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史問廉》教師觀後感

吏治不清,濁濁塵世;吏治一清,清平盛世。酈波教授的一句精闢總結,令人警醒與深思。在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雷霆懲腐的大背景下,紀錄片《鑑史問廉》跳出被地域、時間、空間侷限的當下,以其獨有的歷史觀和厚重感站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從歷史的興衰沉浮中挖掘中華廉政文化的優秀遺產,讓人感到廉政富有的`溫度和情感、活力和魅力,從而增強人們反腐倡廉的信心和凝聚力。

《鑑史問廉》教師觀後感

鑑史,問廉。着重在於廉字,蘇東坡在其《六事廉爲本賦》中就有這樣的文字:“事有六者,本歸一焉,各以廉而爲首,蓋尚德以求全。”開篇宗義,便將“廉政官德”舉爲領導幹部之首要問題。透過《鑑史問廉》,我們在歷史的長河中說看到的“廉”,正是漢代小小洛陽令董宣“不畏強權冒死捍衛律法”的大無畏;是唐朝狄仁傑“斷案如神、秉公執法”的清官能吏形象;是北宋李沆祠堂高懸的“旋馬家聲”告誡子孫莫戀奢侈生活;是明朝海瑞“推清丈、平賦稅,屢平冤假錯案”的青天美譽;是清代清天包拯“不持一硯歸”、“清心爲治本,直道是身謀”的品行和志向;是百姓對官員的期盼,對清官的一種信仰。

清官廉吏故事感人至深,古代如此,現代更如此,早在25年前,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主席讀了《人民呼喚焦裕祿》一文,深受感動,揮毫寫下了“魂飛萬里,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膽長如洗。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爲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深深表達了習主席對焦裕祿這位“好官”的崇敬之情和他自己愛民爲民、責任擔當的堅定情懷。在成立黨的新一代領導集體之後,習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仍是諄諄告誡青年學子“當官就不要想發財、想發財就不要去做官”。心中裝着人民,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爲民衆謀福祉,當是這個時代領導幹部的最強音。因爲,我們黨是最清廉的黨——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羣衆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

是的,廉則興,貪則衰。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個八德就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DNA,它滲透到每一箇中華子女的骨髓裏面去。興衰之思、清官之念、清濁之辯、道德之擇、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評。從中我看到了他們身上共有的鮮明特徵:忠於職守、報國爲民、清正廉潔、懲惡揚善。心不廉則無所不取,心無防則無所不爲。廉潔自律是一項長期的思想作風建設,絕不能畢其功於一役,它的效力在於堅持不懈、持之以恆。黨員幹部要始終堅持把廉潔自律作爲一種思想境界來提升,作爲一種職業操守來要求,作爲一種工作能力來培養,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利觀、地位觀和利益觀。

不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以史爲鑑,鑑往古今”,當深明 “吏不畏我嚴,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則明,廉則威”的道理,當代的領導幹部應該以歷史上的清官爲榜樣,學習他們,超越他們,以清廉之身,取信於民,服務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