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夢歸途-散文隨筆

生命行走的腳步永遠是匆匆忙忙而來,慌慌張張而去,正如百川歸於大海的懷抱一樣,瞬間便融爲一體,分不清你我。時常覺得季節的美,鮮花綠草的依伴,和人與人之間一樣,都是過客匆匆。心境,心靜自然涼,當踏着近乎疲憊的步伐悄悄融入了這個叫秋的季節中時,走近山水,貼近自然,才發現自己一直以來都是缺乏情趣的人。擡頭仰望,天空湛藍,投入寬廣的大地溫情的懷抱,靜靜的品讀花開花落時的悽美與馨香,心情也會舒暢些吧!

殘夢歸途-散文隨筆

看白雲飄過頭頂,聽風兒吹過耳畔,遙望天與水相接的遠方,便看到了希望,心也就不再迷茫。美麗的季節,需要用美麗的心情去讀懂,嫺靜的秋天與山水相依,與清風爲伴。穿過光陰的素手,發現,有種心情與季節無關,卻與心態有牽連。

無數次問自己,做人最大的悲哀只有兩種吧!一種是自以爲是,明明沒有價值還認爲自己的存在重要,併成了名副其實的傀儡和木偶。一種是醒悟太遲,明明被欺騙了,明明被出賣了,還是不能覺察到自己的傻。於是,在一次次的被戲弄中,在一場場劇情裏,做了完美的道具,還沾沾自喜。人啊,太過於看重一些東西不好,太苛求完美的存在就讓殘缺更明顯。誰真正對誰好?誰又爲誰設身處地想過?誰能知道誰心裏的痛?連自己都看不清自己的位置,何談其他?沒人可以一次次接受背叛,沒人可以一百次受傷後,還要強顏歡笑,抱緊自己的肩膀流着眼淚輕輕告訴受傷的自己說寬容點,別人都是爲你好。笑話,太搞笑了,一生中能有這兩樣的人,也太幸運了吧!

感情就像兩條平行線,起初都是不能相交各有各的軌跡。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紐帶,只有甘願貼近才能拉緊,並沒有理所應當一說。紅塵相遇,相逢的路口,爲了一句你懂得,爲了一句理解來彼此溫暖,那是緣分給出的答案。歲月如歌,日久沉香,漸漸地發現,不是每一份情感都值得守候,不是每一個途經生命中的人都值得付出。

甘願付出,默默關注,拿出真誠去溫暖,都需要恆久的毅力,更需要心靈的真實相依。最美的紅塵,最值得的守候,不是你的心在天涯,而我的'心總是追不上你的步伐。悄悄收拾心情,不再爲無謂的情意傷感。你不懂我,我不怪你,因爲你的眼裏只有你自己,我又何必在意?花開花落,風雨交加,自然守恆,卻辜負了這一季的美麗。

情感世界中,人們都是看着別人的故事,寫着自己的感悟,並作爲旁觀者,來指手畫腳,評頭論足。情感,是人類繁衍的核心,也是人精神世界的最大依賴。多情也好,無情也罷,始終相信每一個渴望真情的人,都是帶着心中的希冀去力求完美的。每個人的情感世界都不是單一的一個人,需要另一半,乃至另一個羣體的相輔相成才能將情感的本身價值體現。

假如將中年比作秋天,那麼這一季就是收穫的季節了。花開花落,收穫了欣喜,品味了離別的憂傷。時間流逝,經歷磨平了我們的菱角,並得到了人性的昇華。在這個年輪裏,我們承載着諸多的壓力和不得已。於是,人們行走在各自的世界裏,心與心之間終究是有距離的。想要真正的融合在一起,成爲知己,必須具備相互理解的基礎,坦誠的交流,純淨的內心,才能走進彼此的內心世界。

時間,可以驗證一切情感。空間,可以容納所有的需求。環境,卻可以改變你眼前想要卻抓不到的一切,讓你時刻措手不及。一部完整的書籍,需要每一個細節的敘述,一段值得擁有的光陰,更需要能真實的交融。你的故事,屬於你自己,我的人生,無法用你的思維編排,這就是距離的意義。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是經典的處世名言。人生並沒有完美無缺存在,無論是相貌,身材,性格,以及情感都不會絕對完美。生活中,我們總會經歷到很多的不可抗力,錯誤在所難免。有些時候,我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爲自己對錯誤的選擇,和過失悔恨不已。然而,錯誤在所難免,誰能真正做到兩全?一個人多情不怕,有情無罪,卻不能冷漠,也不能違背良心。

生不容易,活太難。人活着開不開心,跟地位無關,跟年齡無關,卻永遠跟心態有關。善良的人,心悲天憫人,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虛僞的活着纔開心。樂觀的人,能坦然面對人生的不如意,學會刪除痛苦,複製快樂,相信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便也開心自在。有信仰的人,堅持着自己的夢想,不在困難面前低頭,不爲失敗而退縮,纔是勇者的姿態。卑微的人,不爲地位懸殊而苦惱,不爲錦衣玉食而過度虛榮,不爲攀比而糾結於自己的生活狀態,便也過得安逸。生活之中,我們都是在不停地調整着自己所處的位置,學會適應環境,學會審視自己,懂得自己的內心感受,沉澱一份心境,遠遠比一生仰望別人的風景要愜意的多。

人與人之間,沒有利益的情感最單純,最值得守候,當一個人將情感看作唯一,執着守候的時候,相信他或者她是無怨無悔的甘願付出,然而,一個人的付出遠遠不夠滿足情感的真正含義。真正的感情,應該走進彼此內心,排除利益牽絆,摒棄所有的雜念,用心靈彼此聆聽心語,從而達到完美。回首,四十載情感之路,發現,自己始終爲情所擾。心中糾結太多,眼裏容不下污垢,才讓自己一次次困頓迷茫。

一切隨緣,不用思考明天的結局,屬於你的不會離開,不是你的何必強求?經典的話語,反覆咀嚼,細細回味,能擁有如此境界的人可謂大徹大悟,讓人歎爲觀止。遠了,近了,真與假,是與非,怎麼能輕鬆帶過?或許,修煉成佛,無慾無求才是迴歸大我,摒棄小我的最高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