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詩經·鄭風》的一篇。爲先秦時代鄭國華夏族民歌。全詩二章,每章六句。這是一首戀歌。以下是小編分享的詩經:野有蔓草鑑賞,歡迎大家閱讀!

詩經:野有蔓草

《詩經: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

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註釋:

1、蔓:延。

2、零:滴落。漙:露水多的樣子。

3、清揚:眉清目秀的樣子。婉:美好。

4、邂逅:無意中相見。

5、瀼:露水多的樣子。

3、臧:善,美好。

譯文:

郊野青草遍地生,露珠盈盈滿草葉。

有個美麗的姑娘,眉清目秀好動人。

不期而遇見到她,正如我心情所願。

郊野青草遍地生,露珠盈盈滿草葉。

有個美麗的'姑娘,眉清目秀好動人。

不期而遇見到她,與她同行共歡樂。

賞析:

一對青春男女偶然相遇,喜不自禁,其樂融融。表面上看是不期而遇,實際上卻是“有備而來”。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結局呈現爲偶然,卻是苦苦尋找的必然結果。

當然,我們從不去分析偶然和必然的關係,那是哲學家們的事。在生活之中,我們只是憑着直感去生活,去體驗苦苦尋求的艱辛,幻想中的滿足,以及偶然得到的驚喜。我們經常無法解釋 偶然得來的驚喜,也無法解釋追尋不到的失落,而把它們歸之於 “命運”。成爲命運寵兒的畢竟是少數,而多數人則成爲命運的棄兒。如果真有命運存在,相信它會是公平的。付出和收穫應當成正比。這當中,重要的恐怕是自己的態度:得到了又怎樣,沒有得到又怎樣,看重過程,還是不是看重結局?

如果真的相信命運存在,就應當坦然面對現實。得到了不狂喜,得不到不哀傷。只要付出了,耕耘了,追求了,就是最大的收穫,就不是兩手空空。

不期而遇固然可喜;下文如何,也很重要。

創作背景

《鄭風·野有蔓草》是一首戀歌,寫的是牧歌般的自由之愛。《毛詩序》認爲是美好心願的詩意想像,曰:“《野有蔓草》,思遇時也。君之澤不下流,民窮於兵革,男女失時,思不期而會焉。”所謂“思遇時”“思不期而會”,即戰亂的現實男女失時,只有借詩歌表達心願;詩意的滿足背後是現實的缺陷。明代季本認爲是先民婚戀的真實寫照,其《詩說解頤》曰:“男子遇女子野田草露之間,樂而賦此詩也。”今人多從此說,且更明確提出這是一首情詩戀歌。從詩歌意境看,《鄭風·野有蔓草》確是對先民的自由婚戀的賦頌,但是《毛詩序》對此詩背景的分析,確也不能視爲純粹臆測。《鄭箋》說:“蔓草而有露,謂仲春之月,草始生,霜爲露也。《周禮》:“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春秋時期,戰爭頻繁,人口稀少。統治者爲了繁育人口,允許大齡未婚男女在仲春時候自由相會,自由同居。《風》詩中許多首詩都反映了這一情況。這首《鄭風·野有蔓草》就是其中一首。

名家點評

宋代歐陽修《詩本義》:“男女昏聚失時,邂逅相遇於野草之間。”

清末陳繼揆《讀風臆補》:“‘婉如清揚’是倒句,亦是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