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地平線讀後感範文(精選9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消失的地平線讀後感範文(精選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消失的地平線讀後感範文(精選9篇)

地平線讀後感1

在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1933年問世的作品《消失的地平線》中所描繪的“祕境之地”香格里拉(Shangri-la)中,“適度(moderation)”這個詞,被喇嘛寺那位儒雅、睿智、博學、神祕的張先生反覆提起。所謂適度,就我個人的理解,可能就是萬事萬物都有一個對你個人而言,最恰如其分的程度或者界限,這個“度”不多不少,不濃不淡,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則不及。比如,偏愛的食物不能貪多,要適度;中意的人和物不可過度癡迷,要適度,否則就可能“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其實,這樣的理念和思維在中國人的認知範式裏,並不陌生。從很小我們就曾被父輩耳提面命“過猶不及”,“適可而止”,“樂極生悲”,“物極必反”等等……彷彿所有的事情一旦跨過那個界限走向極端,就必然會有不盡如人意的結果。

這樣的思想,與我們的先賢孔子所重視的“中庸之道”不無關係。中庸之道是一種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這樣的態度,不僅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能連追求人生理想,實現人生價值這樣的“上層建築”之事上,也只求達到一種曠達豁然、盡力而爲的狀態。從崇尚極致的西方世界而來,原本年輕有爲,才華橫溢的大使館領事康韋,在世外桃源一樣的香格里拉,也生出了““追求極限,永不止步”這個口號遠沒有“盡力而爲,適可而止”合理,甚至有些迂腐”的觀點。

生活在高壓下的現代人,焦慮感無處不在,業績爭第一,收入爭第一,孩子成績得第一,衣食住行爭取事事處處都能出人頭地,豔壓羣芳。古今對照,不能妄斷孰優孰劣。因爲,對於“中庸”,我們現代人也有很多我們這一方振振有詞的辯駁:“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寧做鳳尾/雞頭,不做雞頭/鳳尾”“追求卓越”“做到極致”等等……時代不同,人的認知理念也會隨之變化。如果一個平和淡定,知足常樂的古人穿越到我們現在的生活中,說不準就會被人嘲笑譏諷爲不上進,沒出息呢。

其實,在極度的追和求背後,往往都是填不平的慾望在驅使,而慾望的源頭則有衆多的緣由。一個整體慾望高度膨脹的社會,焦灼、浮躁、不耐煩就會俯拾即是。而只有適度,中庸,不爭不搶,知足常樂,一個大同世界纔有可能得以實現和正常運轉。在書中所描繪的這個亦真亦幻的香格里拉,唯有遵從這樣的適度信念,一切在現如今的世界來看,美好到不真實的生活場景,才能得以順理成章的存在吧。

地平線讀後感2

《消失的地平線》一書,是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寫於1933年。主要內容是描寫四位不同經歷的旅客,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開始的一段旅程。

5月20日,巴斯庫爾,傳教士柏靈克洛小姐、美國人巴納德、英國領事館的康韋和馬林森一行四人原本要一同搭載飛機前往白沙瓦。然而,在飛行的途中,這四位乘客獲悉自己所乘坐的飛機被劫持了。最終飛機在飛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於夜晚迫降在了崑崙山脈一處不爲人知的地方。飛行員在臨死之前,告訴他們,在遠處,翻過上崗有個叫“香格里拉”的地方,那裏有座喇嘛寺,在那裏他們將得到幫助。人跡罕至,狂風肆虐、飢寒交迫的情況,並無選擇,然後正當他們要動身前往的時候,“意外”的跟另一隊要去“香格里拉”的人相遇了,其中一位姓張的先生,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在張先生的幫助下,一行四人順利的來到香格里拉(藍月谷)。至此開始一段神奇的旅行。

香格里拉(藍月谷)坐落在卡拉卡爾山下的,雖然在任何一張地圖上都找不到它,然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賦予了它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這裏的人民接受喇嘛寺的管理。喇嘛的管理方式類似於道家的無爲而治,然後其生活哲學又有點類似儒家的中庸,因爲從張先生的嘴裏不止一次的聽到“適度”這個詞。這裏即唯美安靜又處處透出神祕。按理,這裏是與世隔絕的,然後它確有完備的管道系統,圖書館裏收藏了大量西方書籍,對於音樂更是頗有底蘊。在這樣的環境下,四位旅客的性格開始慢慢展現。傳教士柏靈克洛小姐秉承基督教價值觀,認爲香格里拉是需要被拯救的對象;美國人巴納德天性樂觀,經歷的人生的大起大落,對香格里拉的安逸表示認同;而三十七歲的康韋和二十四的馬林森則是本書的兩個核心人物,也代表了中庸和激進、複雜和簡單、悲天憫人與我行我素之間的衝突。

康韋和馬林森同時喜歡了這裏的一箇中國女子:洛岑。一個猶如“玻璃杯中映出的一道虹,或是果樹花瓣上的一顆露珠”一樣的女子。她出身於滿族的皇室,十八歲那年,爲了在喀什跟他的未婚夫見面,隨從在山裏迷路,被香格里拉救起。由於年紀和經歷的不同,洛岑之於康韋,更多的像是一個沉靜的港灣、一個溫暖的陪伴、一個溫暖的陪伴;而之於年輕的馬林森,洛岑就是鮮活的美好的愛情。

本書的第七章,康韋受到了大喇嘛的接見,也揭開了香格里拉最大的祕密:時光留步。1734年的時候,大喇嘛,佩羅,盧森堡人,1734年來到香格里拉,那個時候他五十三歲,當康韋到來的時候,他依然有兩百多歲了,包括洛岑,實際上也已經九十歲了。大喇嘛來了之後,慢慢的發現,香格里拉裏的時光,對於一部分特定的人羣顯的特別寬容,在這部分人身上時光好像停止了,然後他們不能離開藍月谷太長的時間,否則時光會毫不留情地追趕上來。康韋,就是大喇嘛要找的接班人。

最後,四人中,傳教士柏靈克洛小姐、美國人巴納德決定留下不走;康韋在馬林森一再的煽動下,陪着他離開,當然我個人覺得,康韋的走,跟洛岑的決定陪他馬林森離開有莫大的關係。因爲張先生說過,洛岑是不會離開的,當然她離開之後,面對將是急速衰老。可是,細想來,洛岑之所以會陪馬林森離開也是情理之中,十八歲的年紀來到這裏,和自己相愛的人人鬼相隔,爲了讓時光留步,要不斷的“修行”,碰到馬林森之前,遇見的都是如張先生這樣年紀大的人(允許修行的人),馬林森年輕熱情,又有什麼能比年輕更容易激起心裏對愛情的嚮往呢。所以,當馬林森對康韋洛岑跟他們一起走。康韋在這個藏族“小姑娘”臉上看到了他之前從未看到過的光彩,她向他展露了一個最迷人的笑容,但在她溫柔的眼眸中,只有那個年輕男孩。文章的最後,作者沒有在提馬林森的下落,關於康韋,失意之後找回記憶,然後失蹤,我猜想或者說我更願意,他再次的回到了香格里拉;之於洛岑,應該就是那個將康韋送到醫院不久就死去的,看起來非常非常年老的人(好難過)。

全書給我的感覺,節奏舒緩但又引人入勝。透過文字,都能感受到卡拉卡爾上的清冷、香格里拉的安詳。書中處處都透出中國古典式的哲學,比如張先生常說的“適度”、顧愷之的“漸入佳境”以及兩位主人公身上所展現出來的“達則兼濟天下、窮者獨善其身”的出世入世觀。在讀《耶路撒冷三千年》的時候,作者就說每個人心中都有個聖地“耶路撒冷”;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個人覺得,每個人心中也應該有個屬於自己的“香格里拉。藍月谷”,安靜優美,遠離塵世,是自己心裏的歸宿,那裏永遠都會有一束明亮的光。

地平線讀後感3

地平線,再詞典上的意思是: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接的線。消失是指:事物漸漸減少以至沒有,不復存在。那所謂的題目,是不是指世界末日哩?嘴角勾勒出不屑的冷笑,也許自己從心底裏還沒有真正接納這本書吧,可這種想法,卻在自己對這本書的深入中慢慢的結束,另一種想法真悄然的盤上我的心頭。

可笑的是,末日換成了天堂——“香格里拉”。

小說描繪了一個隱藏在中國西南部的淨土樂園——充滿祥和、寧靜、永恆和神祕色彩的藏族生息之地。小說中,作者描繪了一個美麗的王國。在那裏,三條河流交匯在一起,羣山高聳入雲,山頂白雪皚皚,腳下深草成茵,覆蓋大地。作者把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經濟大蕭條、全球探險熱等融入書中的人物中。反映當時人們就是努力追求自己心中的香格里拉。這部小說驚險、刺激、離奇、富於戲劇性。更難得的是,閱讀這部小說將是一次身體、心智和靈魂的體驗。也許,康威的離開是可惜的,如果是我恐怕會一直住下去,直到永遠……

“香格里拉”這只是作者心中的淨土的代名詞,一片虛化的土地,沒有人可以辨別他的真僞,瞭解事情的真相,可是這些就夠了,就像文中說的“她的氛圍越是平靜,她的神祕感就越激盪人心,而且整個的感覺是愜意而令人欣快的。”是啊,如果真正的,完完全全的瞭解他,這片土地也許就不會這麼美好,這麼神聖,就像殘缺的美,往往是最美的,因爲她永遠帶着我們無法揭下的面紗。

現在可以說是個和平的年代,不過“它所蘊含的深刻而驚人的理念仍然可以撫慰了我們的心靈;我們也同樣喜歡這裏的人們普遍具有的深藏不露的情感世界和細膩婉轉的思想表達方式。”在這忙碌的生活中,人們能安安靜靜的停下來喝一杯咖啡或品一杯茶,而不想其他的事竟變成了一種奢侈,人來來往往的穿梭着,爲了生計而奔走,根本不會停下來靜一靜,而所謂的“香格里拉”竟漸漸的塵封在心底,畢竟那是多麼的遙遠和不切實際阿。

“沒有人和人之間的鬥心勾腳,沒有名利與財富的互相攀比。”這大概就是“香格里拉”的含義吧!也許這本書獲得了巨大的榮譽的原因,就是因爲他勾起了人們塵封在記憶裏,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吧。我合上書頁,嘴角竟不由自主的上揚……這就是“香格里拉”的魅力啊!

地平線讀後感4

本來是準備練習閱讀,買了英文版,但無奈,堅持力太差,只讀了三分之一便匆匆放下。於是便拿起中文版,逐字逐句的讀過。

其實我不能說這是一本很吸引人的小說,因爲人物關係單一,沒有情感糾葛,沒有高潮迭起,故事結構單一,沒有過多的懸念鋪墊,缺乏一般的吸引力。小說採取倒敘的手法,將香格里拉的事情作爲一個故事娓娓道來,開頭和結尾都以第三人稱進行敘述,而主體部分採用第一人稱。這一點與呼嘯山莊的寫法正好相反。

縱觀全書,我不得不說,關於活佛的描寫非常精彩,因爲這是一位介於凡人、神人之間的老者。所有香格里拉的祕密,都在老者的講述中一一展開。而老者所宣揚的藍月谷的生活態度,不同於俗世。我們姑且可以認爲,香格里拉是一個封閉的小世界,有着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與現世無爭、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做到了絕對的獨立,強調個體對於情感和事物保持冷漠的客觀,而將生命的延長和個人的修行作爲生活的主旨。

但這一點與所有的宗教都並不相合,因爲一切宗教,建立後爲擴大傳播,必定會將個人的修行與個人的成就、家庭的成就、社會的的貢獻相結合,保有造福大衆的特點。而這種功德只受在修行者本人的宗教,缺乏傳播的基本特性,故而是孤立環境中的一個特例。

但是這本小說在出版後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引得無數西方人來到雲南、西藏探訪香格里拉的存在,並且爲迪慶的旅遊事業發展做出了空前的貢獻。究其原因,自十九世紀就開始的中國熱、西藏熱功不可沒。無數探險家、博物家、掠奪者來到神奇的中華大地,因爲好奇和財富的驅使,探尋神祕的西方文明,感受藏傳佛教的博大精深。而本書出版後幾年,而此時間大戰便開始了,本書中所描寫的孤立、自然、安寧的香格里拉,便成爲戰爭中人們寄託幻想的對象。而長壽恰恰就是戰亂中命運不可預知的民衆們最大的渴望。

地平線讀後感5

《消失的地平線》是英國作家希爾頓在20世紀30年代的一部小說。主人公康維是二戰時期英國的駐印度大使,在完成使命,乘坐飛機回國時,飛機遭到劫持,和他同乘一架飛機的有兩名英國人,一名美國人,一個法國人。飛機把他們載到風景綺麗,山勢巍峨,人跡罕至的西藏高原。這時,飛機沒油,突然地迫降使劫持飛機的飛行員喪生。五個人中,只有康維最有生存能力,因爲他經歷過殘酷的戰爭,在戰爭中生存下來,他練就了一身本事。然而即使再有野外生存的能力,在這無人之境也是一籌莫展。正在五人發愁時,卻發現遠處的雪山丘上迤邐過來一行人。最前面的有四個人擡一頂小轎,走到近前,轎中下來一位面容清秀的老者,老者是漢人,卻說一口流利的英語,老者把五人帶到一座喇嘛寺。小說重點描寫的是五個人,尤其是主人公康維在喇嘛寺的所見,所感。

小說語言優美,意境神祕,鍼砭時弊。尤其是寺中的大喇嘛對人類的預測更是切中要害,與現實相符。大喇嘛感覺“似乎所有最可愛動人的事物都那麼變幻無常,稍縱即逝,而且很不經久。戰爭,貪慾和野蠻的暴行不知哪天把他們毀得一乾二淨。他所親眼目睹的那些情景還歷歷在目,他的頭腦中又浮現出許多其他的情景:他看到那些國家在不斷強大,但不是以明智的方式,而是憑粗俗瘋狂的激情,這將會帶來毀滅,他看到機械的威力在不斷膨脹,已到了一個人只拿一件武器就足以與整個法王路易十四的軍隊相匹敵的地步。他也預感到當他們把大地和海洋都填滿人類文明的廢墟之時,他們就開始轉向進攻天空,宇宙。”

但這還不是全部,他還預卜到將要來臨的一個時代,人類爲殺人技術而瘋狂地興高采烈,同時它就要在全世界狂熱地猖獗起來。所有珍貴的東西將會處在危險之中,所有的書籍和藝術,一切和諧的,美好的事物,還將波及每一件保存了兩千年的奇珍異寶,這些小巧的,精美的物品將在毫無防備之中像郎維的著作那樣散失殆盡。

在大喇嘛心中,書籍,音樂,繪畫等藝術是救贖人類心靈的靈丹妙藥,只有守住香格里拉這片淨土,人類纔會守住最後的根。難道不是這樣嗎?當人類冷卻()自己的慾望——一切罪惡的源泉,一心去研究書籍,音樂等藝術門類時,那整個世界將是一片祥和、安寧的景象,處處四季如春,陽光明媚,每個人的心靈都是那麼純潔,每個人都是得道高人,世界處處是香格里拉,沒有貧窮,沒有飢餓。

然而,這只不過是作者的理想。現實卻是:自從上世紀80年代的開始,整個世界的發展正在踐行大喇嘛的預言,極端天氣發生的頻率不斷提高,人類幾千年的文明,人類所引以爲豪的高科技在這種極端天氣下無計可施。

大喇嘛選中康維做他的繼位人。如果選擇留在香格里拉,康維也許會像那些喇嘛一樣修行,去研究一門藝術,然後忘記自己的年齡,直到死去的那一天仍然保持年輕的面容。如果康維成爲大喇嘛,他又會怎樣治理喇嘛寺呢?然而康維卻禁不住朋友的勸說逃離了香格里拉。小說到這裏戛然而止,留給讀者無盡遐想。

地平線讀後感6

很多年以前,有一個作家迷上了中國西南方的一片土地,在那兒待了很長時間,他因爲某些原因回了趟遠隔重洋的故國。過些時日,他懷念起中國那片土地,然而,重新抵達中國後,費盡精力,他卻找不到曾經居住過的地方,那一片土地,像謎一樣消失了!從此,他對那兒念念不忘,並把思念匯聚成一本書——《消失的地平線》。

在作者希爾頓的筆下,香格里拉的故事宛如真實存在一樣,正是這個原因,書的封底纔夠格地印上這幾個字——這本書造就了西方乃至世界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敘事視角的獨特是本書成功的原因之一,但關鍵的原因是,世人幾乎都相信有這麼一個地方,仍然安安靜靜地存在於我們難以到達的僻靜之處,像原始的夢幻一樣纏繞在被現代文明壓迫者的心底。在這個未被現代文明糟蹋的天堂裏,一切的一切都是謎。希爾頓說,這裏還是一個希望:當風暴來臨,每一朵文明之花都遭受蹂躪,人類的一切都被摧毀,史無前例的“大黑暗”帶來之時,香格里拉將拯救一切文明。

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四個西方人被迫地意外進入了神祕的中國藏區,這個在任何地圖上都沒有標註的小山谷,比五柳先生的桃花源還要飄忽世外。在這裏,“地平線會像簾幕一樣升起,時間一直延伸而空間不斷縮小”。時間足夠靜止,空間足夠凝固,這裏只有智慧在不斷地擴展。修行的喇嘛,山谷裏耕種的居民,他們過着的歲月是靜謐得消弭了年齡的。四個外來者,外與內的衝突,閉塞山谷與外界的矛盾,在這裏,一切交融都看不見地展開着,每個人似乎都是入世的,但當他們都消失時,卻沒有絲毫出世的跡象。

那一片地方,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找不到的地方,香格里拉,有人傳言在中國的雲南,有人說在西藏,甚至由此激起了兩地的命名之爭,但是,在哪裏其實已經不重要了,它藏着的,是一個夢,原始而脆弱的美麗。它的撲朔迷離成就了許多神祕的故事,它的無可尋覓才使它不被現代同化,成爲人們心中至聖至純之地。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可以讓自己靈魂安寧的地方,香格里拉就是我最想要的寧靜歸宿。或許,它在人們傳誦的雲南,又或許,它在西藏,在那些被開發出來的地方,節假日裏,無數遊人蜂擁而至,把現代化的快捷付諸實際。人們摘下了那裏神祕的面紗,卻使純淨的天越來越少,雪線往上升高,淳樸的藏人們學會了經商。這樣的經濟騰飛,是以人們心中最後一片聖地的消失爲代價的。還是爲文明的子孫保留一點原始的美吧!

《消失的地平線》在世上出現後,很多人開始了尋找香格里拉的旅途,都只能像武陵人一樣無功而返。香格里拉就是那一道地平線吧,即使可以望見,也終是不可企及的。而且,也只有讓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方,纔有可能一直保持聖潔,一直蒙上神祕的面紗。其實,人的心靈何嘗不是這樣?某些人遙不可即的情感,最能勾起我們的遐思,讓我們很想靠近。

我也尋覓了很久,在這喧鬧的塵世,究竟什麼纔是我想要的。《消失的地平線》給我以夢的享受,也給我以夢的希望。原來,最想要的歸屬是一片寧靜,神祕的喇嘛,幾千年只是待在那一角宮殿,看着世界,透着神祕而誘人的智慧。歸隱是現代最不可思議的事情,逃到哪裏都會有人類的蹤跡。不過,肉體的逃脫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逃脫。即使是藏在深山老林裏,心中總念着有朝一日翻手爲雲覆手爲雨或是家財萬貫,那這虛僞的歸隱豈非煩悶?心靈的寧靜纔是人應該追求的,可以帶給我們更多的快樂,擁有更多的幸福。這不是淺淺的家庭幸福或友誼的溫馨,而是人性矇昧的極樂!

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我們的一切只是浩瀚星空中的瞬息。像香格里拉一樣,像夢一般無跡可尋,輝煌也好,岑寂也罷,生活其中的修行者不會在意,那些喇嘛,是其中的真正隱者。參透生死,便沒有什麼放不開的了。於是,找到香格里拉和沒有找到又有什麼分別,你的香格里拉已經在你心中了。

地平線讀後感7

“一些人在青年時代是朋友,但有些人不會變老,他們在40年後跟其他人迎面相遇,就再也認不出那些人。另外,他們之間也不可能再有任何接觸;他們往往是並排待着,但每個人都在一條不同的時間走廊裏。”。

莫迪亞諾在《地平線》中構建的時間走廊,讓生活在同一個現在的人彼此隔離,卻讓同處一條走廊的人“交流”,絲毫不受時間流逝的影響。這種超越過去和現在的對立,而創造出的永恆的世界,或許就是作者本人一直追尋的吧。

小說呈現出來的,是模糊而真實的畫面,主人公博斯曼斯在尋找他一生中的“暗物質”,而故事場景卻又那麼真實。時間走廊讓博斯曼斯從現時不確定的印記中回憶起40年前的一次偶遇。

男女主人公在不斷逃離中短暫相遇,“這種相遇沒有未來,如同在夜裏的一列火車上”。彷彿結局早已註定,一年的短暫相戀,女主人公最終遠去,消逝在地平線上。

忽然想起聶魯達的詩:“愛是那麼短,遺忘是那麼長。”40年都已過去,彷彿所有的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但在時間的走廊裏,這40年卻顯得微不足道,只要有這一年的幸福,就足夠了。小說結尾處,博斯曼斯又踏上了柏林的道路,去尋找心中她的蹤跡。

最終兩人是否重逢,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在懷疑時,至少還有一種希望,有一條逃逸線朝地平線逝去”。

時間的走廊連通着未來和地平線。“未來”,這兩個字對於處在永久的現時之中的博斯曼斯,是令人心碎而又神祕莫測的。20歲時,它是地平線在我們面前展現的種種許諾和希望,而在小說中,所有人都迷失了方向,失去未來,無法達到這地平線。

但未來是令人嚮往的,人不可能永遠活在過去,希望是追求地平線的唯一源泉。

時間的逝去會帶走不安與猶疑,給予未來希望的同時也帶來過去幸福的回憶。

40年後,地平線是那遙遠而又幸福的過去,是失去的時間。正如博斯曼斯對地平線的懷念,總有一些事物深藏在我們心裏,從未改變。這美妙的淡藍色的逃逸線,在時間的走廊裏勾勒出迷人的記憶,也給我們留下一生長久的懷念。

無論我們在時間的走廊裏置身何處,始終不變的,是心中的那條地平線。

而我們一直在路上。

地平線讀後感8

《消失的地平線》這本由希爾頓著的書籍,一直是我必讀書單中的一員,最近,在重慶開往西安的高鐵上被我讀完,前後共花了5天的時間。讀這本書說了也許就是一種緣分,一是在中秋出差前的兩天突然在晚上寫作的時候,於微博上看到了有關這本書的話語,也就觸動了我要讀這本書,二是馬上要出差了,出差的過程中,睡覺前、飛機上、高鐵上都會有相對充裕的時間,而這樣的時間,我更願意讀一本書。於是,在出差的前二天就在京東上拍下了四本書,出差的前一天這本《消失的地平線》和《尋找時間的.人》也就到了我的行囊中。

可以說,到今天,這本書我已經讀完有3天的時間,爲什麼遲遲沒有總結一下,主要是腦子裏一直回味着這樣一本書,回味中,不得不說,這樣的文字,正如那香格里拉一樣讓人着迷,讓人思索,甚至讓人有點不知所措,不知道去寫一些什麼。

書中介紹了什麼?籠統地來說,書中的文字是一種回憶體,更爲準確的說是第三者在第二者的書稿的基礎上,而第二者在第一者回憶的基礎上得到的這本書,細細算來,這本書文字的問世經過了信息傳遞的五重奏,即當事人經歷--轉述--第二者聽---第二者記錄---第三者看理解--第三者寫出。書中講述了4個人,在戰亂撤離過程中又遭有目的的“劫機”,然後到達一個似乎時間停止的“香格里拉”(這裏突然想到,最近自己讀得兩本書,還有些圓圓,都存在時間的永恆之地),在這裏康維和其他三個人在等待中,尤其是康維領略到香格里拉的奇妙,迷戀,然後逃離。在這期間,我們讀到了一種將青春永駐的祕密,看到了這個地域的神奇。可以說,在衆多的書中,是唯一一本對於男女關係敘述最少的書籍。當然,經過信息的五重奏以及書籍最後馬林遜的連續不容也沒有底氣質疑的提問,讓我開始懷疑,書籍中的香格里拉是否真實的存在,香格里拉裏面高僧的年齡以及描繪出的潔淨之地是否值得可信?

我的腦海裏時常浮現出美麗的香格里拉,也許因爲和自己有過到過潔淨之地--瀘沽湖和玉龍雪山的緣故吧!瀘沽湖,湛藍的天空,清晰的空氣,如畫般的景色,飄揚的經幡,旋轉的轉經筒.....都讓人整個心被水洗了一般;玉龍雪山,飄蕩着的浮雲,白白的雪,飄着的雪花,高處的山峯,腳下的峭壁.......讓人心中一顫,有一種不由自主地從腳到大腦的精神昇華。於是,就在要寫文章之前,翻起來書中香格里拉的描寫,但卻不是那麼容易的翻找到,而腦海中卻又那麼一幅文字說不出的畫面。再細細翻找,才發現,書籍中並沒有大篇幅對於香格里拉的描述,這些畫面都是康維看到的畫面斷斷續續的感想匯聚的畫面,能找到的一個還算段落只是:“可是這裏,在香格里拉,一切都處在深深的平靜之中。沒有月色的天空星星也使勁地閃爍着光芒,而卡拉卡爾的頂峯亦透出一抹淡藍色的光彩”。

這樣的畫面,我想對於我來說,既神祕又親切吧。親切是像極了冬日在老家,寫完一篇文章,然後到院子裏看到滿天的繁星,襯托着冰冷的空氣,望着遠處的山峯的感覺;神祕,正像着何地“藏地密碼”般給我留下未讀完的神祕色彩,像《藏獒》帶着無限的遐想。

關於書的後續,我更希望,確實有這麼一個神聖的地方存在,那是潔淨的靈魂的寄託地;我更相信,確實存在時間的永恆,因爲無求無慾,所以時間暫時得以停止;我更相信,康維在香格里拉的召喚下,又回到了那裏;我更相信,送康維到醫院的那個女性,就是那滿族小姑娘(因爲離開香格里拉,迅速恢復了正常的年齡);我更相信,滿族小姑娘暫時的離開,正像張所說的那樣,爲了保證香格里拉的祕密,爲了帶康維回到永恆的香格里拉。

消失了的地平線。爲什麼如此說,我想更是對於當今世界的警告,警告世人,如果不善待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那麼最後的香格里拉也會變爲洶涌澎湃的海水(正像在讀的《尋找時間的人-永恆之地》中描述的世界一樣),而目前的地平線將最終消失。

(後記:突然發現,選的兩本欲在出差半月間讀完的書《消失的地平線》和《尋找時間的人2-永恆之地》,竟有如此的理解上的巧合,也許這就是一種機緣巧合,冥冥之中自由安排。)

地平線讀後感9

《消失的地平線》我帶着這本書去了很多地方,但始終沒有細細讀完它。這三天終於把它又從頭到尾可謂是真真切切的讀了一遍。與其說和主人公去香格里拉、藍月谷旅行,不如說是一場心情的旅行。

中國的藏區一直給西方人一種特別的神祕感。本書講述的四個西方人在“陰謀”下來到了香格里拉。當然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但是它卻反映了作者對於他心中所向往的室外桃園的嚮往和憧憬。四位主人公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這個室外桃園進行了闡釋。當他們剛來到這裏的時候,他們滿是恐懼,疑惑。隨着故事的深入這些疑團紛紛被揭開,他們每個人都對這個環境有個更加深入的瞭解。本書主角康維,他是牛津大學的高材生,受過良好的教育。他來到這裏,從哲學心靈的世界來認識了這個“世外桃源”,在他多次與活佛和張的談話中,他了解了這裏的處世哲學——中庸,也就是小說中提到的“適度的美德”。在這裏人的壽命非常長,時間根本不成問題。正因爲有了這個前提,他們可以充分的思考人生,講人生培養成一種完美品質。面對任何事情都採取一種安寧,享受,與美好的事物保持一定距離的心靈昇華。從巴納德的眼中,這裏是一個可以逃避的地方。巴納德因詐騙而被通緝,他不願意去白沙瓦,因爲那裏很可能等着他的是手銬和監獄,最後他在這裏得知了香格里拉的一個祕密——金礦。最終他選擇留在這裏,也許這裏他會有更好的生活,沉澱他的生命。布林克羅最終選擇留在這裏爲了傳教,她是一個不折不扣基督教信徒,她認爲是上帝的旨意,讓他們來到這裏。在香格里拉是一個多宗教融合,自由發展地方,她希望將基督教的教義永遠留在這裏,這正是香格里拉吸引她的地方。而馬林森是這部小說的碰撞點,這位青年有他的可愛之處,因爲年輕可以將人的急迫,敢做的性情演繹的淋漓盡致。這與香格里拉的格調完全相悖,正是有了這個人物的襯托,才能顯示出香格里拉的寬容與包容。最終也是因爲馬林森這種“莽撞”最終造就了羅珍的悲劇。作者從這四雙眼睛中,從不同側面描繪了同一個香格里拉。同時,在故事的背後用羅珍的悲劇也說明了,正是因爲人格的不完美,造就了悲劇的產生。

在小說中的香格里拉,這裏給了人生充足的時間。250多歲的活佛,100多歲的張,將近100歲的羅珍。這裏有充足的圖書,資料,信息不阻塞,你可以充分掌握外面世界所發生的一切。在這裏你又充分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充分去體味人生,去做自己的事業。而做種最終要說明的是,在我們者有限的時間中,正是因爲我們不完美,或者說不中庸的性格,使我們浪費了更多的時間。所以我們一直在追求,一直在失去,一直在傷感。正如康維覺得這裏像牛津一樣。也許大學就是心目中的室外桃園吧!在這裏你又充分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業。香格里拉的喇嘛們,甚至用自己現有的資料去預測遙遠的未來。本書作者希爾頓將中國的中庸文化闡述到這種程度,也算是一個不錯的中國通了。這本書謎團重重,藍月亮山谷、卡拉卡爾山、康維、活佛這些謎團扣人心絃,越到小說的最後越能抓住讀者。我覺得這部小說的精髓不在寫景,而在作者對人生意義,對生命的完美詮釋。

有了時間,有了安寧你的生命中還缺少什麼呢?

這就是《消失的地平線》,英國版的世外桃源。