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習俗作文(通用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臘月習俗作文(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臘月習俗作文(通用5篇)

臘月習俗作文1

進入臘月,那些曾經將村莊籠罩在一片蔥蘢中的樹木繁華落盡。一個個村落顯露在原野上,像莊子裏那些沉默寡言的漢子,剛從農事裏走出,穿着那件還未來得及抖落塵土的衣衫,坐在門前的場地上。

這時節的鄉村,遠遠地看去,有些斑駁,顯出一些滄桑。有點像我們歷經坎坷的父老,滿臉歲月的風塵,卻透出一份濃濃的親情來。

一隻只鳥窩也顯露在沒有遮蔽的樹梢上,讓走在田壟上的人擡頭瞭望之間,心中涌起一絲家的溫馨。於是,腳下的步子不知不覺間加快,朝着家的方向。

麥子已經是出苗兒,遙看,田間有一層絨絨的綠色。油菜已分壟,葉畔可見零星的未及融化的冰雪。廣袤的大地難得一見農夫的身影,一羣麻雀起起落落,在天地間喧囂着歲月的蒼茫。

一年中最閒散的時節,農具歇息在屋角,農事擱淺在節氣裏。有上了年紀的老人坐在朝陽的山牆下,在慵懶的陽光裏眯着眼,煙霧繚繞中數說一個個陳舊的日子,和新鮮的時光。

村口或者房舍的門框下,多了一些眺望。曲曲折折的,沿着村前的那條路,一直把目光望酸。幾條或大或小或花或純的狗在村巷裏撒歡,忽然停下追逐,豎耳聆聽。那陌生的卻又分明是熟悉的足音,讓它們一時拿不準是吠叫還是搖尾。

多少雙眼睛在遠遠地辨認遊子歸來的身影?誰的一聲驚喜,攪動了一個莊子的鄉情的。殺雞宰鴨割肉打酒,一次次的碰杯聲裏,村莊進入微醺。

有鞭炮和嗩吶聲傳入耳鼓,好事者開始扳着指頭細數,王家蓋屋趙家上樑張家取媳李家嫁女……

家家門前檐下,掛起了一串串的鹹魚臘肉,有人快活地喊:要過年質且桓齜誓臧

臘月習俗作文2

俗話說:大人盼種田,孩子盼過年。年是分三段的——年前、年中、年後,今天我講年前,進入臘月年味就逐漸濃起來,就是孩子享受幸福的日子,我清楚地感受到了。去年我家的年準備得特別充分。

最喜慶的是掛燈籠,兩個大燈籠是爸爸早就買了的,臘月三十一大早,爸爸就開始掛燈籠,爸爸怕懸吊得太矮碰到人的頭,就把燈籠掛得高高的,從遠處都能看到,也顯得特亮。看燈籠亮了最高興的要數爺爺,想當初燈泡都不點瓦數大的,如今還掛上了紅紅的燈籠,他的臉上就情不自禁地露出了微笑,我們的日子和這燈籠一樣紅紅火火。

其次是貼對聯,紙是紅的,字是黑的。上聯是:“財運亨通步步高”,下聯是:“日子紅火騰騰起”,橫批是迎春接福。寄託着我們家庭的美好願望,希望明年又是一個發財年。

再次是吃團年飯前放鞭炮,由於鞭炮很大,一百塊錢一滾的。爲了安全,要把鞭炮放得遠遠的。爸爸把鞭炮點燃就急急忙忙地跑回來,鞭炮就噼噼啪啪地響,震得地都動了,奶奶說鞭炮聲遠遠超過了我平時的吵鬧聲。

接下來就是吃團圓飯、看春晚、拜年,一直持續到元宵節才罷。

臘月習俗作文3

每到臘月時,奶奶總會準備許多糯米來做湯圓面,在臘月吃自制的湯圓是我家的傳統,所以,今年此時奶奶照例又開始忙了起來。

臘月的香是糯米的清香。米是奶奶精心挑選的上好糯米。把糯米放在盆子裏,蓋上一層棉布,浸泡一個星期。這時的我總會有點心急,常常去打擾一下糯米的美夢。輕輕揭開棉布,好奇地往盆裏看看,用筷子輕輕點一點糯米,然後急切地問奶奶糯米泡好了沒有,這時奶奶總是慈愛地笑着說:“不急不急,糯米泡好了,湯圓纔好吃。”我曾看過那泡了三天的糯米,一粒粒透亮飽滿,像一顆顆小珍珠在盆裏倚偎着,像是喝了一夜的瓊漿玉露,沉沉地睡着。

臘月的.香是米漿的醇香。一個星期後,奶奶便把泡好的糯米拿到集市上磨成米漿,再用白色的棉布袋子裝起來放在桶裏提回來。回家後,奶奶就會招呼爸爸把盛着糯米漿的袋子懸掛在陽臺上,水“滴滴嗒嗒”地滴在桶裏,帶着奶奶的慈愛,帶着我的期待。

臘月的香是餡兒的濃香。一進廚房,紅豆的甜香,芝麻的醇香,桂花的清香便撲鼻而來。米漿已經過濾成了軟硬適中的粉團。我最着迷的是奶奶做桂花湯圓的過程。奶奶用勺子舀起一小塊粉團,兩手輕輕一搓,便搓出一個晶瑩飽滿的“珍珠”,再在“珍珠”上捏一個深窩,形成一個小小的“富士山”,把桂花餡放進去,收口搓圓,一個湯圓就大功告成了。

臘月的香是湯圓的甜香。將湯圓放入已燒開水的鍋中,再撒上一層幹桂花,不多久,湯圓便在鍋中“咕嘟咕嘟”的叫着,香氣一點點濃郁起來,甜香如蝶,滿室翩躚。透過玻璃鍋蓋,只見鍋內晶瑩剔透的湯圓在挨挨擠擠地飄浮着。桂花伴着氣泡上下翻飛,飛珠濺玉,美如流星……

臘月的香瀰漫着濃郁的親情和溫暖。當我去廚房時,奶奶正給大家盛湯圓,熱切地招呼我們:“湯圓好了,快趁熱吃。”大家入席而座。我用勺子輕輕舀起一個湯圓送到脣邊,先用嘴脣輕輕觸碰並感知它的溫度,然後輕輕咬開,第一口是米的甜糯,第二口是桂花的清香,清甜潤滑的桂花蜜流入喉間,味蕾一點點地通透舒展,一縷沁人心脾的甘甜在舌尖緩緩散開……

咬開一個湯圓,就如打開一個乾坤,裏面飄香的不僅是節日的味道,還有那濃濃的親情。

臘月習俗作文4

數着秋去冬來的枯葉,賞着香氣盈盈的臘梅,望着百年常青的松柏,我走在小區的街道上,時不時地擡起頭仰望天空。天氣預報說今天會下雪,內心渴望的種子正在生根,我是多麼希望見到這臘月裏的第一場雪!

忽然,有一兩滴水降臨,我連忙伸出手探一下,可惜,這並不是雪。渴望的種子在嚴寒中生長,我一定要見到臘月的雪!

我來回在街道踱步,把擔心和失望嚥下。終於,當夕陽漸漸隱去之際,第一片雪花慢慢悠悠地飄落人間,我懷着激動的心情伸手托住它,只見六角形的雪花晶瑩剔透,一碰到手心,立刻化爲一滴水慢慢散開。此時,我一擡頭,漫天飛舞的雪花紛紛爭先恐後地落下,四周已然是一片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景象。雪越下越大,漸漸地,枯葉蓋上了雪白的棉被,臘梅戴上了純白的首飾,松柏穿上了乳白的禮服。葉間白中透着點點翠綠,花間白中映出絲絲梅紅。我彷彿看見了各種顏色的雪,粉色的,藍色的,金色的……

雪下得那麼深,下得那麼認真,塑造出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朦朦朧朧之中,遠處的街燈亮起來了,鵝黃色的燈光映襯着點點雪白,這,就是臘月裏的第一場雪。

臘月習俗作文5

在華池素有“三九三凍的野狐子沒處鑽”的說法,這就是形容臘七臘八的冷勁兒,我們現在提起臘七臘八印象中也僅存一個“冷”字了。其實,臘八在古代曾經是一個挺隆重的節日,有資料說,臘八節孕育於秦,形成於漢,興盛於南北朝,之後走向衰微,以至於衰落。

臘八的臘字來自於臘月的臘,臘月的初八日,謂之臘八。臘月的臘本與自然界的季候無關,僅僅因爲臘月是農曆的十二月,進入年底,年終歲尾要,“大掃除”,“祭奠祖先”,“置辦年”,“貼春聯”等習俗。十二月便叫成了臘月,也就是說臘月本來有許多的習俗,不過在絕大多數地方,如今臘月的習俗僅存吃“臘八粥”了。

據說臘八吃“臘八粥”的習俗與佛教有關,《東京夢華錄。十二月》說:“初八日,諸大寺作浴佛節,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以後傳於民間相沿成習。

我自小不喜粘食,對於臘八粥,除了喜歡吃粥的時候可以大量的放糖的甜勁兒之外,並沒有什麼好感,能記住的是母親操持臘八粥和喝粥時的那種氛圍。長大以後才從書籍裏知道,臘八粥是有很多講究的,據《燕京歲時記》說:“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的桃仁、杏仁、花生仁……等做點綴。每至臘月七日,則剝果滌器。終夜經營,至天明時則粥熟矣。”而母親當年不過是把各類雜糧,放在一起煮稠而已,起稠的主要的大黃米,而出味的則主要是紅小豆和飯豆,至於江米、菱角米、栗子是斷斷沒有的,點綴之物就更是連想都想不到了。不過,那黏糊糊的粥端到飯桌上,尤其是母親把白糖罐子擺上桌子的時候,兄弟們的雀躍和父母的笑容,還是深深的留在了我的心中,成了關於臘八的不滅的記憶。

如今臘八粥已經成了商品,不管是不是臘八,只要你想吃,隨便走進超市便可以買到,臘八粥連同製造臘八粥的歲月一起被裝進了罐子裏,變成了一種速食品,只有記憶不能速食,不過也僅僅是記憶而已,安慰的是空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