放在文化站也基本成爲擺設,使鄉鎮綜合文化站職能已經不能正常履行,有的甚至形同虛設。

三、對存在問題的具體原因分析

(一)村幹部重視不夠。有很多村羣衆積極性很高,但村組幹部重視不夠,協調和落實建設用地困難,加上這兩年脫貧攻堅任務重,部分村沒有認真組織實施,延誤建設工期。

(二)經費落實不到位。上級補助經費下達後,縣文體廣電旅遊局督促相關建設點加快建設進度。但由於經費落實不到位,大部分項目點沒有錢購買砂石、水泥和支付人工工資,導致項目沒有啓動實施,影響建設進展。

四、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和措施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領導重視,明確責任,爲農村公益性文體場所建設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縣委、縣政府要切實重視農村公益性文體場所建設,成立相關工作小組,明確由縣政府分管領導爲組長,文體廣電旅遊、鄉鎮、財政及相關部門爲成員,按時召開會議,對工作進行調度。同時,縣財政及時劃撥項目建設補助經費,以便督促各項目點抓緊實施,確保按時完成我縣建設任務。

(二)建立多方投入機制,爲農村文體場所建設打下堅實的硬件基礎。將農村公益性文體設施建設列入鄉村振興計劃建設內容,充分利用荒地、荒坡修建文體活動場所。採取的主要措施是縣文體廣電旅遊局向上爭取項目支持、縣財政局列入一事一議項目、幫村單位幫一點、村民集資一點,着力構建“結構合理、發展平衡、運行有效、惠及村民”的公益性文體場所服務體系,爲發展和繁榮農村文化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三)切實加強農村文體設施使用和管理。場地建好後,明確由村兩委負責文體場所和設施的日常管理,負責告知村民如何使用和管理文體場所和器材,健身器材如有損壞或存在安全隱患時要及時告知相關部門,以免發生安全事故。

(四)組織開展文體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場地建成後,組織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通過開展活動,加強宣傳,提高全社會對農村文體活動場地保護的自覺性,增強農民體育健身意識,推廣和普及科學的健身方法,在全縣形成崇尚健身、參與健身、追求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環境和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