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浮着的田園的散文

去淮南潘集那天,正趕上一年之中二十四節氣裏的秋分,這一天太陽位於黃經180度,陽光幾乎直射赤道,真應驗了“風和日麗、秋高氣爽”那句美好宜人的描述。

上午開完會,下午就驅車到泥河生態園參觀,車輛在一條很寬的路面上行駛,兩旁是大片大片的水域,很遠看到馬路上方有條幅,赫然寫着“泥河鎮後湖生態園歡迎您”字樣,兩旁每隔不遠就有矗立的廣告牌。當地朋友說:這裏是採煤塌陷區,無際的湖泊是過去大片的良田塌陷形成的,政府通過生態治理,技術集成,已形成水上、水下立體種植、養殖,聯合生態公園。目前作爲一種“後湖模式”正在向全國推廣。汽車在一片空闊的地方停下來,一塊巨大黃色立起的石頭上寫着:後湖生態園,眼前的一切都還沒有歷史,到處裸露着鮮嫩的茬口,它們剛剛從億萬年封存的土地跌落進湖底,又被強行站起來,成爲我們腳下癱軟的荒蕪。

踏上這塊土地的瞬間,我有種感覺似乎不是到達,而是捨棄或丟棄,在此之前,這裏的一切忽然成爲昨天或者遙遠。路邊有一些地攤叫賣着小飾品和紀念品,一對夫妻在賣麻辣串小車旁忙碌着,水果筐前圍滿了半大的孩子,他們不停地跑來跑去,儼然一個縮小的集市,我一直在琢磨這裏的以前是個什麼樣子,那些塌陷下去成爲一汪汪湖水的地方,過去是農田、村舍?那些祖輩住在這裏的村民如今早已經搬走了,但是他們把家園留在了這裏,把田園留在了這裏,因爲心一直留在了這裏。那一瞬間,時光在我面前或左右,或前後一下子分離開來。

周圍是無際的水域,大片的藕荷鋪滿了整個水面。所以當我來到這裏,一下子看到那麼多的碧葉連天,就忍不住和大家一起下了車,水邊有一塊豎起的木牌,寫着:水生蔬菜區。該區主要種植蓮藕,以紫藕、白藕爲主。再往下,是一條用木塊架在水面上彎曲的小橋,九曲十八彎,慢悠悠地向着湖心延伸,我是走在最後的一個,在水湄邊看到那條木徑,那麼樸素,那麼美,望着它我一時竟然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辦。

走上去,我就像走進了另一種歲月。我用一塊塊木頭的樸實延伸了眼前和以往,雖然我還能聽到身後鄉親們的話語,但我感到越來越遙遠,漸漸地遠在我生命的盲區裏。我小心翼翼地往裏走,木橋悠然,彎曲沒有規則,兩旁茂密的荷葉讓它變得更瘦更隱祕。有的地方沒入水中,很不平坦,我守住自己,顧及着腳下,卻不停下步子。

腳步越走越遠,水面很靜,荷也很靜,誰也不清楚田田的荷葉下蓮藕在淤泥裏的長勢,一湖不動聲色的綠,像一則謎語,從謎面猜不出結果,這些很快讓我安靜下來。我想此時我是忘記一切的,對於我們在幾千年農業文明中形成的視覺、情感、意識,我們走在有水、有植物的地方一定是安詳的`,也是視力最好、心情最詩意的時候,因此我能看到並看清水裏的水草、葉上的水珠、以及殘荷垂下的情緒。

此時,已近中秋,荷花已謝,偶有幾盞亮在其間,像俏皮的女兒,嫵媚生動,大家爭着以花爲背景拍着照片。一直生活在淮北大平原腹地,記憶中關於水鄉、蓮藕方面的知識很少,追溯到詩歌《漢樂府》裏有首著名的民歌叫作《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可見蓮是江南一道獨特的風景,採蓮是江南夏日一種常見的勞動或者遊戲。而在江北的後湖,時至秋分,早已是過了採蓮季節了,這個時候荷葉已有枯黃的跡象,全然沒有夏日的鮮活與生氣,讓敏感的人見了頓生世事滄桑之感。蓮藕真正成熟是在寒露過後,現在只能靜等水下的果實變白變胖,荷葉們似乎有了明確的走向,它們不是爲誰展示,也不等待誰的欣賞和讚美,而是以一種最自然的形態,甚至沒有什麼可以阻擋這種趨勢。葉子漸殘,就像一個世事中成熟的中年人,內容愈加厚重起來,外在也轉爲樸實了。

偶有魚兒跳躍,但看不到魚只聽到水聲。是我們的腳步驚動了它們,所以完全可以把這美妙的聲音當作荷葉的鼓掌,荷花的笑聲。這樣的聲音可以告訴我湖水的另一種深度。我在濃密的荷葉間走着、沉浮着,就像在水裏沉浮,就像是其中很不起眼的一株荷。我想,如果此時站在遠處看我自己,我作爲一個闖入者的身份就會昭然若揭,是的,我也是一個粗暴的入侵者,帶着很多與這個後湖的寧靜不和諧的東西闖入,但我願意就此沉入,沉入這寧靜,融入這其中,成爲寧靜的一部分。這個生態園誕生在原來的泥河鎮,在地球同一個經緯上,世事變遷,轉眼間讓它們從陸地變成水域,而且變得那麼徹底,那麼的分明,從此就像兩個世界……

就要離開這裏了,我的心在隱痛,這隱痛來自哪裏?我再次陷入也許是循環往復的、被別人嘲笑的土地倫理的堅守、和田園牧歌的“虛僞讚美”裏。雖然我被眼下蓬勃新生的生態園包圍着,仍有一種失樂園的感覺,失去踏實而飽滿的感覺。那些在這裏土生土長的村民,是不是已經調整好自己,學會了適者生存?面對他們,我真的感到自己不如他們快樂沉實,他們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傷口上卻如此淡定,努力癒合,並沒有疼得麻木、失去知覺。相反他們生活的圓心和原點都是那麼具體,爲此所做的一切也都是那麼具體生動,因此,他們痛苦和快樂也都是那麼真實具體。我也並不擁有比他們優越的生活、以及生活態度,尤其沒有他們對生活的自信、以及從生活裏汲取快樂的能力。無論我看到眼前是一個多麼美的生態園,相信在他們的眼裏和在我的眼裏是不一樣的。

今天的大地就像一本翻動的書,是不是越翻越生動,越翻越美呢?我常常覺得,在所謂現代文明的參照和映襯下,人生的撤退會有多麼大的積極?

輕輕地關上車門,從車窗再一次回望水上人工種植的沃沃藕荷,我的心跟着懸浮着的荷葉一起顫抖。我們的田園啊!我們的田園啊!但願每一棵植物都可以找到落腳的地方、生存的地方,毫無顧忌地汲取營養。日不私照,無論水裏還是地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