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何景明傳》原文及譯文

原文

何景明,字仲默,信陽人。八歲能詩古文,弘治十一年舉於鄉,年方十五,宗籓貴人爭遺人負視,所至聚觀若堵。十五年第進士,授中書舍人.與李夢陽輩倡詩古文,夢陽最雄駿,景明稍後出,相與頡頏。正德改元,劉瑾竊柄。上書吏部尚書許進勸其秉政毋撓,語極激烈。已,遂謝病歸。逾年,瑾盡免諸在告者官,景明坐罷。瑾誅,用李東陽薦,起故秩,直內閣制敕房。李夢陽下獄,衆莫敢爲直,景明上書吏部尚書楊一清救之。九年,乾清宮災,疏言義子不當畜,邊軍不當留,番僧不當寵,宦官不當任。留中。久之,進吏部員外郎,直制敕如故。錢寧欲交歡,以古畫索題,景明曰:“此名筆,毋污人手。”留經年,終擲還之。尋擢陝西提學副使。廖鵬弟太監鑾鎮關中,橫甚,諸參隨遇三司不下馬,景明執撻之。其教諸生,專以經術世務。遴秀者於正學書院,親爲說經,不用諸家訓詁,士始知有經學。嘉靖初,引疾歸,未幾卒,年三十有九。

景明志操耿介,尚節義,鄙榮利,與夢陽並有國士風。兩人爲詩文,初相得甚歡,名成之後,互相詆諆。夢陽主摹仿,景明則主創造,各樹堅壘不相下,兩人交遊亦遂分左右袒。說者謂景明之才本遜夢陽,而其詩秀逸穩稱,視夢陽反爲過之。然天下語詩文必並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選自《明史》)

譯文

何景明,字字仲默,是河南信陽人。他八歲的時候就能作詩,仿寫古文。弘治十一年(1498)鄉試中舉,年紀剛剛滿十五歲。宗室貴人爭相派人看望,所到之處人們聚集如牆。十五年進士及第,授中書舍人。與李夢陽等人以詩文相唱和,夢陽的詩文雄峻,景明雖年輕些,但能與夢陽抗衡。

正德改元,劉瑾竊取政權。景明上書吏部尚書許進,勸他把握住政權,不要向劉瑾屈服,語氣極爲激烈。隨後,他稱病告假歸家。過了一年,瑾將所有告假的官員盡行免職,景明也獲罪。劉瑾被誅,由李東陽的推薦,景明官復原職,掌管內閣制敕房。李夢陽下獄,大家不敢爲他申冤,而景明上書吏部尚書楊一清援救。正德九年(1514),乾清宮大災,景明上疏提出不應養義子,京城不應留住邊防軍,不應寵信西域僧人,不應重用宦官,這份奏疏被扣壓,未進呈後端。久後,進升吏部員外郎,仍掌管制敕。錢寧欲與景明交爲朋友,將一幅大畫請景明題名,景明說:“這畫出於名家之手,不要玷污了名人的手跡。”在景明那裏留了一年,最後還是原物退還。不久,景明升爲陝西提學副使。廖鵬的弟弟太監鑾鎮守關中,橫行霸道,廖鑾的`隨從人員遇三司不下馬,景明將他們逮捕鞭撻。他所教育的諸生專以經學、儒學及時務爲主。選拔優秀者於正學書院,景明親自爲學生講經,而不用諸家時辭句的解釋,士子始知有經學,嘉靖初,因病歸家,不久逝世,年僅三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