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伯兮原文

原文

詩經伯兮原文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爲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爲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作者小傳:

《詩經》約在公元前六世紀中葉編纂成書,據說是由儒家創始人孔子編定的。它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爲“風”、“雅”、“頌”三部分,都因音樂得名。“風”是地方樂調,收錄當時十五國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爲貴族所作的樂章;“頌”是用於宗廟祭祀的樂歌。

註釋:

伯:古代兄弟姊妹中長者爲伯。婦女也稱丈夫爲伯。

朅:音切,英武高大,威武健壯的樣子。

桀:通“傑”才智出衆的樣子。

殳:音書,竹製兵器,長丈二。

前驅:走在前面的'將士。

杲:音稿,明亮的樣子

諼草:萱草,忘憂草

樹:種植。

背:通“北”。古人以爲指北堂。在北堂種植萱草。

痗:音妹,憂思成病

賞析

《伯兮》描寫在家思婦想念出外遠征和丈夫,表達了無法忍受的強烈感情,詩首先想象丈夫在外“爲王前驅”的英武形象,生動浮現在腦海中,這才更激起刻骨銘心的思念,連打扮也無心了,思念的深沉和強烈,有如久旱渴雨。但是,這種思念之強,簡直叫人無法忍受,班乾脆寄託在北堂下種植的忘憂草,來消解這種沉重的思念,一層深似一層,而又層層變換抒寫的方式,正是《伯兮》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