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定西洋芋抒情散文

定西是我的故鄉。地處黃河上流,位於甘肅省中部,因此又稱隴中。離家千里,漂泊在南方繁華的大都市,穿梭於時尚與奢侈的都市人之間,累得時候,便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遙遠的故鄉,在那片廣袤而神奇的土地上,父老鄉親們和諧相處。我想念定西,想念樸實的父老鄉親,想念隴中大地上樸實的洋芋。

懷念定西洋芋抒情散文

洋芋和洋糖、洋火、洋車等一樣都帶着一個“洋”字,但是在它身上卻找不到一點兒洋的感覺。雖然它的老家不在中國,可是自從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後,就與黃土地結下了不解之緣。紮根於黃土地中,養育一方百姓,反倒讓人覺得它土裏土氣的,就像是從黃土地上走出來的人們。還有,凡是冠以“洋”字的都有炫耀之意,可洋芋卻將自己深深地埋藏於黃土之中,深藏不露。因此它又有一個很形象的名字——“土豆”。

定西自然條件惡劣,乾旱少雨,有“貧瘠甲天下”之說。可是洋芋卻沒有嫌棄這塊貧瘠的土地,似乎在這裏找到了新家。隴中黃土地上種出來的洋芋又白又大,很是招人喜愛。

洋芋不像有些蔬菜那麼嬌氣,它總是能夠隨遇而然。不管做什麼菜,它總是那麼可口,不改自己的本色。炒了可以吃,燉了也可以吃;煮熟了去掉皮拌上自家泡的酸菜,吃起來更香;放在爐子裏或炕灰裏烤熟了,脆黃脆黃的,拿在手中三翻兩捏,吃起來更是別有一番風味。它可以當菜,也可以當主糧;可以與麪食搭配,也可以與其它蔬菜隨意搭配。不管怎樣,洋芋總能夠與它們和諧相處。就像是從黃土地上走出來的人們,總是那麼普普通通,那麼實實在在;那麼與人爲善,那麼微不足道卻總能有所作爲。

南下廣東,時常會有人問我是哪裏人,我便道甘肅定西。那些人總會上下打量我一番,然後淡淡地問道:“你們那裏的人是不是都吃馬鈴薯呀?”我無語。我知道,他們的話裏多多少少帶着一點兒嘲諷的成份。也許在他們的意識裏,土豆與這個繁華的都市很不相稱,但我卻以它爲榮。不光是因爲我吃洋芋長大,更重要的是洋芋改變了我。從小學到大學,我的學費幾乎都是用洋芋換來的,每一分錢裏面都凝聚着黃土地的芬芳,散發着洋芋特有的清香。正是這土生土長的洋芋,還有如洋芋一般土生土長的'隴中父老鄉親,養育了我,激勵着我從農村走到了城市,從無知走向了成功。

對於隴中的父老鄉親們來說,沒有什麼比洋芋更讓他們刻骨銘心了。的確,大山中的每一點改變全仰仗着洋芋。買化肥、買三輪車、蓋房子、娶媳婦,娃娃們的學費,家裏的花銷,那一樣都離不開洋芋。春耕時節,鄉親們總會多種上幾畝洋芋,只要老天爺開恩,下兩場好雨,鄉親們就有盼頭了。秋收時藏上幾窖,大的用來換錢、當主糧,小的喂上兩頭大肥豬,這農家小日子就滋潤了。

如今遠離故鄉,如浮萍般隨波逐流,但我的根卻深深地紮在隴中的黃土地中,永不動搖。每次看到飯桌上各種用洋芋做成的佳餚時,總會感慨萬千。如今,土裏土氣的洋芋變成了鄉親們脫貧致富的“金蛋蛋”。土坯房變成了磚瓦房,家家有了摩托車、三輪車,也不用再花錢買媳婦了。鄉親們的日子紅火了起來,幾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鄉親們終於挺起了腰桿。每到豐收的時候,大車小車的洋芋,載着鄉親們致富夢駛向祖國的大江南北。鄉親們那黝黑的臉上綻顯出如土豆花一樣美麗的笑容。那些走出去的人們又回到了這片土地,猶如洋芋,在黃土地裏紮根,創造財富。

2018年春節,正好趕上南方雪災,我沒能回家過年。除夕的晚上和幾個同事一起聚餐,輪到我點菜時,我沒有看菜譜,直接對服務員說道:“小姐,給我來一大盤土豆絲。”這時我的一個同事莫名地問道:“哥們兒,爲什麼每次吃飯你都少不了這個菜呀?”不知爲什麼,當時心裏有點兒難過。我喝了一口啤酒,認真地說道:“我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