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在窗外》讀書筆記

《學校在窗外》是2009年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武雄。下面由小編給大家整理《學校在窗外》讀書筆記,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學校在窗外》讀書筆記

《學校在窗外》讀書筆記1

價值的根源在於同情。同情亦即感同身受。人生下來,瞭解世界的方法是同情。從同情、從感同身受,一步步脫離認知上的自我中心,逐漸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世界,去掌握世界的普遍性。

在教育領域中,討論價值,討論善,是危險的事情。教育者很容易把特定價值、善,甚至把愛、同情本身,當作既定的美德來宣揚。這樣,價值、善、愛與同情,都會淪爲教條。學校應該思辨價值,但不能宣揚特定價值。因爲價值、善、愛與同情,必須發自內心,絕不能也無法外加。價值、善、愛與同情,只要來自外加,都無法內化爲人的主體經驗,而使人信守不渝。

價值與善一經強加,人容易變得僞善。愛與同情,尤其不能公衆化。愛與同情是個人內在的東西,只有屬於個人,愛與同情纔可能出自內心,但它不是與生俱來的,必須從人的內心慢慢萌芽,慢慢成長,慢慢學習,愛與同情才能隨着年歲逐漸成熟。教育者不能揠苗助長。

以上三段援引於黃武雄先生的著作《學校在窗外》。它使我對教學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施產生了思考。在衆多公開課的聽課經驗中,教師爲了實現這個目標,總是要動很多心思設計出一些與文本有關的思維昇華,藉以彰顯對學生的價值觀的引導。如講到自然保護區,會總結“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講到地震,會提升到“我們要保護環境”等等諸如此類的思辨方向。到後來,講到什麼主題,學生居然能自己總結出“我們應該如何如何”了,貌似教師教育的成效可觀。可是各位同仁勿忘一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通過這種告知、訓練而得來的結論未必是他們感同身受體驗出來的,未必是真情實感。由此,黃武雄先生繼續剖析道:

由於同情是世間一切價值、善與愛的根源,教育者能做而且該做的只是選取鏡頭,讓鏡頭聚焦在世間那些掙扎奮鬥,或受苦無依的人身上,讓學習者把自己投射到那些人物身上,由自己內心去同情,去思辨,去發展他的價值。教育者只能從學校在窗外讀後感旁協助討論與思辨的進行,不能越俎代庖,替學習者做結論,替學習者建立他們的世界觀。

誠哉斯言。教育,不拘是什麼學科的教育,都要注意適時適性。教育者的角色是引導、影響、守望,精心培育靜待花開,而不是揠苗助長,強制花開。

《學校在窗外》讀書筆記2

最近,拜讀了黃武雄先生的《學校在窗外》一書。書中,作者以“孩子爲了什麼去學校”、“受教育與不受教育有什麼差別”、“知識是什麼”、“學校要不要存在”等一連串涉及教育的根本問題,探尋和揭示了學校教育和當下教改的真面目,從而引發我們進行深入思考,重新去認識學校教育,認識社會……作者認爲,孩子去學校是爲了與世界互動,打開經驗世界與發展抽象能力,以便於與世界聯結。學校教育應做,而且只要做兩件事,一是打開人的經驗世界,二是發展人的抽象能力。如果說學校教育還有第三件事該做,那麼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去創造、去冥思、去幻想、去嘗試錯誤、去表達自己、去做各種創作。學生應能通過學校教育,逐漸形成自己的人格,看到自己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意義。教育應以個人內在的發展作爲唯一目的,而不能以這一代人的價值觀爲標準,複製成爲下一代人的思想行爲。

那麼,我們教育的現狀又是如何呢?學校教什麼?孩子如何學?現今的教法與目標是否正真適合孩子內在的發展呢?我們的教學宗旨,是實施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而事實上,教學時,大體都是將“套裝知識”和簡單技能進行傳授,給予學生簡單的知識骨架的建構,這些知識技能其實更多的是爲了應付考試而去學習,爲了加強孩子的競爭力,爲他們的未來出路而服務的,是一種追求短期和直接目標的實用主義的行爲。這種教育模式下,學生缺失了知識積累過程中的自我經歷、自我體驗以及自我創造的過程,教育只是複製知識的機器,嚴重壓抑了學生的想象力,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而學校的主流價值與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不利於學生心智的成長。當孩子們離開學校後,就會對曾經學過的知識忘得一乾二淨;甚至,在學校還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當學生們考完試會把書本扔掉、撕掉,吶喊道我們自由了、我們解放了。相對封閉的學校就像象牙塔,很多學生從學校畢業以後到社會上很難適應這個大環境。他會發現,自己在學校裏學的知識跟這個社會沒有太大的`關聯,甚至會自暴自棄。當孩子視學校爲樊籠,書本爲鎖鏈,那麼這種學校的存在和這樣的教育方式一定不符合和不能適應孩子的內在成長。

實際上,人的學習大部分靠自己,而非依賴教師。教師最多從旁協助。所以,教育的重點,首先在於解除學生身上的壓抑,讓他恢復童年時的好奇,讓他想學;其次是向他提出問題,讓他看到方向;再次是營造討論問題的環境;最後纔是“教材與教法”。作爲一名教師,應儘量爲學生創造探索經驗、交流經驗、驗證經驗的機會,並通過各種方式拓展知識的視野,把知識真正還原爲人與世界互動的經驗。教師的職責不在於教給孩子的學問,而在與啓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給孩子們創造的空間,給學生多點時間與自由,給學生多點問題去思考。

讀完此書,我深深覺得,作爲教育工作者的我們,真的應該在埋頭工作的時候,擡起頭來看一看,看一看自己,看一看學生,看一看窗外,審視一下自己的職責和使命,並積極地行動起來去進行一些改變,做真正適合孩子內心成長的教育,爲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學校在窗外》讀書筆記3

這個問題,我從來沒有思考過,慣性思維認爲所有的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都應該去學校接受教育的。當身邊有一位朋友,他們的孩子是沒有入學接受教育的,他們選擇小學階段由父母來教孩子相應的知識,有些科目請專業的教師來教,我從心底挺佩服他們的勇氣,當然也有所懷疑這樣的方式是否存在弊端?

書中大江健三郎對於孩子爲什麼要去學校闡述的觀點是:爲了與世界聯結,進而反觀自己,瞭解自己。

我比較認可這樣的觀點,人活在這個社會中,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人總是與其他一些人相互聯結的,首先是父母,兄弟,姐妹等等,還有就是同學,朋友,同事等等。孩子去學校是他們接觸社會的第一步,在學校生活中學習如何與人相處,以及學習知識。

關於學習知識,很多教育者們都提倡孩子自主學習,我在想對於剛上小學的孩子而言,他們如何懂得自主學習?現在一年級的小朋友第一學期從學習拼音開始,然後學習認字、寫字,數學2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運算,不管是自主學習還是被迫的學習,孩子們在期中和期末都要面臨考試,對於考試家長和孩子都很緊張,分數考得好的孩子家長自然高興,分數低的孩子家長心裏不舒服,可能會對孩子各種批評,此刻想想自己也是這般焦慮的家長之一。

我不知道孩子們有沒有想過他們爲什麼要學習認字,有沒有想過我們所認識的字是從哪來的?在我小的時候我好像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只知道老師教認字我就認字,教寫字就寫字,很少去思考過我爲什麼要學習認字,寫字,讀書?似乎就是應該做的,就像吃飯睡覺一樣,那麼這個學習上的主動性要從哪裏來呢?我不記得小時候老師是否懲罰過抄寫生字多少遍的事情,現在卻經常聽身邊的朋友說孩子寫錯了題,某老師會懲罰孩子寫多少遍?對於這樣的問題,孩子會有怎樣的理解?有一次,我兒子有幾個字寫錯了,他的堂姐建議多多抄寫,我反問我侄女,對於懲罰抄寫是否有效,他的回答是無效的,我很奇怪明知無效的方法卻仍然選擇,其實這樣一個慣性的思維,因爲她以前也是被老師和家長用同樣的方式對待過,作爲家長和老師應該去尋找更加有效的方法,而不能用慣用的方法來對待孩子。

最近還有一個問題使我很糾結,兒子期末考試考得不是很好,孩子爸爸覺得學習的知識掌握得不牢固,所以他要求孩子在這個暑期把學習過的課文都默寫,對於這件事情,我開始不是很同意,當然我開始是心疼孩子,也有一些覺得不妥的地方,只是似乎說不出來,通過看了《學校在窗外》,我似乎有點明白,背多少書,寫多少遍也只是讓孩子在重複着機械的工作,這樣的默寫意義在哪?孩子通過默寫只是會多寫幾個字,多背誦幾篇文章,那麼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是不是被我們一點點破壞掉呢?

這些問題我還需要慢慢的去思考學習,或許在《學校在窗外》這本書可以幫助我找到答案,我要繼續細細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